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回顾五峰组-龙马溪组两个地层单位沿革并重申其定义与划分基础上,重建了华南五峰组-龙马溪组及其相关地层序列的区域地层框架.根据这一框架中奥陶-志留纪黑色笔石岩系的穿时性、以及相关地层序列纵向演化特征与岩石圈板块挠曲模式的联系,结合所发现钾质斑脱岩源岩的板块汇聚背景,以及该阶段海平面升降与黑色岩系对应关系,提出控制该阶段华南黑色岩系的时空展布格局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即该阶段自南东向北西的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幕式汇聚过程所产生的岩石圈板块挠曲-周缘前陆盆地的同向迁移,以及该阶段两次全球性的三级海平面变化快速上升阶段所导致的缺氧及欠补偿水体.本文认为,要在华南奥陶-志留纪(包括其他断代)寻找其他可能的烃源岩层位,可能要首先考虑类似背景下这两种因素综合作用所导致的快速沉降及深水缺氧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疆古生代块体的亲缘关系和缝合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古生物资料,探讨新疆古生代相关块体的亲缘关系和缝合时代。①早古生代不同省区动物群先后多次入侵哈萨克斯坦板块,表明中、晚寒武世和晚奥陶世哈萨克斯坦板块靠近塔里木、中朝和华南—东南亚板块;早古生代其余时期它接近西伯利亚板块。②早古生代,伊犁地体与塔里木板块亲缘,因为它的寒武纪三叶虫属于东方动物群的东南型,奥陶纪笔石是真正的华南型,缺乏志留纪的Tuvaella群落。中、晚泥盆世,广泛分布于塔里木、华南—东南亚等板块的标志化石Stringo-cephalus、Yunnanella、Yunnanellina在该地体遁迹,说明中泥盆世之前它远离塔里木板块。早二叠世晚期,它接近哈萨克斯坦板块,导致安加拉植物群入侵。推测托克逊—雅满苏地体与伊犁地体有相似的经历。③北山地区与伊犁地体、塔里木板块库鲁  相似文献   

3.
亚洲东部的志留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东部包括西伯利亚,科累马,塔里木—中朝和华南等古板块,以及围绕或穿插其间的活动带.不同古板块基本上被归于不同大区,同一大区中的稳定和活动地带属不同的一级地层区,同一区中的不同岩相和生物相带为不同的二圾地层区.志留纪时期除冈瓦纳古陆之外,其他各板块都分布在赤道两侧的低、中纬度地带,而且以南半球为主.在各古板块内的志留纪古地理面貌上,本文着重剖析华南古板块.志留纪的生物地理区系划分,虽然基于不同门类有不同的认识,但亚洲东部范围内均属北方大区.本文用生态地层学、沉积学,古地理学等方法研究了华南早志留世海平面升降的规律变化.  相似文献   

4.
回顾二十年来我国古生代鱼类微体化石的研究工作,该项研究由起步而后成为我国古生代鱼类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填补了鱼类大化石涉足不到的许多研究领域、也填补了我国古生代微体化石研究中脊椎动物微体化石(主要指无颌类和鱼类,也简称为鱼类)这一重要的空白。我国已发现的古生代鱼类微体化石产自属于不同相区的54个岩组中,包括无颌类和鱼类共7个亚纲的化石。对这些鱼类微体化石进行了形态学、古组织学、生物矿物学、分类学和系统发育学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生物年代学、生物地层学和界线层型的研究,特别是建立了志留纪、泥盆纪和石炭纪鱼类微体化石组合序列,个别成熟的岩段建立了生物带;研究了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和二叠系-三叠系界线上下的鱼类微体化石;长兴煤山二叠纪末鱼类的集群绝灭发生的很晚,持续的时间很短,规模很大,绝灭率高达93%;华南早三叠世鱼类的复苏和辐射相当快,从绝灭期到辐射期仅用了1.3Myr到4Myr;塔里木盆地中古生代红色岩系应属于一种滨海环境、塔塔埃尔塔格组和依木干他乌组含软骨鱼群地层的时代为早志留世特里奇期(Telychian);利用贵州和塔里木盆地存在相近的软骨鱼群成功地进行了海相—非海相对比研究,从而判定软骨鱼群中至少存在一部分广盐性鲨类,两地具相近的软骨鱼群和塔里木盆地含有华南中古生代普遍存在的盔甲鱼类进一步表明华南板块与塔里木板块在中古生代应属于同一个古动物地理区。在综述所取得的成果的同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关于滇西地质的一些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润森  范健才 《现代地质》1993,7(4):394-401,T001
本文依据对云南西部保山、腾冲地区晚古生代丁家寨组、勐洪群含砾地层的研究,认为含砾地层属冰川成因,时限为中、晚石炭世的Baskirian期—Kasimovian期。其层位与西藏珠穆朗玛峰、阿里、拉萨地区及印度次大陆、泰国西部和马来西亚西部的冰成岩系均可对比。根据云南西部及邻区深部地质构造及澜沧江断裂的资料,论述了澜沧江断裂是一条超壳深的压性、压扭性深断裂,是冈瓦纳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结合带。结合带以西属于冈瓦纳大陆,以东均属扬子大陆。两大板块的最终敛合时间可能在古新世末期。  相似文献   

