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ⅩⅢ届INQUA大会接受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申请,由德国第四纪研究协会于1995年组织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柏林召开ⅩⅣ届INQUA大会。本刊译载了ⅩⅣ届INQUA大会临时组织委员会主席B.Frenzel教授在ⅩⅢ届INQUA大会上宣读的德国第四纪研究协会主席H.Hagedorn教授提请承办ⅩⅣ届INQUA大会的信,以使读者能尽早了解ⅩⅣ届INQUA大会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将于1992年8月24日—9月3日在日本京都举行。这是首次在亚洲国家举行的国际地质大会,这对促进亚洲地区的开发和研究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根据1990年12月发出的大会第一号通知的回函,到1991年4月1日已有4078人申请参加大会。中国有289人申请参加这届大会。1989年6月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中国地质学会已申请举办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这一申请将于京都这届大会上正式批准。  相似文献   

3.
周琦 《地学前缘》1995,2(2):0-0
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一号通知书反响热烈周琦(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秘书局,北京,823信箱,100037)国际地学界翘首企盼已久的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将于1996年在北京隆重举行。目前大会的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全面展开。自今年4月份大会一号通知书发出以...  相似文献   

4.
国际会议     
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今年7月9日至1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自上届国际地质大会结束后,美国已花了五年时间为这次大会做准备,现任总统布什亲任本届大会的名誉主席。大会组织者向世界各国发出的1号通知达10余万份,会议前后和会议期间共组织了150条地质旅行路线,其中包括去南极的地质旅行。预计这次大会是自1878年召开第一届国际地质大会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将对地球科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将派出以中国地质  相似文献   

5.
《地质论评》1980,26(4):375-376
第廿六届国际地质大会于1980年7月7日—7月17日在法国巴黎举行,同时纪念国际地质大会成立一百周年。国际地质大会(IGC)于1878年成立。它的首届大会就是在巴黎召开的。当时参加的国家有23个,出席310人。以后每三、四年举行一次,至今已是第廿六届大会。这次大会在它成立一百周年之后又回到巴黎举行有着特殊的意义。世界各地的地质学家都热  相似文献   

6.
《第四纪研究》2004,24(6):671-671
国际地貌学家协会(IAG)是于1989年宣布成立的国际性学术团体,通过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及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挂靠国际科学委员会(ICSU)。IAG组织召集的大会分别称为国际地貌大会、区域大会及专题大会。例如,2000年时由王颖院士担任组委会主席在南京成功召开过一次专题大会,第5届地貌大  相似文献   

7.
世界石油大会于1933年在英国伦敦成立,全称为“世界石油大会——石油科技经济管理论坛”。目前共有47个成员国,多为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该组织每四年召开一次大会(第14届大会起每三年召开一次)。我国于1979年加入世界石油大会组织。  相似文献   

8.
为交流第七届全国第四纪大会以来的成果 ,并为参加 2 0 0 3年在美国内华达州里诺市召开的XVI届INQUA大会做准备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常委会会议决定于 2 0 0 2年 8月底在成都召开第八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大会除邀请国内专家做大会特邀报告 ,并组织议题明确、兴趣广泛的专题讨论会外 ,还将同时召开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全会和各专业委员会的会议。大会主题为 :西部大开发的资源环境问题与第四纪研究。为便于组织 ,大会规模将控制在 2 0 0人左右。愿与会者请与组委会联系。第八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将于2002年召开$中国第四纪研…  相似文献   

9.
<正> 1991年9月22日至27日,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了第12届国际石炭纪—二叠纪地层和地质大会。来自21个国家的2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我国武衡、杨遵仪、金玉玕、杨基端、李文恒、尚冠雄、关世桥等8人参加。第11届大会主席武衡在国际常设委员会会议上宣布大会准备就绪,郑重地向本届大会主席S.Archangelsky博士移交工作。金玉玕代表第11届大会中国学术委员会主席杨敬之在开幕式上致开幕词。 这次大会是60多年来第一次在南半球举行国际石炭纪—二叠纪地层和地质大会,冈瓦纳大陆,尤其是南美洲晚古生代地层和地质成为大会的中心议题之一。近30年来,南美古生物学者和地质学者在  相似文献   

