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我国海岸线长达18000余公里,陆架宽广,蕴藏着较为丰富的滨海砂矿.近两年来,我们对全国滨海砂矿资料进行了系统收集、整理,对不同矿种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矿区作了调查,对个别具有成矿远景的滨海区进行了重点的剖析,通过研究分析,对我国滨海砂矿的分布及其成矿特征有了基本的认识.本文从十个方面对我国滨海砂矿进行概要的论述.一、主要矿种及地理分布我国目前已探明具有工业价值的主要矿种有锆英石、钛铁矿、独居石、磷钇矿、金红石、磁铁矿、砂金、砂锡矿、铬铁矿、锯钽铁矿、石英砂等11种,发现各类砂矿床数十个,矿点、矿化点数百处,圈定浅海区重矿物异常42个,高含量区48个,已建立国营及地方矿山8处,民采点15处.其地理分布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滨海砂矿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它具有分布广、勘探、开采、选矿、冶炼方便等优点,受到滨海各国的重视,已成为世界上大部分独居石、锡石、锆石、钛铁矿、金红石的重要开采源。我国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阔、岛屿众多,发育了各种不同的地质单元和地貌类型,有着良好的成矿条件,形成了丰富的砂矿资源。目前,从滨海砂矿中提取的矿物资源有钛铁矿、锆英石、独居石、金红石和磷钇矿、锡石、玻璃砂、型砂等。钛铁矿主要用于制造钛合  相似文献   

3.
广西滨海地貌特征及砂矿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滨海地貌,大体以饮州犀牛脚为界,东部以侵蚀一堆积的砂质夷平岸为主;西部则主要是微弱充填的曲折溺谷湾岸。滨海地貌与砂矿有直接关系。不同的地貌类型形成的砂矿床有所区别,一般砂矿床主要产于砂质海岸、沙坝—泻湖海岸、三角洲海岸内。生物海岸、泥质海岸不成矿。砂矿成矿与地貌形态相联的有海积的、冲积的、残积的、浅海的及混合的几种类型。砂矿的形成与富集多受地貌形态的控制。不同的地貌形态,砂矿富集的部位不一样,一般在沙堤的根部、海滩的高潮线附近、沿岸沙堤的上中部、水下沙坝的顶部和向海坡的上部,以及冲积平原的边缘地貌部位,容易形成砂矿和富集。区内滨海砂矿极其丰富,主要有北海白虎头玻璃石英砂矿床、江平澫尾锆石—钛铁砂矿床、巫头金红石—锆石砂矿床等。沿岸不同的砂矿种类与沉积物的粒级有不同的选择。钛铁砂矿产在中细砂—中粗砂中;玻璃石英砂矿产于中细至中粗级沉积物中。  相似文献   

4.
珠江口表层沉积物的重矿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约200年样品的矿物,着重分析了重矿物的组合、含量变化、形态特征等,把珠江口重矿物的平面分布划为五个重矿物区。综合分析重矿物各方面的特性和搬运、沉积过程后认为,珠江口重矿物主要来源于西、北江,其次为东江、海岸和岛屿的近源积也有局部意义。指出珠江口为现代陆源物质充填的河口湾;其沉积环境控制了重矿的矿物组合、形态特征、含量变化和分区;重矿物沉积形成过程的规律性、可供寻找地质时期的现代的浅海(古滨海)砂矿借鉴。  相似文献   

5.
山东半岛滨海地貌与砂矿的形成和赋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半岛滨海砂矿资源较为丰富,已发现有工业价值的矿种有砂金、锆英石、磁铁矿、石英砂,以及可资利用的金红石、钛铁矿、独居石、磷钇矿等十几种.已查明的工业矿床13处,矿(化)点69处.海区锆英石异常4个.目前已被地方和民采利用的6处.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及半岛西南部沿海一带.这些矿床(点)的形成除受含矿基岩、海平面变化、新构造运动及水动力因素控制外,与滨海地貌条件也极密切.  相似文献   

6.
福建海岸位处台湾海峡之西,海岸线漫长,沿岸广布各类型的滨海砂矿(点),工业用途十分广泛。历年来,省地质及冶金等部门开展了大量工作。现据已有地质成果与资料,对福建滨海砂矿的一些主要特征、形成条件及远景作一些初步的综述和理论探讨,以供今后工作参考。一、主要特征一、矿种较多按矿种划分,本区计有含钍独居石、锆英石——钛铁矿、磁铁矿和石英砂等砂矿,可作为提取锆、钛、稀土及放射性等元素以及玻璃砂、标准砂、压裂砂、化纤砂和型砂等各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其中标准砂为全国独有。  相似文献   

