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尚未发现的矿产资源潜力的定量预测一直是资源评价的重要工作, 成矿地质体体积法预测资源量是对传统体积资源量估算方法的改进。假设相同大小的成矿地质体有相同的预测资源量, 依据控制区(模型区)内成矿地质体的体积与资源总量计算含矿系数, 运用相似类比法外推含矿系数到预测区, 然后通过估算预测区成矿地质体的体积去预测该区潜在的资源量。其中成矿地质体范围的圈定是该方法的关键步骤, 它需要盆地成钾理论的指导, 充分考虑岩相古地理、沉积建造构造, 含矿岩系等厚线、矿层分布等因素。该方法试验性的应用到了兰坪—思茅盆地钾盐资源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含矿地质体体积法是基于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预测资源量估算方法,其核心算法是:预测资源量=最小预测区面积×延深×含矿地质体面积参数×相似系数×模型区含矿系数。该方法显著的优越之处在于引用大比例尺精度的典型矿床及其深部和外围的预测资源量作为中等比例尺精度的模型区资源总量,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模型区含矿系数的准确性,能够使预测结果明显趋于合理可靠。以江西德兴地区铜矿资源潜力评价为例,系统阐述了含矿地质体体积法的应用过程,预测2 000 m以浅铜矿潜在资源量767.11 万t。  相似文献   

3.
中国铁矿资源潜力定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按照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矿产预测方法,在中大比例尺勘探数据的基础上,全国分省分预测工作区,不同矿产预测类型分预测深度和可利用性,对全疆域铁矿圈定成矿远景区,使用地质参数体积法估算铁矿潜在资源量。以此为基础,按照单位面积查明资源量和预测资源量定量统计,分析中国重要的铁矿矿集区,为铁矿整装勘查提出部署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巍 《地质与资源》2012,21(3):319-325
按照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矿产预测方法,在收集、研究辽宁省大比例尺地质、物探、化探、遥感资料、数据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矿产预测评价模型划分不同预测区,并结合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理论圈定铅锌矿成矿远景区,使用地质参数体积法估算预测资源量.在此基础上,按照不同深度、不同级别、不同精度、可利用性、预测模型、矿床式进行预测资源量的定量分析,为今后铅锌矿的勘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应用"矿产资源评价系统(MARS)平台",对德安洪溪畈萤石矿典型矿床及其区域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提取彭山式岩浆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必要预测要素,生成网格单元并构置预测变量,结合该区成矿地质特征人工圈定地质体单元,选择典型矿床所在地质体单元作为模型区,采用类比法对预测要素展开特征分析,优选出最小预测区。在此基础上运用"脉状矿体资源量估算方法",逐一确定算量过程中各项预测参数,估算出该地区萤石矿预测资源量,并对其进行可信度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国萤石矿预测评价模型与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萤石矿资源较丰富,探明资源量居世界前列。我国的萤石矿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大中型萤石矿床的地质特征、物质来源、成因、区域成矿规律和少数省级萤石矿成矿远景区划、区域萤石矿资源潜力评价展开。为摸清萤石矿资源家底,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产业政策,亟需开展系统的、全国性的萤石矿成矿规律和资源潜力评价。依据中国萤石矿资源潜力评价报告数据和成果,文章分析了中国萤石矿矿床类型、矿床地质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划分了成矿区带;在各省区建立的典型矿床预测模型和区域预测模型基础上,以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突出总结萤石矿成矿要素和预测要素,归纳、汇总、提出了热液充填型和沉积改造型萤石矿矿床预测评价模型;以各省区圈定的最小预测区、归并的2级预测区和估算的资源量为基础,依据预测要素和区域预测模型,归并、圈定了198个3级预测区,汇总估算了全国萤石矿预测资源量,提出了中国萤石矿预测远景区。中国萤石矿资源丰富,找矿潜力大,预测资源量(CaF2)约9.5亿t,其中单一萤石矿预测资源量约4.3亿t,以热液充填型预测资源量为主。预测远景区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四子王旗、冀北-辽西、豫南、皖南-浙西、浙中、闽北-粤东等地区成矿条件好,资源潜力大,是萤石矿预测资源量较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中国铜矿现状及潜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建平  张莹  王江霞 《江苏地质》2013,37(3):358-365
按照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矿产预测方法,在中大比例尺勘探数据的基础上,全国分省分预测工作区,对不同铜矿预测类型分别按预测深度、预测可靠程度、可利用性,圈定全国铜矿成矿远景区,并使用地质参数体积法估算全国铜矿潜在资源量。通过对比铜矿查明资源量等值线图与预测资源量等值线图,按照单位面积查明资源量与预测资源量来定量统计分析全国重要的铜矿资源潜力区,为铜矿的找矿勘查部署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李瑞 《江苏地质》2014,38(2):264-267
对广东省境内的全部8个重晶石矿床进行成矿地质条件、重磁异常类比,建立了广东省重晶石矿的预测模型。针对省内不同地区含矿地质体有所差异的特点,对全省分6个预测工作区,圈定了最小预测区,特征分析后,共圈定73个。通过类比法、体积法在最小预测区的尺度进行了资源量的计算与全省汇总。将最小预测区合理归并,确定了35个远景区。分析了不同远景区的找矿潜力,结合目前广东省内的工业布局,得到了7个勘查建议区。  相似文献   

9.
对广东省境内的全部8个重晶石矿床进行成矿地质条件、重磁异常类比,建立了广东省重晶石矿的预测模型。针对省内不同地区含矿地质体有所差异的特点,对全省分6个预测工作区,圈定了最小预测区,特征分析后,共圈定73个。通过类比法、体积法在最小预测区的尺度进行了资源量的计算与全省汇总。将最小预测区合理归并,确定了35个远景区。分析了不同远景区的找矿潜力,结合目前广东省内的工业布局,得到了7个勘查建议区。  相似文献   