6.
湘西北的志留纪海相红层发育、鱼化石丰富,其中湖南澧县山门水库周边地区的志留系以含世界范围内胴甲鱼类乃至盾皮鱼类的最低层位而著称。然而前人在山门水库周边地区未曾系统开展志留系的地层学工作,含Shimenolepis graniferus等盾皮鱼类与中华棘鱼类鳍刺化石的准确层位以及相关志留纪地层的精确划分迄今尚无确切记载与详细讨论。依据2008年以来的3次野外地质考察、剖面测制、鱼类化石发掘与初步研究,对该地区出露的志留纪含鱼地层及层序进行了厘定,相关地层包括含丰富中华棘鱼类鳍刺化石的下红层溶溪组、含丰富盾皮鱼类化石的罗德洛统红层小溪组以及夹于二者之间、在本地区尚未见鱼化石的秀山组。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澧县地区志留纪含鱼地层的时代,并与华南其他地区志留纪含鱼地层进行了对比。研究工作的开展,不仅为深入研究胴甲鱼类乃至盾皮鱼类的形态学、系统学以及探讨有颌类的早期演化等方面提供了一批鱼类化石新材料,而且为华南扬子区志留纪两套海相红层——下红层与罗德洛统红层的划分对比及其时代归属提供了可靠的古鱼类学证据。  相似文献   

7.
赵文金  朱敏 《地学前缘》2014,21(2):185-202
中国志留纪的鱼类化石具有特征独特、门类齐全、产出地点及层位多、出现时代早等特点,这些化石材料不仅为探讨颌的起源、有颌类冠群的起源与早期分化、硬骨鱼类的起源、肉鳍鱼类的早期分化等演化生物学课题提供了关键资料,而且为中国志留纪含鱼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一些重要地质界线的确定等地层学问题提供了可靠的古鱼类学证据。文中总结了11个各具特色的中国志留纪鱼类化石组合,包括温塘组合与塔塔埃尔塔格组合(兰多维列世特列奇早期)、坟头组合与依木干他乌组合(特列奇中期)、茅山组合(特列奇晚期)、庙沟组合(温洛克世侯墨期)、扬子组合与克兹尔塔格组合(罗德洛世卢德福特早-中期)、红庙组合(卢德福特晚期)、廖角山组合与羊路沟组合(普里道利世),据此证实了志留纪的浅水海相红层在华南扬子地区主要有3个层位--特列奇阶下部(下红层)、特列奇阶上部(上红层)和卢德福特阶中下部(罗德洛统红层),讨论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发育的一套古生代含鱼化石红色岩系的划分、对比与时代归属,并对基于鱼类化石组合辅以化学地层学手段在华南不同相区开展的志留系泥盆系界线研究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塔里其组系从新疆塔里木地层区铁克里克地层分区棋盘地层小区古元古界埃连卡特群中独立出来的一个新组 ,为一套灰绿色的浅变质岩系 ,厚度较大 ,横向分布稳定。与上覆地层上泥盆统奇自拉夫组或上石炭统卡拉乌依组、阿孜干组呈不整合或断层接触 ;底界未见出露 ,但根据其为和田推覆体最下部的一套地层 ,与下伏的准原地系统应为断层接触。该组中新发现有孢粉化石 ,并结合岩性特征、Rb- Sr等时线法测年等资料及野外观测 ,将其时代定为志留纪—中泥盆世  相似文献   

