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好望角是位于非洲大陆南端的一个岬角,它原先不叫这个名字,而叫“风暴角”。1486年葡萄牙冒险家迪亚士率远航船队沿新航线去印度寻找“黄金之国”,在这里突遇风暴,此后就把这个岬角取名为“风暴角”。后来,西欧殖民者给它取了个更吉利的名字——“好望角”,表示从大西洋航行至此,“黄  相似文献   

2.
张箭 《海洋世界》2007,(12):36-40
在这以后几年,葡萄牙又派出了两支探险队去寻找先后失踪的科特·利亚尔两兄弟。人们期望他们会在航船损坏以后被困在某地,像"鲁滨逊"那样坚持下去。但都无果而归。  相似文献   

3.
孙洁 《海洋世界》2011,(7):30-31
麦哲伦(1480-1521年),全名费迪南德·麦哲伦,是葡萄牙的贵族.他是著名的航海家和探险家,曾先后为葡萄牙和西班牙作航海探险.在麦哲伦开始环球探险的27年前,哥伦布率先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但是哥伦布至死都认为那是自己梦想中的亚洲大陆.麦哲伦在环球探险之前也完成了数次远航,积累下了丰富的航海知识.  相似文献   

4.
若兰 《海洋世界》2011,(7):40-41
在地理大发现的时代,葡萄牙有了南非航线,西班牙也发现了通往印度洋的新航线,英国和法国作为后起之秀哪肯甘心呢.话说它们在寻找东北航道时也费了不少力,无奈又香又甜的胜利果实却被俄罗斯摘走了.也正因此,它们对于这条西北水道势在必得.  相似文献   

5.
读编往来     
《海洋世界》2013,(8):4-5
不少读者因为上期的航海主题开始对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产生了兴趣,这次我们就聊聊他的几次重要航海行程吧。郑和下西洋,使中国的远洋航行出现了实质性的突破,开辟了一些新航线,形成了多点交叉的海上交通网络。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  相似文献   

6.
人们在航海实践中最关注的问题是航行安全和航运效率的提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优选航线。所以优选航线的概念并不是最近几年才提出来的新东西,但它以不同的方式经历了整个航海历史阶段。从古代起,航海家就以各种基于水文气象观测的参考资料给出关于选择安全、经济航线的各种咨询。美国邮政局局长弗兰克林还在17世纪就指出了,不熟悉北美海岸附近海流状况的英国海员从朴次茅斯港运邮件到纽约比在横渡大洋过程中利  相似文献   

7.
究竟是谁首先发现南极大陆,这个问题的确很难回答。俄国探险家,航海家别林斯高晋率领的探险队和美国船长帕尔默,于1821年2月11日在南设得兰群岛附近不期而遇,一时引发了一场美,俄两国究竟谁先发现南极大陆的争执。而与此同时,英国则声称,他们的史密斯船长和探险家爱德华·布兰斯菲尔德早在1820年1月30日就已经发现了美国人帕尔默看见过的陆地(即南极半岛),并取名为“格雷厄姆地”,时间整整比帕尔默早了10个多月。  相似文献   

8.
主编手记     
屠强 《海洋世界》2005,(7):F002-F002
作为现代人,我们很难体味到古人航海时的艰辛。而六百年前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在生活于今天的我们看来,有些近平于神话。不过郑和航海不是神话,郑和也不是传说中教引我们的神仙,而是一位实实在在的航海英雄。古人航海多借助自然天象,因此,比现代人航海更富有浪漫主义和幻想主义的特质。比如现代人航海,在出发前,就可以通过气象卫星,先了解未来航线上的天气和海况;可以通过全球卫星  相似文献   

9.
航海的重要事件指南针在宋代用于航海。12世纪,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郑和七下西洋(1405~1433年),历时近30个春秋,到达过30多个国家,是人类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1487年,B·迪亚士率队沿非洲西海岸到达今天的“好望  相似文献   

10.
地处非洲西海岸加那利群岛的正南方是博哈多尔角,由于这一带海域有看不见的海流经过,这里终年大雾弥漫,波涛汹涌,加上这一海域险滩暗礁密布,所以在中世纪以前,欧洲的航海者常在博啥多尔角触礁遇难。人们流传着在那黝黑的巨大漩涡里,住着妖魔和遇难水手的鬼魂。博哈多尔角的悬崖下,是“魔鬼之海”,“世界之尽头”。  相似文献   

11.
在西欧,率先发起大规模航海探险活动的国家是葡萄牙.正如每一次成功都不会是偶然的,成功总是青睐于那些有准备人的.葡萄牙作为大航海时代最早的受益者,也并不是偶然的.为什么幸运女神会格外眷顾葡萄牙人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传奇人物--葡萄牙的恩里克王子.  相似文献   

12.
王存信 《海洋科学》1977,1(2):20-25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的一个组成部分,由包括北部的宣德群岛和南面的永乐群岛在内的三十多个珊瑚岛、礁组成。 西沙群岛和东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一样,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特别是我国广东省和福建省的渔民,世世代代在这些岛屿及共邻近水域从事生产和航海活动,积累了大量有关航海、气象、  相似文献   

