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象台站地面测报工作规章制度》前言指出:“气象测报工作是气象业务工作的组成部分又是气象业务服务和科研工作的基础”.多年来在气象台站“基础业务”的同义语就是测报工作.因为气象业务服务的起点都是从气象测报开始的.抓基础业务质量,我认为首先要牢固树立起台站工作以测报工作为基础的观念,看清测报工作的任务和特点,找出影响测报质量的主要因素,对症下药、综合治理才能奏效.  相似文献   

2.
一九六O年,我在桂林气象短训班结业后,被分配到桂林气象台搞地面观测,除1970年~1976年到工厂工作外,有十四年从事气象观测工作。十多年来,在党的培养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我在地面测报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从1977年3月6日到1978年7月17日,第一次达到了连续260个班无错情,1978年7月18日至1979年12月5日又达到了连续240个班无错情,获得了中央气象局授予的“优秀测报员”称号。我是怎样当好地面测报班的,现谈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李提科 《贵州气象》1998,22(6):33-34
地面测报工作是整个气象工作的基础,是天气预报、气象科研和气象服务的基本依据,观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气象现代化的整体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提高,要稳定和提高测报质量,必须建立一支较高素质且人员稳定的测报队伍和一支强有力的管理队伍。我测报股从1995年1月开始,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创造百班无错情9个,250个班无错情1个,集体千基3个,在地区组织的1995,1996年测报竞赛中2次取得消灭错情的好成绩,在1996年全省测报检查中,我局评分为全省第一,1997年全年消灭错情,取得这些成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  相似文献   

4.
五月二十一至二十六日,我有机会在汉中参加了全省气象测报比赛,心情非常激动。这是三十年来我省气象测报技术人员云集的一次最大规模的盛会,也只有在粉碎“四人帮”后,才能举行这种技术比赛,参加比赛的都是由全省各地区通过逐级比赛选拔出来的地面测报技术尖子,既有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老测报人员,也有近几年参加工作的新战士,有业务熟  相似文献   

5.
历时3天的辽宁省气象行业地面测报技术表演赛于去年11月8日在沈阳降下帷幕.来自全省气象台站和空军、海军气象部门共34名选手作了精彩的表演.省局领导和省人大、省政府的领导向获胜选手颁发了证书. 我省对测报工作一直抓得很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省局在健全测报站网的同时,建立了一整套与天气预报、气象科研相配套的规章制度,使测报工作实现了标准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一年我从湖北省气象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利川市气象局工作,一九八五年组织上调我到鄂西自治州气象局.十多年来,我一直工作在地面气象观测岗位上,由于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培养,艰苦环境的磨练,使我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一些成绩.曾三次达到连续二百五十班无错情,被国家气象局授予"质量优秀测报员"称号,连续两次获得全省地面气象测报技术比赛的个人全能第一名,在今年举行的第二次全国地面气象测报技术比赛中获得个人全能第四名,并获得记录查算、预审第一名和报表抄录、统计第三名,被国家气象局授予"全国优秀气象测报技术能手"的称号.回顾走过的历程,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无不凝聚着领导的关怀,集体的智慧.利川在湖北的最西端,被人称为"湖北的西藏".不知是年幼无知,还是工作心情的迫切,我没有象其他分配来鄂西的同志那样,背上思想包袱,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和工作.跟了一个星期的班,我  相似文献   

7.
农业气象测报工作是气象测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业气象报表质量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业气象测报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本文作者从农业气象测报工作实际出发,结合近年来农业气象报表预审的经验,总结出若干条提高农业气象报表质量的方法,供相关领导和农业气象测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型气象事业结构的建立和发展,气象测报质量普遍稳定提高.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有些台站测报工作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现以我区测报工作的现状为例,结合测报业务管理的工作体会,就当前测报工作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丁盘华同志是一九五七年参加气象工作的。二十多年来,她对党的气象事业竞竞业业,忠心耿耿,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先后十余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一九六九年底调到正宁县气象站以后,又创造了从一九六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至七八年四月底连续八年零五个月、七百三十个班次,地面测报无错情、无事故的优异成绩。由一个普通青年成长为业务熟练、工作出色的气象员。  相似文献   

