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1976年以来珠江口海域的调查资料,分析了珠江口海域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放射性总α、总β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其含量分布水平受陆源物质的来源及水动力作用所控制,且海水和沉积物中放射性总α、总β含量分别与海水盐度和沉积物中的粘土、有机质、pH等环境因子有显著的相关性。多年监测结果表明,本海域的放射性含量的年变化不  相似文献   

2.
由原子武器和热核武器试验、核动力舰船运转、原子燃料工厂的生产所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大部分进入海洋,致使海洋的放射性污染日益严重。这种状况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类的健康与安全。因此,对海洋放射性污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海洋放射性污染的调查研究中,主要是调查锶-90、铯-137等,其分析方法探讨者较多,但对海水总β放射性的测定方法的报道却较少。Kifer Hans 曾介绍了直接向海水加三氯化铁测定总β放射性的方法,虽然效果达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环境质量是厦门成为一个宜居和滨海旅游城市的重要基石。自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和福建省核电站陆续运行之后,厦门邻近海域潜在的核污染风险受到公众和管理部门的关注。本研究测定了2015年2月和8月厦门邻近海域海水和海洋沉积物中主要放射性核素的含量水平,并据此评价了该海域的环境放射性质量状况。结果表明海水中总铀、90Sr、226Ra、137Cs处于我国海洋放射性水平变化范围以内,无明显季节差异,其他放射性核素58Co、60Co、134Cs、110mAg、59Fe、54Mn、65Zn均未检出,海水中90Sr和137Cs的活度最大值远低于国家海水水质标准限值,海洋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水平亦在我国海洋放射性水平变化范围以内。利用我国现有的海洋放射性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对厦门邻近海域放射性质量状况进行分级评价得出其海水放射性质量为2级,海洋沉积物放射性环境质量为1级,均属于安全级别。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在厦门附近海域未观测到放射性污染现象。  相似文献   

4.
~(40)K是海洋中一种重要的天然放射性元素,其放射性强度约占整个海洋天然放射性强度的90%以上。钾是海洋生物的必需元素。海洋生物体内的天然放射性元素,就其放射性强度来说也主要是~(40)K。为此,在海域受到放射性污染较轻的情况下,进行海水、海洋生物和海底沉积物样品的~(40)K放射性总β调查和监测时,为了判断样品是否受到人工放射性元素的污染,必须首先扣除样品的~(40)K放射性强度。深入开展海洋生物~(40)K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共沉淀法分析测定了阳江核电站邻近海域2012—2013年海水样品总α、总β的放射性比活度、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总β的放射性比活度以及2013年生物样品中总β的放射性比活度。结果表明:2012—2013年两年间阳江核电站邻近海域海水中总α的放射性比活度范围为:0. 083~0. 205 Bq/L,平均值为0. 134 Bq/L;总β的放射性比活度范围为:0. 029~0. 059 Bq/L,平均值为0. 043 Bq/L。与渤海、黄海、东海、珠江口等其他海域相比,阳江核电邻近海域总α、总β放射性比活度水平相对较低。2012—2013年阳江核电站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总β的放射性比活度范围为:620~1 125 Bq/kg (干重),平均值为814 Bq/kg (干重)。与渤海、黄海、东海、珠江口等各海域沉积物相比,研究海域沉积物中总β的放射性比活度位于中等水平。2013年阳江核电站邻近海域生物样品总β的放射性比活度范围为:16. 1~74. 7 Bq/kg,平均值为39. 4 Bq/kg,其中鱼类的总β平均值为64. 6 Bq/kg,虾类的总β平均值为36. 8 Bq/kg,贝类的总β平均值为16. 7 Bq/kg,呈现鱼类虾类贝类的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6.
厦门港和九龙江口区海水与沉积物中总β强度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嘉东 《海洋科学》1986,10(2):35-38
厦门位于东海之滨,是一个美丽的“海上花园”,也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经济特区和旅游城市,因此对厦门环境的污染情况及其质量评价已引起人们的日益重视。由于大部分人工放射性同位素能放出β射线,所以通过对海洋环境样品中总β强度的测量就可以了解该海区的本底水平和是否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情况。因此我们于1981年1—4月间测定了厦门港及九龙江口附近海域的海水和沉积物中总β强度。此外,还对厦门地区盛产的具有较大经济价值的水产品——牡蛎体内的总β强度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7.
胶州湾海水中总β放射性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9年,我们对胶州湾海水中总β放射性水平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评价如下。 1 调查方法 湾内共设站位35个,湾外设站位6个。8月份对少数站位取样分析,11月份对所有站位采样分析。本次调查只取表层水,加硝酸调pH<2,送实验室静置24h,取  相似文献   

8.
黄海表层沉积物中总β放射性及其分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尹毅 《海洋与湖沼》1985,16(5):371-379
本文通过对黄海表层沉积物中总β放射性的分析测定,对黄海环境放射性污染现状进行了初步评价。结合沉积物类型、沉积环境等因素的宏观状况,初步探讨了黄海沉积物中总β放射性的分布特征。总β放射性与沉积物的粒度、碳酸盐含量、Eh值及Fe~(3 )/Fe~(2 )值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与沉积物的有机质及自生黄铁矿的含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海洋沉积物放射性调查必须同时考虑沉积物的类型、沉积物化学特征及海洋动力状况诸因素。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一年进行渤海放射性调查期间,使用四台国产FJ——332β低本底测量仪,测量了一千七百个经过放射化学分离的海水、海产食品和底质样品中人工放射性核素锶-90、铯-137、钴-60、钌-106和总β放射性的含量.与其它环境放射性监测类似,海洋样品中人工放射性核素含量的调查同样要碰到样品数目大,浓度低  相似文献   

