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丰富,在矿泉水资源的勘查、开发和保护方面已做了较多的工作。本文在介绍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基本情况、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概况和开发现状基础上,分析了饮用天然矿泉水开发的经济效益,展现了长白山保护开发区饮用天然矿泉水开发远景。  相似文献   

2.
沁县七星泉(后泉)饮用天然矿泉水是山西发现最早的天然矿泉水之一。1987年11月经国家级鉴定为低钠、低矿化度、锶重碳酸-钙镁型饮用天然矿泉水。可作为瓶装天然矿泉水及矿泉饮料用水予以开发。  相似文献   

3.
对河北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量、水质类型、产地分布进行全面介绍的基础上,提出当前饮用天然矿泉水开发中的问题。叙述了不同类型的饮用天然矿泉水医学保健价值,并指出我省还有含碘、溴、锂、硒与锶、偏硅酸的多元素复合类型饮用天然矿泉水的特殊医学价值,提出改进饮用天然矿泉水生产工艺的途径,为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开发利用预示了乐观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
杨章贤 《地下水》2018,(5):28-31
依据矿泉水特征化学组分对安徽省饮用天然矿泉水类型进行分析,从区域、主要类型和珍稀类型三个方面研究了安徽省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按矿泉水特征化学组分可将安徽省天然矿泉水分为12种类型,其中,锶型、偏硅酸型、锶偏硅酸型为主要类型,占全省矿泉水井(泉)点总数的76.67%。锶型矿泉水分布以合肥市分布较为集中,皖南分布较少;偏硅酸型矿泉水以黄山、淮南、六安等市分布较为集中;锶偏硅酸型矿泉水则集中分布在合肥、蚌埠、滁州、六安、宿州、安庆、池州、铜陵、芜湖等市。研究结果对安徽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介绍长白山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特点及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矿泉水的形成条件,并据此提出了保护好长白山自然生态环境,防止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和水体污染,是保护长白山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的关键因素,对长白山天然矿泉水产业基地建设和资源保护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开明寺泉饮用天然矿泉水赋存于二叠系上石盒子组砂岩断层带中,属裂隙断层上升泉。最枯流量15m^3/d。经权威部门系统理化检验,省级及国家级评审确认为属含锶、低钠、重碳酸钙型饮用天然矿泉水,且氡气含量较高,具医疗保健之功效。  相似文献   

7.
杨四春 《地下水》2009,31(1):74-77
分析了慈坑矿泉水赋存的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阐述了矿泉水特征,指出其矿泉类型为重碳酸钙型含锶偏硅酸饮用天然矿泉水,并讨从该地区断裂构造、补给条件、水化学成分、形成机理等几个方面对慈坑饮用天然矿泉水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湖南地质》2010,(7):14-14
湖南省矿泉水资源丰富,类型齐全,已发现327处饮用天然矿泉水、160多处医疗矿泉水,水质好,是我国矿泉水资源大省,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富CO2矿泉是宝贵的饮用、医用矿水资源。五大连池、长白山天池、俄罗斯远东Primorye地区各泉水水化学特征对比显示,中国东北五大连池与俄罗斯远东Primorye地区出露泉水为低温、微酸、HCO3型、富含Si、Fe、Sr和CO2气体的综合优质饮用矿泉水;长白山天池出露泉水为高温、中性-微碱、HCO3型、富含Si和CO2气体的优质热矿泉水。五大连池和俄罗斯远东富CO2冷矿泉与长白山天池富CO2热矿泉具有相似而不同的形成过程,CO2气体对水化学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广泛发育的花岗岩提供了富CO2热泉的物质来源,断层破碎带增加了CO2气体-地下水-花岗岩之间的反应程度,温度仅对可溶性Si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陈履安  张世从 《贵州地质》1993,10(4):325-334
本文概述了贵州矿泉水资源的开发应用的历史;从应用的角度,按工业矿水、农业矿水、医疗矿泉水和饮用矿泉水分类,阐述了贵州矿泉水的资源概况,以饮用天然矿泉水为重点,阐述了贵州矿泉水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前景,同时,指出了目前贵州矿泉评价、开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杨顺泉  李佐海 《湖南地质》1998,17(3):169-173,177
连云山矿泉水是一处优质偏硅酸饮用天然矿泉水,其形成受深大断裂控制,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和资源潜力。长-柏大断裂带为一个矿泉水出露带,矿泉水资源远景巨大。  相似文献   