10.
全省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管理会议于四月七日到十二日在西安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地市局业务科长或测报管理人员,西安、长安站测报组长,省气校测报教研组组长,省局器材物资供应站计划调拔人员,省局业务处测报管理人员共二十一人。这次会议首先由省局业务处处长杨武圣同志作了一九八○年全省地面测报工作总结和一九八一年全省地面测报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1.
实施《气象测报岗位合格证书》制度,目的在于加强测报业务基础工作,保证测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测报质量,使测报业务不断适应气象现代化建设的要求。1我省实施《气象测报岗位合格证书》制度的基本情况1.1工作安排全国测报会议召开之后,省局于1997年5月召开了山...  相似文献   

12.
看到华山气象站被树为全省十二面先进旗帜之一的决定之后,我的心情十分激动,作为一个气象工作者为此感到无比的光荣和骄傲。华山气象站被树为先进旗帜,对调动广大气象人员的积极性,恢复和发扬气象测报工作五十年代的优良传统和严谨作风,促进气象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大重的义意。气象工作,尤其是气象测报工作经过十年浩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9月19~21日,全省气象局长工作研讨会、全省气象测报工作会议和省气象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会议在沈阳召开。会议总结了全省前8个月的主要工作,部署了今后几个月的重点工作;传达了全国气象测报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近十年来全省测报工作基本情况,讨论了关于加强全省气象测报工作的意见和措施;选举产生了省气象学会新一届理事会并审议通过了有关学会章程和工作规划。全省14个市局局长、省局机关各处室和直属单位负责人及各市的业务科(处)长等分别参加了会议。在全省气象局长工作研讨会上,各市汇报交流了前8个月的工作进展情况及…  相似文献   

14.
审查气象观测记录是各级业务管理人员在检查台站工作时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正确、快速地审查观测记录,除了检查人员要具备过硬的技术素质外,还要采用合理的方法,这样可以少走一些弯路.笔者自1983年至今,先后在登封市嵩山气象站、郑州国家基准站、河南省气象局业务处从事地面气象测报和测报业务管理工作,在审查地面气象观测记录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现归纳整理成篇,以便于各级测报业务管理人员和测报业务人员在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15.
提高测报质量之体会樊俊萍(襄汾县气象局041500)测报工作是气象工作的基础。这个基础的好坏直接和间接影响到天气预报、科学研究和气候分析的质量。因此,如何提高测报质量,这是气象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观测员工作的宗旨。我认为测报实际质量与观测场地、仪器质...  相似文献   

16.
章琪 《气象》1983,9(1):43-43
全国测报工作会议于去年10月13—19日在杭州召开,到会代表共131人,收到经验交流材料61份。 会议认真回顾了自1977年8月在太原召开的全国气象测报工作座谈会以来所进行的大量工作,这包括:1.深入揭批“四人帮”,不断肃清其在测报工作中的流毒;2.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促进了工作的正常化;3.加强了在职测报人员的培训,提高了业务技术水平;4.开展了岗位练兵,苦练过硬本领;5.组织了测报大普查,恢复了检查工作制度;6.完成了地面观测规范的修改及组织执行;7.撤换了超检仪器,加强了检定工作;8.下发了保护观测环境的联合通知,改善了观测环境;9.整顿了台站档案,加强了记录报表的审核。由于五年来各级气象业务部门狠抓了以上各项工作,目前已经基本上扭转了十年内乱所造成的人员思想混乱,技术力量削弱,仪  相似文献   

17.
《地面气象测报程序》于1986年1月1日开始正式使用.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工作,本人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闪光之路     
汪孝清,天门市气象局工程师,1980年9月毕业于湖北省气象学校.他抱着"既然安排我搞气象测报工作,就要把它搞好.只要肯钻研,测报同样有学问"的信念,一直奋战在测报工作第一线,他对工作严格要求、认真细致、以身作责,技术上勤奋好学、精益求精、练就一手硬功夫,他熟记规范、电码和有关技术规定,被同事誉为活规范、活电码.1983年在荆州地区测报技术赛中夺得个人全能第3名和仪器操作第一名,1984  相似文献   

19.
气象观测工作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地面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份,又是一项严谨细致的科学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它不但直接影响气象预报的准确率,而且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长远利益.因此,要求观测员既要有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又要有一定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近年来,随着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我地区地面测报工作不仅逐步改进了测报手段和技术装备,同时在业务管理、培养提高业务  相似文献   

20.
我在国家基本站从事地面测报工作已经有二十多年了,积累了一些经验,对如何减少和消灭错情,提高测报工作质量,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