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分析广西春季低温阴雨周期性及其QBO特征,太阳黑子相对数、厄尔尼诺事件与广西春季低温阴雨的关系,以及广西春季低温阴雨前期500hPa环流的演变特征,得出:(1)广西低温阴雨天气具有准2a周期.(2)在太阳黑子暴发年,破坏了低温阴雨的准2a周期振荡,全区低温阴雨结束期为偏早趋势;在太阳黑子相对数低值年,广西低温阴雨天气的变化存在22a左右的周期.(3)受东传型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全区大部低温阴雨结束期偏迟,总日数偏多.西传型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全区大部低温阴雨结束期偏早,总日数偏少,无全区性结束期偏迟,总日数偏多的年份.(4)广西春季低温阴雨前期500hPa环流演变具有较明显的持续性.建立了低温阴雨天气预测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2.
广西春播期低温阴雨的气候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志  涂方旭 《广西气象》1999,20(1):32-34
分析广西低温阴雨的气候变化特征,在统计广西86个站历年低温阴雨结束期和总日数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站平台值和极值的空间分布简况。用聚类分析方法初步确定了低温阴雨结束期和总日数的相似区域,对桂林等8个站的低温阴雨结束期和总天数,普查了太平洋海温和北半球500hPa位势高度的相关区。  相似文献   

3.
分析广西低温阴雨的气候变化特征。在统计广西86个站历年低温阴雨结束期和总日数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站平均值和极值的空间分布简况。用聚类分析方法初步确定了低温阴雨结束期和总日数的相似区域。对桂林等8个站的低温阴雨结束期和总天数,普查了太平洋海温和北半球500hPa位势高度的相关区  相似文献   

4.
采用广西全区86个测站的资料统计分析了广西低温阴雨(日平均气温≤12℃连续≥3d或日平均气温≤14℃连续≥5d)结束期和总日数的平均值和极值的空间分布特征,统计分析了≤8℃低温天气过程结束期的气候概况.用聚类分析方法确定出广西低温阴雨总日数和结束期的主要相似区域,总日数主要相似区域有:北部区、中部区、右江河谷区和南部区;结束期主要相似区域有:北部区、中部东区、中部西区、右江河谷区和南部区.普查分析了桂林等8个站的低温阴雨与太平洋SST、北半球500 hPa 位势高度场的相关区.  相似文献   

5.
广西春季低温阴雨环流特征及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广西春季低温阴雨天气轻、重年同期(2~3月)500hPa大气环流特征。计算了桂北、桂南低温阴雨总日数和结束期与同期2、3月500hPa高度场的相关。指出:影响广西春季低温阴雨天气的关键区域是乌拉尔山附近及蒙古至内蒙古附近区域。该区域的环流状况决定了春季低温阴雨天气的轻重。本文分别以这两个关键区格点的平均值作为原序列,与前期(9~11月)500hPa高度计算相关系数,利用相似离度理论为计算依据,作出次年低温阴雨天气预报。1 低温阴雨轻、重年标准  将广西划分为北区(桂林、柳州、河池、梧州…  相似文献   

