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省内工业用水水源地、农牧业用水水源地、矿山用水水源地、医疗用水水源地、城市用水及备用水源地和军用及备用水源地的状况以及各类供水水源地的存在形式进行了阐述,对分布特征,现状条件进行全面介绍,对水源地的管理提供了经验和措施。有助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相似文献   

2.
尹政  赵艳娜  杨丽萍 《地下水》2010,32(4):56-59
依据近年来从事项目所收集的资料,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嘉峪关市北大河南岸新建地下水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及水源地运行对现有北大河水源地、傍河水源地、双泉水源地、火车站水源地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论证,论证结果:酒泉西盆地地下水开采潜力中等,可增加开采量7585.27×10^4m^3/a;拟建水源地设计取水量1 460.00×10^4m^3/a可行;拟建水源地运行对现有各水源地影响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3.
大型抽水试验的水文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山东省东阿县下马头水源地为实例,探讨了大型抽水试验的主要水文地质意义,包括:确定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及方向,抽水影响范围及程度,水源地岩溶含水层的富水性及供水保证能力,水源地附近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水源地附近主要断裂构造的水力性质,水源地抽水对下游水源地的影响以及水文地质参数与水源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计算。  相似文献   

4.
关建玲  王蕾  程俊霞  杏艳 《地下水》2015,(1):158-159
对2013年陕西省11个市区的28个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和水源地环境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得出,陕西省96.4%的水源地水质达到相应标准;89.3%的水源地完成了保护区划分;82.1%水源地保护区标志设置符合相关规范要求。32.1%的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存在违章建筑物;17.8%的水源地二级保护区生活污水未处理或未完全处理;35.7%的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存在交通穿越10个;64.3%的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存在交通穿越。提出对水源地环境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涪江作为江油市重要饮用水来源,在遭受上游水污染发生后,需要及时更换应急水源地供水,结合流域特点,选址青莲镇作为江油市应急水源地。通过调查研究青莲镇地下水资源量,全面研究了该地区地下水补给量、储存量和消耗量,并采集水源地水样进行实验分析,获取水源地水化学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青莲镇地下水水量、水质满足江油市应急水源地要求,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江油市应急水源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  相似文献   

6.
尹政  赵艳娜  杨丽萍 《地下水》2010,32(6):58-60
依据近年来从事项目所收集的资料,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为甘肃省62个城市规划了66处城市供水应急水源地。其中:地下水水源地51处,占规划应急水源地的77.27%;地表水水源地15处,占规划应急水源地的22.73%;同时指出应进一步开展城市供水应急水源地勘查工作,评价应急开采量或可供水量,提高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北京市现有主要市属地下水源地(怀柔应急水源地、第八水厂牛栏山水源地、平谷应急水源地、水源三厂水源地、张坊应急水源地)多年开采动态进行调查。调查表明伴随多年干旱及地下水超采,上述水源地综合开采能力呈逐年下降趋势,2012年日供水能力合计约91×104m3/d,较设计初期衰减了46%。其中,井布局不合理是张坊应急水源地供水能力的制约因素;其他水源地均为第四系水源,衰减原因为区域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导致滤水管出露。为了保障水源地可持续开发,本文结合南水北调进京后新的供水形势,进一步提出了水资源回补涵养及洗井等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张润杰  张瀚 《地下水》2012,(3):136-139
乌拉泊水库五道沟水源地是乌拉泊水库的主要水源地,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源地的环境状况、污染状况和来水状况都或多或少地发生了变化,针对其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了该水源地的规划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某新区供水问题,需在拉萨河设置大型傍河水源地。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拟选定的水源地位置,开展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钻探、单孔、群孔抽水试验等相关测试工作,得出水源地水文地质参数;并对水源地建设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根据获取的参数,对水源地取水方案进行平面及空间布置,对取水构筑物进行设计。在勘察、设计过程中,对取水构筑物的空间布设、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水源地保护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为拉萨河流域大型傍河水源地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各种勘探手段查明了水源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了水源地舍水层的计算边界、空间分布特征和水文地质参数,为采用水均衡法计算水源地的水量提供了依据.本文对水量保证程度要求很高的水源地勘探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泰安市旧县水源地水质评价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春荣 《地下水》2007,29(1):72-74
运用灰色局势决策方法对山东省泰安市旧县水源地的地下水质进行评价,并根据旧县水源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水源地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西北某城市傍河水源地及其上游原油储备库为研究区,利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GMS建立了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耦合模型。根据不同的水源地地下水开采方案,应用危害最大化原则,预测未来10年内原油储备库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羽对水源地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原油储备库距离水源地较近,但由于原油储备库所在区域仅有薄层含水层,而水源地处于其下游的断陷盆地内,形成了特殊的水文地质结构。这使得原油储备库地下水向下游的补给十分有限。水源地地下水补给主要来自北面的黄河,即使水源地加大开采也只能对石油污染羽产生很小的拉动作用。在这种情况下,10年之内原油储备库污染羽不会污染水源地地下水。从长远考虑,为增加水源地的供水安全,应恢复黄河南河道,在增加水源地补给的同时,也在水源地与污染场地之间形成天然的水力屏障,可以从根本上防止有机污染羽对水源地的威胁。  相似文献   

