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核废料的处理,是当前原子能工业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已受到国际上的高度重视,各种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可行的处理方法已在开发研究中。核废料可分三类:1.“高阶层废品”,即已使用过的原子废料;2.“铀衍生物”,即经过核子撞击所产生的人造重金属;3.“低阶层废品”,即在放射性工作场所使用过的物品。核废料主要来自生产核武器的工厂和核发  相似文献   

2.
地质系统热-水-力耦合作用的随机建模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水-力(THM)耦合作用是岩石力学与环境地质中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核废料地质处置库周围的缓冲材料和围岩中的热-水-力耦合现象将影响其力学稳定性、热传导性和渗透性,进而影响放射性核素在裂隙岩体中的迁移规律。核废料或放射性废料的地下深埋处置是国际上正在研究的永久性隔离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对核废料地质处置法安全性评估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裂隙岩体中力学稳定性与构造应力、地下水渗流及热载荷等的耦合作用之数值模拟和评估。这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重要的环境影响评价课题。笔者研究了温度场-渗流场-应力场中热传导系数和渗透率以及岩体力学参数的空间变异性,用实验方法研究三场耦合效应及裂隙岩体的场性能等效处理,试图建立热-水-力耦合作用的随机性数学模型及可视化数值模拟方法,为核废料地质处置安全性评估提供直观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地学园地     
高效、清洁的核电与火电、水电一起成为全球的三大能源支柱。截止 1988年 1月,全球已经建成投产420座核电站,装机容量3亿千瓦。核电站运行产生的大量垃圾——一系列高、中、低放射性废物,与医疗、科研、国防事业的核废料,一起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环境问题。 核废料会有大量半衰期各异的放射性核元素。高放射性废料(HLW)在1000年内其放射性可降至初期值的1%,在约一百万年之后,其放射水平与花岗岩相当。高放射性废料(HLW)必须保证其在很长时间内完全与生物圈隔离,一般通过竖井或平巷处置于深部且封闭稳定的花岗岩或岩盐中。中、低放射性废料(ILW一LLW)Ng在数干年后即与围岩的放射水平相当。中一低放射水平废料(ILW—LLW)一般采用浅层处置,多置于渗透性很差的粘土层或沉积岩层中。 无论是深层处置还是浅层处置,都涉及到处置场的选址问题。在预选处置场正式运行前,必须经过安全可靠的详尽论证及各种试验。 在花岗岩中的地下核废物处置试验场进行现场试验的目的包括:获取确定有关水力参数与数据的技术方法;获取测试溶质运移参数的技术与模型;获取测试与热扩散问题有关参数的技术;高温下岩石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洞室附近岩石应力变化与变形;获取封闭地下水流动通道的技术与方法。 在岩盐中的处置试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述了核废料地质处理方案和竖井—坑道处置系统,介绍了利用大口径钻孔处置固体核废料、液体核废料和竖井—坑道—大口径钻孔联合处置核废待的概况以及处置核废料的钻探设备、钻进技术、回填材料、填封技术、成本和施工周期.  相似文献   

5.
核能在法国的能源消费中占到32%,故而核废料处理问题受到官方极大的重视.早在70年代末,法国政府就在法国原子能委员会之下设立了“法国核废料管理局”.该局以设计、建造核废料长期贮存点为主要任务.此外亦承担有关信息的收集工作,为安全贮存核废料提供具体办法.重点是如何实现核废料的地下安全贮存.为选择适宜的地下贮存场所,规定了两条总要求,一是核废料包要能放置数百年而不移动,二是核废料所处的深部地质构造必须能在数百万年内保持密封、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陈继荣 《岩土力学》2004,25(9):1367-1367
2004 年 6 月 13 日~6 月 22 日,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冯夏庭所长、刘泉声研究员和张程远博士一行三人应邀赴欧洲参加DECOVALEX 工作会议,同时访问考察了相关的科研机构、大学的核废料处、天然气储存研究室。 DECOVALEX 是国际性的研究项目——Development of Coupled THM Models and Their Validation Against Experiments 的缩写。由加拿大、芬兰、法国、日本、德国、西班牙、瑞典、英国、美国和欧盟等国的放射性废料处理部门和一些国际知名的权威专家组成。瑞典核能监察署为该项目的组织机构,协调人是井兰如教授。目前大约有 …  相似文献   

