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在 2 1世纪第一个春天即将到来的时候 ,我谨代表《辽宁气象》编辑委员会全体委员和编辑部全体编辑 ,向广大读者和作者表示衷心地问候 !光阴荏苒。转眼间《辽宁气象》已走过1 6个春秋。 1 6年来 ,《辽宁气象》发表了省内外作者大量的科技论文和其他稿件 ,为气象工作者进行学术和工作交流提供了很好的阵地 ,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编辑人员能在繁杂的编辑工作中不断提高深化和拓宽自己专业知识的能力 ,善于捕捉、把握、跟踪、剖析新信息的能力 ,熟悉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 ,掌握语言文字的能力。在编辑人员的辛勤努力下和编委会的正确领导下 ,我们…  相似文献   

2.
改刊感怀     
《辽宁气象》是省办期刊中惟一获得过全国优秀气象期刊一等奖者。如今在科研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她即将结束其辉煌的历史;在她就要走出读者视线将于2006年被《气象与环境学报》取而代之的时候,笔者作为她的创办人之一不禁感慨万千,欣然提笔撰此小诗,以献给曾经在编辑部工作过的颖实、丹阳同志和仍然在为期刊的发展而辛勤耕耘的昌杰、何军同志。  相似文献   

3.
《辽宁气象》已创刊15周年了!作为《辽宁气象》的一名读者,我想写几句话,表示祝贺。《辽宁气象》我每期都翻一翻,办得不错。该刊政治标准、业务标准、编辑标准、出版标准、发行标准、管理标准都符合国家要求,办刊质量在辽宁省期刊界和全国气象期刊界一直排在前列。1992年在由中国气象局组织的全国首届优秀气象期刊评比活动中,《辽宁气象》与《气象》、《气象学报(英文版)》并列荣获一等奖。《辽宁气象》编辑部1997年被辽宁省科委评为“辽宁省科技期刊优秀编辑部”,王奉安同志1998年被辽宁省科委授予“辽宁省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4.
通过回顾《辽宁气象》创刊20周年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从编辑队伍建设和期刊政治标准、编辑业务标准、印刷出版标准方面讨论了进一步办好《辽宁气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回顾《辽宁气象》创刊 20周年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 ,从编辑队伍建设和期刊政治标准、编辑业务标准、印刷出版标准方面讨论了进一步办好《辽宁气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我国气象期刊的历史和现状,摆正《辽宁气象》的位置,提出保持《辽宁气象》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我国气象期刊的历史和现状,摆正《辽宁气象》的位王,提出保持《辽宁气象》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8.
致读者     
《四川气象》2001,21(1):62
亲爱的读者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到了 ,祝愿您的心情与这春天一样美好 !谢谢您 ,这个时候翻开了《四川气象》。《四川气象》自 1 981年创刊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成长道路。二十年来许许多多的编辑、作者、读者为她洒下了辛勤的汗水、注入了生命的活力、投放了关注的目光。至今 ,《四川气象》出版了期刊 75期 ,刊载学术论文、气象技术报告、专题讨论、工作论谈、气象科普和文学小品等十几个栏目的文章 1 60 0多篇 ,为四川的气象业务发展 ,科技人材的培养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其中一定也有您的一份关注与支持。在这里《四川气象》对您…  相似文献   

9.
1990年4月20日至23日,国家气象局办公室在浙江省气象局招待所召开了全国气象期刊编辑人员研讨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计划单列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院校近40人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交流了气象期刊工作的经验,研究分析了气象期刊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围绕气象期刊工作如何适应改革、开放和气象业务、服务迅速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新疆气象》、《浙江气象科技》、《辽宁气象》、《成都  相似文献   

10.
《辽宁气象》10岁了。作为知音和同行,我由衷地祝贺她的生日。 10年前,当这株气象园地的奇葩从东北黑土地里破土而出时,便立即引起了同行们的刮目相看 她以全新的高起点向社会宣布:气象工作者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完全有能力办出一流期刊。果然不负众望,她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灿烂的路。8年后全国  相似文献   

11.
《广西气象》从1980年复刊至今,已连续出版100期了。当第100期稿子定稿付印时,每个编辑都隐隐约约地感到这期稿子似乎还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对《广西气象》连续出刊100期回首的感慨。尽管百期《广西气象》的装祯各异,但每一期都透出扑实的气息,其每一个字符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历史画卷,记载着《广西气象》的成长与发展,记录了广西气象事业的发展历程,浸透着历届编辑的汗水与幸勤,凝聚着热心关怀、支持、帮助过本刊的领导、专家、作者、读者以及印刷、发行单位等同志们的心血,在此,我们向这些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  相似文献   

