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弓长岭铁矿二矿区磁铁矿的成因矿物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弓长岭铁矿二矿区是我国著名的大型富铁矿床,其矿床成因,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根据磁铁富矿具层状和层控矿床的特征,认为是原生沉积富矿;第二种观点,根据在磁铁富矿中发现有石墨,认为磁铁富矿是原生菱铁矿经分解再造而成;第三种观点,根据磁铁富矿体产在蚀变围岩中,受主干断裂控制,局部“穿插”贫矿体,矿体形态除似层状外,也有脉状、透镜状、团块状,认为富矿是条带状磁铁贫矿经混合岩化热液改造而成。  相似文献   

2.
鞍山齐大山矿集区存在2条明显的磁异常带:一条为齐大山露天开采铁矿引起的异常带,另一条为齐大山铁矿西侧的陈台沟深部隐伏铁矿体引起的磁异常带,结合铁矿区地质特征和岩(矿)石物性特征,对矿区地面高精度磁测数据开展综合研究。8个不同高度上延断面磁异常等值线图显示,磁异常形态具上窄下宽特征,总体形态未发生大的改变,上延3 000m的异常强度仍然超过5 000nT;磁法数据的小波分析表明,在四阶细节等值线图中的2条磁异常带合二为一,而五阶逼近值线图反映的磁源体深度为2 647m,推测其下为区域背景场特征;对3760剖面线开展的2D/2.5D人机对话式的拟合反演和3D正演研究的结果均表明,西侧的陈台沟隐伏铁矿与东侧的齐大山铁矿在-3 000m以上呈向形形态连接,推测2个铁矿体的深部连接部分存在厚大的磁铁贫矿体或富铁矿体,预测矿区深部仍然存在铁矿资源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3.
沙梁铁矿与镜铁山桦树沟、黑沟铁矿床处在同一成矿带,是构成卡瓦铁矿富集区的重点支撑矿床之一,沙梁铁矿体产于长城系桦树沟组中,共圈定铁矿体22条,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体长度在200~1 480m之间,平均厚度在1.72~28.19m之间,全铁平均品位为22.49%~33.69%,矿石自然类型以磁铁矿矿石为主。通过对沙梁铁矿地层层序及含矿岩系特征、构造、侵入岩及矿体特征等多方面的调查分析研究,初步提出了今后勘查中找矿方向以赋矿层位及向斜褶皱构造为主,对卡瓦铁矿富集区内其他矿床的勘查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齐河—禹城地区已钻探见富铁矿深度748~1542 m,第四系覆盖厚度超过500 m,富铁矿体地球物理场信息弱,找矿难度大。为了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为钻孔部署提供依据,通过研究矿致异常的航空和地面重磁异常特征,利用化极、垂向导数、总梯度模等方法,提取富铁矿直接找矿信息,建立了本区地球物理找矿标志,确定了7处重点勘查区。本项研究成果为齐河—禹城地区后续找矿工作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新宇  王登红  黄凡  王岩  郭唯明 《地质学报》2022,96(7):2494-2505
司家营铁矿是冀东最大的单体铁矿床,其资源量约占冀东铁矿资源总量的六分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资源战略地位。司家营铁矿自1914年发现至今已有100多年,有悠久的勘查和研究历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矿床的成矿时代为新太古代晚期;矿质初始来源于海底高温热液与海水混合;矿区内的褶皱和断裂构造对矿体的最终定位有控制作用;矿床的原始成矿地质背景可能为弧后盆地;矿区有原生沉积和热液改造贫矿而成的富铁矿,后期构造运动可以导致进一步的富集。通过对司家营铁矿的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综述,本文认为:滦县岩群的中上层是后续深部找矿的目标层位,而富铁矿应在厚大的贫矿体中找;辨别断裂的性质有助于推断深部矿体位置,褶皱的转折端和断裂的交汇处有助于赋存富铁矿;磁异常和重力异常是找大矿、找富矿的重要标志;混合岩化和热液蚀变作用发育的位置更利于找富铁矿;后续的找矿工作建议在矿区西侧矿体延深方向上开展;随着埋藏深度的加大,弱小的磁异常也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滇西羊拉矿区里农矿段层状铜矿体产于于与扩张有关的火山—沉积岩系中,含矿岩系内部含中泥盆统至下二叠统构造岩块,但成因上具相似性,硅质岩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其形成于大陆边缘—半深海环境。矿体寄主岩石主要为富铁的矽卡岩,多个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顺层产出,向西缓倾,延伸大于2km,受到地层层位的控制,矿体与印支期花岗闪长岩体的接触关系并不明显,与传统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对里农矿段最具代表性的2、5号层状矿体及其围岩进行了岩石矿物以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矿体具同生沉积特征,含矿矽卡岩富铁,远高于正常接触交代矽卡岩。