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苍希格钨矿床位于蒙古国西部阿尔泰钨-钼-铜-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内.矿体围岩为中-上奥陶统巴赫留克组火山沉积岩及早泥盆世陶伊陶古什杂岩体,矿体呈脉状、似脉状、透镜状产出.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云英岩化、萤石化、钠长石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其中硅化、云英岩化及萤石化与钨矿化关系密切.金属矿物主要为黑钨矿、白钨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黄铁矿、辉钼矿、辉铋矿、闪锌矿,矿物组合在水平和垂向上均具有一定的分带.初步分析认为,苍希格钨矿床为与海西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有关的中高温热液石英脉型钨矿床.  相似文献   

2.
王杰亭  刘争  张荣 《江苏地质》2018,42(2):228-234
爬奔金矿围岩蚀变主要有碳酸盐化、硅化、菱铁矿化。通过对各类蚀变岩进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关系分析,发现Au与Si、Fe、As、Sb、Hg呈强正相关关系,与Zn、W、Ag、Cu、Mg呈弱正相关关系,与Ca呈负相关关系。在金矿成矿过程中,碳酸盐化一方面有利于大量菱铁矿化蚀变的形成,另一方面可为金提供赋存空间;硅化、"红化"(褐铁矿化、菱铁矿化)蚀变改变成矿环境,使含矿流体酸度增大、氧逸度减小,有利于金的沉淀。  相似文献   

3.
金水泉金矿赋矿地层为中泥盆地层,位于两条断裂交汇部位。中、酸性浅成小岩体或岩脉附近,以及碳酸盐化、硅化、褐铁矿化等蚀变,是重要的找矿标志。该矿为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中低温变质热液型蚀变岩型+石英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邹绍丹  赵贤  赵庆红 《云南地质》2014,33(3):336-339
来龙铅锌矿属热液脉型铅锌矿床,矿体产于上三叠统三合洞组(T3s)灰岩层间破碎带中,矿体受断裂破碎带控制明显.围岩蚀变有硅化、白云石化、方解石化、炭化、褐铁矿化等.其中白云石化、方解石化、褐铁矿化与成矿较密切.  相似文献   

5.
栗树街铜多金属矿矿体呈脉状、透镜体状,主要赋存于断层构造破碎带中,矿体围岩均为三叠系上统小定西组富钾的中基性火山岩,区域上该火山岩系为重要的含铜多金属矿赋矿层位。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蚀变矿化类型有黄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褐铁矿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等。  相似文献   

6.
双峰岭金矿床处于塔里木板块东北缘的库鲁克塔格陆缘地块,北邻艾尔宾晚古生代残余盆地,南为塔里木中央地块;金矿体严格受地层岩性、韧性剪切带、脉岩三重控制.矿石类型有石英脉型和石英脉蚀变岩复合型;蚀变主要有绿泥石化、褐铁矿化、黄钾铁矾化、绢云母化、碳化和碳酸盐化、硅化等.金矿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变质热液,由于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7.
阿达滩沟脑铜多金属矿床位于祁漫塔格-都兰华力西期铁、钴、铜、铅、锌、锡、硅灰石Ⅲ级成矿带.矿区内发现5条铜铅锌矿化带,共包含7条矿(化)体,为铜矿体及铅锌矿体.矿体主要受断裂构造的控制,具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等蚀变.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探讨了成矿控制因素及其对该区域找矿勘查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石素娟 《甘肃地质》2014,23(3):56-60
银洞子金矿床位于甘肃徽县东南部,属多因素沉积再造型矿床。矿床受EW向F1断裂及次级构造控制,金矿化与下石炭统下岩组凝灰岩、凝灰质灰岩、不纯的薄层灰岩及其构造角砾岩有关,在金矿化区常见中基性—中酸性小岩体(枝)分布。金矿化赋存在通过此岩组断裂中。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主要是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化等。  相似文献   

9.
桑植县油坊萤石矿位于扬子准地台边缘,是一典型的小而富的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矿体主要由压扭性断裂控制,与围岩含Ca质有关,围岩界限清晰。矿体呈透镜脉状、似层状或扁豆状,矿石质量好,Ca F2含量高。该矿床广泛存在围岩蚀变作用,表现有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该类型萤石矿床有明显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拜仁达坝银多金属矿区矿石矿物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笔者对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拜仁达坝矿区银多金属矿床的矿物组合、矿石的结构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确认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钾化、绢云母化、绢英岩化、绿泥石化、萤石化、碳酸盐化、粘土化;成矿作用分为4个阶段,即胶状黄铁矿-石英阶段、毒砂-铁闪锌矿-磁黄铁矿-石英阶段、多金属硫化物-石英阶段为银矿化主要阶段和萤石-碳酸盐-石英阶段。该矿床流体包裹体以气液两相、中低温、低盐度、含CO2为特征。该矿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矿床地质及流体包裹体特征表明该矿床可能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或造山型矿床,或是二者的叠加。  相似文献   