10.
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胜利闭幕了,我们对大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这次大会开创了地球科学发展的新纪元,是地球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地质矿产厅组团参加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江苏省地质矿产厅组成十五人代表团参加了1996年8月4日一8月14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是第一次在我国召开的国际地质大会,也是世纪之交的国际地质大会。这次大会肩负总结二十世纪...  相似文献   

12.
学术活动是历届国际地质大会的最重要的内容,是大会成功与否的关键.自1991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筹备办公室成立,就着手学术活动方案的编制,经多次研究和先后征求200多位国内专家与10余个国家的学术组织的意见,并根据国际地科联及IGC指导委员会的建议,确立了本届大会的主题和学术活动的初步计划.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  相似文献   

13.
本刊1984年第4期,1985年第1—2期陆续报导了第二十七届国际地质大会盛况,我国出席大会的部分代表笔谈从大会看到的有关学科的发展动向和他们认为国内应该注意的问题。最近我们又收到热心的读者推荐的我国部分专家向大会提交的学术论文摘要;由于我们并未看到我国提交大会的全部论文汇编,现在将收到的部分摘要与部分译文摘要发表如下,以供参考,并以此结束关于二十七届国际地质大会的报道。借此机会向关心本刊的作者和读者致谢!  相似文献   

14.
第10届国际岩石力学大会于2003年9月8~12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来自全球岩石力学界的学者、专家、教授近400人出席了本次大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以理事长钱七虎院士为团长,一行34人组团出席了会议。 本次大会由南非岩石力学学会承办,会议采用大会发言与分组讨论形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冯夏庭所长和清华大学李仲奎教授在大会上发言,东北大学唐春安教授等5名中国学者在分组会上发言。大会组织工作井条有序,组织者充分利用会议资源,在信息宣传、产品介绍、论文张贴方面均有特色。本次大会中国代表人数仅次于主办国南非,全…  相似文献   

15.
《地质论评》1959,19(12)
全国地层会议已经胜利闭幕了,各有关单位提交大会的文件共约三百余篇,约700余万字。这次大会文件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因而全国地层委员会决定设立大会文件编辑委员会负责文件编辑工作。大会文件暂以“全国地层会议文件汇编”为题,将由科学出版社分册陆续出版。  相似文献   

16.
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的二号通知书情况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秘书局(823信箱,北京,100037)在国内外广大地质学家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组委会将近一年的辛勤工作,大会二号通知书已于1995年4月开始发往世界各地。大会一号通知书于去...  相似文献   

17.
被誉为世界地学界“奥林匹克”盛会的国际地质大会的第30届大会将于1996年8月4日~14日在北京召开.我国做为主办国,为了办好首次在中国召开的这届大会,不负世界的重托,国务院和北京市政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这届大会将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矿  相似文献   

18.
本届大会于84年8月4—14日在莫斯科召开。参加这次大会的国家有106个,代表5500余人,我国代表团约80人。主要会场设在莫斯科大学,开幕式与闭幕式在克里姆林官举行。大会收到论文共4821篇,在大会与分组会上报告的约2500篇。大会还举办了地质旅行、地质展览、地质电影会与各种专门性学术讨论会。许多国际性地质组织也借此机会,召开了120多个小型会议。因此,这次大会既是交流四年来地球科学成果的会议,又是名目繁多的工作性会  相似文献   

19.
为我国工程地质学术界和工程地质工作者所瞩目的第五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将于1986年10月20—25日在南美洲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此次大会由阿根廷工程地质协会和国际工程地质协会阿根廷国家小组负责筹办.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作出了对此次大会的积极响应,详细研究了我国工程地质工作者参加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成立了国际工程地质学会中国国家小组,进行我国参加大会的论文征集工作.我地矿部联系人为地矿部水文工程地质司总工程师戴广秀.第五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分为六个专题组及两个讨论会,按排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刊这一期和读者见面的时候,正当全国第一次职工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积极分子大会在北京举行,我们热烈祝贺大会的成功! 这个大会是更广泛、更深入地动员全国职工向科学进军的誓师大会,它将大大激发职工群众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我们相信,经过这次大会,广大职工将更加积极地去钻研技术,更有信心地去攻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