10.
^40K是海洋中一种重要的天然放射性元素,其放射性强度约占整个海洋天然放射性强度的90%以上。钾是海洋生物的必需元素。海洋生物体内的天然放射性元素,就其放射性强度来说也主要是^40K。为此,在海域受到放射性污染较轻的情况下,进行海水、海洋生物和海底沉积物样品的^40K放射性总B调查和监测时,为了判断样品是否受到人工放射性元素的污染,必须首先扣除样品的^40K放射性强度。  相似文献   

11.
1965年5月14日我国又成功地在西部地区(40°N、90°E)进行了第二次原子弹试验,它标志着我国的核技术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为了研究海洋放射性污染和探讨放射性沉降与海洋放射性水平的关系,我们从5月15日开始连续10天测定了青岛地区大气沉降物的总β放射性。与此同时,日本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本文仅主要根据大气沉降物的部分测定资料,结合国外有关研究,讨论青岛地区大气沉降物的放射性污染及污染云团的运动规律等有关问题,其它与海洋有关的问题将在其它文章中讨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核工业的不断发展,核能的广泛利用,影响环境和人类安全的放射性物质向海洋排放的数量日趋增加。研究海洋自净能力,保护环境,防止海洋放射性污染,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为了解青岛近海放射性状况,我们于1983年9月—1984年10月对该海区进行了放射性状况调查研究。从而,基本上掌握了~(60)Co,~(90)Sr,~(106)Ru,~(137)Cs,U和Th在海水、生物、沉积物中的放射性水平及其分布特征。这一调查研究,将为制定海水放射性容许标准,为估算该海区的纳污容量,为放射性环境监测提供科学依据。对保护环境,保护海产资源,维护人民健康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钟炳南 《海洋科学》1984,8(2):20-24
南海环境污染调查先后历时六年,在七万多平方公里的海域上采集上千计的样品,应用PAN法分析海水、底质和海洋生物的总β和总α放射性,并对PAN富集到的核素和重金属进行连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本文着重介绍PAN法的试验情况、应用结果及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4.
南海近海海水中放射性总α、总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怀 《海洋科学》1987,11(6):32-34
本文对南海近海海水中的放射性总α、总β的含量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海近海海水中的总α、总β含量,略高于东海,稍低于渤海。南海近海海域的主要放射性物质是铀、钍天然放射系和~(40)K。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认识日本福岛核事故对海洋生物体内放射性水平及公众辐射剂量的影响,本研究对日本福岛核事故后采集自西北太平洋的巴特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器官组织中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巴特柔鱼各内脏器官中总α和总β的活度浓度明显高于其他软组织,其中以肝脏最为明显;巴特柔鱼各内脏...  相似文献   

16.
吕冬伟 《台湾海峡》2006,25(3):430-436
采用大体积现场泵方法同时采集不同粒级的^228Th、^234Th及溶解态的^228Th、^234Th、^228Ra.以小体积MnO2共沉淀-β计数法测定海水中的总^234Th活度(A'TTh);用Goflo采水器采集6~10dm^3海水,继而过滤收集颗粒物质并测定其^234Th的活度(A’PTh);以α能谱测定分离纯化后的^228Th;对^228Ra则是采用测定其子体^228Ac的β放射性方法.采用此流程分析了南海2004年2月航次A1站住的样品,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刘怀  苏喜玲  陈炽  郭敏  梁谦林 《海洋学报》1988,10(5):575-581
通过对珠江口海区和珠江入海口处水体、表层沉积物和部分海洋生物的放射性调查,研究了总β、总α放射性、人工放射性核素90Sr、137Cs和U在该海区海水和沉积物中的含量、来源、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并讨论了部分海洋生物体中的放射性含量,通过对海洋沉积物进行γ谱分析,研究了珠江口海区主要放射性污染物质及其来源,结果表明,造成珠江口及其邻近海区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放射性物质是由珠江径流携带入海的近代工业所产生的天然放射性铀、钍系列和天然放射性元素40K。  相似文献   

18.
1986年5月2日青岛地区环境放射性污染监测站发现大气沉降灰的总β放射性明显增高,为了保护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我们对青岛地区海洋及陆地环境的放射性污染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若干南极环境样品的放射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福龙  陈英 《台湾海峡》1992,11(1):79-83
本文观测比较了第六次南极考察采集的样品和190年采集的中国近海样品的放射性。结果表明,南极海洋沉积物的天然核素、~(137)Cs与中国近海沉积物一样均处于正常的波动范围,并有明显的沉积现象;南大洋表层海水的总β放射性比中国近海海水的少17%~52%;南极地衣对总β放射性的浓集系数达1.3×10~3~2.3×10~3,茎、果实是浓集放射性的关键器官,对~(137)Cs的浓集量达17.5Bq/kg(干),为中国近海海洋植物的8~14倍。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近海表层海水90Sr和总β放射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54年美国在太平洋比基尼岛进行核武器试验以来,不少国家开始了海洋放射性污染的研究:1954—1956年,日本对太平洋海域进行了两次放射性调查;其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所属组织对比基尼岛海域进行了调查;日、美、加拿大等国对大西洋海域进行了调查;日、美、法等国对太平洋赤道海域进行了调查。在这些专业性调查中,日本的两次调查最为全面,获得了太平洋海水、海洋生物等各种物质污染的资料,并发现了一些重要规律。从那时起,日本建立了许多专业组织从事海洋放射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