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福建省闽清县池园地区早、中侏罗世地层新发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福建中部闽清池园—上莲一带晚侏罗世南园组火山岩地层之下覆盖着一套沉积 -火山岩 ,原划归晚侏罗世长林组 ,通过对该地区 1∶ 50 0 0 0区调 ,依岩性组合特征、同位素地质年龄值、古生物化石及接触关系等资料 ,重新厘定划分为梨山组、藩坑组、漳平组。早侏罗世藩坑组的发现为福建中部火山岩基底地质构造研究、火山岩区找矿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2.
福建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地层以陆相盆地沉积为主,仅闽西南局部有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分区大致以政和-大埔断裂为界,分为闽西地层小区和闽东地层小区。根据各盆地地层序列及岩石组合特征,岩石地层单位可划分为陆相沉积的大坑村组、文宾山组、焦坑组、梨山组及漳平组和以海陆交互相沉积的象牙群,包括下村组和藩坑组。其中大坑村组相当于年代地层单位的上三叠统卡尼-诺利阶,文宾山组、焦坑组相当于诺利阶上部-瑞替克阶,梨山组相当于下侏罗统赫塘-托尔阶,漳平组相当于中侏罗统巴柔-卡洛阶中下部,下村组相当于下侏罗统赫塘-辛涅缪尔阶,藩坑组相当于辛涅缪尔-托尔阶。此外,文中还论述了各门类生物群的组合特征及其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3.
梁诗经 《福建地质》1995,14(2):118-131
福建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地层以陆相盆地沉积为主,仅闽西南局部有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分区大致以政和一大埔断裂为界,分为闽西地层小区和闽东地层小区。根据各盆地地层序列及岩石组合特性,岩石地层单位可划分为陆相沉积的大坑村组,文宾山组、焦坑组、梨山组及漳平组和以海陆交互相沉积的象牙群,包括下材组和藩坑组。其中大坑杆组相当于年仝层单位的上三叠统卡尼一诺利阶,文宾山组、焦坑组相当于诺利阶上部一瑞替克价,梨山组相  相似文献   

4.
赣南——粤北中生代晚期火山岩系岩石地层划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赣南--粤北中生代晚期火山岩系划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火山旋回、火山-沉积复合岩相为划分依据,划分为3群6组;形成于中侏罗世的下火山岩系称为余田群,下分水头迳组和菖蒲组;形成于晚罗世的中火山岩系称为莲花寨群,下分上丁组和鸡笼嶂组;形成于早白垩世--晚白垩世早期的上火山岩系称为版石群,下分合水组和优胜组。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论述吉林省延边地区屯田营组时代。通过对屯田营组研究历史的回顾,从火山岩喷发—沉积序列和生物地层资料指出屯田营组时代为晚侏罗世,屯田营组与金沟岭组同是晚侏罗世两个火山旋回。  相似文献   

6.
粤东白云嶂-鸡婆嶂地区中生代晚期火山岩广泛出露,为一套中酸性--碱性岩系。依据岩性、岩相、接触界一质、喷发-沉积韵律等特征,自下而上划分为吉岭湾组、龙潭坑组、热水洞组、南山村组和白云嶂组。吉岭湾组山质、英安质火山碎屑岩及其熔岩;龙潭坑组为火山碎屑沉积岩;热水洞组为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及其熔岩;南山村组为流纹质、英安质火山碎屑岩及其熔岩;白云嶂组为碱长流纹质-粗面质火山碎屑岩及其熔岩。该套火山岩地层构成4个喷发旋回,根据同位素年龄,确定其时代为中侏罗世-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7.
江西菖蒲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系划分的新认识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本文分析了江西寻乌菖蒲盆地中生代晚期火山岩系划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不整合面为界,将火山岩系划分为上、下两个不同时期的火山岩系,即下火山岩系称为余田群,上火山岩系称为版石群。依据岩性岩相特征,可进一步将余田群划分为水头迳组和菖蒲组,版石群划分为合水组和优胜组。余田群菖蒲组玄武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76Ma,流纹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50Ma;版石群优胜组流纹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04Ma。因此,余田群的地质时代为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期,版石群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8.
许必生 《福建地质》2008,27(2):199-203
通过对福建永定山口钼矿床地质特征的初步总结,认为永定山口钼矿床主要产于早侏罗世藩坑组中段,矿体受地层岩性控制,呈层状、似层状分布,成矿作用与火山喷发-沉积关系密切,属早侏罗世火山喷发-沉积型钼矿床。  相似文献   

