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钛资源居世界之首,储量占世界的40%,其中90%以上在攀枝花.在我国钛资源构成中,属于钒钛磁铁矿(岩矿)的共生资源占主导地位,比例高达97%以上,而砂矿比例都不到3%.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云南武定地区钛铁砂矿普查、资料搜集和综合研究,武定地区钛铁砂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包括成矿母岩、气候条件、地地貌条件。成矿母岩为华力西期基性侵入岩,地理地貌条件包括古夷平面、微地貌、山地类型等。钛铁砂矿的成矿地质条件研究,有助于查明钛铁砂矿的成矿机理,可全面提高钛铁砂矿的地质勘查质量。  相似文献   

3.
云南武定钛铁砂矿产于含钛铁辉长辉绿玢岩表层、矿体似层状产于辉长辉绿玢岩风化壳及附近地形有利部位。通过对该砂矿地质特征、成因、找矿标志等分析研究认为,钛铁砂矿体的厚度、品位与辉长辉绿玢岩的风化程度有关。基岩形成的风化壳越厚,钛铁砂矿体厚度越大、品位越高,越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云南钛铁砂矿主要集中在滇中武定-禄劝地区及滇东南富宁地区。本文以武定区内中大型典型风化壳型钛铁砂矿为研究对象,依据区域地质平剖面图、典型矿山地质剖面、勘探数据建立典型矿床三维地质模型,综合区内地物化遥、科研成果及钛铁砂矿勘查开发、多源成矿信息叠合分析,建立成矿模式,成矿远景区分析预测,并对预测区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增加成矿远景预测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钛金属因其性能特殊和用途广泛而被称之为"第三金属"。中国钛矿资源丰富,占世界总资源储量的24.46%,但多为含钛量偏低的原生矿,高品位优质钛矿的需求只能通过进口来满足,导致中国钛的对外依存度偏高,为此,需要进一步总结规律,分析潜力,为今后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借鉴。本文根据中国钛矿的成矿特征,将钛矿划分为岩浆型、变质型、风化型和(第四纪)沉积型4种类型。其中,岩浆型矿床主要为岩浆分异作用形成的钛铁矿-磁铁矿(钛磁铁矿),分布较广,主要集中于攀西地区近SN向基性—超基性岩带和华北地台北缘近EW向基性-超基性岩带;变质型矿床与区域变质作用关系密切,较为重要的是榴辉岩(榴闪岩)型金红石矿床,主要受控于高压/超高压变质带;风化型矿床受控于富Ti原岩和高温多雨的气候环境,多产于湿热的云南和广西;滨海沉积型矿床则沿海分布,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东岸。本次钛矿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在全面总结全国钛矿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圈定111个3级预测区并估算资源潜力,包括A类预测区22个,B类预测区27个,C类预测区62个;笔者最后优选了12个预测区并进行了详细评价,建议做为今后钛矿的找矿部署优先考虑的重点远景区。  相似文献   

6.
云南武定钛铁砂矿产于含钛铁辉长辉绿玢岩表层、矿体似层状产于辉长辉绿玢岩风化壳及附近地形有利部位。通过对该砂矿地质特征、成因、找矿标志等分析研究认为,钛铁砂矿体的厚度、品位与辉长辉绿玢岩的风化程度有关。基岩形成的风化壳越厚,钛铁砂矿体厚度越大、品位越高,越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海砂资源丰富,质量较好,储量位居全国前列,其中钛铁矿、锆英石和独居石是海南岛的优势滨海砂矿资源。根据其用途主要分为3类: 锆钛砂矿、石英砂矿和建筑用砂矿。通过资料收集和整理,分别研究了海南岛不同类型海砂资源的分布范围、勘查程度、资源储量、形成环境和资源潜力等。研究结果表明: 锆钛砂矿开发程度最高,主要分布于琼东沿海及水下阶地一带的全新统,规模较大,品位较高,开发条件较好; 琼西则以建筑用砂矿和石英砂矿为主,海砂质量好,杂质含量较低; 位于浅海区的潮流沙脊和河口三角洲,工作程度不高,但其海砂分布广、厚度大、砂质好,是今后海砂勘查的重点区域,具有良好的资源开发前景。总结海南岛海砂资源的主要成矿特点为: ①分布广泛,规模巨大,开发条件好; ②主要产于全新世地层; ③沉积厚度较大,纵向连续性好; ④海砂质量较好,并富含重矿物。  相似文献   