7.
国际著名地下水问题专家,现任瑞典、瑞士、法国和日本等国政府核废料地质处理技术顾问,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P.A.Witherspoon应武汉地质学院邀请干84年9—10月间曾在北京、武汉等地向有关地质院校、研究机构作了近20次有关地下水问题的学术报告.他讲学内容新颖,涉及到了当代地下水科学研究的一些主要问题,特别是为核废料贮存目的在超低渗透性裂隙地层中的参数测定问题.此外,他对断层活动的人工控制,非连续裂隙网络中地下水流的运动问题,可压缩变形的单个裂隙中三次方定律的有效性问题,以及在裂隙网络中溶质的机械弥散问题都有精辟的论述.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这些领域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为了防止核废料及有毒化学废料进入生物圈污染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自从70年代末以来,对核废料和有毒化学废料的地质处理发生了很大的兴趣。文中讨论了几种有关的溶质运移模型。并指出这些模型应用于实际野外问题时的主要困难在于各种参数的现场测定。同时,文中也指出了在这个领域中的数学模型技术和野外测试技术正在迅速发展之中,本文讨论的范围仅限于多孔介质及等价多孔介质中的溶质运移问题。  相似文献   

9.
1998年8月9日至14日,在加拿大多伦多成功地召开了第17届国际矿物学大会。与往届相比,这一届大会的一个鲜明特征是增设了环境矿物学(environmentalmineralogy)专题,共收录论文32篇,提交论文的国家有:加拿大8篇,美国和法国各4篇,俄罗斯3篇,英国、意大利和日本各2篇,中国、澳大利亚、德国、西班牙、乌克兰、南非和韩国各1篇。论文的内容集中在矿物与生物交互作用、利用矿物吸附污染物、利用矿物评价环境质量、利用矿物处置核废料、矿物风化后的环境效应及用于环境矿物学研究的技术方法等方…  相似文献   

10.
花岗岩介质中处置中低放核废料的热应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岗岩介质是核废料地下处置的理想介质之一。在“中低放核废料地下处置对围岩介质(花岗岩体)温度场的影响”一文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花岗岩介质中处置中低放核废料热应力效应,旨在为核废料的地质处置作一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第29届国际地质学大会理事会于1992年8月24日在日本京都作出决议,第30届国际地质学大会将于1996年在中国北京召开。第30届国际地质学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大陆地质学”,主要内容包括:与大陆有关的构造地质、矿产资源、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预防,以及它们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等。大陆是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场所;大陆地质是当今地球科学的前沿,是解决全球地质问题的关键。因此,关于大陆地质的探讨与交流,对地球料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第30届国际地质学大会学术交流的初步设想是:交流内容按学科编排;主要考虑传统学  相似文献   

12.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430大陆动力学“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有关的地幔流和岩石圈变形模型”2004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4年5月23—25日在昆明召开,会后26—31日对云南哀牢山蛇绿岩、红河断裂、剑川一带新生代富碱斑岩、北衙金矿、丽江虎跳峡新构造、丽江附近峨嵋山玄武岩等进行了野外地质考察,并参观了滇西地震试验场。来自中国、美国、越南、加拿大、罗马尼亚、法国、日本等7个国家的7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48份摘要,大会报告30个,其中13个为特邀报告,展讲17个。与会代表围绕此次会议的主题“印度-亚洲板块碰撞的动力学、有关的岩石…  相似文献   

13.
由江西省核学会铀矿地质委员会、江西省地质学会放射性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火山岩型铀矿床成矿条件及矿床成因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10月26日至28日在华东地质学院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有来自江西省地质学会、江西省核学会、华东地勘局及其所属的矿山,华东地质学院以及华南地勘局的294,295大队和290研究所的代表,共计48人。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是具有多年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会议收到学术论文24篇,在大会上宣读的有18篇。这些论文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 1.在成因上,过去认为是层状成矿的矿床,这次认为有些是由火山口引爆角砾岩而形成; 2.在成矿机理上,过去认为是浅成的矿床,现在认为是深成的,其物质来源于地幔物质,且与构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第十届国际石炭纪地层和地质大会》于一九八三年九月十二日到十七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前、会后都组织了地质旅行。参加这次大会的有来自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英国、东德、西德、波兰、苏联、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400多名代表。我院杨起教授和张爱云副教授出席了这次大会。  相似文献   

