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1地质概况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特提斯构造域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体中南部。矿区主要出露地层为多底沟组(灰白色大理岩、结晶灰岩,夹泥灰岩、灰黑色砾屑灰岩、砾屑泥晶灰岩)和下白垩统林布宗组(上部为岩屑砂岩、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粉砂岩与炭质板岩互层;下部为炭质板岩、炭质页岩夹粉-细砂岩,含生屑泥晶灰岩)。岩浆岩以侵入岩为主,在浅部呈岩脉产出,深部存在含矿斑岩体。主要  相似文献   

2.
可克萨拉铜矿床位于博罗科努金、铜、铅、锌、磷灰石矿带中西部,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分析认为,矿床产于晚泥盆世二长花岗岩体与上奥陶统呼独克达坂组大理岩化灰岩接触带的含矿矽卡岩中,属矽卡岩矿床。含矿矽卡岩及主矿体深部和外围仍有找矿空间,区内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3.
西天山位于中亚增生型造山带的西南缘,夹于准噶尔地块和塔里木克拉通之间.西天山造山带的构造演化与天山洋的俯冲?关闭过程密切相关.西天山地质构造复杂,成矿作用独特,既可形成与活动陆缘有关的斑岩铜金矿和火山?沉积岩型铁锰矿,也可发育与伸展构造有关的海底热水沉积型铅锌矿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等多个集中区.西天山地质构造演化和成矿作用一直是地质学家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的地质找矿和基础研究工作也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沉积建造、岩浆演化、成矿地质特征与物质来源、控矿因素等方面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西天山造山带从前寒武纪到晚古生代经历了古陆边缘裂解、洋?陆俯冲增生、陆?陆碰撞及后造山伸展等地质过程;与此相应形成了多个成矿区带,主要包括:(1)哈尔达坂前寒武纪古陆边缘裂陷盆地环境的铅锌成矿带,(2)与博罗科努古生代洋?陆俯冲、碰撞?碰撞后伸展环境有关的金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3)与阿吾拉勒晚古生代岛弧?弧后盆地有关的铁多金属成矿带,(4)那拉提古生代岛弧金铜多金属成矿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西天山主要成矿区带的成矿模式,厘定了与西天山沉积建造?构造活动?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序列,总结了西天山铁铜铅锌金等优势矿产时空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4.
哈勒尕提铁铜矿床是近年来在新疆西天山博罗科努成矿带内发现的一处中型矽卡岩型铁铜矿床,矿体赋存于大瓦布拉克二长花岗岩体与上奥陶统呼独克达坂组大理岩、大理岩化灰岩的接触带。对矿床典型岩(矿)石样品开展了硫、铅、碳、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硫化物δ34 S值变化范围较窄(-1.7‰~4.9‰,均值为1.8‰),具岩浆硫的特征;硫化物的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变化范围分别为17.951~20.224、15.568~15.692和38.02~40.22,显示出典型俯冲带壳-幔混合铅特征;赋矿围岩大理岩、大理岩化灰岩的δ13 CV-PDB值为-1.9‰~-1.4‰,δ18 OV-SMOW值为10.8‰~17.9‰,显示由海相碳酸盐岩重结晶形成。方解石δ13 CV-PDB值为-2.9‰~0.0‰,δ18 OV-SMOW值为12.0‰~14.7‰,表明方解石中的碳主要来自溶解的海相碳酸盐岩,而氧可能来自成矿流体与灰岩的混合。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湖州黑龙洞黄铁矿矿体赋存于石炭系中统黄龙组三段燧石灰岩或硅质灰岩和二段白云质大理岩中。矿体呈扁豆状,黄铁矿体之上为含金铁帽。通过对其成矿条件的分析,认为矿床成因类型总体上属于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6.
年木耳地区铜矿普工作进行了多年(?)积累了较多的资料。现就该区铜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区域地质背景年木耳地区位于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体系西翼弧型诏皱带南缘,其上有河西系叠加。南部则临接秦岭东西复杂构造带。由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和三造系组成,区域主体双朋喜—新堡复式背斜分别为一套碎屑岩、碎屑岩夹灰岩、灰岩夹碎屑岩和碎屑岩夹少量灰岩。东部较开阔,西部狭窄,有向西北倾伏圈闭之势。背斜总的走向为北西—北西西,两翼发育次一级褶曲和断裂。断裂规模较大,多为本区构造单元和地层分界线,  相似文献   

7.
<正>1矿区地质简况矿区位于左江裂陷盆地龙田孤立碳酸盐岩台地西南侧的台盆接触带上,龙田背斜的西南侧。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石炭统都安组(C1-2d)灰岩夹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二叠纪海绵礁灰岩(Pb1s)、三叠系百逢组(T2bf)杂砂岩及含粉砂质泥岩。其中三叠系百逢组杂砂岩为主要赋矿地层。矿区构造活动强烈,呈现明显的构造控矿特  相似文献   

8.
博罗科努成矿带位于新疆西天山北缘,近年来找矿成果突出.在充分收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博罗科努带岩浆岩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年龄资料,重点分析了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晚古生代岩浆作用的性质.博罗科努带地质历史与北天山洋的演化密切相关,前寒武纪统一基底形成,北天山洋打开.寒武纪为被动陆缘环境,北天山持续扩张.奥陶纪北天山洋向伊犁地块之下俯冲,该带进入大陆弧演化阶段.泥盆纪—晚石炭世早期为俯冲高峰期,引发了一系列钙碱性的岩浆活动;早二叠世该带已进入陆相环境,但北天山洋残余洋盆的俯冲持续到中二叠世;晚二叠世全面进入陆内演化阶段,区域构造应力性质由挤压变为伸展.伴随洋-陆构造演化,形成了莱历斯高尔和阿希两大矿集区,分别对应2套成矿系统:与侵入岩浆活动有关的矽卡岩-斑岩-热液脉型铁、铜、钼、金、锑、铅、锌成矿系统和与次火山热液活动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金、铅、锌、铜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泾县云岭金矿残坡积型金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岭金矿位于安徽省泾县西部,地处扬子陆块下扬子地块南缘褶断带,金成因类型以残坡积型金为主。文章通过对其金成矿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金矿化受泥盆系五通组砂岩、石炭系黄龙组灰岩、二叠系栖霞组灰岩、北东向断裂构造、云岭花岗闪长岩体以及古地貌控制;金矿化的形成过程:早期岩浆热液形成的含金硫铁矿体受后期构造挤压破碎作用,抬升露出地表后,经氧化、风化及后期堆积作用,最终形成现今的残坡积型金矿体。  相似文献   

10.
新疆博罗科努地区典型铜(钼)金矿床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其军  冯京  田江涛 《新疆地质》2012,30(2):176-181
新疆博罗科努地区是西天山重要金、铜、钼矿成矿远景区。斑岩型铜(钼)矿床、斑岩型金矿床、矽卡岩型铜矿床、火山岩型金矿床等几种典型矿床在该地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现,并与中酸性岩体有着密切联系。通过对该区莱历斯高尔铜钼矿、哈勒尕提铜矿、肯登高尔铜钼矿、查汉萨拉金矿、塔吾尔别克金矿、阿希金矿等典型矿床特征总结,对其成矿条件进行分析,建立了博罗科努地区典型铜钼金区域成矿模式,为该地区铜、钼、金矿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勘查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