7.
南沙海槽南部表层重砂矿物及其成矿远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南沙海槽南部海区80余个站位重砂矿物研究表明,重矿物主要受古巽他河、湄公河及加里曼丹岛的短源河流影响,具有多期、多来源沉积特点。重砂矿物为钛铁矿,金红石,锆石,独居石等,主要公布于北康暗沙和南康暗沙一带,曾母暗沙线滩海域的钙质生物砂中,砂矿品位和成矿元素Fe,Ti,Zr含量分布表明,南沙海槽南部海域砂矿可划分为3个成矿远景区:(1)北康暗沙锆石,独居石远景区;(2)南康暗沙锆石,钛铁矿远景区;(3)曾母暗沙锆石,钛铁矿,金红石远景区。  相似文献   

8.
张云吉  王凤  金秉福 《海洋科学》2013,37(6):95-101
为了资源、环境和港口建设的需要,对取自铁山港海域68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矿物鉴定和统计,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矿物种类丰富,其中轻矿物以石英为主;重矿物以电气石、锆石、钛铁矿的高含量为特征,褐铁矿也有一定量的分布。轻、重矿物成熟度指数高,表明沉积物遭受过强烈化学风化作用,重矿物组合为电气石+钛铁矿+锆石。湾内多个站位出现锆石砂矿品位异常,锆石资源前景良好。多种矿物分布在湾的中南部,呈现明显的等值线高低不同的韵律性环状分布,湾中矿物主要来源于广西近岸陆地,其分布受地形和水动力的共同影响,入海泥沙在湾内主要受控于潮流影响,涨潮流与落潮流的流路和流速的不同是湾中矿物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渤海东部和黄海北部海域23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重矿物鉴定,计算了独居石、石榴石、钛铁矿和锆石4种有用重砂矿物的品位并分析了异常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异常品位主要富集在渤海海峡北部、辽东半岛东南侧和北黄海南部海域。粒度分析表明,在砂质含量越高、分选性越好的沉积物中重砂矿物越利于富集;矿物组分主要来自鸭绿江、辽东半岛东南侧海岸和长山列岛冲刷物质、老铁山水道侵蚀物质及全新世前残留沉积物质;水动力条件影响明显:沿岸流有效搬运了近源河流的输入物质,北黄海强潮流促进了重矿物砂矿的形成富集,而黄海暖流则有效限制了黄河源细粒物质的扩散,对已富集区域起到了重要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80个样品极细砂粒级的重矿物组成、含量变化、相对比值以及矿物组合特征的研究,揭示了日照近岸带重矿物富集区大致平行海岸,呈带状分布,并在横剖面上呈不对称的“V”字形,即从浅滩向海有高——低——高的明显变化。最高含量区主要分布于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水带,仅岬角区可深达-12米水深。  相似文献   

11.
山东半岛沿岸,存在着不同矿种、不同成因类型的滨海砂矿,其粒度特征及与砂矿富集关系也各不相同.如认识这些砂矿富集规律,探求找矿方向,就必须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在采矿方面,也需要依据砂矿中有用矿物富集粒级和有益成分或有害成分与粒度关系,选择适当的开采方式,提高有益成分的含量,剔除有害成分,提高经济效益.为此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大量的资料收集,对山东半岛滨海砂金矿、石英砂矿、锆英石砂矿、磁铁矿砂矿粒度特征及砂矿富集关系作了初步研究.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文中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杨克平 《海洋科学》1984,8(4):52-55
海底矿产资源种类繁多,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硫、锡等矿物和岩盐。钾盐、砂、砾石、重砂矿、锰结核、磷钙石、海绿石及金属软泥等矿物资源的开采利用发展很不平衡。就其产值而论,现代海洋经济开发中,石油和天然气始终占第一位,在产值构成中,其所占比例高达90%以上。其次是煤,约占3.5%,再次则是沙、砾石和重砂矿等共占2%左右。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近海砂矿分类及其基本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根据砂矿产出的宏观海洋环境、矿种、形成时代、成矿作用和微地貌形态等要素,将山东省主要近海砂矿划分为2大类、13类、32亚类。初步探明具有工业价值的矿种有建筑用砂、石英砂、锆石、贝壳、球石、砂金等6个矿种,各类砂矿床约计86个。主要分布在莱州湾-荣成-青岛-岚山头一带的滨、浅海地区。近海砂矿资源将是山东省利用矿产资源的一个重要新领域。  相似文献   

14.
本省沿海地区砂质海岸发育,蕴藏丰富的滨海砂矿.有工业价值的砂矿床10处,矿点20余个.根据矿床形成的地理位置和矿床类型可划分为3个成矿区.这些矿床均形成全新世中、晚期的沿岸沙堤、海滩、水下沙坝中,个别砂矿床赋存于中更新世北海组冲积层中.  相似文献   

