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烟记录地震仪存在的问题,采取仅改动其放大器、电源与记录部分,利用现有拾震器和大滚筒记录器,投入少量资金,即可改造成适合台站使用的新型DYJ-1型短周期墨水记录地震仪。  相似文献   

2.
FC-1型浮充电源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FC-1型浮充电源是专为墨水记录地震仪(DD-l、DK-l及遥测地震记录仪)而专门设计的。该仪器的设计适应新疆地区各地震台的供电情况,保证了地震仪的正常运转,既节省了观测经费,同时又可有效地保证地震资料的连续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震台站使用的短周期地震仪基本上采用墨水记录的DD—1型地震仪。它的优点是记录可见,使用方便,便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地震。它的缺点是摩擦振幅比较大,从而导致记录地震时初动不清或丢失。记录笔与纸面接触就有摩擦存在,这是目前笔绘记录里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仪器设计时,应使其摩擦振幅小到基本上可忽略不计,在地震观测中一般要求摩擦振幅小于±0.1毫米。影响摩擦振幅大小的因素很多,其中以记录笔的结构参数和记录方式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前,地震台站还广泛使用熏烟记录地震仪,这固然有其一系列优点,如反向摩擦力矩小等,但也存在不小缺陷。为此,在兼顾熏烟和墨水记录两者优点的前提下,对改63A笔熏烟为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时域实时方法,对辽宁省共同台基的数字宽频带加速度记录和地震仪速度型记录进行相互仿真,并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可以由加速度记录仿真得到真实的速度与位移时程;同样,地震仪速度型记录通过仿真也能得到加速度时程。由此可见,强震观测和地震观测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基准地震台上,目前主要使用三种类型地霞仪。它们是,直接放大地震仪(包括513型中强震仪,维谢尔特地震仪(SW)和大森式地震仪),电流计放大光记录地震仪(包括62型、64型、哈林(SH)、维开克(VGK)等短周期地震仪,基式(SK)和加维(GW)中长周期地震仪,763型长周期地震仪)和电子放大笔绘记录地震仪(包括 DD—1型微震仪和 DK—1中长周期地震仪)。这些仪器在过去的观测中积累了大量地震资料。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料,必须对这些资料的可靠性和精确程度做出正确估计,为此,必须确知这些仪器的动力学特性。作者的工作是,根据上述十二种仪器分段标定结果,给出了它们的传递函数,并由传递函数分别导出了它们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和时间特性的解析表达式,最后给出了计算结果和幅频特性曲线、相频特性曲线和时间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7.
共同台基的强震仪记录与地震仪记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时域实时方法,对辽宁省共同台基的数字宽频带加速度记录和地震仪速度型记录进行相互仿真,并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可以由加速度记录仿真得到真实的速度与位移时程;同样,地震仪速度型记录也能通过仿真得到加速度时程.由此可见,强震观测和地震观测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763长周期台网观测到△=175■6的幔—核界面衍射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地震台网763型长周期地震仪记录到地幔与外核界面的衍射 P 震相,最远震中距离为175(?)6(成都台),肯定了763型长周期地震仪的某些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9.
依据地震仪仿真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整理兰州台64型地震仪多年的模拟记录标定数据,由已知64型地震仪的传递函数表达式,通过分析计算,求解得到零极点值。把64型地震仪作为目标仿真仪添加到分析软件中,并在兰州台日常的大震速报和分析工作中得以检验。结果表明64型地震仪对中远距离弱震、较小的极远震以及发生在兰州台影区的地震进行仿真,可以清晰的识别初至P波到时、初动方向与提高震相辨别。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我国自行研制的一套三分向检流计记录地震仪。仪器系统是按世界标准地震仪台网(WWSSN)长周期地震仪特性设计,并在北京、牡丹江、乌鲁木齐、佘山、泰安等地震台运转了一定时期,获得了许多过去的仪器记录不到的宝贵资料,为进一步开展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必要的观测手段。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利用区域数字地震台网CTS1-EDASC24速度型甚宽频带地震仪和FBS3-EDASC24速度型宽频带地震仪的速度记录仿真加速度时程的有关技术与应用问题,其中包括:仿真方法的选取,仪器性能和仿真参数的分析,仿真加速度时程与SLJ100-GDQJⅡ加速度型强震仪记录结果的比较,福建及邻近地区所选用地震的仿真加速度时程(1998-07-2008-07),仿真结果在合成场地设计地震波中的应用等方面,并提供了具体的应用算例。  相似文献   

