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当前基于被动微波遥感重建地表温度的统计方法难以实现大面积复杂下垫面区域数值重建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统计模型与滤波算法联合的地表温度重建方法。从时间序列角度探索地表温度与地表亮温的相关性,建立二者之间的统计模型,不需要进行地物分类,能有效避免下垫面复杂度对重建精度的影响;遍历像元,实现对大面积区域的数值重建。此外,采用滤波算法对基于统计模型的结果进行改正,利用地表温度时间序列的周期性进一步控制反演误差。针对MODIS地表温度产品重建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精度明显提高,可用于各类下垫面覆盖区域的地表温度重建。  相似文献   

2.
对现有的Web服务分类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流形和流形学习的概念以及将流形学习引入到Web服务领域的目的,提出了利用流形学习进行空间信息服务分类的方法.该方法在空间信息服务降维前后保持各服务间的相似(近邻)关系不变,并通过对服务进行降维可视化指导,确定初始聚类数和聚类中心,从而提高利用聚类分析实现空间信息服务无监督分类的精度.实验表明,本文方法不仅能够对抽象的Web服务进行数值化表示,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服务分类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中的地表覆盖成果作为重要的基础性空间数据,将发挥对各类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基础支撑作用,其成果质量水平将影响各类自然资源统计、分析、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根据测绘重大工程质量控制实践,为确保最终成果质量,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统一的成果质量评价标准,并开展全面、高效、准确的成果质量检查。本文深入分析了地理国情监测、国土调查等已开展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程中地表覆盖相关数据成果的质量特性,以及相关工程中地表覆盖成果质量评价标准、质量检查技术方法的现状及关键技术需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定量化指标评定法的地表覆盖成果质量评价技术方法,应用面向对象、深度学习等遥感影像智能信息提取技术辅助的地表覆盖分类精度质量检查技术方法,以及应用新型远程化、增强化外业调绘核查技术辅助的地表覆盖成果外业质量检查技术方法,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中地表覆盖成果质量控制的实施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城六区作为分析单元,充分利用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及监测成果数据,获取2012年度及2015年度城六区下垫面数据,建立地理国情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类型与下垫面数据类型之间对应关系,结合2012年和2015年下垫面数据进行特征数据分析、空间叠置分析,分析城六区道路、水域、硬化地表、房屋等地类的变化趋势,探讨了城六区近几年各地类的变化情况及透水面和不透水面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ERDAS软件在森林资源分类工作中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辛海强  闻辉  张昱 《测绘科学》2003,28(2):39-41
在森林资源分类经营工作的实践中,通过ERDAS软件和3S技术与传统资源调查方法的比较,提出了应用ERDAS软件和3S技术进行资源调查的技术手段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的观点。采用3S技术来完成林业资源分类区划项目,克服了原先调查方法上存在的周期长、工作量大、费时、费力、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具有周期短、省时、省力、数据精度高、统计结果准确的优势。ERDAS软件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将近80%的工作都是在ERDAS软件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国土空间规划要求以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成果为底图底数,但三调采用的调查分类与国土空间规划基数分类要求不完全一致,为满足国土空间规划基数现状空间数据要求,必须开展分类数据转换,特别是对于城镇建设用地内部需要在三调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细化。从国土空间规划需求出发,结合重庆市自然资源规划管理实践,研究了三调全地类向国土空间规划地类转换的规则和技术方法,重点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中依据管理数据开展城镇建设用地细化和分类转换方法,并以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为例,对区域三调成果开展基数转换和结构对比分析,最后提出了转换成果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地理国情普查分类体系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分类体系的关系和数据转换思路,以及基于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内容和技术方法。选择某县进行实验,并对监测成果进行分析,论证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于森林资源监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面积统计报表是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重要成果,本文结合实例,按照《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技术规定》在Delphi中利用FastReport控件实现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分类面积统计和报表输出并保证报表成果和图形面积一致。  相似文献   