15.
内蒙乌拉山区具文象和粗粒结构的富含稀有元素伟晶岩中产出有多量褐帘石和锆英石。褐帘石呈短柱状和厚板状,前者晶体不大,一般长3—5cm,厚一厘米左右,后者晶体很大,长者沿b轴可达30cm以上,厚5cm左右。多形成簇状集合体。晶形良好,最发育单形是{100}、{001},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大洋第34航次在西南印度洋龙旂与断桥热液区采集的洋底表层沉积物样品为研究对象,为洋中脊热液硫化物勘查重砂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工作基础,开展了沉积物自然重砂矿物的相关研究。绘制了研究区重砂矿物分布图,并根据研究区已探明热液矿体(喷口)的位置,对沉积物重分散晕的形成与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从研究区沉积物的34种矿物中,筛选出3种沉积物重砂找矿的指示性矿物(重砂总量、黄铜矿、黄铁矿)及5种参考性矿物指标(帘石类矿物、透闪石、磁铁矿、铬铁矿、钛铁矿);运用统计学方法,建立了沉积物中指标矿物含量与矿源距离之间的线性方程,提出了根据测站沉积物中指标矿物含量,初步推算矿源距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廉州湾南部海域泥沙来源及运移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重矿物组合、含量变化和特征矿物的分布及变化规律是沿海泥沙来源和运移趋势判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廉州湾南部海域海底表层沉积物的重矿物分析,发现该区重矿物分布以北海地角为界,其百分含量和特征矿物南北有别,可能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来源区,其中廉州湾北部南流江流域来沙是该区主要物源,运移趋势为自NE向SW;地角西南岸段、岭南侧海岸侵蚀及银滩来沙也为该区提供了部分物源,运移趋势为绕过冠头岭沿海岸向N方向运移,由于缺乏北海陆域陆相地层重矿物含量等相关资料,暂未做物质来源区的具体判断。  相似文献   

18.
长江口表层沉积物重矿物在不同粒级中的分布与研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孟瑶  金秉福  岳伟 《海洋学报》2019,41(11):89-100
在粒度分析基础上,以0.5Φ为间距对长江口表层沉积物的不同粒级分样进行碎屑重矿物分析,并对各粒级重矿物特征与广粒级(1.5Φ~6Φ)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表明,长江口沉积物粒度跨度大,从粗砂到泥(黏土)均有分布,粉砂含量高。样内不同粒级分样重矿物含量、种类和组合均有一定变化,样间表现出较一致的规律性。长江口出现碎屑重矿物30种左右,粗粒级分样中矿物种数为10余种,细粒级分样中重矿物种类增至20多种;3.5Φ~4.5Φ是重矿物种类多、矿物成分复杂的粒级区段。粗粒级(粒径大于3Φ)云母族富集,其重矿物组合为云母+角闪石,随粒级变细(粒径小于4Φ)云母急剧减少;闪石族分布粒级广泛,在3Φ~5Φ粒级含量相对较高;帘石族、稳定矿物尤其是金属矿物在粒径小于3.5Φ粒级逐渐增多。长江口重矿物整体组合为普通角闪石+绿帘石+褐铁矿,榍石为特征矿物。相似度分析表明,长江口沉积物样品中主要粒级与广粒级重矿物特征相近,能代表沉积物整体重矿物特征。长江口碎屑重矿物特征深受粒度分布的影响,其矿物种类、矿物组合和矿物指数及其所蕴含的水动力和物源意义都要结合粒度特征来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我国滨海砂矿在第四系中的富集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滨海砂矿受海岸物质类型的控制具有呈带分布的特点.不同矿种的滨海砂矿,具有不同的成矿时代,在第四纪地层中有着不同的分布规律和富集特点,而且与地层的成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台湾海峡表层沉积物中重矿物特征及其物质来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华胃 《台湾海峡》1993,12(2):136-144
台湾海峡重矿物平均分布0.95%,其分布由西岸向东岸递减;由北部经台湾浅滩朝粤东方向缓慢递减。碎屑矿物46种,以角闪石、绿帘石、磁铁矿、钛铁矿、褐铁矿和片状矿物为主,它们占重矿物含量的67%。据主要重矿物含量将海峡分成8个矿物组合区。碎屑矿物来自海峡两岸基岩,通过河流搬运入海,有部分片状矿物为海峡以北的物质随浙闽沿岸流进入海峡而沉积。其海绿石是台湾西岸、澎湖岛第三系或第四系含海绿石岩层剥蚀后搬运入海沉积而成的。台湾浅滩的残留沉积物为晚更新世低海面时期的河口滨海相沉积物。由于处在开放的海洋环境,至今没有接受现代沉积。残留沉积物中的磁铁矿、钛铁矿、锆石等重矿物相对富集,含量高于近源海域,有可能赋存浅海砂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