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根据地图表达地理属性的量表性质,将地图设色方案分为定性设色、顺序设色和双向设色等3种方式。基于这3种地图设色方式的特点,根据红-绿色盲的光谱特性,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地图,通过颜色辨识的心理学实验,分析了红-绿色盲的视觉特征,初步揭示出一些针对红-绿色盲人群使用的地图设色原则,为制作红-绿色盲人群使用的地图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县(市)分层设色地图是省(区)普通地图集的主体,其设色效果的好坏,对图集的印制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现根据我们印制省地图集的实践,谈谈县(市)分层设色地图的印刷工艺设计,包括:1.县(市)分层设色地图的制版工艺;2.县(市)分层设色地图的彩色设计。3.县(市)分层设色地图的边打样边印刷。  相似文献   

3.
地图的屏幕设色与出版设色有着根本的区别。一幅地图,如果只用作屏幕显示,可以用RGB模式设色,且遵循“后绘在上,最上可见”的原则,但是,若用于印刷出版,设色时必须根据要素的实际情况,按CMYK或专色模式设色,且屏幕上观察到的颜色与印刷后的颜色不一定一致。从分析矢量图与栅格图的特点入手,提出这两种类型地图在设色模式和处理压盖关系等问题上的技术方法,此技术方法对基于出版的地图要素设色与压盖关系处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政区地图的设色要求 ,阐述了色彩设计中的对比调和理论 ,以此为依据设计出相应色环 ,规定一种间色 ,在色环中确定这种间色的对比色和类似色的CMY配色值 ,依据一定的顺序 ,自动把颜色配置在全国政区图上 ,并对自动设色和人工设色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表明在可视化环境中 ,自动设色的地图比没有或仅有较少制图知识的人设计出的地图工效高  相似文献   

5.
地图中的配色好与坏,不仅仅体现在颜色协调上,它应该是由多方面因素来判断的。对地图的颜色要搭配得当,有效的调和色彩要从色彩的三要素即色相、亮度、纯度入手,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地图不同的种类具体的设色,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一些普适性的设色方法和地图设色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着重总结了分层设色地图的五种制作方法。对每种方法均作了分析,指出了优点和缺点,同时还指明必须遵循毛主席教导“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精神,分层设色工艺才能随着地图制印技术的不断革新,而获得广阔的前途。自从铬胶翻版试制成功后,利用它制作分层设色版,不仅解决了套合问题,更重要的是利用这种多样化的翻版方法,可制出各种不同要求的分层设色版,为地图制印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提出的“辗转翻制法”的最大优越性,就是它不但能解决平色版的制作问题,同时也能解决各层底片的绝对透明问题,从而使制版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本文最后对分层设色地图的制作,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其中指出对分层设色版的制作,应尽可能采用“撕膜法”来代替,既节省修版工时,又可使层与层间、层与水部间能更密切吻合。因此,为分层设色地图制作方法的改进,展示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测绘》2016,(5)
Coreldraw软件是一款矢量绘图软件但并不是一款专业的地图制作软件,在实际工作中依靠Coreldraw自身提供的菜单和命令很难进行一些地图中特殊功能的实现。本文以四川省人口密度分布图为例,在Coreldraw中制作分段设色图例,分段设色后实现了自动分段设色,这一方法解决了Coreldraw中没有此类工具的短板,增强了Coreldraw功能,对专题地图制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地图》1995,(3)
地图打样与批样李德骝地图在制版与印刷出版过程中的打样、批样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特别是内容比较复杂的地图,更需要在制版后打出样图,经过详细批样,将校检出的错误、遗漏修正后,才能正为抑。地图打样的另一个作用是检验地图设色的效果和制印质量。地图设色虽然有...  相似文献   

9.
地图的彩色设计叫做地图设色,是地图艺术整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色目的是借色彩的色感来突出地图的重要部分,增强立体感,从而美化图面,取得清晰易读、形象美观的效果。《黄河流域图》是近期编制的一幅以水利为重点的彩、素两用挂图,现就该图的彩色设计浅谈如下: (一) 分层设色网线比的设计及色相选择在黄河流域及其邻区的图区内,高山、黄土高原、丘陵、平原等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地貌形态和特征,分层设色的层次(高度表)就是根据这些形态与高程的关系,选择出能代表这些地貌特征的等高线,作为分层设色和网线比的界线。当然,层次愈多,地貌特征的显示就越细。但是,如果分层过多、等高距变小、密度加大,各色层问的阶梯就很难显示,立体感就差;同时,用色也多,为突出高层次的  相似文献   

