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2.
判识混源油并确定来自不同油源的原油贡献比例,是油源对比及油气运聚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划分含油气系统或油气成藏体系的重要依据.阐述了混源油的含义、混合类型及其研究意义,并从混源油的判识和油源贡献比例的定量确定两个方面论述了混源油的研究内容、方法及其研究进展,指出了当前混源油不同油源原油贡献比例的分析和定量计算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中—上奥陶统:塔里木盆地的主要油源层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存在中-下寒武统一和中-上奥陶统两套有效烃源层。前者R0已达2.0%以上,只能作为有效气源岩;后者成熟度适中且能一定分布范围,是塔里木盆地最现实的烃源层,可分为三段,其中以上奥陶统中部的印干组和良里塔格组最具重要意义。对盆地中海相原油与寒武系和奥陶系岩石抽提物中甲基甾烷、三芳甲基甾烷及降胆甾烷的分布进行直观对比,表明原油与中-上奥陶统存在亲缘关系,而与寒武系无明显相关。全盆地所有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第三系油源对比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本文利用生物标记化合物,着重讨论了柴达木盆地第三系内陆盐湖相地层中的油源对比问题.主要应用甾烷的母源参数与成熟度参数相结合的方法,和油/岩综合指纹类型曲线对比法.查明了这组同时代但不同成熟度的原油,各有其相应成熟级别(未成熟、低成熟、成熟和高成熟)的源岩.表明它们是不同成烃演化阶段的产物.研究证明,迄今柴达木盆地所找到的石油,大部分是低成熟的,而成熟和高成熟的油气资源还有很大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5.
<正> 轮南低隆区的原油类型既有正常—重质油,又有正常—中高蜡油和正常—轻质油。产油层位有奥陶系、石炭系、三叠系、侏罗系。已有的认识认为:轮南地区三叠系和侏罗系中的原油是典型的海相油,来源于满加尔坳陷寒武系  相似文献   

6.
7.
离子探针(SIMS)发射聚焦很细、高能量的一次离子束轰击油源样品,一次束与试样中的分子原子发生激烈碰撞,使油源碳氢有机质颗粒内部产生键的断裂,形成了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粒子,其中含有有机分子特征的碎片离子。最后经SIMS检测获得样品有机质谱图。上述碎片离子峰及其丰度是与被测样品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有极密切关系,根据这个原理,笔者进行了油源对比的  相似文献   

8.
未熟-低熟油在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广泛分布,并具有饱和烃含量较低、胶质和沥青质含量较高的特征.在分析泌阳凹陷未熟-低熟油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精细油源对比,并研究了未熟-低熟油的形成条件.泌阳凹陷未熟-低熟油成熟度参数:C29ααα20S/(S R)峰面积比值为0.10~0.33,C29ββ/(αα ββ)峰面积比值为0.11~0.28,Ts/(Ts Tm)峰面积比值均不大干0.34,具有未熟一低熟油成熟度低的特征.利用伽马蜡烷/C30藿烷峰面积比值和三环萜烷/(C29 C30)藿烷峰面积比值两项指标将泌阳凹陷未熟-低熟油划分为A、B和C型.A型具有伽马蜡烷/C30藿烷峰面积比值和三环萜烷/(C29 C30)藿烷峰面积比值都较低的"两低"特征,母源主要为核三段上部泥质烃源岩;B型具有伽马蜡烷/C30霍垸峰面积比值和三环萜烷/(C29 C30)藿烷峰面积比值均较高的"两高"特征,与核三段下部泥质烃源岩具有很好的亲缘关系;C型具有伽马蜡烷/C30藿烷峰面积比值高,但三环萜烷/(C29 C30)藿烷峰面积比值低的"一高一低"特征,源岩为核二段白云岩.研究表明泌阳凹陷核三段和核二段未熟-低熟烃源岩高可溶有机质含量和有利的生储组合关系是研究区未熟-低熟油形成的两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渤海湾盆地星东凸起油源对比与成藏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垦东凸起原油及其周围生油凹陷烃源岩的色谱、色质等多种地球化学分析结果,确认了桩东凹陷沙三段是其最重要的油源凹陷,来自桩东凹陷的石油资源占该凸起总资源的四分之三以上,其次为沾化凹陷弧南洼陷和莱州湾凹陷,而青东凹陷的贡献很小。通过已知油藏分布的控制图素分析,总结了该区石油成藏条件及其富集高产原因,预测了油藏分布规律,指出了有利勘探方向。垦东凸起油源对比及成藏条件研究成果对渤海湾盆地其它类似地区的高凸起成藏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日本的主要油气田都位于从北海道中部延伸到本州东北部的地区。主要产油气地层一般是秋田盆地的中中新统(约12 ̄10Ma)女川组和其它盆地的同位地层。这些地层组主要由燧石岩、硅质页岩、硅藻岩、泥岩、泥灰岩和酸性火山碎屑岩组成。用岩石评价仪分析得出的相当于女川组的青森盆地的中新统大枥和女川组源岩的生油潜力表明,与该盆地的其它地层组相比,其生油潜力具最高值。TOC、S1和S2的平均含量一般增高的顺序是泥质岩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离子探针在油源演化中的应用研究周士涛,万光权,刘永康(中国科学院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广州510640)杨惠民,邓宗淮,刘培初(贵州石油勘探指挥部,贵阳550001)关键词离子探针、油源演化、有机质成熟度本文是“离子探针在油源对比中的应用研究”(见本刊1...  相似文献   