9.
陈润生 《福建地质》2014,33(4):239-250
通过对福建境内各地早侏罗世火山岩石组合及岩相组合特征的分析对比,认为闽西南永定地区为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组合,属强基性-弱酸性端元,东北部闽清上莲-永泰莲峰为安山质-流纹质组合,中部平和金京洋-西坑、长泰内寮-同安白交祠等地属安山岩-英安岩的单峰式组合,由西南往东北基性单元从玄武岩向玄武安山岩、安山岩过渡;火山岩形成的时间主要在170~188 Ma,形成时代为早侏罗世晚期-中侏罗世早期.通过早侏罗世火山-沉积盆地岩相古地理研究,发现其变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总的面貌是早侏罗世早期在闽西南地区遭受海侵,全省形成南海北陆的古地理格局,到早侏罗世晚期海侵结束,海水退出,福建全境上升为陆;火山活动沿沉积盆地呈北(北)东向带状分布,空间上可分为武平、尤溪-永定、闽清-平和等3个火山岩带,由南往北,由海相逐渐过渡为陆相,火山作用强度也愈来愈弱.  相似文献   

10.
阎桂林  魏燕平 《地球科学》1994,19(5):695-700
通过对安徽庐江龙桥铁矿ZK1004孔(深617m)132个古地磁标本的研究,认为该矿区赋矿地层的时代应属晚侏罗世(136-147Ma);其上覆火山岩地层应旭属下白垩统;将龙门院组、砖桥组划归下白垩统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1.
徐刚  赵越  吴海  张栓宏 《地球学报》2005,26(4):299-308
本文根据重新理清的辽西凌源牛营子盆地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地层层序及时代,讨论其区域地层对比.晚三叠世晚期的邓杖子组是一套崩滑流为主的碳酸盐角砾,其为区域印支期构造运动的造山记录,与京西、冀北杏石口组、辽西北票羊草沟组(坤头菠罗组)可以对比;早侏罗世水泉沟组与京西、冀北南大岭组、辽西北票兴隆沟组层位相当,且各组火山岩时代基本相同;中侏罗世早期郭家店组底部含煤段与京西上窑坡组、冀北下花园组中部、辽西北票组中上部植物组合面貌一致;中侏罗世中期郭家店组砾岩段是燕山期构造变形主幕的产物,北京西山龙门组、冀北下板城下花园组上部、辽西北票海房沟组都是该期的记录,层位相当;辽西中侏罗世中晚期蓝旗组底部的时代为158±1Ma,与京西、冀北髫髻山组安山岩的同位素年龄总体一致.这说明差异较大的燕山板内造山带三叠纪-中侏罗世盆地的沉积记录显示了相似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中生代红色盆地地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符国祥 《地层学杂志》1995,19(2):115-121,63
对海南岛中生代红色盆地中8条地层剖面进行了详细研究,以火山岩作标志层,划分为南美组、洪帽组/临高组、报万组,统称鹿母湾群。根据生物总貌和同位素年龄,定其时代为晚侏罗世到晚白垩世。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晚侏罗世—白垩纪陆相火山岩地层划分,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兼海 《福建地质》1994,13(4):240-247
本文应用地层多重划分观点和方法,对福建省东、西部中生代陆相火山沉积岩系进行地层划分、对比,确立晚侏罗世─白垩纪岩石地层单位19个,其中群级4个,组级15个,并与年代地层单位进行对比,指出坂头组与小溪组属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火山岩地层从内地(西北)向沿海(东南)略具穿时特点。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中生代双峰式火山岩分别发育于早侏罗世藩坑组、早白垩世石帽山群,二者在剖面上均表现为流纹质火山岩直接覆盖在玄武岩之上。两个时期的双峰式火山岩均发育于断陷带上的火山构造洼地(盆地)内,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板内拉张环境。玄武岩是上地幔经10%~20%部分熔融形成;流纹质岩浆来源于下地壳经15%~23%部分熔融,并有较多地幔物质参与。  相似文献   