13.
威尔克斯,Ch(CharlsWikes,17984.3~18772.8美国南极探险家。1798年4月3日生于纽约,1877年2月8日抿于华盛顿。1818年进入海军。1838~1842年率探险队进行环球航行,进入南极区,发现威尔克斯地(100°~142°20′E),途中对大洋洲波里尼西亚的约260个岛屿,其中包括菲尼克斯群岛和托克劳群岛中三个以前没有查明的岛屿。探险队员中有后来成为著名的美国地质学家J.D.达纳(JamesDwightDana,1813~1895)。1844~1861年撰写考察报告,亲自写了19卷中的7卷。1866年晋升为海军少将。著有《美国探险队纪事》(5卷,1845);《美国西…  相似文献   

14.
在加勒比海东部小安的列斯群岛的向风群岛中部,有一个不大引人注目的小岛,它就是圣卢西亚岛。每当天气晴朗的时候,在它北面的马提尼克岛用普通的望远镜就可以看到它。当年哥伦布航海来到加勒比海的时候,相继发现了牙买加、巴哈马、古巴、海地,以及波多黎各等众多岛屿,可不知为什么却没有发现圣卢西亚岛。加勒比印第安人世代居住在这个岛上,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1651年法国殖民者占领了这  相似文献   

15.
海洋人物3     
拉·佩鲁兹 ,comte de ( Jean- Fran sois Galaup,comte de La Pérouse,1 741 - 0 8- 2 2~约 1 788)法国航海家。 1 741年 8月 2 2日生于阿耳比附近的列久阿。 1 75 6年在法国海军服役。奉法国路易十六世之命 ,于 1 785~ 1 788年去亚洲东北岸探险航行。 1 785年 8月 1日由法国出航 ,率《指南针号》和《观象仪号》两船考察了太平洋群岛 ,美洲西北部海岸和亚洲东北部海岸 ,发现位于库页岛和日本北海道之间的拉佩鲁兹海峡 (以他本人命名 )。探险队在离澳大利亚东南部植物学湾后 ( 1 788- 0 3- 1 0 )即无消息。直到 1 82 6~ 1 82 7年 ,英…  相似文献   

16.
还在中国元朝时,一个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人从中国返回本国写了一本书《马可·波罗游记》。正是这本书把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上原本寂寞冷清的浩瀚海洋搅动得躁动不安,也为欧洲编织了寻找东方"黄金之国"的梦想。在马可·波罗的影响下,世界大航海时代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序幕,葡萄牙、西班牙、英、法、俄、荷兰等欧洲国家纷纷登场各逞英豪,要在地理大发现中分一杯羹。这些航海探险  相似文献   

17.
正人们常用"缘木求鱼"这个成语来比喻方向、方法不对所以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的确大多数鱼儿离开了水就不能生存,但是有一种鱼却可以离开水生活。它不但能离开水,还能上树,这就是弹涂鱼——一种进化程度较低的古老鱼类。弹涂鱼概况弹涂鱼是货真价实的鱼,属于刺鳍鱼科,一共有25种,生活在非洲西岸、印度、太平洋水域、新赫布里底群岛热带及亚热带近岸浅水区(美洲不产),中国常见的有三种,分别是弹涂鱼、大弹涂鱼和青弹涂鱼。弹涂鱼是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最佳航线是在变化着的海洋水文、气象条件下获得的航行安全、航时最省、人员舒适、货损最小的理想航线。最佳航线服务,就是应用航海学原理,以海洋环境预报和船舶运动性能为基础,面对各种特定的航行要求所作的航线最佳化过程和船舶跟踪服务。 实践表明,最佳航线服务不仅在提高航运经济效益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在科学研究、军事活动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近几年来,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对最佳航线服务从理论和方法上进行了探讨。并于去年在北太平洋地区成功地进行了最佳航线服务的一系列实船试验。本文仅以莺歌海轮由塘沽新港至温哥华航线试验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研究提出航线通航窗口这一概念,并针对东北航道提取了2005—2014年的航线通航窗口。通过对航线通航起讫时间和通航期的分析表明:东北航道平均通航起始时间为7月中下旬,结束时间为10月中下旬,平均通航期90 d左右,十年间通航期波动比较大,没有稳定的变化趋势;影响航线通航的关键水域包括:东西伯利亚水域、拉普捷夫海水域和维利基茨基海峡至谢尔盖·基洛夫群岛水域。研究表明:利用航线通航窗口可较好地反映航线所经水域的冰情,可为船舶开发利用北极航线,制定安全、经济的航行计划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对航海常用等角航线的航迹计算公式存在的常数化和近似化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由地图投影等角变形理论,推导其严密计算的表达式,并借助计算机代数系统对其中复杂的数学公式进行优化,提高了航线的精度,为航海人员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用公式。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墨卡托航法航迹计算公式精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正解误差和反解误差均在毫秒级,满足航迹精确计算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