9.
云南南部及其邻区志留系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云南南部墨江、绿春、金平等地志留纪地层及所含化石的分析、对比表明 ,该地区与东面的华南板块和西面的滇缅马板块存在显著差异 ,而与越南马江以西地区相似 ,因而应属于印支板块。根据广西玉林、钦州地区志留系与越南中部地层的相似性 ,及其与华南板块相应地层的差别 ,该地区可能也属印支板块 ,但后来随着冈瓦纳大陆的向北漂移和解体而分开 ,并最终与华南板块碰撞拼合。滇西保山、潞西地区的志留系与缅甸东部、泰国、马来西亚西部相似 ,应同属滇缅马板块。本文还对墨江—绿春—金平—老挝东部—越南中部一带的早古生代地层序列进行了对比 ,结果显示 ,从南到北最老的沉积盖层在形成时间上由老递新 ,这表明奥陶纪—泥盆纪期间印支板块和华南板块之间可能存在一个从东南向西北逐渐拉张的洋盆 ,在洋盆的西缘斜坡上沉积了早古生代地层 ,该洋盆在早石炭世随印支板块与华南板块的碰撞而闭合  相似文献   

10.
南天山造山带中段古生界构造地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南天山古生代地层的三度空间位置因造山作用改造而发生结构性重组。以测制综合地质构造剖面为纽带,将变形构造解析、沉积序列分析和微体古生物研究有机结合研究阿拉塔格组、查汗沙拉含矿岩系的地层序列与时代归属,取得两个主要进展。①阿拉塔格组为一套连续沉积的单向型旋回,下部以火山岩为主,向上碳酸盐岩-硅质岩比例逐渐增大,碎屑岩颗粒向上逐渐变粗,它的地质时代至少可从早泥盆世延续至晚泥盆世;②查汗沙拉地区出露异地志留纪生物碎屑灰岩和原地志留纪-石炭纪地层,赋矿地层位于浊积岩系上部,时代为中、晚泥盆世。以此研究为基础,探讨、提出了重建造山带地层序列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张丕孚 《地球学报》1985,7(1):139-148
通过对辽南苏皖地区晚前寒武纪地层的同位素年龄及生物化石的研究,及对辽南复州地区海岛子—袁家沟剖面的研究,认为该区原确定为晚前寒武纪地层的层序有叠接的错误。重新厘定的地层层序为永宁组(曹店组)、钓鱼台组(八公山组)、南芬组(刘老碑组)、桥头组(寿县组)、高家屯组(九里桥组)、洼里组和金山组(四顶山组)。震旦系与青白口系无空缺存在。  相似文献   

12.
四川广元志留系Ludlow统的再研究兼论车家坝组的含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四川广元地区志留纪晚期地层曾被划分为金台观组、车家坝组和中间梁组,后被厘定合并为一个组,即车家坝组。通过对岩性组合特征和生物化石群面貌的分析,广元地区晚志留世地层在岩性、生物化石生物群面貌方面具有一致性,赞成将三组归入同一个岩石地层单元——车家坝组,代表近岸、正常浅海(平均浪基面以上)沉积(BA2—BA3)。对比分析表明,该组的牙形刺Ozarkodina crispa应鉴定为Ozarkodina snajdri。这是O.snajdri牙形刺带在中国的首次报道。依据牙形刺化石,车家坝组的时代被修订为中Ludlow世晚期—晚Ludlow世早期。该组上部发现几丁石Sphaerochitina sp.组合,可与O.snajdri牙形刺带和bohemicus tenus-kozlowskii笔石带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3.
新疆塔中南坡奥陶系的地层缺失和沉积相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照奥陶系内部6个组沉积的时间片段拟定塔中南坡不同区块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部分关键层段的牙形石和几丁虫组合特征证明一间房组和恰尔巴克组在塔中部分井区是存在的,但恰尔巴克组的分布范围最狭窄。总体上,塔中南坡隆起区地层缺失较多,古城墟隆起基本完整。据缺失状况和岩相展布,显示塔中南坡的沉积单元具有由东往西迁移的特征,且各时段迁移的距离与速度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张玉清  郝俊峰  孙雨霞  贾和义 《地层学杂志》2004,28(3):235-239,243,i002
阿牙登组和腮林忽洞组是上世纪 70年代 1/ 2 0万区调建立的地层单位 ,当时将阿牙登组置于白云鄂博群 ,腮林忽洞组归于震旦系。通过对以上两个组中疑源类化石进行研究 ,认为阿牙登组应从白云鄂博群中分出 ,与腮林忽洞组一同划归早寒武世至早奥陶世的地层中 ,阿牙登组与腮林忽洞组为同一时期不同局限海盆的沉积 ,是早古生代华北地台最北部边缘的沉积产物。这一认识为研究华北地台早古生代地壳演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辽宁地区出露的新元古代殷屯组、永宁组调查研究取得了新认识,认为辽宁地区存在南华纪地层,以新元古代殷屯组、永宁组为代表,可划分出二次冰川活动(二个冰期和一次间冰期)的沉积,自下而上为殷屯冰期(第一次冰期)、八家子间冰期、河冰期(第二次冰期).依据殷屯组和永宁组冰碛物组合特点及接触关系,并结合碎屑锆石U-Pb(LA-ICP-MS)同位素测年成果,推测辽宁南华系殷屯组、永宁组形成时代应小于1000 Ma,与南方南华纪形成的时间基本接近或略早(约850 Ma).  相似文献   

