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的人口总量开始呈现增长状态,进入90年代,虽然上海的生育水平非常低,1993年以后全市户籍人口自然变动进入负增长阶段,并持续至今,但是由于市外人口的迁入和流入,全市人口总量增长的态势不减反增。  相似文献   

2.
以2000-2010年的中国345个地市为研究样本,分析人口老龄化的4个直接影响因素,即人口自然老化、出生、死亡和迁移.利用人口统计方法计算4个直接因素对各地市人口老龄化的改变值、改变率,检验了计算精度,通过人口自然老化、死亡和出生计算出的2010年老龄化率与"六普"真实值仅相差0.01%.结果 显示:人口自然老化和死亡是人口老龄化的主导因素,贡献值为70.7%,这两个因素与寿命水平密切相关,西部地区人口自然老化作用显著提高了老龄化程度,死亡作用又显著降低了老龄化程度,而东部地区则更稳定.出生对短期老龄化的降低作用较低,贡献值为27.6%,对老龄化的降低呈现聚集特征和明显的"四角分布"格局.迁移对老龄化的作用则表现出省会城市的"异常值"现象,发达地区主要依赖人口迁入降低老龄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省际人口空间格局演化的分析方法与实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邓羽  刘盛和  蔡建明  鲁玺 《地理学报》2014,69(10):1473-1486
中国正在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城镇化过程,2011年全国城镇人口已达6.91亿人,城镇化率攀升至51.27%。按2030年城镇化水平到70%计算,还将有接近3亿人口从农村流动至城市。与此同时,由于总生育率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以及社会思潮的共同作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正在减少,“单独二胎”政策即是国家对人口发展战略的重大战略调整。由此可见,对正处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全球化加速推进的中国而言,人口自然增长与空间迁移正在且必将持续重塑人口空间格局,因而科学地认识中国人口自然增长和空间迁移的区域差异、准确地把握人口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趋势,对于科学编制城镇化发展、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各类空间规划和制订流动人口、区域协作等各项空间管理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一种全新的自上而下的人口预测方法,考虑人口自然增长和空间迁移两种影响因素,着重对一级单元 (全国) 和次级单元 (省级) 在2010-2050年间的人口总量进行预测,并进一步研判我国人口空间格局的发展情景和演化特征:从各省人口密度变化来看,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密度继续保持了东部高、中部次之、东北再次、西部最低的总体格局。东部省份中上海、北京、天津及江苏的人口密度始终保持在一至四位,最末三位依次是新疆、青海和西藏。根据本文提出的省际人口变化强度及其主导类型的测算指标和量化结果,可将中国划分为人口快速变化区 (净迁入主导型、净迁出主导型、自然增长主导型)、人口低速变化区 (净迁入型、净迁出型) 以及人口平稳区。净迁入主导型人口快速变化区将吸纳99%的未来新增流动人口,其中上海、北京、浙江至2030年时人口密度达到顶峰,而广东的人口密度持续增加到2035年;净迁出主导型人口快速变化区,包括河南、安徽、重庆、湖北,75%的新增流动人口将由此类型区域迁出;辽宁和山东同属于自然增长主导型人口快速变化区,其新增流动人口比重极小,由人口自然增长变化主导区域的人口快速变化态势。在低速变化区中,除福建和海南作为少有的流动人口净迁入型省份,其余省份人口密度不断降低则缘于大量的劳动力输出和逐渐走低的生育率;大部西北和西南省份属于人口平稳区,其人口密度呈现出稳中有减的态势,人口密度平均值大多在100人/km2以下。  相似文献   

4.
当代国际人口迁移的新形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战后以来,国际人口迁移规模显著扩大,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成为当代国际人口迁移的主流,1950~2000年间,由前者流向后者的净移民共达5800余万人,占同期内后者人口总增量的16%,但占前者自然增量的比重则不足2%。相对于本国自然增长,受移民迁入影响较大的有两类国家:(1)以往人口较少者,如西亚诸石油输出国;(2)自然增长率极低者,如西欧诸国。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化趋势、模式与战略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城市化预测 随着我国向“小康”水平和发达国家水平迈进,我国城镇人口水平也将逐步提高,国内理论界对此已毫无疑义。但我国到2000年城乡人口转移的规模还没有作精确预测,大多数估计为2亿以上。我们从城市化机制出发,建立了城乡人口转移的人口经济模型 这一模型考虑了城乡人口不同的自然增长率、城乡经济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变动趋势、人口对农产品和工业品的不同消费收入弹性等因素,模型预测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6.
刘涛  刘嘉杰  曹广忠 《地理科学》2021,41(4):553-561
基于户籍人口自然与机械增长的分解,估算2011-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户籍迁移人口,对比分析户籍迁移和人口流动的时空特征,评估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中按规模等级引导城市落户政策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户籍迁移日趋活跃,人口迁移与流动的空间格局高度耦合;迁入热点区主要集中在沿海三大城市群,迁出地较为分散,以长江...  相似文献   