15.
《福建地质》2021,40(3)
通过福建1∶5万漳湾镇、溪南镇幅区域地质调查,对闽东北福安和霞浦晚侏罗世南园组火山岩组合、地球化学特征、岩浆起源及构造环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南园组火山岩共分为中性-中酸性、酸性及中性-中酸性3个岩性段,分别对应南园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南园组中性火山岩具有高铝、低镁铁特征,酸性火山岩具有高硅、高铝、低镁、低铁、低钛特征,且南园组酸性火山岩表现出更为强烈的不相容元素Ba、Sr、P、Ti等的亏损和负Eu异常特征,显示了更高的分异程度。南园组火山岩总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大陆边缘岛弧火山岩相似,可能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下的陆缘弧环境。  相似文献   

16.
浙江中生代晚期火山岩极为发育,而有无中生代早期火山岩,则向无定论。本文在确认浙东南松阳毛弄煤矿一带煤系沉积下部火山岩属中生界毛弄组的基础上,测得其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80±4Ma,首次证明浙江存在早一中侏罗世火山岩,同时表明浙东南尚没有确切的中侏罗世晚期至晚侏罗世火山岩活动记录,而且也缺失晚侏罗世和大部分中侏罗世地层。  相似文献   

17.
赣南-粤北鸡笼嶂组地火山岩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特征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赣南-粤北地区鸡笼嶂组是一套以酸性火山岩为主的岩石组合,属晚侏罗世莲花寨群,本文在讨论了鸡笼嶂组火山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特征基础上,对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及成因机制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漠河盆地中生代地层层序及时代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依据近几年地层研究成果和野外地质调查获得的新资料 ,对漠河盆地中生代地层进行了厘定 ,将阿杭提河组划归绣峰组 ,木瑞组划归上库力组下部 ,上库力组和依列克得组之间的含煤地层划归上库力组上部。这样纵向上塔木兰沟组—上库力组—依列克得组为火山岩—碎屑岩夹火山岩、煤层—火山岩旋回 ,与邻区具有很好的对比关系。依据新的同位素资料 ,将塔木兰沟组的时代厘定为早白垩世 ;依据双壳类、腹足类、介形类、植物、孢粉等化石资料 ,对漠河盆地额木尔河群的时代进行了讨论 ,认为额木尔河群的时代为晚侏罗世。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中生代双峰式火山岩的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福建省中生代双峰式火山岩分别发育于早侏罗世藩坑组,早白垩世石帽山群,二者在剖面上均表现为流纹质火山岩直接覆盖在玄武岩之上。两个时期的双峰式火山岩均发育于断陷带上的火山构造洼地(盆地)内,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板内拉张环境,玄武岩是上地幔经10% ̄20%部分熔融形成;流纹质岩浆来源于下地壳经15% ̄23%部分熔融,并有较多地幔物质参与。  相似文献   

20.
一、含矿岩系特点本矿床位于江南古陆东侧,吴兴-昌化加里东期隆起区南缘,北东与北北东向断裂交汇处的中生代晚侏罗世寿昌期断陷盆地中。上与白垩纪红层,下与晚侏罗世火山岩,均呈不整合接触(图1)。其含矿岩系属侏罗系上统寿昌组,在矿区内的分布面积约11平方公里,西北和东南侧分别与晚侏罗世火山岩和早古生代碳酸盐岩呈断层接触(图2)。寿昌组沉积中心在竹林桥附近,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