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我国西南岩溶石漠化及其地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我国西南地区有大面积碳酸盐岩出露,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逐渐形成了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岩溶石漠化.本文在前人岩溶石漠化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了岩溶石漠化的概念;提出应统一使用"岩溶石漠化"术语的建议;指出以往岩溶石漠化影响因素研究存在有对地质因素重视不够的问题.与此同时,本文还以野外对岩溶石漠化的观察为基础,从碳酸盐岩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碳酸盐岩的结构、构造,碳酸盐岩岩层的组合关系,以及碳酸盐岩出露地区的地质构造等角度,分析了地质因素对岩溶石漠化形成、演变的重要影响,结果认为在诸多岩溶石漠化影响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自然因素;在诸多的自然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则是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3.
岩溶石漠化治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石漠化的形成与地质背景密切相关,石漠化的治理也必须在查明石漠化区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针对岩性、地球化学背景、水资源特征以及石漠化程度,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合理地制定和实施防治工程,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本文以贵州省为例,分析了石漠化特征、近10年来的治理效果,指出了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地学的角度提出了岩溶石漠化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5.
关于推进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81,自引:1,他引:81
1994年 5月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曾向国务院呈送《关于西南岩溶石山地区持续发展与科技脱贫咨询建议的报告》 ,提出了“要处理好粮食、生态、人口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增加科技投入”、“对贫困地区采取符合社会公平目标的政策”三条建议 ,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推进黔、滇、桂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 ,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重大咨询项目统一安排下 ,2 0 0 2年 3月 4~ 1 0日 ,中国科学院学部组织了近 40位院士与专家在广西平果、马山、桂林地区考察了石漠化、水文生态以及山区人畜饮水等问题。 2 0 0 2年 4月 2 4~ 3 0日 ,又组织 1 2位院士和专家对贵州普定、独山、广西河池、都安等县岩溶区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 ,完成了“关于推进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若干建议”的咨询报告。全文刊出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生态功能优先背景下的西南岩溶区石漠化治理问题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文章分析了现有石漠化治理模式、物种选择、石漠化治理综合效益评估、消除贫困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国家对西南岩溶石漠化区主体生态功能的定位,对未来石漠化治理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未来石漠化治理要更有效地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完善生态补偿体制,促进石漠化区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转移,减少人口压力,消除农户破坏环境的驱动因素,促进石漠化治理成效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以保证西南岩溶石漠化区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维护主体生态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根据峰丛洼地区石漠化治理碳汇的现有研究文献,系统总结了峰丛洼地区石漠化治理过程中的碳储量空间格局及其动态过程、不同模式下的碳汇评价与定量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不足,提出了峰丛洼地区二期石漠化治理应关注碳汇稳定性、受气候变化制约等问题,从而优化资源配置的思路;展望了峰丛洼地区二期石漠化治理工程中碳汇研究的趋势:一方面,将土壤分布格局、碳汇耦合机理研究和增加当地经济效益相结合,提高当地农民参与石漠化治理的积极性,推广和发展第一期石漠化治理工程的成果和经验; 另一方面,将遥感技术与石漠化治理碳汇研究相结合,构建更多碳汇估算模型,为二期石漠化治理碳汇定量化服务。 相似文献
8.
9.
继续推进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二期工程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文章针对我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一期工程于2015年到期,当前需要为科学制定下阶段石漠化防治政策提供技术支撑的形势,介绍了一期工程概况,评价了防治成效,并从岩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人地矛盾、区域性贫困、工程的复杂性、治理任务与防治形势以及自然灾害频发等角度出发,阐述了石漠化治理工程面临的困难与胁迫因素,指出石漠化防治任务重,形势严峻,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不可一蹴而就,要充分认识到治理过程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同时从生态区位重要性、民族团结、生存空间与生态安全、树立国际良好形象、生态文明建设与治理成果巩固等国家政策和时代要求进行分析,论述了继续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二期工程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表明我国继续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是现实有需求、领导有指示、国家有政策、群众有愿望,继续实施意义重大,十分必要与迫切。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广西黑水河流域为研究单元,对该区石漠化分布现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按石漠化程度进行了分区。石漠化主要集中在北西和北东部地区,中部及南部地区石漠化程度低且分布较稀少,重度石漠化主要分布在流域中上游,与中度石漠化分布面积相当,轻度石漠化占比较大的面积。在分析石漠化产生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治理的一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系统阐明岩溶石漠化的演变趋势,对正确认识岩溶石漠化发生发展过程及实施有效的石漠化综合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1)驱动石漠化发生与形成的因素有岩溶山地农户生计单一、土地压力大、土地承载力低和生态脆弱等4个主要因素;石漠化发生扩展其实质就是在低土地承载力背景下,过伐、过垦、过牧等土地利用方式触发了岩溶山地土地退化,即石漠化。(2)岩溶石漠化在发生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随着社会经济背景的演变和石漠化驱动因素的变化、消失,石漠化面积扩张的趋势会发生根本性的转折,即石漠化转型。(3)中国西南岩溶山地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引起生态系统机制改变,从而引起石漠化转型演变。石漠化转型是土地利用系统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系统综合作用的响应,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演化的总体趋势。(4)中国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演变对揭示该区域人地关系变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西南岩溶石漠化演变特点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10,他引:7
文章通过分析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面积遥感调查结果和相关统计资料,揭示了21世纪以来石漠化时空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2015年,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总面积降至9.2万km2,石漠化演变的总趋势由21世纪以前的加剧变化为21世纪的逐渐减缓,而且,西南岩溶区石漠化程度显著变轻,由21世纪初的以重、中度石漠化为主演变为以轻、中度石漠化为主,危害最大的重度石漠化面积比例由38.08%降至15.31%,说明石漠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但石漠化演变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主要与国家实施植被修复工程力度、影响植被恢复的岩溶地貌类型、地下水开发程度、雨水资源以及区域经济条件密切相关。植被建设规划面积与石漠化减少面积成正比,生态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峰林平原和溶丘洼地石漠化治理效果最好,地下水开发和比较丰沛的雨量可有力促进植被恢复和经济发展,居民贫困化可使石漠化恶化。 相似文献
13.