12.
电流计记录地震仪的基本理论是本世纪初俄国院士伽里津奠定的。电流计记录地震仪的出现对于地震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半个多世纪时间里,这种方法在地震观测中的垄断地位从未受到挑战,只是近一、二十年来,数字记录地震仪的出现,才使其地位有所下降。但是,数字记录地震仪并不是全盘否定模拟记录在今后地震观测技术发展中的作用。作为一种经典的记录方法,在可预见的将来,它不会被完全取代。基于历史传统和现实的估计,苏联在大力发展数字记录系统的同时,在完善和发展电流计记录地震仪方面也卓有成效地做了很多工作,走出了自己的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发现常熟地震台 DD-1型短周期地震仪脉冲监视标定记录波形振幅的变化,与工作环境温度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监视标定器本身、对地震仪拾震器、放大器及记录笔头受温度影响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探讨,并对拾震器、放大器、记录笔头进行了温度试验等.此外还对使用自动标定器 DD-1仪器整机一次标定法标定,计算一年3次标定的仪器放大倍率与温度变化有直接关系,并给出了具体随温度变化的数据等.  相似文献   

14.
国家地震局分析中心研制成功DZB-I型地震仪自动标定器,可对地震仪进行脉冲标定和对放大器—记录笔系统的幅频特性作分段标定。 该仪器自动化程度高,在地震仪正常运转过程中,只要输入一个指令或启动按钮即可完成脉冲标定和从4秒—0.02秒25种不同周期的分段标定。该机设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改制后DD-1型地震仪放大器、稳频器、稳压器的工作原理,简述了其主要技术指标,并给出了仪器的标定和试验结果.DD-1型短周期地震仪改制。是为了使仪器更好地适应地震预报与基础研究的观测需要而进行的。将改制后的仪器经室内测试标定和实际观测,并与沈阳地震基准台记录进行对比分析,证明改制后的DD-1型短周期地震仪主要技术指标与工作性能已达到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改制后DD-1型地震仪放大器,稳频器,稳压器的工作原理,简述了其主要技术指标,并给出了仪器标定和试验结果,DD-1型短周期地震仪改制,是为了使仪器更好地适应地震预报与基础研究的观测需要而进行的,将改制后的仪器经室内测试标定和实际观测,并与沈阳地震基准台记录进行对比分析,证明改制后的DD-1型短周期地震仪主要技术指标与工作性能已达到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鉴于记录仪走纸速度及放大倍数的优越,短周期地震仪(如 DD-1)记录的测量精度肯定要比中、长周期地震仪(如 SK、763)记录的高。但是,对于地震初动的记录及到时的测量,是否 DD-1的肯定比 SK、763仪的好呢?本文从观测事实及理论上作了初步探讨,纠正了这种误解,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马宝柱 《内陆地震》1993,7(3):250-256
0 引言 众所周知,固有周期不同的地震仪监测不同周期的地震波。短周期地震仪主要用于监测地方震、近震以及远震P波初至,而中长周期和长周期地震仪监测震中距大于1000km的远震和极远震。目前,地震台站都配备有短周期地震仪,笔者在分析乌鲁木齐台短周期地震仪的记录时,发现对部分远震,不管是DD-1(T_0=1.0s)可见记录仪还是62型(T_0=2.0s)短周期光记录仪,其图纸上S波、pP波sP波、PP波、PcP波、ScP波、ScS波的起始一般都很清楚(图1)。特别对于中源地震(h>60km)和深源地震(h>300km),在短周期地震仪记录图上的震相形态清楚,比中长周期和长周期地震仪都具有优势,显示出独特的作用。在中长周期和长周期地震仪记录图上有些震级小于6.0的中深源地震的震相往往根本看不到,而在短周期地震仪的记录图上却清楚可见。 有些大地震,由于震级较大,加之传播路经上地壳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在中长周期仪上记录的纵波段比较发育,横波的起始因纵波的迭加而不太清楚。短周期仪对大周期成份有滤波作  相似文献   

19.
30年前鹫峰地震台工作片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这里记叙的是鹫峰地震台建台30年后,1959年到1960年的事情——距今已经30年了。 50年代我国所用的地震观测仪器,除51型地震仪外,其它基本上是仿制苏联的。1958年许绍燮首先研制成功了581型微震仪,采用电子放大燻烟记录,这是我国测震仪器由仿制重新转向自行研制为主的一个开端。1959年我所邀请苏联塔吉克地震考察队队长涅尔谢索夫教授来华访问,希望他对我国区域地震研究工作的发展给予帮助。他们带来了一套用于区域地震观测的仪器,但采用的仍是电流计放大、照相记录,这类仪器维持费用高、操作繁琐、记  相似文献   

20.
改进DD-1型地震仪标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2年9月17日正值我台DD—1地震仪标定期间,国家局地震所九室的夏恩山同志为了修改规范,提高地震观测质量,来我台主持DD—1的标定工作.标定过程中,使用了国家局分析预报中心最新研制的DZB—1型自动标定仪,作了一些新的尝试,为探讨进一步完善地震仪的标定工作作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一、DZB—1型自动标定仪DZB—1型自动标定仪是国家局82年上半年研制成功并通过鉴定的新仪器.该仪器的用途是对地震仪放大器—记录笔系统的幅频特性作分段标定和对地震仪系统进行脉冲标定.该仪器具有以下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