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非金属超大型矿床与板块构造及地壳演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非金属超大型矿床与板构造和地壳演化的关系,表现在不同板块构造环境形成不同的超大型非金属床组合,相同板块构造环境而不同板块对象所形成的超大型非金属矿主档又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2.
张勃夫 《吉林地质》2000,19(1):18-22
叙述了吉林省的区域地质环境和与农业地质相关的优势--非金属矿产资源.介绍了本省具有农业经济特色的名、优、特农业经济作物产品.提出了农业地质勘察、研究与开发工作的基本内容,并进一步探讨了开展农业地质的思路和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东部地球化学金属省的划分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区域地球化学场形成和发展演化与地壳发展演化阶段物质组成关系密切,这种关系体现在区域地壳物质组成的差异性,决定了区域地球化学场的性质和结构,地球化学金属省是区域地球化学结构的组成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可以划分出五个与区域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地球化学金属省,为区域成矿预测、普查找矿、远景规划、靶区选择等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沉积建造特征及其中膨润土、沸石和珍珠岩成矿系列和形成规律的研究,认为上述非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主要受中生代北东、北北东向断陷带和断陷盆地的控制。区域构造控制了火山活动和沉积作用,从而控制了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使其中堆积了相当厚的多旋回陆相火山-沉积建造,为膨润土、沸石等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类似的物源、相似的转化介质及古气候、古地理等必要的条件和环境。从而构成了上述非金属矿产共生与伴生的成矿系列,并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三个成矿区和五个成矿带之中。  相似文献   

5.
蔺广太 《吉林地质》2001,20(4):72-76,87
四平地区矿产资源以非金属为主,硅灰石、石灰石、硅砂、膨润土、伊利石、天然气等矿种储量位居吉林省同类矿种前列。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非金属矿开发利用的调查研究,对本区非金属矿深加工及开发方向做了进一步探索,提出了可供政府决策的观点,只有做好非金属矿产深加工工作,四平矿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敦化地区新生代火山岩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星  崔天夫 《吉林地质》2010,29(1):9-11,17
吉林省敦化地区新生代火山岩主要分布在敦化—密山断裂带及其两侧。本文以其分布状况、岩石类型、岩石化学与地球化学特征、火山岩相以及构造环境等方面论述该区新生代火山活动规律、岩浆演化等,并与区域资料进行分析对比,从而为该区新生代火山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际的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特征及其变异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文礼 《吉林地质》1991,10(1):38-43
本文根据“吉林省地下水环境背景值调研”成果,扼要介绍了吉林省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给出,潜水环境背景值分带规律与时空演化特点。并对影响变异的环境因素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东部的大地构造环境与构造演化轮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肖虹 《现代地质》1990,4(1):107-113
本文运用活动论思维,根据东亚构造发展的宏观背景重新认识吉林省东部地区的大地构造环境与构造演化史。阐明吉林省东部在不同时期所处大地构造环境的变化及由此所决定的不同构造阶段所表现的不同构造属性与特征,为中、新生代以来该区所发生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及成矿作用提供时空背景。 本文强调了中生代以来巨大的构造改造对于塑造现今裸露地表的综合地质体面貌的重要意义。忽视它的影响就有可能把许多原本是中、新生代构造运动的产物误认为是前寒武纪就有的古构造,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甚至导致谬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石墨是重要的非金属矿产,也是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原料。本文通过系统的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从成矿时代、成矿环境、物源等方面总结了深变质岩型显晶质石墨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同时涉及生物起源和生态演化,有助于显晶质石墨矿床的成矿模式探讨。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夹皮沟地区金矿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模式及成矿预测》项目由吉林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承担完成。于1991年3月29日,由吉林省地矿局科技处主持,聘请长春地质学院,吉林省地质情报研究所,吉林省地质矿产局等单位在长春召开了该项目评审会。与会专家、教授对该项目给予了很高评价,一致指出,该项目选题合理,针对性强,工作中运用了太古宙中深变质岩区岩石—地质构造事件法,比较客观地真实的反映了夹皮沟地区花岗—绿岩地体形成和发展演化历史。在地质构造研究方面,以综合信息分析与地质调查相结合,进一步确立了以会全栈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非金属矿床的成矿系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陶维屏 《地质学报》1989,63(4):324-337