17.
大庆油田杏南开发区东部过渡带原油特征及油源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杏南开发区东部过渡带的原油具有密度低、粘度低、含胶量低、含蜡量高、凝固点高的物性特征,属于典型的轻质油。其饱和烃含量、总烃含量和饱/芳比高,反映了藻类母质油源的输入特征。其正烷烃碳数分布范围为nC15—nC39,呈单峰态分布,主峰碳数为nC23,nC23。全油及族组分碳同位素值较轻。甾烷化合物含量丰富,并含有一定数量的C30—4甲基甾烷,C27,C28与C29甾烷的分布型式呈“L”字型。原油中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含量丰富,主要有藿烷系列、升藿烷系列和r-蜡烷系列等。油源对比研究表明,研究区原油只具有与其东侧三肇凹陷中青一段泥岩大致相同的碳同位素值和甾、萜烷分布特征,表明原油主要来源于该凹陷中的青一段泥岩。  相似文献   

18.
苏北盆地东台拗陷下第三系油源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苏北盆地东台拗陷下第三系原油和生油岩,包括生物标志物分布,稳定碳同位素比值和生油岩干酪根类型.油样分成四种类型.生物标志物参数和稳定碳同位素比值可以有效地判别原油的成熟度。油源对比表明,阜宁组四段和二段的暗色泥岩是主要构生油岩。本文讨论了低成熟生油岩及其原油的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长7段)半深湖—深湖相优质油源岩是油气的重要来源,包括黑色页岩和暗色泥岩,作为盆地重要的供烃源岩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为了明确不同烃源岩的贡献及油气来源,通过对庆城地区长7段致密油特征进行分析,对原油进行精细划分,并对源岩有效性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油源对应关系,研究表明,庆城地区长7段黑色页岩和暗色泥岩均对油气成藏有贡献,其中黑色页岩贡献最大,长73段暗色泥岩次之,长72和长71段暗色泥岩贡献较小;原油为低密度、中—低黏度和低凝固点的轻质油。根据生标物特征将原油划分为3类,A类原油具有低C30重排藿烷/C29藿烷、低C29Ts/C29藿烷、低Ts/Tm的特征,由黑色页岩贡献,主要分布于长71段;C类原油具有高C30重排藿烷/C29藿烷、高C29Ts/C29藿烷、高Ts/Tm的特征,主要由暗色泥岩贡献,...  相似文献   

20.
屈童  高岗  梁晓伟  孙明亮  尤源  李涛涛  冯顺彦  刘艳妮  费国勇 《地质论评》2023,69(1):2023010006-2023010006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长7段)半深湖—深湖相优质油源岩是油气的重要来源,包括黑色页岩和暗色泥岩,作为盆地重要的供烃源岩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为了明确不同烃源岩的贡献及油气来源,通过对庆城地区长7段致密油特征进行分析,对原油进行精细划分,并对源岩有效性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油源对应关系,研究表明,庆城地区长7段黑色页岩和暗色泥岩均对油气成藏有贡献,其中黑色页岩贡献最大,长73段暗色泥岩次之,长72和长71段暗色泥岩贡献较小;原油为低密度、中—低黏度和低凝固点的轻质油。根据生标物特征将原油划分为3类,A类原油具有低C30重排藿烷/C29藿烷、低C29Ts/C29藿烷、低Ts/Tm的特征,由黑色页岩贡献,主要分布于长71段;C类原油具有高C30重排藿烷/C29藿烷、高C29Ts/C29藿烷、高Ts/Tm的特征,主要由暗色泥岩贡献,数量较少且分布局限;B类油各项生标物参数均居中,为A、C类原油的混合,主要分布于长72段。由于黑色页岩生烃时间比暗色泥岩早,且原油黏度和密度更低,因此黑色页岩先生成低黏度A类原油易于向长72和长71段运移,而暗色泥岩后生成的C类原油主要近源富集与A类油混合分布于长72段,从而形成的A类油主要分布于长71段,B类油主要分布于长72段,而C类油分布局限的格局。这对下一步勘探开发及资源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