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地图的文化内涵与社会文化价值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地图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类历史长河中逐渐成长的文化硕果之一。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地图的文化内涵,从地图的基本特点论述地图对社会文化的表现,地图使用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地图是国际上的三大通用语言(音乐、绘画、地图)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自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为“国际地图年”,充分说明了地图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地图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社会文化的载体,“地图构建世界,而非复制世界”,这就是地图的魅力所在. 地图文化作为一种科学文化,与人类社会的演进及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地图历史、地图哲学、地图产业等密切相关,对探讨地图演化规律,推动地图科学、技术、工程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就是研究地图文化的目的.地图文化研究是一个新的领域,是以文化视野诠释地图,用地图解读文化.  相似文献   

3.
1 地图和文化的关系 《测绘科学》:何谓地图文化? 王家耀:先从地图和文化的定义说起.地图是国际上的三大通用语言(音乐、绘画、地图)之一,地图具有国际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自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为国际地图年,充分说明地图对人类社会的极其重要性.地图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社会文化的载体,“地图构建世界,而非复制世界”,这就是地图的魅力所在.什么是文化?很难说清楚!西方学者罗威勒(A·Lawrence lourll)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以捉摸.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形状.我们想用文字来界定它的含义,这正像要把空气抓到手里一样;当着我们寻找文化时,它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以外,它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4.
朱炳贵 《地图》1999,(1):39-43
地图是一种古老的人类语言,它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产生的,它的产生发展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总和,包括人类智慧结晶的知识、行为和物质存在,以及凝结在这些存在中的思想意识、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上生长起来的地图,凝结着人类的价值观念、创造精神、审美意识;同时,地图作为人类用图形方式表达对世界认识的语言,是一种文化手段、文化工具,它对文化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一、地图文化发展历程掠影地图的发展历史几乎与人类文明一样悠久,它是与文化共同发展起来的。自从人猿揖别,人类便开…  相似文献   

5.
娄维思 《北京测绘》2021,35(9):1146-1150
手绘地图作为一种视觉图像的呈现,注重地图的文化和审美,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近年来,有关旅游手绘地图的产品中仍缺少相关的技术流程和工艺技巧.尝试建立一种新的手绘导览地图制图的技术流程,制作一张融入独特文化主题、历史文化信息、专题元素的手绘地图,从思考地图的意义开始,到制定总体技术路线、前期准备、地图设计、编绘排版、校正修正、出图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以历史文化街区大栅栏为研究对象,绘制出手绘导览地图,探究大数据应用与手绘地图的新表达形式,创新地理信息应用新模式,为探究地图的文化内涵做了尝试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数字地图,21世纪测绘业的支柱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高俊 《测绘通报》1999,(10):2-6
一、地图 地图是地表的模拟图像,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标志,代表着一种文明和文化,它是人类认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结果,也是再认识的工具.只要这种认识是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那么地图的发展也就一次比一次深化、优化而无止境,地图的形式和内容也因技术与文化的进步而不断变化更新.  相似文献   

7.
主编寄语     
地图与人们认识世界的历程是相伴相生的.据考证,在史前时代,人们就用各种物件,比如石块、贝壳、树枝等记载自己周边的环境和经过的路线,犹如结绳记事一样.今天,世界已知最早的地图实物是刻在陶片上的古巴比伦地图.古巴比伦是与中国、古印度、古埃及齐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孕育了璀璨夺目的巴比伦文化.史实证明,在人类历史上,凡是文化发展最旺盛的时候,也是地图发展处于最巅峰的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地图是文化的孪生兄弟”也不为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类世成为学术热点,人类世地图随之出现。人类世地图作为一种宏观的“人-环境”关系地图,主题新颖,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值得关注和研究。首先,介绍人类世的概念,并据此辨析人类世地图的内涵与特征;然后,以列表和举例的形式,对部分典型人类世地图的表绘内容、表示方法和表现手段进行介绍与探讨,分析其优劣;最后,阐述地图对于人类世研究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人类世地图的局限,提出从技术运用、艺术设计等方面提高其信息承载力、地图表现力和多元共情力。  相似文献   

