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中国地震学会批准,由云南省地震局(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积极筹备,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于1987年11月3日至5日在昆明召开成立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及地震系统的代表共50人出席了会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闵子群宣读了中国地震学会“关于成立地震专业委员会的通知”,并就我  相似文献   

2.
经中国地震学会批准,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于11月3日在昆明宣告成立,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历史地震研究者,以及相邻有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共50多人参加了成立大会.大会收到了中国地震学会及其理事长陈运泰研究员发给大会的贺电.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云南省天文学会、地理物理学会、地震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  相似文献   

3.
《国际地震动态》2007,(12):39-39
在中国地震学会的关怀和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1月7—9日在上海市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协办,上海市地震局承办。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阴朝民主任,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吴书贵副司长、上海市地震局张骏局长、朱元清副局长、张奕麟研究员、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庄灿涛研究员等出席了会议,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及特邀代表共56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气氛热烈而融洽,取得了圆满成…  相似文献   

4.
1993年8月17日至21日,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在承德举行了历史地震灾害学术讨论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主任时振梁,副主任吴戈、齐书勤、卢振恒,秘书曹学锋及部分委员到会。讨论会共收到各委员提交的论文搞要30余篇,在讨论会上宣读的论文共16篇。讨论会收到专业委员会顾问郭增建研究员的书面发言和祝贺、闵子群研究员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于1980年9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召开成立大会,丁国瑜任专业委员会主任,邓起东、马宗晋、刘光勋任副主任,另有委员28人。大会开始由国家地震局马杏垣副局长作关于“26届国际地质大会实况及国际岩石圈计划问题”的报告,丁国瑜介绍了“美国活动断层研究的现状”,宁夏自治区科委副主任张伯(弓台)也到会作了讲话。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地震学会的领导下,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依靠广大会员的努力,完成了年度工作计划,按照中国地震学会章程完成了第三届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的换届工作,新一届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积极组织委员参加了2007年10月10—14日在湖北宜昌召开的第三届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07年学术交流大会,开展了2007年度学术交流工作。本次会议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北省地震学会协办,会议得到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的大力支持和地壳应力研究所、湖北省地震局的大力协助。本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地震局局长姚运生研究员、资深专家、专业委员…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历史地震研究会,于1988年6月24日至28日,在山西省繁峙砂河组织召开了全国历史地震学术讨论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历史地震研究会会员120余人参加了学术讨论会.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一百多篇.会议由时振梁、章伯锋、郭增建、余兆康主持.  相似文献   

8.
全国地震科技情报工作研讨会于1988年11月22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同时成立了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及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地震科技情报学会。参加会议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专家、科技人员共84人。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高文学、周锐同志出席了开幕式,高副局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中国地震学会秘书长陈鑫连同志代表中国地震学会宣布成立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秘书长王熹、副秘书长高庆生代表中国科  相似文献   

9.
国家地震局第三期局长研讨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学管理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及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9月21日在九江联合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局长方樟顺、副局长陈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地震局(办)、各直属单位的负责同志和有关委员代表共90余人。 会议首先由中国地震学会秘书长陈鑫连同志宣读了中国地震学会关于成立地震科学管理研究委员会的决定,该委员会由34名委员组成,高文学同志任主任,副主任有葛治州、蒋克训。高文学主任在会上做了书面发言,蒋克训同志就委员会的筹建过程和开展的工作及今后的设想向大会做了报告。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暨历史地震学术讨论会于9月11日至23日在湖南大庸市举行.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丁国瑜研究员亲临会议,并做了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1.
1985年8月10—12日,云南省地震学会和云南省地震局综合预报研究室在昆明联合召开了“天文气象与地震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暨地震气象异常判定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五十余人。 云南省地震学会天文气象与地震专业委员会由主任委员黄更生(云南省气象局副总工程师)、副主任委员赵洪声(云南省地震局)、罗葆荣(云南天文台)及七名委员组成。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前兆专业委员会于1981年1月16日在北京成立.地震学家梅世蓉当选为该委员会主任委员.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及有关单位的代表共138人,特邀代表17人.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其中地震史料更为世人所瞩目。挖掘和研究我国地震史料是地震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推动和深入我国地震史料的研究工作,发挥地震史料在地震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经中国地震学会批准,于1987年11月3—5日在昆明召开了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得到史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于1981年11月24日至30日在广州召开“地震工程中量测与实验技术学术交流会”并举行专业委员会年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三十一个单位的科技工作者、专业委员会委员及有关方面的领导共七十余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地震工程学家刘恢先教授出席监主持了这次会议,胡聿贤、王光远、朱世杰等副主任委员也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七十多篇,在会上宣读五十篇,内容涉及建筑,结构的振动试验研究、振动仪器设备研制以及数据分析处理等诸多方面。会上交流的情  相似文献   

15.
《地震》1985,(4)
1985年5月6日至7日,在安徽省太平县召开了“中国地震学会第二届地震前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与会委员交流了主要地震前兆观测项目的清理攻关结果,并结合国内外研究动态,就本届地震前兆专业委员会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中国地震预报战略研讨会于1996年1月13—15日在太原市召开。28个单位近70名学者和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马宗晋院士代表中国地震学会宣布第四届常务理事会第2次会议关于地震前兆专业委员会更名为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任命罗灼礼为主任的决定。罗灼礼主任宣布了本届委员聘任名单。会议共收到专题报告摘要60余篇、会议报告40余篇。马宗晋作了从全球应力场寻求场源关系的报告,梅世蓉论述了板内强震孕育模式与物理预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震学会第二届前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于一九八五年五月六日至七日在安徽省太平县召开。会上就本届前兆专业委员会如何推进我国地震前兆研究的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现将部分委员的发言摘登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05年7月4—9日,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组织的2005年地震观测技术学术年会在西宁召开。参加会议的委员共38人。会议期间有20篇论文进行了交流。2005年7月5日会议由薛兵主持,青海省地震局局长孙雄,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庄灿涛,中国地震局监测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学会的关怀指导下 ,中国地震学会新设置的分支机构———老科技工作者委员会于 2 0 0 3年 1月 8日在海口市正式成立。出席老科技工作者委员会成立暨专题研讨会的委员及老科技人员共 45人。会上明确了方樟顺、马瑾院士为该委员会顾问 ,何永年为主任 ,李宣瑚、陈鑫连、张立明为副主任 ,李宣瑚、宋臣田为秘书。在成立大会上 ,宣读了中国地震学会和中国地震局离退休干部办公室的贺词。海南省地震局孙福梁局长到会祝贺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老科技工作者委员会顾问、中国地震局前局长方樟顺自始至终参加了成立大会的各…  相似文献   

20.
2005年8月19-20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了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2005年度学术年会。参加这次会议的主要领导和专家有:监测预报司监测处王飞副处长、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主任杨玉荣研究员、副主任刘耀炜研究员和王云基研究员、内蒙古地震局曹刚副局长、以及全国专业委员会委员和有关专家40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