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张瑞林 《西北地质》1995,16(1):43-48
“祁连山”国家攻关项目进展综述张瑞林(地矿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西安,710054)“祁连山及邻区与海相火山岩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条件和预测研究”系隶属于“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紧缺矿产勘查与评价研究”(编号85-P01)的二级课题(地矿部系统...  相似文献   

2.
1986年1月26日至2月1日由地质矿产部科技司和中国地质学院组织,聘请中国科学院、有色工业总公司、核工业部、教育委员会和地矿部等单位的同行专家,对“南岭地区有色、稀有金属矿床的控矿条件、成矿机理、分布规律及成矿预测的研究”报告进行了系统地讨论和评审。该项目属国家“六五”科技重点攻关项目,其中包括五个二级研究专题和七十六个三级研究课题。由地矿部所属的三个研究所、两个院校和五个省局约400多位科技人员参加,经过四年多的奋战,提前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相似文献   

3.
宁仁祖  强小虎 《江苏地质》1991,15(4):203-208
作者参加了“75—55—02—09(B)专题”研究工作。根据苏州西部地区的成矿地质条件,结合全区多金属矿床矿化特征、典型矿床解剖和矿床成因的研究,建立苏州西部地区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4.
“南沙群岛珊瑚礁工程地质特征与评价”通过院级鉴定由武汉岩土所承担的国家“八五”专项“南沙群岛综合科学考察”中的“南沙群岛珊瑚礁工程地质特征与评价”专题(编号85-927-01-05)分别于1996年1月和3月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验收和鉴定。这一成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七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中三级专题湘南锡铅锌多金属隐伏矿预测研究的部分成果。在系统研究多金属成矿地质环境后,从解剖重点矿田、矿床入手,研究区内成矿规律,分析两类(同熔、重熔)岩浆的同熔、重熔、分异演化机制和沉积成岩机理与成矿的内在联系,探讨物质来源,成矿溶液性质和矿床成因,进而划分出同熔岩浆、重熔岩浆和层控等三大成矿系列,并依据成矿方式、围岩蚀变、矿物组合、矿体产状等细分出22个矿化类型(亚类),建立了成矿模式。依据成矿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及矿床分带特征,总结了寻找隐伏矿床的找矿模式(标志)和找矿系统,并进行了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古地磁研究新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地磁学在定量研究地质问题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古地磁场是目前唯一能被直接测定的保留了地质历史时期地磁场的主要参数。通过高密度采样和高精度测试获得高质量的基础数据,运用最新统计检验方法对多种磁性分量进行多重分析,各种特征分量可定量地反映出采样区的古地理位置和古环境及其后期的构造单元变化状况。“八五”和“九五”期间,在国家攻关项目“塔里木盆地次级构造单元和区域构造的古地磁研究”(编号:85-101-01-19)和“塔里木盆地深部构造和板块构造特征”(编号:96-111-01-01-01)…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锑矿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成矿地质条件很好,找矿前景广阔。比较集中分布在滇东南地区和滇西地区维西-巍山一带,其次是滇西的保山-施甸、龙陵-潞西一带。具有明显的区域成矿规律和控矿特征。一、区域成矿条件 (一)层控条件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锑矿可赋存在数个时代不同的地层单位内,但具有工业意义的锑矿床局限在一至二个岩石-地层单位中。当具备有利的控矿构造条件下,则多有锑矿床(矿体)产出。在一个矿田和矿床内,层控则进而表现为更次一级地层单位的“有利岩层”的控矿。  相似文献   

8.
招-莱地区金矿的主要控矿条件可以用“一个背景双重控矿”来概括。“一个背景”指新太古界胶东群变质岩系构成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黑云变粒岩、斜长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为主的古变质岩系为该区的主要矿源层,并为金的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双重控矿”指花岗岩形成作用和断裂作用对该区金成矿的严格控制。从工业成矿的角度看,为该区金成矿更为直接和重要的控制因素。招-莱地区金矿也是中生代地洼构造-岩浆作用成矿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9.
在论述了扬子地台西缘大地构造格局和边缘构造控矿类型的基础上,厘建了扬子地台西缘铜多金属矿床构造成矿模式。它由内带川滇叠加裂谷系和外带-三江“沟-弧-盆”系两个区域构造成矿模式组成。  相似文献   

10.
“新疆北部与邻区超大型矿床成矿背景条件对比研究及前景评估”是“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85902(新疆“三○五”项目)的专题研究成果,主要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和陕西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完成。该成果应用了近代地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大洋洲地区编图方面的新进展。项目组编制出版了《大洋洲地区地质图》(1∶250万)及《大洋洲地区金属矿产图》(1∶250万)。在图件说明书中将大洋洲地区原来的3个一级构造单元重新划分为4个一级构造单元,强化了巴布亚新几内亚-新西兰造山系中生代构造单元的重要性,与西南太平洋岛弧区新生代构造单元分开。将4个一级构造单元进一步细化为12个二级构造单元和42个三级构造单元,编制对应的地层柱状图、侵入岩序列图。根据大洋洲各构造单元的成矿特征划分了相应的成矿区带,将大洋洲地区分为4个一级成矿系列,即中西澳陆块区前寒武纪克拉通成矿系列、东澳古生代造山系成矿系列、巴布亚新几内亚-新西兰中生代岛弧成矿系列、西南太平洋新生代多岛弧盆系成矿系列,对各个成矿系列的地质矿产特征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七五”重大攻关项目“北疆矿产资源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简称院305项目)于1991年3月20—23日在北京通过验收。院305项目是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305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质研究所等单位的各类科技人员400多人参加了这一攻关项目,承担了阿尔泰花岗岩类及其与成矿关系、额尔齐斯火山岩及其含矿性、额尔齐斯构造演化及成矿系列、哈图金矿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研究及找矿靶区优选、西准噶尔蛇绿岩套地质特征及含矿性、博乐钨  相似文献   