6.
从广西春季低温阴雨天气发生的同期500hPa环流分析出发,找出了2个关键区域,即:乌拉尔山地区和蒙古及内蒙古地区,当乌拉尔山地区高压脊发展,正距平区增大,同时蒙古及内蒙古地区为低槽区,负距平明显时,则当年低温阴雨结束期偏迟、总日数偏多,为低温阴雨严重年份;反之,则为轻度低温阴雨年份.以该2个关键区域格点的平均值作为原序列,与前期9~11月500hPa格点计算相关系数,相关好且通过相关检验的格点数多的月份为:(1)低温阴雨结束期:桂林、柳州、百色与上年11月份,南宁与上年9月份的500hPa高度场.(2)低温阴雨总日数:桂林、柳州与上年9月份,南宁、百色与上年11月份的500hPa的高度场.以这些月份的高度场作为因子场,以相似离度理论为计算依据,作出次年低温阴雨结束期和总日数的预报.通过对1995-1997年试报和1998年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钟利华 《广西气象》1998,19(4):12-14
应用均生函数对广西春播期低温阴雨结束期建立预报模型,并进行试报与预报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广西低温阴雨结束期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尤其对低温阴雨结束期极值年有较好的拟合和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8.
应用均生函数对广西春播期低温阴雨结束期建立预报模型,并进行试报与预报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广西低温阴雨结束期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尤其对低温阴雨结束期极值年有较好的拟合和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9.
广西低温阴雨结束期分布特征及其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EOF方法分析了广西春播期低温阴雨结束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主要特征向量及其对应的时间系数很好地代表了低温阴雨结束期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前2个特征向量所表征的低温阴雨结束期分布型具有显著的2~3年及准4年的周期振荡。用主要分布型的时间系数均生函数模型,对广西低温阴雨结束期场作预报,1990~1999年试报表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从广西春季低温阴雨天气发生的同期500hPa环流分析出发,找出关键区域,以该关键区域格点的平均值作为原序列,与前期9-11月500hPa格点计算相关系数,挑出相关好且通过相在检验的格点数多的月分,以该月在高的所有格点值为一个样本场,以相似离离理论秋计算依据,作出次年低温阴雨总日数和结束期的预报。通过对1995-1997年试报和1998年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从广西春季低温阴雨天气发生的同期500hPa环流分析出发,找出关键区域,以该关键区域格点的平均值作为原序列,与前期9~11月500hPa格点计算相关系数,挑出相关好且通过相关检验的格点数多的月份,以该月相关高的所有格点值作为一个样本场,以相似离度理论为计算依据,作出次年低温阴雨总日数和结束期的预报。通过对1995~1997年试报和1998年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均生函数模型是由时间序列按不同的时间间隔计算均值,生成一组周期函数,然后用原序列与这组函数建立预报方程.本文应用均生函数对广西春播期低温阴雨结束期建立了预报模型,并进行试报与预报检验.根据广西低温阴雨结束期气候分布特点,以桂林站代表桂北地区,柳州、河池、梧州站代表桂中地区,南宁、玉林、钦州站代表桂南地区,百色站代表右江河谷及沿海地区.结果表明,以各代表站低温阴雨结束期为原序列,建立均生函数模型,其趋势预报效果较好.(1)均生函数模型对广西低温阴雨结束期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尤其对低温阴雨结束期极值年有较好的拟合和预报能力.(2)预报误差小,结果稳定、客观定量.  相似文献   

