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德鲁A·斯乃林博士在昆加拉矿床工作多年,1988年9月应邀来四川地质学会作学术报告,本文根据他赠送的文稿译出。昆加拉矿床的形成和演化对我们四川的铀矿床有一定参考价值,译文做了必要的精简。  相似文献   

2.
施晓莺 《中国煤田地质》2005,17(Z1):112-115
利用word提供的模板功能可以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的地质资料电子文档.依据地质资料排版格式,在充分考虑报告名称、类别、字体、章节标题、图表以及各种必要的附加项目的基础上,制作出规范的电子文档模板,然后根据模板提示录入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3.
城市工程与地质评价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中关于城市工程地质评价专题的一个综述,主要包括城市基础地质填图与工程地质评价、城市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信息技术两项内容。本文除对此部分论文作以概要介绍外,重点对工程地质评价的有关问题作以阐述。同时对相关问题的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经过对国家和行业标准中有关煤矿床经济意义可行性评价工作要求的梳理,认为《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和《煤炭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规范》中有关可行性评价的规定由地勘单位提交可行性研究相关内容,与《关于全面实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和勘查规范有关事项的通知》有相抵之处,一是地勘单位一般不具备可行性评价的资质,也不拥有从勘探到开采再到营销各环节的专业人员,提供准确的可行性评价内容困难;二是若由非勘查部门提供相关内容,则地质报告的评审与可行性评价的研究则存在程序的不可操作性。建议修改现行《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与《煤炭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规范》中的相应条款,规定地勘单位在各勘查阶段仅进行概略研究的相关工作并体现在地质报告中。  相似文献   

5.
1990年9月,中国地质学会组织地矿、石油、煤炭、冶金、有色、化工、高校等十几个部门从事地质管理、科研、教育和在基层地质调查的科技工作者70人,对我国地质工作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讨论。地质矿产部张炳熹教授代表“地质工作发展战略”研究组作了《我国地质工作发展战略的建议》报告。根据会议讨论情况,现将有关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中国西部重大工程与环境地质学术讨论会于 10月 11日上午开幕 ,国土资源部和四川省有关领导参加了开幕式 ,与会代表共 2 2 0多人。会上王思敬院士代表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给张咸恭教授等 10 1人颁发IAEG会员证书。开幕式结束后王院士作了‘中国大陆地圈动力学系统与工程建设的地质环境’报告 ,刘广润院士作了有关环境地质问题报告。报告引起与会代表的反响。下午开始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做大会学术报告 :1.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2 .地壳稳定性评价与活动性断裂的工程效应分析3.高坝建设中的工程地质问题4.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国煤田地质局(88)煤总地字第312号文,对1986年~1988年上半年提交并正式批准、印刷出版的各类地质报告进行优质地质报告评选。二年多内全国煤田地质系统共提交各类地质报告299件,其中被各省煤田地质公司(队)推荐参加评选的报告计34件。聘请21个公司(队)的地质、水文、物探等专业的专家、工程师共46 人担任评论员,评选工作于1989年4月4日-4月23日在涿州进行。经评选小组认真评比推荐,局领导审定批准,共评出第五届优质地质报告11件,其中地质类9件,物探类2件。现将优质报告的主要特点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质学报》英文版在我国期刊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三刊所载内容基本代表了我国地质界基础研究的最高水平,每篇论文的平均引用次数高达3~4次,  相似文献   

9.
何副部长三月十三日在部召开的电话会议上的报告中,除了具体地阐述了物探和化探在地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外,并强调指出“各级领导对物探、化探方法应特别加以重视,把物探、化探视为尖端技术,使它在最短时间内快速发展,应用到地质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所有地质技术干部,都必须认真学习物探、化探”。何副部长这一指示和号召,一方面说明了物探,化探是地质工作技术革新和技术  相似文献   

10.
数字煤田地质报告系统架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当前煤田地质行业信息化应用前景的基础上,认为研制数字煤田地质报告系统十分重要和必要。数字煤田地质报告系统主要是实现基础地质资料的综合管理,其中包括各种图形、图像的处理、表格生成以及相关地质报告的提交,其过程涉及到数据管理、图形自动生成与报表统计分析等方面内容。通过研究数字煤田地质报告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模块,将系统组成结构主要划分为数据库管理、专业图形处理、文字表格处理三部分;在功能模块上包括输入模块、编辑模块、处理分析模块和输出模块。  相似文献   