11.
洪银  陈根 《四川地质学报》2010,30(4):406-408
伊热达坂铅锌矿床位于东天山地区,为地层、构造、岩浆岩共同控制的气水-热液交代型铅锌矿床。矿区围岩蚀变发育,主要类型有硅化、萤石化、孔雀石化、重晶石化,方解石化等。以野外观察和分析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对矿区的铅矿化与主要围岩蚀变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硅化、萤石化、孔雀石化与铅锌的成矿关系最为密切,蚀变总强度与矿化强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重庆渝东南地区铅锌矿矿床成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渝东南地区铅锌矿呈层状、似层状、脉状产于下、中寒武统碳酸盐岩的层间破碎带及构造裂隙中,受构造和地层的控制,区域性大断裂为导矿构造。矿床围岩蚀变主要有白云石化、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方解石化、重晶石化、萤石化等。铅锌成矿元素主要来自基底,其次来自赋矿地层;硫主要来源于地层硫酸盐。成矿流体为海水混合了地层压实水的高盐度热卤水,并受重力和构造挤压的联合驱动。铅锌矿的主成矿期为加里东期,矿体在燕山期受到改造,为经过后期热液改造的MVT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3.
云南会泽县老鹰箐铅锌矿之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断层构造破碎带中,构造控矿明显,矿体围岩为中元古界昆阳群黄草岭组(Pt2h)板岩,为构造破碎带控制的充填-交代型脉状铅锌矿床.构造破碎带、硅化、碳酸盐化以及地球化学异常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床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详细的矿床地质研究,基本厘清了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赋矿围岩、控矿构造、岩浆岩特征),围岩蚀变类型、矿体分布特征、矿石组合及可能的成矿过程,认为道伦达坝二道沟矿区铜多金属矿为中高温热液脉型,受花岗岩体外接触带板岩层内北东向断裂及褶皱构造的控制,前进场黑云母花岗岩岩体在形成演化过程中,可能为成矿提供了成矿物质及其集聚和运移的热动力条件,而围岩地层提供的金属元素保证了矿体的规模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四川拉拉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形成的矿相学证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四川拉拉铜矿是我国西南重要的大型铜矿,并且共(伴)生丰富的金—钼—钴—稀土—铁可供综合利用。系统的矿相学研究表明,矿石矿物主要为热液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白铁矿和辉钼矿;矿床围岩蚀变种类较多,主要有黑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钠长石化、钾长石化、磷灰石化、阳起石化、萤石化等;矿石结构包括自形- 半自形- 它形晶粒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包含结构和枝状结构,矿石构造包括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脉状- 网脉状构造和角砾状构造;载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钴主要赋存于黄铁矿和白铁矿中,钼赋存于辉钼矿中,金主要以自然金或含银自然金形式赋存于黄铜矿、黄铁矿和叶碲铋矿中;磁铁矿中钛含量低,矿石中硫含量低,罕见铅锌硫化物矿物。因此,拉拉铜矿应属于典型的铁氧化物铜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新疆叶城叉路口铅锌矿是喀喇昆仑北麓的叶尔羌河上游的一处中型铅锌矿床。铅锌矿体产于神仙湾二叠-三叠纪边缘裂陷带的中-下二叠统神仙湾组上段中,矿体的围岩有碎裂状的粉砂质板岩、白云质大理岩、泥晶灰岩,以及构造角砾岩等,铅锌矿体受断裂及碎裂化岩石的控制,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或大透镜状,但也有小型脉状含矿石英脉穿切层理,矿石构造有条纹-条带状、块状构造、团块状、斑点状、浸染状构造,矿物组合显示简单硫化物组合特点,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蚀变强度较弱。铅锌矿床特征既反映出沉积成矿的某些特点,也显示出后期热液成矿的许多特征,在综合对比区域铅锌矿成矿规律之后认为,叉路口铅锌矿的矿床成因为沉积-热液改造型铅锌矿床,属于复因-后成矿床范畴。  相似文献   

17.
金豆子山铅锌矿赋存于华北地台北缘、白云鄂博裂谷带中的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地层中,属中低温热液矿床,受断裂破碎带控制。该矿床地表已控制的Ⅰ号矿带为矿床的主矿带,Ⅱ、Ⅲ、Ⅳ号矿带为隐伏矿带。矿石储量670多万吨,铅锌金属量约24万吨,平均品位铅1.85%,锌1.65%。围岩蚀变有褐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含铁锰碳酸盐化等。今后找矿的方向为金豆子山倒转背斜的断裂破碎带内,进一步勘查有望找到成因类似的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8.
大庙岭铅锌矿位于马海复背斜倾伏端,宛田-马堤断裂带东侧,东邻燕山晚期铅厂花岗岩小岩株。矿体受NEE-NE向的断裂构造控制,呈不规则脉状、透镜状产于下古生界寒武系边溪组和奥陶系白洞组中,为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的低温热液铅锌矿床。赋矿岩石为灰岩、白云质灰岩、泥砂岩、粉砂岩。铅锌矿矿石构造以脉状、角砾状为主,部分为块状、浸染状,硅化、碳酸盐化和绿泥石化与铅锌矿化关系密切。结合地质、物化探资料,笔者认为I号矿体和II号矿体的含矿断裂破碎带向深部有较大延深趋势,矿区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