7.
杨金星 《地理研究》1993,12(4):10-14
本文根据有关资料,讨论了80年代我国人口性别比的变动特点及其省区差异,认为我国人口性别比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出生性别比的变化,最后分析了人口性别比上升对我国男性婚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人口集聚区吸纳人口迁入的影响因素——以东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吕晨  孙威 《地理科学进展》2014,33(5):593-604
人口集聚区的地域特征差异对人口迁移行为产生较大影响,从地域特征出发研究人口集聚区对于迁入人口的作用机制可为地域功能区划和配置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参考。本文以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为基础,构建人口集聚区对迁入人口拉力作用的指标体系。以东莞市为案例,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识别人口集聚区对迁入人口的作用力以及各类拉力的作用强度。结果显示:① 东莞市各乡镇人口集聚程度差异较大,且空间分布不均衡;在1995-2000年全市人口迅速集聚期,区域人口集聚度主要与地区就业岗位增加、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人口迁移的路径依赖相关。② 该市以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为主的产业特色给迁入人口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其相对较高的工资水平,对外来人口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③ 人口以路径依赖的形式进行链式迁移可以减低迁移过程中的风险和成本。④ 对人口集聚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路径依赖拉力、就业岗位拉力、收入水平拉力;综合的区域拉力与人口集聚度呈三次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9.
阚耀平 《干旱区地理》2006,29(6):930-934
清初,伊犁地区人口稀少、边防空虚,清政府为了充实伊犁地区的防务力量,采取了人口迁移的方式,移民固边。移民的群体主要来自两个地方,一是南疆地区的维吾尔族民众,迁入伊犁河谷从事农业生产,是迁入的高峰时期乾隆年间到道光年间,迁入人口的总数在一万人以上。光绪年间,伊犁地区部分维吾尔移民被迫迁入俄罗斯;二是来自东北盛京地区的锡伯族,迁移人口为四千零三十人,迁入的主要目的是永久性的驻守边防,减少政府的军费开支。经过移民的建设,到新疆建省时,伊犁地区已经成为新疆的政治、军事中心。  相似文献   

10.
使用中国2000年、2010年县域人口统计年鉴,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将人口迁移数据及市民化数据空间图像化。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格局上,迁入人口的比重、市民化的需求人口均表现为省会城市>旅游型县市>资源型县市>其它县市的规律,且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经济指向性。(2)时空演变方面,2000~2010年西南地区市民化需求比重变化明显,省会城市需求依旧较大,同时其它县市市民化需求都有明显提升。(3)影响市民化需求人口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经济因素。本研究可以为西南地区人口政策制定、人口市民化趋势预测以及人口城市化方面的研究等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自产业革命以来,伴随着生产力的大发展和人类社会经济结构的显变化,由出生和死亡两大因素制约的人口再生产形势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动。其基本态势是: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结构调整和医疗科学技术进步的大力推动下,干百年来一直居高难下的人口死亡率率先出现连续的大幅度下降,由此导致人口增长显加速,人口结构走向年轻化;  相似文献   