13.
从广西春季低温阴雨天气发生的同期500hPa环流分析出发,制作了轻、重年500hPa高度场差异图,详细分析了低温阴雨轻、重年同期(2~3月)500hPa大气环流特征,分别计算了桂北、桂南低温阴雨结束期和总日数与同期2、3月500hPa高度场相关.指出:影响广西低温阴雨天气的关键区域是乌拉尔山附近地区和蒙古及内蒙古附近区域,低温阴雨重年在乌拉尔山地区500hPa高度场为显著的正距平区域和正相关区,蒙古及内蒙古区域为显著的负距平区域和负相关区,这样的环流配置使得中高纬度环流经向度加大,有利冷空气南下.低温阴雨偏轻年份的环流配置与重年相反.本文分别以该两个关键区格点的平均值作为序列,与前期(9-11月)北半球500hPa高度场计算相关系数,挑选出通过相关检验格点数多的月份作为样本场,以相似离度理论为计算依据,作出次年低温阴雨天气的预报.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EOF方法分析了广西春播期低温阴雨结束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主要特征向量及其对应的时间系数很好地代表了低温阴雨结束期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Ⅰ类(日平均气温≤12℃连续3天及以上或≤14℃连续5天及以上的低温阴雨天气)结束期第一特征向量为全区迟(早)型,是在共同的天气系统和环流形势作用下形成,最大正值区位于桂南;第二特征向量为桂西南及玉林地区迟(早),其余地区早(迟)型,冷空气强弱和影响时间的不同,造成了区域结束期偏迟(偏早)的差异.Ⅱ类(日平均气温≤8℃连续3天及以上的低温阴雨天气)结束期第一特征向量亦为全区偏迟(早)型,最大正值区位于桂东南,表明该区低温阴雨结束期偏迟(早)显著;第二特征向量表明桂东北偏迟(早),其余地区偏早(迟),在贺州、富川一带偏迟(早),平果、大新一带偏早(迟)明显.Ⅰ类结束期近四十年来的变化趋势是:六十年代以偏早为主,七十年代波动较大,有一个较突出的2年变化周期,八十至九十年代以偏迟为主,倒春寒天气偏多;Ⅱ类低温阴雨结束期近四十年来的变化波动显著,只是在八十年代以偏迟为主.两类结束期前2个特征向量所表征的低温阴雨结束期分布型具有显著的2-3年及准4年的周期振荡.用主要分布型的时间系数构造均生函数模型,对广西低温阴雨结束期场作预报效果较好,特别对Ⅰ类结束期偏迟、Ⅱ类结束期偏早年份预报效果显著,对Ⅱ类结束期预报较I类预报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5.
曲江县春季低温阴雨及与本县水稻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曲江县1971—2000年30年历史资料进行分析,结合曲江气候特征,探讨曲江县春季低温阴雨出现概率、低温阴雨年景及其趋势规律:用最长持续日数因子及日平均气温T≤12℃总日数因子来综合分析出当年低温阴雨年景;在水稻产量取材方面,本文选取曲江县1976—1995年20年水稻的早、晚稻产量资料(资料来源于县统计局),并用当年产量与最近五年产量滑动平均进行比较而得出增减幅,寻求低温阴雨年景与曲江县水稻产量的相关关系,并从水稻生长发育的气候条件及曲江气候特征综合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用南宁地区各站低温阴雨结束期分别与前期500hPa月平均高度场进行相关分析,选出一批优势相关区,用历年各优势相关区格点与预报年这些格点作相似离度计算,找出与预报年相似的年份,并根据相似年低温阴雨结束期的情况,作出预报年份低温阴雨结束期的预报。  相似文献   

17.
相似离度在低温阴雨结束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云霞  何慧 《广西气象》1998,19(1):13-14
用南宁地区各站低温阴雨结束期分别与前期500hPa月平均高度场进行相关分析,选出一批优势相关区,用历年各优势相关区格点与预报年这些格点作相似离度计算,找出与预报相似的年份,并根据相似年低温阴雨结束期的情况,作出预报年份低温阴雨结束期的预报。  相似文献   

18.
韶关市春季低温阴雨天气分析和预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艳群 《广东气象》2009,31(1):9-11
对1965~2004年韶关市的春季低温阴雨日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韶关市的低温阴雨年平均日数在8~14d,大部分都是湿冷型。1965—1972年韶关低温阴雨日数偏多,1973~1981年偏少,1982-1996年偏多,1997年以后偏少。韶关市逐年的平均低温阴雨日数有4个明显的周期,分别为2.5、3.5、8.3和13.9年。  相似文献   

19.
利用茂名市5个市县气象站1959—2015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和日照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orlet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茂名市近60年低温阴雨区域平均时间序列进行统计分析。表明:茂名各市县低温阴雨天气频率呈西北向东南减少趋势,其日数和低温阴雨的年景分布相一致;茂名地区逐年平均低温阴雨日数序列整体呈下降趋势,平均气温则逐渐升高;茂名地区的低温阴雨日数存在3个显著周期振荡,其中6~7a的周期振荡和15a的周期振荡近60年始终存在。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EOF分析方法,归纳出广西3月份低温阴雨的总天数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而通过由OLR资料所确定的ITCZ及副高脊线同期和前期位置分析与同期相关场分析,揭示出广西3月份低温阴雨总天数多寡的原因及前期特征,为低温阴雨总天数的长期预报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