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九七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在湖南二三八勘探队召开了钻孔感光测斜仪、钻孔测漏仪鉴定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感光测斜仪的研制单位湖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测漏仪的研制单位中南矿冶学院,以及湖北、陕西、广东、广西等省区的有关使用单位,还有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冶金地质会战指挥部探矿技术研究所等共八个单位的代表计三十五人.  相似文献   

2.
冶金部地质局于1984年3月14日至17日召开了探矿专业和安全生产座谈会.会议的任务是,贯彻冶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1983年探矿和安全工作,进一步落实今年的生产任务,讨论如何加快钻探技术改造和改善管理素质,努力提高钻探效率,降低成本,搞好安全生产,迅速改变队伍划分后冶金地质钻探生产落后的状况,提高找矿成果和经济效益,开创探矿工作和安全工作的新局面.参加会议的有冶金地质所属的有关十个单位的领导和主管探矿及安全工作的负责同志.会上,各单位代表除了总结汇报了前阶段工作情况外,还交流了首钢地质公司严格推行专业经济责任制的经验;山东公司试行工程任务包干经济责任制的经验;针对如何加强钻探  相似文献   

3.
经中国科协批准,"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矿床学术会议"于去年十一月五日在成都召开.冶金地质系统一百七十多位科技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代表们来自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勘探公司、勘探队、矿山、科研设计部门和大专院校.中国科学院贵阳地化所和地质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等单位应邀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收到基础地质、金属矿床地质和新技术、新方法及测试等方面论文二百  相似文献   

4.
冶金地质勘探技术情报站和冶金地质学会探矿工程学术委员会,于1990年3月2~6日,在冶金部西南地质勘探公司607队,联合召开了冶金地质探矿、工程勘察和情报交流会及探矿工程学术委员会二届一次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冶金地质、武警黄金部队、冶金矿山、冶金勘察等系统和有关院校及科研、设计单位的代表共50人.会议收到论文52篇,会上宣读论文22篇. 这些论文紧密结合当前探矿生产和工程勘察实  相似文献   

5.
▲由冶金工业部地质勘查总局主持的"冶金地质找矿工作会议",于1989年5月16~20日在广西南宁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主要有各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和部份地质队的技术负责及冶金地质系统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技术负责等,共计70余人.会上各单位广泛地交流了近几年来地质找矿的经验和成果.地质勘查总局的总工程师姚培慧同志作了题为"深化改革,实现地质找矿工作的新突破"的重要讲话.他指出:  相似文献   

6.
同志们: 筹备已久的冶金地质找矿成果奖励及经验交流会议,今天开幕了.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冶金地质系统找矿有功单位的代表,各地质勘探公司的负责同志和主要野外队的代表,黄金工程兵部队的代表,以及冶金地质有关科研、教学单位的代表,共计350多人.此外,还邀请了涂光炽、徐克勤、黎彤等著名专家到会指导,国家经委、国家计委的同志也参加了会议,我们对他们不辞劳苦莅临会议,表示热烈地欢迎.  相似文献   

7.
冶金地质经济学会第一届第二次学术研讨会,于1988年6月下旬在山东济南市召开。各冶金地质勘探公司、黄金武警部队、科研院所、高筹院校等18个单位的6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地矿部地质技术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经济》编辑部应邀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8.
1989年5月16~20日,冶金部地质勘查总局在中南地质勘探公司南宁地质调查所召开了地质找矿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总结了近5年来冶金地质找矿工作的主要成绩和经验;研究、讨论了“八五”、“九五”地质找矿规划;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地质找矿工作的措施.冶金地质系统14个单位的7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期间,广西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李振潜(曾任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所长)到会看望了与会代表.他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地质——找矿和科研工作的需要,云南省地质局于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在昆明举办《地球化学》学习班,聘请北京大学地质系冯钟燕教授讲课。学员除来自省地质局系统有关单位外,昆明工学院地质系,西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省煤炭厅及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省地震局,石油地质、冶金地质及贵金属等研究所,个旧、东川、易门、会泽等矿山,建材云南地勘大队等部门和单位也派员前来听课,共33个单位、学员110人。  相似文献   

10.
冶金地质技术经济及管理现代化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次年会,于1986年9月15日至19日在唐山市召开。来自各冶金地质勘探公司、院校、科研单位及《冶金报》地质记者站等18个单位的64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还特邀中国地质技术经济及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向辑熙同志和地矿部经济研究  相似文献   