9.
测绘成果数据与GIS的衔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延亮 《测绘工程》2000,9(4):28-31
对测绘成果数据与GlS的衔接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目前测绘成果数据与GIS不能平滑连接的原因有作业习惯、规范标准和软件技术三个方面。通过对测绘数据成果、检查方法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制定数据成果标准、检查软件和实行监理制度等解决问题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利用地理国情基本统计分析软件对地理国情普查预处理后数据进行基本统计分析。根据基本统计结果、基本统计汇总表及统计报告,制作行政区划四至点、高程分级、坡度分级、水域分布、水域统计、铁路与道路、行政村驻地分布图,并对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及统计分析成果的应用推广服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提出面向年度土地利用现状的高分遥感影像地理国情普查/监测成果数据的统计差异分析方法。利用普查标准时点/监测数据及2014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进行GIS空间分析,分别从成果耕地间差异指标、耕地与非耕地差异指标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并分析其产生机理。指出地类采集标准的不一致性、调查成果获取方式的差异性是耕地地类、建设用地等统计差异的重要原因,为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及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共享融合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探讨提高卫星遥感大范围流域下垫面分类方法:通过集合贝叶斯分类器和决策树分类器的优势,充分利用TM影像覆被信息,结合影像时相动态信息以获得分类准确的土地覆盖/利用类型;再结合DEM生成的坡度信息得到下垫面类型,最终确定水文地理单元.以河南省的东湾流域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贝叶斯法和决策树法分类各有优势,两者结合可以获取更准确的土地覆盖/利用分类结果,辅以时相类信息可以进一步修正类别间的混淆.  相似文献   

13.
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目录在促进政府信息管理和公开、服务社会公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50个部委级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进行了抽样调查,从分类方式、主题分类、页面表现和元数据项4个方面进行了统计研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如何进一步完善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长春市WorldView-3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利用面向对象方法建立多尺度网络层,同时基于不同地物的光谱、几何特征构建了eCognition中的分类规则集,提取了城市下垫面用地信息。最后通过混淆矩阵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得到较好的分类效果。本次研究初步解决了阴影归类和建筑与硬质地面区分等问题,提高了城市下垫面信息提取精度。  相似文献   

15.
调查测量是土地征用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需对征用土地的边界、权属、类别等进行测量和调查并进行面积的汇总统计,数据处理过程琐碎而繁杂、工作量大。在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土地征用调查信息保存机制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阐述如何基于AutoCAD平台,利用Lisp/VLisp脚本语言开发土地征用调查测量数据处理系统,实现测量点自动展绘、调查信息高效录入和标注,调查面积自动快速汇总统计、导出等功能及软件自动安装制作的方法,为测绘技术人员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简化数据处理过程,提高工作效率、节省生产成本,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国土调查数据分析与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是为了满足空间规划编制、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等各项工作的需要。为了实现漳州市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集成管理、应用分析和服务共享,提升漳州市三调成果对管理决策的支撑服务能力,本平台基于时空一体化模型,构建漳州市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库,采用时空大数据存储、计算、分析与可视化、矢量瓦片、二三维一体化等技术,完成了漳州级国土调查数据分析与共享服务平台,实现对全市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的数据处理、动态入库、集成管理、综合查询、统计汇总、数据分析、综合展示、快速服务与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土规划数据的多源性、异构型、多时空性、多尺度性以及不同坐标系等特点进行阐述和分析,制定技术路线,选用数据转换法和直接访问法等数据集成方法,基于ArcGIS软件二次开发技术建立广州市国土规划多源数据管理平台,对广州市白云区的9个城中村的基础调查数据进行了集成,从而在城市限高、文物保护、社会经济数据统计、人口数据统计等方面,为广州市城市更新管理提供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18.
地表覆盖分类信息反映土地表面覆盖物的物理组成,地表覆盖数据是普查数据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地理国情监测的基础数据。用统计方法对江西省部分样本地区覆盖成果质量进行分析,研究地表覆盖分类精度存在的问题,对成果质量控制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乔木树种高光谱反射率原始数据及3种预处理数据进行降维运算,再使用SVM-RBF、SVM-Linear、BP、Fisher 4种分类算法,对降维后的数据进行分类测试,发现累积方差贡献率与分类精度没有必然联系,而主成分的个数对分类结果的影响较为明显;不同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和不同的分类方法对主成分分析算法降维后数据的分类灵敏度不同。  相似文献   

20.
我国开展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推动社会发展、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和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获得各类地理信息要素的统计信息。本文重点探索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于森林资源监测的技术方法和路线,分析并建立森林资源调查分类指标体,为促进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与林业资源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