8.
刘邦煜  王宁  陈娟  石莉  田元江 《矿物学报》2007,27(Z1):388-389
钛矿资源主要包括钛铁矿、金红石、白钛矿和红钛铁矿等,其中钛铁矿约占可利用钛矿资源80%左右,是用途最大的钛矿资源.国外大多利用钛铁矿砂矿,主要生产国家有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乌克兰、挪威等国,其产量占世界产量的84%以上.我国钛资源虽然居世界储量之首,但97%为原生钒钛磁铁矿,由于原生矿中TiO2含量均低于10%,且钛铁矿与磁铁矿紧密结合,选治难度较大,因此目前多用于硫酸法钛白的生产原料.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矿产资源发育特征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青海省矿产资源发育特征的系统研究,发现青海省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截止2007年底,共发现各类矿产132种,其中探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为107种;发现各类矿床、矿(化)点3921处,其中重要矿产大型以上有矿床96处,中型123处,小型211处;矿床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岩浆型、斑岩型、伟晶岩型、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热液型、海相火山岩型、变质型、沉积型(喷气-沉积型)、砂矿型、风化壳型、盐湖型、火山沉积型、构造-蚀变岩(造山)型、陆相火山岩型等14种类型;资源查明率低,其中,煤13.07%、铁16.65%、铜14.24%、铅15.35%、锌17.87%,岩金3.64%。由此可知,青海省主要优势与战略性矿产资源的进一步找矿空间和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相似文献   

10.
在云南东川滥泥坪铜矿白锡腊铁铜矿段深部找矿预测中,开展了矿山深部工程岩相学填图技术研发与试验,实践证明该新方法在矿山深部隐伏矿找矿预测中具有较强的隐伏矿(新类型铁铜矿和新矿种)找矿预测能力。在构造-岩相学三级单元上,新发现的铁(钛)氧化物铜金型(IOCG)矿床与斜切地层产出的碱性杂岩墙(枝)密切有关。侵入岩岩相学填图表明,分异较好且具有明显岩相学分带的碱性杂岩墙(枝)成矿潜力大,铁(钛)氧化物铜金型(IOCG)矿与碱性铁质辉长岩-闪长岩等岩相学分带及侵入构造关系十分密切;分异较差且缺乏岩相学分带的岩墙成矿潜力低;因此,碱性铁质杂岩墙(枝)岩相学分带完整及侵入构造等是今后找矿勘查的主要标志和对象。对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矿体而言,构造-岩相学的亚相填图证明储矿构造及富含铜磁铁矿矿体一般位于碱性铁质杂岩墙(枝)底部和上部。含铜磁铁富矿体主要由角砾状和块状铁铜矿石组成,这种矿体定位于隐爆角砾岩筒(带)中;构造-流体岩相学填图发现,围绕碱性杂岩墙(枝)分布的糜棱岩化相带和碎裂岩化相带也是主要储矿构造岩相带,赋存铁铜矿脉;脉带型铜银矿赋存在蚀变碳酸盐岩层中发育的裂隙破碎带之中,主要为含铜硅化铁白云石化蚀变带和镜铁矿硅化铁白云石方解石脉。钛矿(新矿种)主要赋存在蚀变闪长岩和蚀变辉长岩两个亚相中,在剖面和平面上,钛矿(化)体位于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矿体两侧,主要由钛磁铁矿-钛铁矿微相和金红石-钛铁矿微相构成,钛赤铁矿和钛磁铁矿微相属于钛矿化蚀变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