11.
1985年6月7~8日,冶金部地质情报网在天津地质研究院召开了新组建大会.冶金部情报总所、冶金系统各地质勘探公司、有关科研院所和地质院校、武警黄金部队地质系统等22个单位的3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制订情报网章程、组建情报网机构、讨论情报网活动内容和确定1986年的工作计划. 该情报网是在冶金部地质局和冶金部情报总所领导下的,冶金地质系统、武警黄金部队地质系统、有关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各部门之间沟通地质科技信息、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咨询服务等工作的情报组织.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冶金地质找矿成果奖励及经验交流会议,于1983年3月10日至16日在西安市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冶金地质系统找矿有功单位的代表,各公司的负责同志和主要野外队、黄金工程兵部队的代表,以及有关冶金地质科研、教学单位的代表共350余人.应邀参加会议的还有有关专家,以及国家经委、国家计委的同志. 冶金部地质局局长朱国平同志,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依靠科技进步,争取更大成果”的讲话.  相似文献   

13.
冶金部地质情报网华北协作区,在第一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的支持与筹备下,于1984年10月16~20日在燕郊召开了华北地区前寒武纪找矿经验交流会.华北地区冶金、有色系统的各地质勘探公司(队),研究院(所),冶金部物探公司、冶金部地质局地质资料馆和有关大专院校等22个单位的5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交流华北地区前寒武纪的找矿经验和科研成果,探求成矿规律,进一步开拓找矿前景.会议共收到论文50篇,反映了近年来在研究华北地区前寒武纪铁、金等矿床的成矿理论、成矿地质环境、成矿规律、找矿方向和方法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冶金地质部门的体改工作,在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引下,在企业整顿的基础上逐步展开,以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作为目的,把探索和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冶金地质工作体制作为战略目标,紧紧抓住搞活地质勘探队这个中心环节来开展各项改革工作.一、改革地质计划管理体制,全面推行地质项目管理地质项目管理是地质经济体制改革的主体工程,也是地质部门深化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虽然冶金地质部门实行项目管理时间不长,但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冶金地质部门的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冶金部地质司直接领导下,在武汉地质学院、南京大学、成都地质学院、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及冶金部所属高等院校、科研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冶金部地质技术干部进修学校地质进修班第一期,自1980年1O月1日开学,于198l年1月l2日结业,历时134天.来自全国35个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和所、校的162名学员参加了学习.他们大部分是从事地质工作二、三十年的地质技术骨干.全国18个教学、科研和生产单位的37位知名学者和技术人员,应聘承担了教学任务.他们当中,有著名的老一辈科学家李春昱、陈国达、涂光炽、郭令智、陈光远等,有冶金地质界的康永孚、罗耀星、何绍勋、熊光楚等,还  相似文献   

16.
冶金地质普查找矿经验交流会于一九八○年四月二日至九日在北京香山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勘探公司、基建工程兵黄金指挥部、科研部门及大专院校等单位,共二百六十多位地质科技工作者.冶金部和黄金指挥部领导及经委有关同志出席了这次会议.部地质司朱国平同志在会上作了报告.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学会和冶金部地质情报网联合召开的锰矿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六年十月十六日至二十日在成都举行.出席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有各冶金地质公司、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来自地矿部和有色总公司等系统的共48个单位的九十余名代表.这次锰矿学术讨论会共收到论文七十篇以上,反映了目前我国锰矿地质找矿、科研、开采利用等多方面的研究与工作成果,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锰矿专题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由贵州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贵州省地质局、冶金部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和地质矿产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汞锑矿学术讨论会在贵州省万山特区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地质矿产部、冶金部、中国科学院所属的生产、科研、教学等52个单位的70多名代表。西北地区的8个单位1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向会议提交了5篇论文。  相似文献   

19.
冶金地质系统档案、资料管理工作会议于1989年10月6日至10日在华东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屯溪地质调查所召开. 46名代表来自各公司(院)及下属队(所)的档案、资料管理部门负责人和管理人员. 会议的目的是:贯彻《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办法》、《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冶金地质档案、资料管理办法》和《冶金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实施办法》等文件;总结交流冶金地质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会议期间,冶金部地质勘查总局资料馆宋雄同志就冶金地质科技档案、资料管理的基本状况及进  相似文献   

20.
根据1976年冶金科技重点项目的有关安排,由原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负责,与上海热处理厂和冶金地质会战指挥部协作,开展地质管中频调质处理技术的试验研究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基本上解决了加热、冷却、矫直与材质适应性等有关技术问题,对不同材质的多种地质管的中频调质试验均获成功.为此,冶金部地质同于1978年12月上旬在桂林主持召开了"地质管的中频调质处理技术鉴定会".冶金部、一机部、三机部所属有关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试验单位所作的关于地质管中频调质处理试验的技术报告,对试验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及数据进行了全面审查,一致认为该项技术是成功的.会议通过了地质管中频调质处理技术鉴定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