12.
四川矿泉水在川西地区主要分布在盆周山区,且多集中在前龙门山,在川东地区则主要分布于川东褶皱束。矿泉水受构造断裂、活动断裂构造蚀变带及褶皱控制明显,或沿深大断裂深部循环,或沿褶皱层间裂隙、构造裂隙向倾伏方向富集、运移、承压出露。矿泉水类型较为单一,以锶、偏硅酸及其复合型为主,多为淡矿泉水,应注意寻找锌、硒、碘等稀有类型的矿泉水。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九龙山汤池温泉地热地质特征及成因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栾川县九龙山汤池温泉出露于马超营断裂与葫芦沟断裂交会部位的破碎带上,热储呈带状分布。研究表明,热储属中低温地热田Ⅱ类2型,地热流体呈上升泉出露,出露标高521m,水温多为69℃,为氟.硅型医疗热矿水。温泉成因机制为:马超营断裂与葫芦沟断裂交会地段岩石破碎十分强烈,从而使地球深部的岩浆入侵,将热量向上传送,形成地热异常区(即储热断裂构造);断裂切截了地壳深部高温岩体,形成的宽度数十米至上百米的构造破碎带为地下水的渗入、运移和储存提供了空间。温泉大气降水的补给,由于断裂带内围岩蚀变强烈,经过水岩的长期接触、长时间的补给、径流及高温高压的溶滤和化学作用,为地热水中有益元素的来源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湘南地区泥盆系碳酸盐岩分布广泛,文章在分析湖南省新田县新圩富锶饮用天然矿泉水形成的岩性、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球化学成因的基础上,通过探究影响锶富集的因素,揭示出泥盆系碳酸盐岩分布区富锶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成矿规律:泥盆系佘田桥组泥灰岩中锶的高丰度、相对封闭的地下水循环交替条件和弱的水动力条件是形成富锶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根本条件,循环深度和水温是锶富集的重要影响因素。湘南地区台盆相佘田桥组泥灰岩分布区是寻找富锶饮用天然矿泉水的首选靶区,特别是平缓的溶丘岗地地区的阻水断裂上盘以及靠近岩浆岩岩体和区域导热断裂附近是寻找富锶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5.
淄博市淄川区饮用天然矿泉水按照含水层性质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和岩浆岩类构造裂隙水3大类。区内29眼井泉监测点饮用天然矿泉水检测结果显示,研究区存在锶型、锂型和锶锂复合型3种类型矿泉水。从水岩作用角度分析了矿泉水中锶和锂的来源,认为研究区广泛分布寒武纪碳酸盐岩,石灰岩尤其是鲕状灰岩中丰富的锶元素,是锶矿泉水形成主要的物源条件之一;地下水沿灰岩裂隙岩溶运动为矿泉水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水动力条件;研究区腐殖质经低矿化近中性的大气降水淋滤后,形成富含腐殖酸的偏酸性溶液入渗地下,对地下岩层产生溶解、溶滤作用,随着溶解过程的进行,岩石中的锶元素大量进入地下水中。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丰富,但主要为偏硅酸型,水源地遍布全省,但规模一般较小,根据我省已鉴定的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的基本概况,特点进行总结,并对福建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评价中存在的若干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对资源评价,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上海地区各承压含水层深井的饮用天然矿泉水监测成果,讨论了在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饮用天然矿泉水新标准(GB8537—1995)后,上海地区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及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8.
M. Afşin 《Environmental Geology》2000,39(10):1190-1196
The main aquifer of the Helvadere springs that emerges on the strike-slip of the Hasanda?? fault set alongside the Tuzgölü (salt lake) fault zone, and trends in a NW–SE direction of Aksaray city, in the western part of Central Anatolia, is the exposed rocks of Hasanda?? which are volcanics that have distinct hydrogeological properties. The meteoric origin of the spring waters is deduced from hydro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isotope (18O, 2H, 3H) studies. The springs have high discharge (Q>100?l/s) and low ion concentrations because of fast circulation along the groundwater flow path in the aquifer. Furthermore, because it has Ca-Na-Mg-HCO3 hydrochemical facies, it conforms to high standards of drinking and irrigation water.  相似文献   

19.
至2002年,本市已勘查鉴定了80处矿泉水。矿泉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纪孔隙承压含水层及岩溶裂隙含水层中,矿泉水达标元素较单一,水化学类型繁多,单井允许开采量相差悬殊及区域分布不均。勘查评价和开发的重点将是寻找符合人们饮水习惯的低矿化度矿泉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