由于物质来源或矿化途径的相关和联系,受一定成矿作用的组合的控制,因成矿微环境差异或控矿因素演化,在一定的大地构造环境中,一定种类的非金属矿床有规律地同时生成或不同时但先后顺序生成,都可以构成非金属矿床成矿系列。控制矿床成矿系列形成的地质环境最真实地记录于含矿建造中,而相关的有联系的或必然先后发生的成矿作用又是形成一个成矿系列中各种矿床的必要条件,故非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可以含矿建造与成矿作用来分类。据现有资料中国非金属矿床可划分出13个成矿系列。研究成矿系列可丰富矿床学理论,指点找矿方向,指导矿产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前寒武纪非金属矿产的分布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我国前寒武纪非金属矿产的分布和特征,指出菱镁矿、硼矿、磷矿、滑石、石墨等非金属矿产赋存于不同的沉积建造、火山堆积以及不同变质岩系之中,是由古陆块的构造部位所决定的。前寒武纪非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与大陆地壳演化关系密切,古元古代大陆拼合焊接的造山带和新元古代稳定地块的海相沉积是两个十分重要的非金属矿产成矿构造环境,前者在中国北方(如胶辽裂谷、佳木斯地块)形成菱镁矿、硼矿、滑石矿和石墨矿等矿床,后者在南方(如扬子陆块、苏鲁大别带)主要形成磷矿床。前寒武纪产出大型、超大型非金属矿床数十个,成因类型主要有沉积变质型、岩浆热液型和沉积(弱变质)型,文中着重对硼、石墨、菱镁矿、滑石、磷矿等五个主要矿种的资源分布及矿床地质特征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世界上前寒武纪铅锌硫化物、条带状含铁建造、含金砾岩以及含煤建造等若干世界著名矿床的地质特点,试图从金属及非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的角度,探讨在地球的这段古老的地质时期生物界对于成矿作用的影响。研究生物演化对成矿作用的影响,研究生物演化与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认识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机理,也有助于人们了解生物界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吉林省内各个地史时期地质构造环境、演化规律及成矿特点,划分了10个区域性成矿系列,21个亚系列。同时,分析了各亚系列主要的成矿物质来源、生成顺序、不同成因类型的金属成矿系列的伴生规律,以及隶属这一构造环境控制的成因上有联系的非金属成矿系列。为在省内某一特定成矿地质背景条件下寻找系列矿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天津虽不是资源大省,但矿产资源种类较多,成矿类型较为复杂。本文总结了天津市辖区内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征,并系统总结了矿产资源的时空演化规律:时间上,成矿作用发育持续时间长,按构造演化时段,可分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5个时段,以元古宙为主要成矿期;空间上,可以划分为2个Ⅲ级、4个Ⅳ级构造单元,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Ⅳ级构造单元的蓟唐裂谷中,油气、地热、地下水等矿产主要分布在南部黄骅坳陷区。根据矿产时空分布规律和地质构造环境,将天津全域划分为2个Ⅲ级成矿带,6个Ⅳ级成矿亚带,并厘定出11个矿床成矿系列22个亚系列,建立了区域成矿谱系,探讨总结了不同成矿作用、成矿单元与成矿系列的演化趋势,认为沉积作用是天津最主要的成矿作用,形成的成矿系列呈现出由中元古代金属、非金属→晚古生代、中生代能源矿产煤→新生代能源矿产石油、天然气的演化趋势;矿床成矿系列随着时间演化,在晚期不同成矿单元内均呈现多样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东部主要北东向断裂带地质特征及地壳演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吉林省东部主要北东向断裂带包括伊舒断裂带,敦密断裂带及鸭绿江断裂带,对吉林省东部地质构造环境划分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这些断裂带的地质特征,讨论了断裂带地壳演化,其演化历史可划分为韧脆性剪性阶段,边缘断裂阶段,左行走滑阶段,造山阶段,盆岭阶段及逆冲推覆阶段等六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由吉林省非金属矿产及材料研究所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岩石材料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非金属岩石和矿物开发及应用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9月在长春召开。会议由我会矿物岩石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春地质学院李高山主持,吉林省非金属矿产及材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是我国非金属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大省之一,矿泉水资源也质优量大,且具有竞争优势,开发利用率极为可观。本文从非金属的深细加工、尾矿利用,矿业结构调整以及矿泉水的开发规模等方面探讨了利用我省的资源发展地方经济的后发优势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第三纪火山岩年代地层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玉鲸  殷长建 《地质论评》1999,45(7):204-214
本文对吉林省第三纪年代地层、岩石地层、火山事件地层提出了新的划分方案。建立了15个火山事件地层序列。依据区域性地层角度不整合及构造岩浆活动的性质,划分出三个构造发展阶段。对比吉林省及邻区与日本列岛各阶段主要地质事件的特征,获得了第三纪的火山活动构造环境新认识:第一阶段(62~34Ma)总体上为挤压造山环境,由初期的弧后拉张转为后期的挤压,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斜冲地球动力学机制有关。第二阶段(34~5.2Ma)为拉张环境,受日本海盆的打开和演化直接控制。第三阶段(5.2~1.64Ma)为挤压抬升环境,对应着菲律宾海板块向日本岛弧下的俯冲。  相似文献   

20.
山东烟台金斗山金矿非金属矿物成因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产于烟台金斗山金矿内的贯通性非金属矿物石英及碳酸盐类的化学成分、晶体习性、流体包裹体和天然热发光特征做了研究,结果表明,矿床的主成矿阶段的环境介质为酸性偏中性,富矿和贫矿石英的热发光曲线均为双峰型,但峰点温度、总积分强度有显著差异。碳酸盐类矿物的总体演化趋势为从富镁铁向富钙方向演化,碳酸盐热发光曲线的峰型和积分强度是判别成矿期和非成矿期碳酸盐的可信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