10.
"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采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法在全国各铀矿预测工作区开展潜力评价工作,汇总形成全国铀矿资源潜力定量评价成果。该方法是在典型矿床建模和成矿规律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质、矿产和物化遥资料信息进行综合预测评价的技术方法体系。文章主要介绍了潜力评价工作在成矿预测阶段所涉及的预测区圈定和资源量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计算含矿单元数概率分布函数的新方法,在此基础上,把证据权模型矿产资源评价方法得到的含矿网格单元作为蒙特卡洛模型中的统计对象,得到了与证据权模型找矿法结合的含矿网格单元蒙特卡洛法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该方法可以把评价工作区的矿产空间分布信息、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成矿-找矿空间信息引入蒙特卡洛方法中,无需估计矿床个数分布,减少了工作步骤和评价误差,可提高工作效率和自动化。对实际案例的应用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务-正-道铝土矿成矿区位于黔北-渝南接壤地带,现已发现大型铝土矿床10余个,探明资源储量超7亿吨,是贵州重要的铝矿资源地。铝土矿产于下志留统韩家店组碎屑岩或上石炭统黄龙组碳酸盐岩古侵蚀面之上的下二叠统大竹园组中,属古风化沉积型铝土矿床。基于前人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成矿作用及矿床成因类型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探讨了区域构造演化与铝土矿形成的关系,结合典型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揭示了研究区铝土矿成矿的地质-地球化学演化过程。依据1∶10万~1∶1万遥感影像特征的提取,总结了含矿岩系及相邻层位、主要构造的识别标志,论述了铁化、泥化异常与含矿岩系的空间展布关系,刻画出大比例尺度的遥感三维立体影像模型。通过多个铝土矿区浅层地震反射波法、高密度电阻率法、频率域三极测深法、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大功率激电测深法等物探方法的应用和对比研究,反演出“高、厚、凹、拐”物探异常找矿标志,建立了典型铝土矿床三维地质-地球物理找矿预测模型。在上述基础上,集成了铝土矿勘查技术方法体系,建立了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综合找矿模型,示范指导找矿预测,经工程验证,取得显著的找矿效果,表明建立的找矿模型在该研究区探寻铝土矿适宜、有效。  相似文献   

13.
豫中地区是河南省铝土矿的主要产区,通过总结该区铝土矿的成矿规律、分布特征、找矿标志及已有铝土矿及煤矿的勘查资料,系统地编制石炭系上统本溪组铝土矿含矿岩系的底板埋深等深线图,对不同埋深的隐伏铝土矿资源量进行了定量预测,划分了预测区类型。指出该区隐伏铝土矿潜在资源量112142.90万吨,尚有未探明资源量76641.48万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以含矿网格单元为统计单位、并与找矿信息量法结合的蒙特卡洛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的原理和工作步骤,以及用该法进行丹池锡多金属成矿带锡矿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案例,表明该法可以把评价工作区的矿产空间分布信息、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成矿-找矿空间信息引入蒙特卡洛方法中,无需人类专家估计矿床个数,减少了工作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减少了因人为主观性而造成的评价误差。  相似文献   

15.
周军  任燕 《物探与化探》2014,(2):220-226
新疆西昆仑岔路口—甜水海地区铅锌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具很大的资源潜力。利用该地区最新的1∶5万化探成果,运用GIS技术,提取剥蚀程度、相似度和衬值等地球化学信息,通过建立典型铅锌矿地球化学预测模型,并在铅地球化学异常可信度分级基础上,采用类比法和面金属量法对区内铅锌资源量进行了定量预测,为该地区铅锌矿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地球化学勘查资料的深入开发应用提供了案例。  相似文献   

16.
在应用多元综合信息找矿预测的证据权重模型的基础上,圈定了找矿有利地段,运用以地球化学数据为依据的面金属量法,充分考虑成矿物质来源之外的地质因素的影响,对预测远景区内铅锌矿潜在资源量进行估算,从量的角度表明该区铅锌矿资源潜力。本次资源潜力预测确定了3个远景区级别,共圈定13处远景区,其中包括目前尚未发现矿产地的I、Ⅱ级远景区共6处。  相似文献   

17.
CSAMT在河南某铝土矿区深部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河南新安县石寺—北冶铝土矿区进行隐伏铝土矿勘查。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够反演奥陶系灰岩古地形界面,推断铝土矿含矿岩系的赋存空间,预估算铝土矿潜在资源量;该方法探测深度较大,能满足深部铝土矿勘查需要;根据可控源方法断面电阻率等值线,可较清晰反映地层的产状,进而根据电阻率值划分地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石墨矿产资源丰富,已有的勘查和研究成果多集中于中部、东部地区,而西藏地区石墨矿资源现状及找矿潜力并不清晰。随着矿产勘查工作的投入,在三江地区探获了西藏首例大型石墨矿床——青果石墨矿床。估算结果表明,青果石墨矿床资源量为106.94万t固定碳矿物量(333+334),平均品位8.40%。文章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及钻孔地质编录,查明青果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利用锆石U-Pb年代学分析,厘定其含矿岩体的成岩时代,并结合碳同位素组成,探究矿床成因及成矿时代。研究表明,青果矿床石墨主要呈球状、不规则粒状产于二长花岗岩中,矿体呈板状、不规则状,是二长花岗岩捕掳下石炭统卡贡组含煤地层在岩浆热液作用下重结晶的产物。含矿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244.7±1.3)Ma,形成于中三叠世,代表了含矿岩浆活动的时限,也近似代表石墨成矿时代。区域上多个石墨矿床/点的发现,表明西藏三江地区具备较好的晶质石墨矿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