11.
煤炭部地质局组织煤田地质系统各专业人员数十人,对1983、1984两年间提交的普、详、精查地质勘探报告进行了评选。对选出的几份优秀地质报告作了奖励。这项工作无疑是非常有益的。它可以起到检查工作,总结经验,推动煤田地质工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筹)于1991年5月8—10日在蓟县召开了北京市首届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术年会。来自首都地质、冶金、石油、核工业、武警部队、有色金属总公司、地震、高等院校以及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的80多位代表共聚一堂,交流“七五”的研究成果,共商北京市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事业的发展。会议共收到论文83篇。涂光炽、刘若新、蒋志、从柏林、李继亮、杨瑞英在大会上作了精彩的报告,20多人在分组会上作了报告。这些报告的内容广泛,有一定的深度。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质量、品种、效益年”。效益的核心是质量,质量是指满足使用要求所具备的特性,即适用性,它包括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两方面。地质行业的产品就是地质报告,地质报告及其有关的各项工作质量,构成煤田地质工作全部质量,而按时提交优质地质报告,是煤田地质工作质量的集中反映。 去年7月全国开展了第二次地质工作质量检查,作者得以了解到一些主要情况,现将有关数据作一整理报道与分析,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质量谈一点看法,不当之处,请予指正。  相似文献   

14.
江蓝 《岩矿测试》1990,(4):292-293
1990年9月13日,美国Stanford大学地质和应用地学教授S.C.Brassell在地矿部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就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的原 理、分析方法、应用及其展望作了专题报告。报告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1.生物标志物概念及其在分子有机地球化学中的作用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由江苏地质学会构造专业组与江苏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并委托扬州市地质学会经办的“扬州~镇江地区主要断裂专题研讨会”于1990年11月6日至11月8日在扬州市瓜州镇召开,出席会议的省内地矿、石油、地震、冶金、水利以及南大、南京地校等单位代表40余人。会议共分四个内容:一是约请华东石油局陈沪生总工程师作“HQ—13线地学断面”的学术报告,报告系统介绍了地学断面的工作方法和主要地质解释成果,讲述了岩石圈分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与生态环境及灾害地质紧密结合,第二代全国区域地质志编制项目规定第四纪地质及地貌图为必编图件之一。图件内容包括第四纪地质体的时代、成因类型、岩性和地貌成因形态组合类型、活动断裂及海侵范围等重要地质内容,同时,附第四纪地质-地貌典型剖面和重要的地貌景点。图件特点:(1)图件的地理底图是首次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灰度图作背景;(2)第四纪地质内容与地貌成因形态类型同编为一幅图;(3)第四纪地质体的面色用成因类型色表示;(4)地貌部分划分了不同级别成因形态类型和有特色的微地貌景点。总之,图面有立体感,地形高差明显,层次分明,色彩鲜艳,是一幅崭新的图件,可供防灾治理和地质旅游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编制煤田地质报告环保篇章的意义、潜在环境问题识别和预评价,概括介绍了环保篇章的内容,旨在推动和加强煤田地质报告环保篇章的编制工作,为管理机构、产业部门提供开发煤炭资源的决策依据,并为以后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的意义、监测内容和监测方法、监测站点布局、监测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分析与利用等,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应由政府统筹管理,地质环境监测机构监督实施,矿山企业主导完成并定期提交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报告。  相似文献   

19.
1 引言中山市工程地质管理信息系统针对城市工程地质勘察行业的特点 ,以提供城市地质信息为内容 ,把分散的信息资源 ,由计算机进行管理 ,建立起地质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勘察技术和城市规划建设的科学化管理 ,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 系统的分析与设计2 .1 系统目标( 1)实现内业处理自动化。各种地质数据永久保留 ,按需调用 ,快速生成各种所需的图表、曲线。( 2 )为生产技术管理服务。在工程勘察项目开展之前 ,先通过系统查询浏览附近地质资料 ,供编写勘察纲要参考 ,确定勘察内容。在编写勘察成果报告时 ,结合附近的地质资料 ,分析项目小区…  相似文献   

20.
关于农业地质背景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大农业的实际应用出发 ,就农业地质背景的概念、实际应用、归类、系统内容、资源价值及其开发利用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和阐述 ,在此基础上将农业地质背景划分为成土地质背景和区域地质背景两大类 ,并对其系统内容作了归结 ,初步确立地貌背景、地质体背景、构造地质背景、地球化学背景以及水文地质背景等为区域农业地质背景的系统内容 ,并针对各系统的不同特点就其开发和应用工作的基本原理、方法、目的和侧重点等作了初步阐述或讨论 ,最后还就农业地质背景研究和工作方法、应用类型、资源价值和开发利用中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