10.
专家系统以及它在地图制图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家系统目前已在众多的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地图制图领域也不例外,正面临着专家系统技术带来的一系列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专家系统得以迅速发展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简要论述了专家系统的发展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本文叙述了它对解决复杂地图制图问题的适用性和适应性,介绍了它在地图制图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牛瑛 《河南测绘》2004,(4):18-18,20
传统的地图印刷设色常采用专色印刷,根据地图要素的不同,用色也各不相同。如一般线划用色,通常采用黑、棕、兰、红等;区域普染底色通常采用黄、淡绿、淡灰、淡紫、橘红、小红、青纲等;还有的专用地图采用分层设色,颜色用到土黄、浅棕、深棕等等。这样的地图用色设计虽然能使地图的色彩丰富、视觉效果明显,但带来的问题就是地图在印刷时色数过多。  相似文献   

12.
黄丽娜  陈晨 《地理空间信息》2013,(5):145-147,151
以武汉大学校园意象地图为研究对象,对意象地图的色彩搭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意象地图色彩设计的方法。结果表明,地图主色调要通过调查分析得到,区域的重要性采用分层设色来显示,意象因子的色彩设计要结合重要性与真实性,非意象因子的色彩设计既要突出意象因子又要衬托整幅地图。  相似文献   

13.
传统印刷方式中,地图上的线划要素一般采用专色印刷,而四色叠印是地图印刷发展的趋势.制版前的一项关键环节是对地图四色原稿进行RIP加网.目前,调幅加网是地图印刷广泛采用的技术,但调幅加网存在不可避免的缺点,利用调频加网生产地图可以有效避免这些缺陷.因此,在调频加网条件下采用四色叠印技术替代专色印刷是地图加网领域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地图设色基本原理基础上讨论了调频加网地图设色方法原理,并设计实验测量调频加网条件下六种地图常用颜色色块梯尺的L*a*b*和CMYK值,得到能够替代专色印刷的CMYK四色网点百分比,为生产实践提供了具有一定价值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
<正> 传统的地图印刷设色是采用专色印刷。根据地图要素的不同,用色也各不相同。如一般线划用色有黑、棕、蓝、红等,区域底色有黄、绿、灰、青钢等。还有的用公层设色,用到土黄、深棕、浅棕等色。这样的用色设计带来的问题就是地图的印刷色数过多,特别像一些专题地图、小比例尺地图和地质矿产图,印色往往要达到十色以上甚至几十色,这就给印刷作业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且出图周期延长,精度难以保证,不利因素很多。  相似文献   

15.
地图要素与地图符号类型之间的关系长期被人们忽略。但它确是专题地图设计专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地图符号设计的基础。本文给出了地图要素类型和地图符号类型的定义,详细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作者用Turbo Prolog2.0语言在COMPAQ 386微机上建立的地图要素的地图符号类型确定专家系统模块,可以对一幅地图上各种类型的地图要素确定其地图符号类型,为下一步具体的符号设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制图综合的知识表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知识表示方面分析了制图综合的理论,介绍了地图综合的知识表示和地图综合专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阐述了基于规则和模型的制图综合知识表示和数据组织形式,提出了制图综合专家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基于视觉表象的彩色晕渲地图色彩设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结合我国地形特点 ,设计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彩色晕渲地图设色方案 ,为数字环境中晕渲地图设计知识工程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减少印刷色数,以节约成本提高质量,一直是地图制印的重要课题。过去尽管采用了三色套印法(即全部普染色由淡蓝、淡红、淡黄三色的网线压出),地图的印刷色数仍然保持在6~8色左右。而分层设色地图由于其彩色整饰  相似文献   

19.
一、丝印地图的概况丝印本身的历史十分悠久,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用于地图却为期尚短。国外五十年代初期开始用丝印法复制地图,但当时丝印材料的水平有限,故只是用于线划粗放、设色简单的地图。之后,随着丝印材料的发  相似文献   

20.
钱天久 《地图》1993,(2):28-31
分层设色以地貌等高线为依据,应用颜色的饱和度和亮度变换、按不同高程带的自然象征色设色,来表现地貌形态和高度分布的特征,这是目前中小比例尺一览性地图常用的表现形式。自然设色一般采用不同色相,并运用颜色的深浅层次与地貌的高度变化相对应。图面具有明快、美观、造型立体的效应,从而达到一目了然、清晰易读的客观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