13.
黄革非 《湖南地质》1998,17(1):23-27
该文总结了郴州东坡地区产于棋锌桥组中的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从成矿地质条件、成矿物质来源、含矿溶液性质、成矿温度及成矿过程等方面,论证了这类矿床为典型的“沉积-改造-叠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4.
“库鲁克塔格地区铜镍、金、铅锌、金刚石等成矿条件及远景评价” (V_20)的研究课题,是新疆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三○五项目的二级课题之一。研究工作历时4年,于1990年11月26日~12月3日,由国家三○五项目专题成果鉴定验收委员会聘请国内知名专家钱祥麟教授等7人组成评审组对成果进行评审鉴定。  相似文献   

15.
在四川的扬子地台西缘南段,自丹巴、康定、经雅江、冕宁至木里地区,一系列穹隆状变质地体呈南北向串珠状展布,并赋存有丰富的贵金属、多金属和稀有金属矿产,引起人们十分重视。自1991年8月.已被列入“八·五”地矿部攻关项目-《扬子地台西南缘有色贵金属成矿条件及远景预测》的二级课题,  相似文献   

16.
吉林夹皮沟成矿带金成矿作用与太古宇变质岩系、幔源岩浆活动、韧性剪切带密切相关。成矿流体以地幔流体为主,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幔,地幔活动形成的韧性剪切带及其伴生的次一级断裂构造不仅是成矿流体的运移通道,而且是矿体就位的有利空间。论述了新立屯-马家店、大朝阳沟地区具有金矿成矿的基本地质条件-太古宇变质岩系广泛分布,幔源岩浆、韧性-脆性构造活动强烈;金矿化体(石英脉)受韧性剪切带两侧的次一级断裂控制,质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金矿床成矿时代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金矿床成矿时代特点可以概括为“一老一新成矿,东西南北有别”。“一老一新成矿”表现为主要成矿时代为早元古代(2600-1400Ma)和中生代(部分晚古生代300-100Ma),且中生代形成的金矿床所占的比例更大。“南北有别”表现为:我国早期成矿作用在扬子地块和华南地区主要以中元古代(1800-1400Ma)为主,而华北地区以早元古代(2600-1800Ma)为主,甚至存在晚太古代的金矿床;我国晚期成矿作用在华南地区以印支期-燕山早期为主(如海南-粤西地区为230-190Ma),在华北、胶东地区为燕山中晚期(140-100Ma)。“东西有别”表现为我国东部地区中生代是金矿床成矿的最重要时期,而西部地区晚古生代是金矿床成矿的重要时期(以北山、天山和北疆地区最明显,成矿年龄以300-230Ma为主)。同时,我国的金矿床普遍具有“成矿物质来源老,矿床定位年龄新”、“多期成矿作用叠加明显”和以“岩浆热液型为主”的特征。上述特征是受中国独特的大地构造及其演化历史所控制的。  相似文献   

18.
胶东栖霞东北部地区处于挤压与拉伸并存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发育韧-脆性剪切带,NE-NNE向新型,层间滑动断层3种构造类型,控制着韧性剪切带型,微细浸浸型,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化的产出,根据成矿地质条件,划分出藏家庄盆地周边和金山-庙后地区两个成矿预测区,有望取得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9.
陈明  范继璋 《地球科学》1999,24(1):79-82
矿产资源体的形成受一定的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约束.这些约束条件可以分为成矿必要条件和成矿充分条件两大类.必要条件决定了资源体能否形成,充分条件决定了资源体的具体经济指标.利用某个成矿必要条件可把研究区内的所有单元分成“可能成矿单元”和“非成矿单元”两大部分.通过多个成矿必要条件的逐步筛选,又可从“可能成矿单元”中进一步提取“成矿单元”,从而实现矿产资源的定性预测.把所有单元通过如上所述的筛选过程并提取“成矿单元”的方法称为“筛选法”(siftingscheme).在模型矿床存在的条件下,可通过充分条件在地质变量和资源量之间进行数字建模,并对未知“成矿单元”进行定量评价.研究表明,筛选法有可能为采矿企业提供更可靠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20.
1996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共设有323个学科专题组进行学术交流,其中,城市地质作为一个重要专题列入了讨论议程,该专题讨论会的学术编号和题目是“B-4,城市地质”,“城市建设、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与灾害”,其特点是:1)参加人员广,提交论文多。参加本项专题讨论会的有来自中国、日本、印度、俄罗斯、孟加拉、希腊、荷兰、南非、土耳其、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专家、学者,有34篇学术论文作了宣讲或展讲交流,笔者提交的“成都市花水湾地下热水资源特征及其发现意义”一文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