12.
北京的郊区化及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93,自引:8,他引:93  
周一星 《地理科学》1996,16(3):198-206
根据P.霍尔的城市变动模型,认为城市中心区出现人口负增长是城市郊区化的典型标志,并利用人口普查资料,确定北京在1982 ̄1990年期间已经进入了郊区化过程,中心区人口的外迁强度为常住户籍人口的6%,作者对比了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明显不同的郊区化机制,并提出了一些值得人们思考和认真对待的独特现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人口年龄结构的空间差异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年龄结构是人口多年自然增长和迁移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又是今后人口再生产变动的基础和起点,其空间意义在于它反映了不同区域流动人口的规模、流向、就业机会差异、发展程度的高低.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针对目前河南省城乡和区域人口年龄结构的差异现象进行了分析,发现河南省城乡和区域人口年龄结构差异都有扩大的趋势,乡村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区域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要高于中心城市,形成了局部的人口高赡养负担区和人口红利区.而如何有效地利用这种局部空间的人口红利强化期,同时尽量减少高赡养负担空间范围、降低负担强度,是未来区域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口跨境迁移是发生在不同国家间的人口迁移行为,跨境迁移主要受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人口跨境迁移流动所牵涉的不仅是迁入国和迁出国,而是整个国际社会,随着人口迁移流动持续增加,跨境迁移人口的多方位管理与国际合作战略显得越来越有必要,人口跨境迁移研究已成为21世纪的全球性问题。利用文献分析方法,对人口跨境迁移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得出以下结论,目前关于人口跨境迁移研究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1)国际移民数量、来源地和空间分布;(2)跨境迁移类型;(3)跨境迁移动因;(4)人口跨境迁移的社会经济影响;(5)国际移民的未来发展趋势。现有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数据资料比较陈旧、研究方法有待提升、理论总结缺乏。今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建立跨境人口迁移的动态监测机制及监测指标;深化研究人口跨境迁移产生社会影响和作用;探讨实现跨境迁移人口管理与境内人口流动管理在体制、机制方面的合理重构;进一步加强跨境迁移人口创新管理研究。  相似文献   

15.
傅亚维 《地理教学》2007,(12):26-28
一、调整“人口增长”专题教学策略的由来 人口问题是关系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之强,中国人口的增长、发展和变化对世界人口的发展变化影响很大。上海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的“人口增长”专题,是通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金字塔图的分析、讨论,使学生认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理解两类不同国家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的差异。因此,“人口增长”专题是对学生进行我国人口国情和人口政策教育的好教材和好机会。  相似文献   

16.
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表现在:巨大城市群的扩大及其大批卫星城的形成;大城市郊区地带的扩展使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在早晚和周末大规模作钟摆式移动。在经济最发达国家里,这些过程表现得尤其明显。在这些国家里,巨大的城市群成为移民的最主要部分,城市群集中了大量人口和生产设施。例如,根椐1970年的材料,美国的243个城市群(美国的统计方法是:以标准地铁的范围为划分城市群的条件)集中了全国人口的68.6%(13900万人)。  相似文献   

17.
在21世纪头20年内,我国将出现新中国建立后的第四次出生人口数高峰期、劳动适龄人口数高峰期、城镇人口数高速增长期,并面临2020年后的老年人口数高速增长期。这种人口重大变动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状况,在我国历史上可能是空前绝后的,迫切需要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综合城镇化视角的省际人口迁移格局空间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刘颖  邓伟  宋雪茜  张少尧 《地理科学》2017,37(8):1151-1158
采用第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基于流出、流入“双向”视角解析人口迁移格局及演变过程;采用空间计量模型,阐释综合城镇化及各城镇化分量值对省际人口迁移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2000~2010年省际人口迁移量成倍增长,人口迁出区域空间不断扩散,迁入区域空间虽无明显变化,但内部差异性变化明显; 省际人口迁移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特征,省际人口净迁入率变化明显受周边地区的正向影响; 综合城镇化率变化对省际人口迁入有着重要作用。 人口、经济和土地城镇化率变化对人口净迁入率变化具有显著影响,且经济城镇化仍为影响省际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社会城镇化率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四川人口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四川统计年鉴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通过建立四川人口现代化和经济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对数据标准化的处理,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比较的基础上,研究表明四川省人口现代化和经济现代化之间具有下列特征: (1)四川省各地区经济现代化进程和人口现代化进程的基本趋势是一致的; (2)四川省人口现代化实现度高于经济现代化实现度; (3)四川省人口现代化超前于经济现代化有利于拉动经济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利用武汉市人口迁出规模指数与武汉迁入到湖北各市人口比例的乘积(MSI)及市内交通强度(TI),建立时间回归模型,分析各市的COVID-19每日新增病例;利用交通可达性及各市GDP比例,建立空间回归模型,分析湖北省各市COVID-19的万人累计感染率.结果显示:1)基于人口迁徙数据与各市每日新增COVID-19病例构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