16.
云南中西部地洼构造系沉积建造与含矿建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将云南中西部三个中新生代地洼盆地区,划归为一个地洼构造系,它们是在一个统一的顺时针旋转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地洼构造系经历了初动期(印支早期),激烈期(印支晚期至燕山期)及余动期(喜马拉雅期)三个演化阶段。不同演化阶段性质的差异,导致不同构造层中沉积建造与含矿建造的明显不同,尤其以地洼激烈期的蒸发岩(含盐)建造与层控多金属矿床的相伴产出为特征。根据综合分析,指出了区内上述矿床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7.
安徽无为盆地油气地质条件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无为盆地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发育海相和陆相两套不同建造的沉积岩。海相沉积生油岩发育,有机质含量丰富,储集岩及盖层发育,生、储、盖配置有利,具有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由于盆地大地热流值高,从而提高了生油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海相中、古生代生油岩基本处于高成熟- 过成熟阶段。盆地油气勘探目标应以寻找天然气为主,兼探CO2 气。  相似文献   

18.
现代风化作用形成风化壳物质,经过迁移就位以后形成风化壳建造;第四纪以前的古风化作用则形成古风化壳物质,经过迁移就位以后形成古风化壳建造。它们既不同于海相沉积,也不同于陆相沉积,与板块构造也无关系。但是它们有相同的风化作用形成机理;有大同小异的风化矿物、结构构造,以及颗粒大小不一,排列杂乱的产出特征,也有相同的迁移就位特征。是一个独特的建造,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19.
吉林延边安图县海沟地区的海沟岩群系1/5万区域地质调查新建的特殊岩石地层单位(Speciallithostrati-graphicunits),由3个岩组构成:团结岩组为碎屑岩夹大理岩;东方红岩组为一套中酸性火山熔岩及其火山碎屑岩夹凝灰质砂岩;四岔子岩组为一套含铁岩系,主要由黑云变粒岩、斜长角闪岩夹磁铁石英岩组成。三者的接触关系均为断层接触,而且四周为元古代、早古生代的花岗岩所侵吞,属华北板块北缘东段残留的的构造岩片堆积产物,其时代为中元古代。这个岩组的建立,对探讨华北板块北缘东段中元古代地层划分和对比、陆缘裂谷的形成演化与成矿作用的关系以及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的形成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辽西地区白垩系义县组之上存在一期火山喷发活动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但其所属层位仍有争议,主要有4种意见:位于孙家湾组之上;位于孙家湾组与阜新组之间;位于九佛堂组与阜新组之间,与沙海组层位相当;位于沙海组与九佛堂组之间.根据野外出露情况、区域分布特征及同位素年代资料等,认为该期火山岩位于孙家湾组之下,覆盖于义县组、九佛堂组、沙海组、阜新组等不同层位上,同位素年龄为97~106 Ma,属早白垩世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