13.
西南地区岩溶水源地类型及开发技术条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王宇 《中国岩溶》2009,28(4):370-374
明确了岩溶水源地的定义,并提出了新的岩溶水源地分类方案。首先按岩溶含水层的埋藏分布、岩溶水出露状态,将岩溶水源地划分为天然出露的岩溶水源地及隐伏的岩溶水源地两大类。然后再根据岩溶水源地的岩溶含水介质特征(导水和赋水空间形态、结构及水动力特征)进一步将天然出露的岩溶水源地划分为暗河、泉、表层泉三个亚类,将隐伏的岩溶水源地划分为饱水带富水块段、表层带富水块段两个亚类。并研究评价了各个类型的岩溶水富集规律、动态特征、岩溶水资源、开发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水源地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的主要水源,水源地安全性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DRASTIC法是国际上关于水源地脆弱性评价较为成功的一种方法,它较全面地考虑了与水源地脆弱性有关的各种因素,但鉴于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研究精度不一,评价结果往往与实际不符,对水源地安全性评价因子的选取和赋予的内涵上应因地而异。该文依托山东省主要城市饮用水安全保证调查评价项目,在DRASTIC法研究的基础上,将评价因子赋予新的内涵,使之更加符合山东省水源地的实际,并对城市地下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性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5.
高淑琴  戴长雷  邓国立 《水文》2008,28(2):30-33
地下水水源地论证是新建和扩建地下水水源地的前提,高寒地区傍河型地下水水源地论证在关注地下水质量和允许开采量的同时,非常注重水源地含水层开采对水环境及其它用水户的影响.本文以黑龙江省孙吴县热电厂供水水源地为例,从论证目标、约束条件和论证方法等方面对高寒地区傍河型地下水水源地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高寒地区傍河型浅薄含水层地下水水源地的补给来源在冬季主要为含水层侧向径流补给;孙吴县热电厂供水水源地可以满足热电厂正常运转对水质和水量的要求,并且不会对区域水资源和其它用水户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康卫东  王润兰 《地下水》2006,28(1):23-25,32
本文简要回顾了水源地的分类历史,分析了科学分类的基本原理及其分类流程,就水源地的分类目标、分类原则、分类对象、分类指标等进行了探讨,构建起了地表水与地下水既相容统一又相互独立的水源地分类体系,并对水源地分类方案的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丽红  王启田  王开章 《地下水》2007,29(6):99-102,121
随着饮用水质量标准的提高,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也应随之完善.从水源地安全的内涵出发,构建了包括水量、质量、脆弱性和生态环境4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的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分析计算方法,从而为新标准实施后地下水源地安全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监测资料,分析了榆阳煤矿矿井水的来源、矿井水与煤层顶板各含水层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特征、矿井涌水通道特征、不同含水层地下水对矿井水的“贡献”率,研究了红石峡水源地补给来源,探讨了榆阳煤矿开采对红石峡水源地的影响,提出了榆阳煤矿开采对红石峡水源地影响不大的结论,但由于红石峡水源地范围内煤矿较多,众多煤矿大范围、高强度开采将直接影响红石峡水源地补给来源。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适用于孔隙承压水水源地的BP-遗传元胞自动机方法,这种方法的原理来源于地理元胞自动机的方法框架。把每个水源地作为一个元胞,每个水源地的下一时刻的状态由其本身、周围水源地上一时刻的状态和下一时刻的行为及它们所处的环境条件决定。并用该方法进行了多水源地水位并行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叶利 《地下水》2007,29(3):92-93
永济蒲州水源地是永济市及运城市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供水水源,水源地位于永济市西部蒲州老城至韩阳一带的黄河一级阶地上,面积 47.88 km2,水源地现状开采层为浅层地下水,主要接受黄河地表水的激发补给,黄河地表水是影响水源地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因素,根据水源地多年地下水动态统计分析结果,水源地属水文-开采动态类型,尽管由于近年来黄河来水量相对减少,水源地地下水位略有下降,但水源地可开采资源量仍远大于目前的开采量,水源地尚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