15.
宋鸿林 《地质论评》1991,37(3):288,234
1990年10月12~18日,由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发起,在风景秀丽的大连市金州海滨召开了“构造变形(附沉积地质学)野外现场考察讨论会”。这是一次以野外现场露头观察和讨论为主要形式的专业会议。到会代表共69人,既有许多长期从事区域地质和构造地质研究的学者,也有不少从事野外区调工作的地质专家。会议得到了地质矿产部地质研究所和辽宁区调  相似文献   

16.
锆石的结构与化学稳定性 :核废料处置矿物类比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锆石可作为核废料处置矿物类比物的重要矿物 ,近年来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文中对天然锆石遭受放射性照射所导致的晶格破坏、蜕晶质化以及锆石在各种热液条件下的稳定性、表面反应特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研究 ,特别是对各种热液条件下锆石的溶解动力学及元素传质进行全面讨论 ,进一步阐明了锆石作为核废料处置矿物类比物的优越性 ,指出今后一方面应着重对锆石的放射性破坏机制及蜕晶质化过程中的元素扩散、迁移和聚集进行系统的研究 ,另一方面着重研究不同变质程度锆石的淋滤机制和不同条件下淋滤溶液 (不同 pH值、无机溶液组分、有机溶液等 )对锆石中各种元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花岗岩介质中处理中低放核废料的热应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岗岩介质是核废料地下处理的理想介质之一。在“中低放核废料地下处置对围岩介质(花岗岩体)温度场的影响”一文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花岗岩介质中处置中低放核房料热应力效应,旨在为核废料的地质处置作一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罗兴章  闵茂中 《地质论评》2001,47(6):658-664
随着世界各国大力发展核电,放射性废料的安全处置已成为当今研究热点和前沿学科。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处置库内放射性核素向生物圈的迁移程度。在侵入岩中,放射性核素主要是通过地下水沿岩石孔隙从处置库向生物圈迁移的。为了理解放射性核素在花岗岩体接触带的迁移行为,本文根据两花岗岩体接触带中样品的铀系核素放射性活度比值(^234U/^238U,^230Th/^234U,^226Ra/^230Th,^230Th/^238U),利用 α-反冲(弹射)作用引起的放射性不平衡理论,计算了铀系核素子体^234U,^230Th,^226Ra在后期地下水的作用下在花岗岩体接触带及其裂隙内的迁出率、迁入率、并进行了质量平衡的计算。结果表明,经α-反冲作用进入流体的核素的迁出率要远大于因核素自然衰变的消亡率;裂隙充填物及裂隙能阻滞大量核素的迁移,其沉淀核素来自接触带花岗岩;花岗岩能强烈阻滞核素的迁移,可作为阻止放射性核素从核废料地下处置库向外迁移的有利天然屏障。  相似文献   

19.
(一)在北戴河隆重举行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一九八二年八月三十一日,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大会在北戴河隆重召开。应邀参加大会的有从事地质工作数十年的老一辈著名地质学家,全国各地的代表,中国地质学会的理事,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兄弟学会的代表约四百人;应邀参加大会的还有来自澳大利亚、美国、英国、西德、希腊、加拿大、法国和日本等国家的七十多位外国来宾;香港  相似文献   

20.
季国容 《地质论评》1987,33(2):200-201
为了交流近年来,特别是“六五”期间我国区域地质和成矿规律研究中的新成果,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及成矿专业委员会与安徽省地质学会,于1986年10月27日至11月4日在安徽铜陵市联合召开了“全国区域地质及成矿规律新成果、新理论、新方法研讨会”。出席会议的代表有98人,提交论文57篇,分别在大会和小会上进行了学术交流,另有6位代表虽未提交论文,但也为大会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