9.
论旅游地图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家春  高飞  柳锦森 《测绘通报》2008,(3):47-49,77
旅游及地图的文化与审美属性决定了旅游地图的文化与审美属性。从调查分析我国旅游地图的现状与主要存在问题着手,指出当前我国旅游地图在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上的缺失,并进一步分析阐述旅游地图的文化与审美属性,对旅游地图的编制设计提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丁旭华 《测绘通报》2015,(12):105-107
地图是人类进步的产物,是人类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文化之一。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纸质地图如何紧跟时代步伐,与电子科技技术结合转型发展?又如何进一步创意创新地图文化产品满足广大用户需求?本文对此提出了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地图学科在各个阶段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进行了分析,它们是:图上与实地之间的差异;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的矛盾;在制图作业中出现地图内容简化的矛盾;传统地图设计与现代地图设计的差异;如何从定量处理到定性分析解决编图自动化这个长期困惑我们的矛盾;地图学的普及与提高之间的关系;地图学的定义和概念不断发生变化,不断发展。文章认为,深入研究一门科学矛盾的内涵,找出解决它的方法,是十分重要而且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对古文化遗址的文化重要性所覆盖的内涵加以揭示 ;概述了MapInfo的技术特征 ;提出了基于MapInfo的古文化遗址保护与监控方案。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技术引入地图学之后,引起地图制作与生产方式的极大变革。地图设计作为地图制作的核心,其内涵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以电子地图的多尺度表达为目标,探讨了地图设计在时空尺度上的扩展,提出了多尺度地图设计模型。为地图设计知识的抽象化、可视化以及设计知识向普通大众的传播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相似文献   

14.
钟琳颖  沈婕  毛威  王孟和  俞肇元 《遥感学报》2021,25(12):2421-2430
作为人类文明的见证,古城文化遗产让文明记忆更加鲜活,城市生活环境得以延续。叙事地图结合了地图学及叙事学对于空间信息、时间信息的表达优势,不仅是近年来地图学的新兴方向,也为古城文化遗产展现提供了新型空间叙事载体。论文针对古城叙事地图表达需求,从地理学时空视角出发,研究了古城叙事地图的组成要素及其结构与关系,构建了古城叙事地图知识图谱。在此基础上,以清江浦古城为例,设计了古城叙事地图的架构,基于清江浦遥感影像、照片、史志等多源资料,利用倾斜摄影测量与三维实景建模技术构建了古城典型景观建筑模型,设计与实现了多尺度、多载体的古城叙事地图。本研究提出的基于时空知识图谱叙事地图设计思路、基于遥感影像等多源资料的古城景观模型构建技术以及多尺度、多载体的古城文化遗产景观复现方法为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GPS技术具有实时导航、定位准确的特点,遥感影像能提供快速及时的地理信息,它们当前还未广泛应用于地图的制作,本文尝试将这两种技术结合应用来编制地图,进而探讨在制作过程中的数据处理、重点文物图的设计与编制等问题;并以制作武汉大学的重点文物图为例,来说明和分析这种制作方法所具有的显著特点和具体操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高俊 《测绘学报》2017,46(10):1219-1225
提出了测绘科技发展特别关注的4个领域:一是将测绘服务领域从地球表面向多维空间(赛博空间)扩展;二是将测绘产品为人服务向为智能机器人服务的方向延伸;三是主动与文化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若干层面靠拢,提高地图的文化内涵;四是测绘科技和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已提上日程,各方面要有突破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地图与非地图都符合图的定义,由于地图表示的地物处于地球椭球面上而具有若干基本特性,因此地图获得了非地图所没有的丰富内涵和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图斑综合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南海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变更系统,进行了一些有关土地利用图斑综合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小地块删除,狭长地物例如河流、道路变线。结合有关制图综合的理论和算法,针对具体问题,采用人机协同的缩编方式,合理进行人机分工,将交互式综合和自动综合结合起来。这种方式可以顺利的完成地图缩编工作,从而减轻了作业强度,提高了作业精度。  相似文献   

19.
绘画艺术具有基于情感体验唤起思想的能力,名画作为绘画艺术作品具有色调丰富、对比度高及色彩和谐的特点,尝试将其应用到地图设计中有一定新意。本文简单介绍了色彩学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名画的地图色彩设计方法。通过提取名画的调色板,并分析其色彩模式;结合传统的地图制图规则从构图和色彩方面进行地图设计,并进行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地图设计中,基于用户需求选用与制图区域视觉结构相似的绘画,可以更好地在地图上表现出绘画的色彩及感情特征;参考绘画的色彩模式实现地图要素与真实地物的关联,能在地图上反映出制图区域的景观色彩特征和文化精神风貌。因此,该方法对于指导地图色彩方案设计、以"用户为中心"的地图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近来,个性化地图以其独特的形式语言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喜爱和认可,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个性化地图的设计中。由此,通过对个性化地图发展现状的总结,以及对个性化地图概念、特点和分类的梳理,可为今后个性化地图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