基于CiteSpace的喀斯特石漠化国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斯特石漠化蚕食区域土地资源,制约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国内外学者和政府的广泛关注。鉴于石漠化防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梳理有关石漠化在国际上发表论文的相关研究进展,分析当前发展态势及研究前沿和热点,可为石漠化的治理与恢复提供支撑。本文以“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为主要数据库,检索获取关于石漠化的英文发表成果。利用CiteSpace文献分析工具,进行石漠化研究进展的可视化表达和分析。结果显示:①对比全球的碳酸盐岩区域和人口分布发现,尽管石漠化在多国都有分布,但剧烈的人为扰动导致石漠化在中国西南岩溶地区最为突出;②中国在石漠化研究处于领先地位,国际上发文量最大,发文数大致经历了起步-缓增-稳增-快增的发展过程,中国学者研究与政府投入密切相关;③以贵州省为代表的中国西南地区是发文的核心区,石漠化监测与治理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文章综述喀斯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及其交互效应对石漠化演替的影响过程,阐明了石漠化正逆演替过程造成的生态环境效应。综合已发表文献,指出未来需要从高精度石漠化自动制图技术、石漠化与人为活动互馈机制和石漠化恢复与生态环境提升协同路径等3个方面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西南岩溶区水土流失与石漠化的变化关系研究——以重庆南川岩溶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重庆南川区为例,利用TM遥感影像、Arcgis和Erdas软件,运用地图代数原理,采用图像数据转移矩阵计算,结果表明从1988年到2000年水土流失增强面积为9 605.89 hm2,减弱面积为79 947.85 hm2;石漠化强度增强面积为15 078.92 hm2,减弱面积为12 492.53 hm2。石漠化是水土流失长期作用的结果,水土流失是石漠化形成过程的阶段性表现,二者在成因上存在因果关系,但在生态治理恢复的过程中,水土流失减弱面积与石漠化减弱面积的变化不同步,在时间上存在滞后关系。造成这种滞后的现象,原因是石漠化土地生态的恢复过程较水土流失土地的长。 相似文献
15.
土地石漠化概念与分级问题再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针对前人研究中将石漠化发生的地域限定在亚热带,将发生的时间限定在人类历史时期,将发生的原因均归结为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而忽视了石漠化可能发生的其它地域、其它时期和其它成因等问题,对土地石漠化概念作了修正。认为土地石漠化是在湿润、半湿润气候环境和岩溶环境中,由于人类活动和/或气候变化等因素作用,造成地表植被退化、土壤侵蚀、地表水流失、基岩裸露,形成类似石质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并对其内涵作出释义。在此基础上依据生态基准面的理论,以坡面形态、溶蚀岩溶地貌形态、基岩出露率、土壤厚度和土被覆盖度、土壤侵蚀程度、植被覆盖率和植物种群、土地利用类型等为景观指征,将石漠化土地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4个等级,并以粤北岩溶山区为例,拟定了区域性石漠化土地分级及其综合景观指征。 相似文献
16.
石漠化的地质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岩溶石漠化地质指标的概念和特征,从影响石漠化环境的自然因子、人文因子,石漠化发育分布现状和所引发的后果或危害中提取相应的指标,依照影响(Cause)-状态(State)-后果(Result)框架构建了石漠化地质指标体系。探讨了石漠化地质指标的研究内容,包括指标的研究意义、指标变化的原因和指标监测的空间尺度、时间尺度、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7.
掌握石漠化山区受海拔影响的气候特征的垂直差异,能够对岩溶山地气候及其影响下的水热组合条件有更为科学的认识,对石漠化演变研究和综合治理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在典型石漠化山区(云南蒙自断陷盆地区)沿盆地、坡地到山区设立三个小型气象观测站获取山地垂直剖面的气象数据,从月(季)、日尺度分析石漠化山区“盆-山”耦合地形的气候垂直特征及其对石漠化生态恢复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1)观测剖面是当地主导风东南风的背风坡,年降雨量高原面(1 027.4 mm)>盆地(662.6 mm)>坡面(574.4 mm);且 “山谷风”效应显著,白天吹谷风,降雨比例更大。地形起伏使盆地降雨年变异系数达152.36%,远大于坡面(113.81%)与高原面(99.36%),地形放大了垂直方向的“干湿”差异,区域干燥指数:盆地(1.74)>坡面(1.70)>高原面(0.88)。(2)垂直方向水汽差异使高原面年太阳辐射量(5 492 MJ·m-2)略小于盆地(5 817 MJ·m-2)。同时盆地与高原面气温垂直梯度达0.74 ℃·100 m-1,因此在光热条上存在明显的垂直差异。(3)垂直气候特征对石漠化生态恢复的影响具体表现在:①年内降雨集中,结合坡度较陡的地形易加速水土流失;②降雨量少,且集中在日间,强烈的蒸发易加剧土壤水分亏缺,不利于植被恢复。③研究区水分缺乏,因此在植被恢复治理中应选择耐旱的作物,同时要考虑垂直方向的光热条件差异,盆地选择喜光热作物,海拔高的地区选择喜温凉的作物。 相似文献
18.
19.
具体分析了毕节地区山区石漠化治理和生态修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山区石漠化的生态修复必须开展自我修复和人为修复相结合具体特点,提出了在进行山区石漠化治理和研究及山区石漠化区域的生态修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及山区石漠化治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