12.
《贵州气象》是国内气象类省级科技期刊中创刊最早的刊物之一 ,一直受到省内外广大科技人员的青睐 ,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四十年的成长历程是艰辛的 ,四十年中结出的果实是丰硕的。四十年来 ,历届省局领导和学会负责人对《贵州气象》的健康成长给予了大力的扶持 ;历任编辑人员因为她而默默耕耘 ,无怨无悔地为他人作嫁衣裳 ;许多作者更是把自己的得意之作献给了她 ;还有众多读者把她当作知心朋友。在她身上 ,凝聚着无数热爱她的人的心血和汗水。《贵州气象》紧扣气象科技发展的脉搏 ,围绕各个时期贵州气象事业发展中的科研、业务任务 ,及时反映…  相似文献   

13.
《四川气象》在新世纪第一个春天里迎来了她二十岁生日。在这二十年的岁月里 ,有许许多多的编辑、作者为她的成长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使她走向了成熟。二十年来 ,《四川气象》已出版期刊 74期 ,刊载学术论文等各类文章 1 60 0余篇 ,起到了展示气象科学研究成果 ,交流气象预报、服务、管理经验 ,宣传气象科普知识的作用 ,成为了四川省气象科技人员与全国气象工作者交流气象技术的园地 ,是反映四川气象科技水平和研究成果的窗口 ,是气象科技人员、科技管理干部和气象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同时它也是政府和有关部门掌握气象科技信息 ,指导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14.
改刊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年伊始,当《广西气象》走过了创刊的第50个年头之后,尽管还有许多气象人仍在追思《广西气象》成长与发展的足迹与片断、还有许多撰稿人仍在搜索当年的创作中与编辑互动的点滴记忆、还有许多建树者仍在思索着《广西气象》给予的启迪之时,编刊人已悄悄地送上《气象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同志们、朋友们;首先我代表新疆气象局、新疆气象学会热烈祝贺《新疆气象》恢复出版200期!向前来参加座谈会的各位同志、各位朋友表示热烈欢迎!作为主编,我还要借此机会向给予《新疆气象》指导、关心和工持的自治区气象部门的各级领导、自治区科委、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区局有关单位、广大作者、读者表示衷心感谢!中国气象局领导、各省(区)气象期刊编辑部、新疆自治区有关期刊编辑部、我国著名气象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陶诗言、丑纪范同志以及林之光同志也发来7贺电、贺信,我们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们还要向辛勤耕耘、开拓工作的《…  相似文献   

16.
《辽宁气象》内容丰富多彩,版面安排合理活泼.不但对台站有很强的实用意义,而且又有指导意义.这与省局领导重视有很大关系.我每期读后都从一些文章中受益各期编辑的水平也是不错的,该刊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居上游.建  相似文献   

17.
夜读     
夜读王银平一经留意灯光下是你干边的双唇荡不起半点涟漓尽管红润尽失却是温份犹在排起你很泞的面法将青春的馒后一杯酒一口一口舔尽看皱纹坑蜒千里读爱情浸透风雨像捧起初恋我毫不迟疑捧起悠悠而来的日子.(作者系《湖北气象》编辑)夜读@王银平$《湖北气象》编辑...  相似文献   

18.
《湖北气象》的编辑同志来信,要我在该刊创刊十周年即将届临的喜庆日子里,写点文字.作为曾经是《湖北气象》的一个忠实读者的我,感到欣慰、喜悦,同时也认为是一个责任.细想起来,确没有理由推辞.因为办好这本刊物不单是编辑的事,读者也是应付出辛劳的.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就在这短短的十年里,《湖北气象》从创刊发展到今天这个水平,着实是令人振奋的.这是因为有省局党组领导同志倾注的心血,编辑们付出的辛勤劳动,广大热心读者鼎力的支持,才使得这块科技园地耕耘得那样绚丽多彩,花繁叶茂.《湖北气象》在提高气象科技队伍的学术水平,推动区域中心、省的气象现代化建设,交流气象工作经验和宣传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得到了全省气象工作者的支持和厚爱.一种专业理论性刊物,它不同于文艺性刊物那样,可以在艺术天地里纵横驰骋,广  相似文献   

19.
《甘肃气象》投稿指南郑泳宜每种期刊都有它的办刊宗旨和编辑方针,对作者尤其是初次投稿者来说,了解期刊性质和质量要求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您有意在《甘肃气象》上发表文章,那么阅读以下内容可能对撰写稿件有所帮助。1本刊简介1.1办刊宗旨《甘肃气象》是甘肃省气象...  相似文献   

20.
正时间都去哪儿了?在时光匆匆流逝中人们会不断地想到这个问题。不同的人给出的答案千差万别,而编辑们在回忆时间的去向时,看着自己亲手编辑的出版物:书籍、期刊和报纸等,就是这些了,时间凝聚在这些成果之中。2011年创刊的《气象科技进展》,不觉中已走过了第一个5年,这期间出版的30期刊物,与当下国内外已创刊数十年的大多数气象专业学术期刊相比,确实还很稚嫩。然而,这些在探索中付印的每一本刊物,在作者、编辑和每一名喜爱这本刊物的热心读者当中构成了最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