推断本区矽卡岩化应广泛作用于里农组和江边组中上段各类岩石,这样铁能够从原生矿层中的黄铁矿、胶黄铁矿得到补充。δEu与铜含量呈线性正相关可能说明矽卡岩化对矿体不同程度的叠加富集作用。里农层状铜矿床的成因可概述为:新古生代拉张背景下海底喷流热水活动形成了里农原生硫化物层状矿体,层状矿体与赋矿火山—沉积岩在空间上共存,印支期岛弧花岗闪长岩对原生层状矿体进行了不同程度叠加改造富集,形成了矽卡岩富厚矿体,因此认为羊拉层状矿床为具层控特征的复合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在宁芜地区发现了大量的玢岩型铁矿床。九连山铁矿位于和睦山铁矿与钟山铁矿之间,铁矿体主要产于三叠系黄马青组粉砂岩与闪长岩体的接触带,以及黄马青组的层间破碎带;矿区共有10个铁矿体,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大部分为磁铁矿体,少量的赤铁矿体,矿石多为块状构造和浸染状构造。研究认为,九连山深部成矿的闪长岩体与和睦山的成矿岩体为同一岩体,九连山铁矿可作为和睦山式铁矿埋深较大的矿床实例,矿床类型属于玢岩铁矿中的接触交代型+热液充填型铁矿床。文章还对九连山铁矿的找矿标志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8.
冕宁泸沽铁矿山矿区矿体形态变化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泸沽铁矿是我国的富铁矿产地之一,矿石品位高、TFe平均品位58.56%,大部分矿石达到了平炉富矿的工业要求。本文对矿区的矿体形态变化特征进行了总结,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找矿方向,对在近外围寻找富矿,扩大矿区远景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埝沟铁矿床为隐伏矿床,产于泰山岩群山草峪组地层中,发育2条主矿带,总体走向为280°~290°,平行展布,相向而倾,具不对称向斜构造特征.该铁矿床2条主矿带发育5个矿体,北翼矿带发育3个矿体,南翼矿带发育2个矿体,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综合分析研究成矿地质条件及区域成矿理论,并充分利用地面高精度磁法剖面测量成果,二者有机结合的综合式找矿方法,是目前寻找深部沉积变质型"鞍山式"铁矿盲矿体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连廷 《云南地质》2014,33(3):387-392
老挝帕莱通铁矿,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以出现多层矿产于中—晚三叠统基性火山岩系中,该铁矿为火山活动的直接产物.矿区显示了较好的找矿前景.尤其是矿区东部及其外围找矿潜力巨大,深部玄武岩喷发间断面之隐伏矿也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矿区中东部除寻找Fe以外,也是Cu多金属矿形成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铁矿预测模型与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依据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相关数据和资料对中国铁矿资源进行概况总结。截至2013年底,中国铁矿区共计4 406个,累计查明资源储量882×108 t,保有资源储量76×108 t,但是其中绝大多数为贫铁矿(全铁品位平均为30%),富铁矿(全铁品位大于50%)仅有10.33×108 t,占1.35%。中国铁矿资源查明资源储量超过1 000×104 t的铁矿共计727个,其中超大型铁矿(>5×108 t)共计32个,大型铁矿((1~5)×108 t)共计121个,中型铁矿(1 000×104 t~108 t)共计574个。根据可利用性划分:可利用的铁矿共计678个,其中超大型27个,大型113个,中型538个;难利用的铁矿共计49个,其中超大型5个,大型8个,中型36个。 截止到2010年,全国预测铁矿资源量1 927×108 t。资源量按预测深度统计:500 m以浅775×108 t,1 000 m以浅128×108 t,2 000 m以浅1 927×108 t。按照目前技术经济评价,在预测铁矿资源量中,可利用的铁矿资源量1 382×108 t,暂不可利用的545×108 t。全国划分了铁矿最小预测区共计6 081个,在此基础上共圈定全国3级预测区392个,铁矿预测资源量10×108 t 以上46个,(1~10)×108 t为118个,1×108 t 以下128个。在典型矿床分析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物探、化探、遥感等异常找矿标志,归纳概括各类型预测要素并构建其区域预测模型,指导该区域的找矿勘查。