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种识别热带气旋降水的数值方法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提出了一种有于识别热带气旋降水的数值方法。这一方法是在中国国家气候中心与美国国家气候资料中心的双边合作研究中得以实现的。该方法的识别结果与天气图人工判别结果相比较表明,两者结论十分一致。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模式识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学技术例如机器视觉、生物学、地学等学科已有应用。用天气图找相似做预报是预报员多年常用的方法,但是用肉眼识别图,每次只能翻阅少量几年,并且是感性的定性分析。如果我们预报员在预报决策的一二十分钟内把几十年的天气图都查阅一遍,则是人们早已期望的,但苦于  相似文献   

3.
袁美英  徐南平  于振东 《气象》1994,20(6):15-19
利用经过截取处理的欧亚范围的欧洲格点数据,通过运算转化为屏幕网格资料,采用逐点追踪方法绘制等压线,运用统计识别法和模糊识别技术,结合实测风场订正,对高低压中心和槽线进行分析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计算机能基本准确的识别出高低压中心及槽线,且速度比人工快得多,从而可做为人工智能工作站的一相接口,并为天气图的客观化和自动化分析作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4.
风廓线仪识别高压系统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分析高压系统的特点出发,绘制模拟风场,结合高空天气图,用实测的风廓线仪资料对高压系统进行识别,确定高压中心前沿和后沿经过测站上空的具体时间和影响的高度范围,并分析高压区域内部的大致结构.从识别的结果看,单站的数据与多点同时测量的数据在表现形式上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5.
利用历史天气图资料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近几年的冰雹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雷达回波基本反射率、回波顶和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参量的跃增反映了冰雹云内物理特征量的短时急骤变化而形成冰雹的特点,在防雹工作中,利用冰雹云的目测结合雷达回波的形态识别和特征参量进行冰雹云的识别,可使防雹作业指挥能得到准确的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6.
气象文摘     
1大尺度运动低频起伏的研究低频起伏是时间尺度为一周或更长的运动。如今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类型识别上人们已经能够比较好地解释每日天气图上各种特征的三维结构和时间变化了。然而在一周平均或月平均图上呈现出来的特征仍属未知  相似文献   

7.
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浙江省气象台近几年来业务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已大大加快。继1989年1月实现了天气图填图自动化之后,今年元月1日,又实现了天气图分析自动化。从而使40多年来预报人员又慢又累地靠手工操作画圈圈分析天气图的老套套,成了历史,使几十年来天气图分析自动化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8.
西南低涡是形成于青藏高原东侧的特殊天气系统,国内学者目前对于西南低涡的识别没有统一的标准。通过分析西南低涡的主要特征,结合高度场、涡度场、风场,设计了一种适应于西南低涡的HVW识别方法,将其应用于2014年6—8月GRAPES-MESO高分辨率格点分析资料,对比与西南低涡天气图实况的差异。通过对西南低涡的识别、低涡生成和消亡时间、低涡中心位置以及低涡中心强度这几方面的具体分析,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HVW识别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出高精度格点资料中的西南低涡过程,与格点实况的吻合率达到87.5%;对于天气图和格点资料都能够再现的西南低涡个例,HVW识别方法的准确度能够达到90.9%,说明HVW识别方法能够有效捕捉西南低涡。2)以天气图实况资料为西南低涡生命时长检验标准,HVW识别方法能够合理分析低涡的生成和消亡时间。3)对西南低涡中心位置偏差进行分析发现,HVW识别的西南低涡中心位置不仅位于西南低涡气压低值附近,更位于风场辐合中心。4)对西南低涡中心强度的评估发现,格点实况与HVW识别方法分析的西南低涡强度差异几乎可以忽略,充分说明了HVW识别方法包含了格点实况的高度场信息,也说明该识别方法的西南低涡中心强度可以用来代替格点实况结果。通过对2014年6—8月西南低涡过程的具体分析,验证了HVW逐步循环定位方法的可行性、合理性以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历史天气图数字化与数据检索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华 《气象》2002,28(3):46-49
为了实现历史天气图的机器浏览与检索分析,采用先进的图形数字化技术,对原纸张型历史天气图进行数字化处理及检索应用。  相似文献   