根据中国铁矿资源潜力和开发现状,全国铁矿划分了8个开发基地和7个勘查基地,这些基地集中分布在我国东部,包括辽宁的鞍山-本溪、河北冀东、安徽庐枞地区等。中国西部铁矿资源潜力总体不大,但四川攀枝花、云南惠民、新疆西天山和西昆仑等也具有较大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在西藏尼木县某斑岩铜矿区开展的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勘查效果。经由钻孔验证,在4 800~5 300m段见铜、钼矿化二长花岗斑岩,品位w(Cu)=0.05%~1.4%、w(Mo)=0.1%~0.27%。利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勘探深度大、不受高阻层屏蔽、对低阻体敏感等优点,结合高精度磁测、激电资料,有效指导该区隐伏矿体的勘查工作。实践证明,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在斑岩铜矿深部找矿中行之有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铁矿地质数据统计分布与铁矿成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铁矿储量、品位等数据统计出发,分析各类铁矿品位的分布特点与规律,认为铁矿品位分布结构与该类铁矿的成矿条件,作用特点和机制有关;以系统数据及图表论证了单一成矿作用、一次成矿形成广泛分布的贫矿,再次或多期次(多阶段)和多种作用成矿的同位叠加,是使品位加富和形成工业富铁矿的关键;对各类铁矿品位高低、富矿规模力图进行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中国铁矿资源现状与潜力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铁矿类型多样,成矿条件复杂,中小型矿床多、超大型矿床少,贫矿多、富矿少,伴生组分多,选冶条件复杂.根据成矿地质条件、地质工作程序分析,我国铁矿资源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预测在15个重点有望区(带)内的37个有望区段的远景资源/储量为96亿吨,其中东部地区40亿吨,西部地区56亿吨.为保证我国铁矿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应加强铁矿资源的勘查开发,加大国外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提高资源科学利用水平,从而保证铁矿资源的安全供给.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年钢铁产量快速增长,造成市场上铁矿石供小于求,价格快速上扬。铁矿为北京市允许开采矿种,保有储量仅2亿吨,可供现有铁矿山开采35年,因此应加大铁矿资源的勘查力度,增添新的矿产地,满足钢铁生产的需求。北京密云、怀柔北部山区的变质岩中鞍山式铁矿石,为主要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九个铁矿石标准物质研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集制备了9个铁矿石标准物质,全铁含量为20.17%~66.87%,涵盖了贫铁矿至铁精矿粉,能满足铁矿勘查和选冶的需要。采用精度相对较高的测试方法进行均匀性检验,结果表明样品均匀性良好。选择13家具有丰富经验的实验室采用不同原理的方法进行定值测试,定值项目14种,其中13种组分提供标准值,H2O+提供参考值。  相似文献   

17.
洪福寺铁矿床处于济宁磁异常的北端,为隐伏矿床,埋深1000 m左右,赋存于新太古代济宁岩群浅变质岩中。该矿床发育11个铁矿体,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探明的铁矿石资源量6.22亿t,平均品位TFe28.42%,mFe20.96%。矿床规模大、埋藏深,矿体形态和结构较简单,厚度较稳定,品位变化不大,矿石属于需选贫铁矿石。该矿床的勘探表明了分布于鲁西地区的新太古代济宁岩群存在较大规模的变质沉积铁矿,为该地区铁矿勘查开阔了空间。  相似文献   

18.
山东莱芜张家洼铁矿赋存于矿山弧形背斜倾没端,已查明平炉富矿资源储量7 060×104t,伴生组分铜金属资源储量217 256.1t,钴金属资源储量48 548.3t。根据平炉富矿、伴生组分铜钴主要分布在假整合面及其复合部位,以及赋存在本溪组中的矿床(体)铁(铜)硫特高的特点,认为矿质与月门沟群本溪组中的山西式铁矿以及铁铝页岩层位中Fe,Cu,Co元素的高背景值有关。山西式铁矿和铁铝页岩层位或因热液作用就地改造叠加,在假整合面及附近形成复合矿体,并局部构成平炉富矿和伴生的铜、钴资源;或因构造沟通,被活化迁移至接触带与围岩中,产生双交代渗滤作用,形成接触带及附近的复合矿体,并构成少量平炉富矿与伴生的铜、钴资源。因此,山西式铁矿和本溪组铁铝页岩是平炉富矿和伴生组分铜、钴的重要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