10.
给出了短期预报通常所用天气图上经、纬度坐标向计算机屏幕坐标的转换公式和C源程序。适用于任何分辨率显著屏上的天气图  相似文献   

11.
分段多次填图程序设计及对原程序的几点改进李惠敏,马志强(赤峰市气象局)地面天气图是天气预报的基本资料和重要依据。提供准确、及时、清晰的地面天气图,无疑是搞好天气分析预报的重要环节。微波线路的开通以及实现计算机自动填图,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面天气图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天气图表示大气环流特征和大气的基本物理状态;能量图代表了大气的能量特点。为此,我们用天气图与能量图结合的方法对济宁大—暴雨预报作了尝试。 依据1965年——1977年13年850、700、500hPa三层天气图资料,计算了三层28个指  相似文献   

13.
当今,许多新的预报方法及各种先进仪器设备在气象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我国,天气图仍然是预报业务的重要工具。天气图分析得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预报员对天气趋势与天气过程的预测结果。地面天气图分析中,由于地形及下垫面性质对近地面层温度的影响,使得蒙古高原  相似文献   

14.
陶诗言 《气象》1977,3(1):26-29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预报的方法和技术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现将目前我国气象台、站天气预报的一些方法、思路、依据的原理、步骤以及预报技术中的一些问题作一简括的介绍。 天气图预报方法 天气图预报方法已有100多年历史,自从有电报后,各地同时间观测的气象资料能及时集中到各国的气象中心,分析出天气图。从天气图上看到有一个个  相似文献   

15.
《气象科技》1979,(1):22-22
目前日本气象台的天气预报不管是根据值班人员的经验做预报或采用数值预报,都是以天气图为主要工具。天气图上所反映的天气系统一般都具有一千、二千公里以上的范围,但在我们肉眼所能观察到的天空,直径仅在30公里左右,实际的天气却是经常受天气图上表示不出的那种中小尺度现象的支配。  相似文献   

16.
对流天气预报中的环境场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小玲  谌芸  张涛 《气象学报》2012,70(4):642-654
中尺度对流天气的分析包括以天气型识别和中尺度过程分析为主的主观分析,以及以动力热力物理参数诊断为主的客观分析。利用"配料法"预报的思路,通过诊断有组织的深厚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4个条件(水汽、不稳定、抬升和垂直风切变),开发了中尺度对流天气的环境场条件分析技术(对流天气图分析和客观物理量诊断技术),并应用于中国国家气象中心的强对流天气预报。以中尺度对流天气的天气图分析方法为例,介绍如何利用高低空观测资料,分析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环境场条件;并以数值模式释用为主的强对流特征物理量诊断分析为例,介绍如何动态诊断对流天气的动力热力条件演变。  相似文献   

17.
一、序言从1973年10月以来,日本气象厅的电子计算中心每天作出两次重要天气图(Significant Weather Chart),其工作几乎全是由电子计算机做的。有两种天气图用机器计算并绘制的,一种是亚洲地区图,另一种是太平洋地区图,它们均向外传真播送。起初,这种重要天气图是和数值天气预报的三层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雹云雷达回波特征及其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雹云雷达回波特征及其识别秦元明《吉林省气象台》1引言冰雹是我省夏秋季节重要灾害性天气,它对工农业生产及人民安全有很大危害。目前,对于中小尺度系统雹云的落区及发生时间预报用常规天气图方法是有一定困难的。雷达在气象业务上的使用,成为临近预报雹云的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部7类暴雨异常环流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钱维宏  蒋宁  杜钧 《气象》2016,42(6):674-685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瞬变扰动天气图上的扰动场天气系统对区域暴雨的落区指示能力强于传统天气图上的总场天气系统。为供预报员在业务预报中参考,本文划分1998年发生在中国东部地区的41日次区域暴雨为7类扰动场天气系统。与区域暴雨相联系的7类异常环流型分别是:华南切变线、华南涡旋、华南倒槽、长江切变线与槽、沿江涡旋、华北涡旋和东北涡旋。无论是在对流层的垂直剖面上,还是在850 hPa水平分布上,扰动天气图上位势高度低值和风扰动辐合处并配合大的水汽扰动对应有区域暴雨,而传统天气图上的低值系统和高水汽区与暴雨之间存在位置上的偏移。由此建议,用实况大气变量和中期数值模式产品绘制扰动天气图有助于预报员确定区域暴雨落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Micaps进行二次开发,制作了1个Micaps平台历史区域小天气图显示系统,应用本系统,历史上某年、月、日08、20时区域小天气图得以在Micaps平台上重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