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工作领导小组和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决定,乌鲁木齐市10月12日在局部范围举行了一次抗震防灾演习.新疆是我国多地震省区之一,乌鲁木齐市早在1978年已被国家建委第一批列为重点抗震城市.为了提高社会团体和广大  相似文献   

2.
1987年10月,乌鲁木齐市举行了一次抗震防灾演习。较大规模的城市抗震防灾演习在我国还是首次。本文简述了这次演习的目的和任务、主要内容及组织领导情况,分析了演习的社会效果,指出这次演习是对乌鲁木齐市抗震防灾规划的一次检验,不仅对提高全市各社会集团和人民群众的临震应急能力和城市综合抗震防灾能力有重要作用,对全新疆的抗震防灾工作也有促进作用,对我国城市抗震防灾工作也将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配合国际减灾活动,加强重点危险区的设防,进一步做好新疆的地震减灾工作,由国家地震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商定定于今年7月28日在乌鲁木齐举行地震模拟演习。 1987年以来我区已相继在乌鲁木齐、阿克苏、独山子、乌苏举行过不同层次、规模的地震演习。今年是第五次。这次地震减灾模拟演习是目前国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地震模拟演习。届时将邀请国内外专家和兄弟省市的代表前来观摩,这次演习将对国内外地震减灾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演习中将安排我市居民震时紧急避险、实施指挥决策、地震测报、群众疏散、医疗救护、卫生防疫、伤员护送、供水、供电、通讯联络、物质供应、治安保卫、保险理赔等项演练科目。这次演习的重点是突出高层次快速应  相似文献   

4.
尹光华 《内陆地震》1998,12(2):167-169
引言1995年5月2日北京时间19时48分09秒,位于北天山地震带西段的独山子南部山区发生MS5.8地震。震中位于东经84°40′,北纬43°49′的天山哈希勒根达坂北坡,距独山子炼油厂约56km。当时厂区所有人都感觉到了大地的震撼和强烈晃动。主震发生以后,截止5月12日共发生余震127次,最大余震3.8级。北天山西段有发生7级左右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和地震活动趋势,被划为我国7级地震重点监视区之一。鉴于该区地震形势日趋严峻,为加强地震监测手段,捕捉震兆信息,提高预报能力,尽量减轻地震造成的灾害损…  相似文献   

5.
冕宁县历史上多次遭受破坏性地震的袭击,在我国第二代地震烈度区划图上划为Ⅸ度和X度高烈度区,七十年代以来一直被列为地震重点监视区。八十年代末,中国建研院抗震所和冕宁县抗震防灾领导小组在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小区划的基础上,对该县城厢镇和泸沽镇进行了地震灾害和损失预测。为两镇抗震防灾规划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冕宁县建筑物震害预测在以下几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罗福忠  柏美祥 《内陆地震》1993,7(2):173-179
根据新疆天山活断层新活动特征、卫星影象显示的线性构造与地震活动显示的网络构造,确定出天山可能发生强震的警戒断层有:独山子——安集海活断层、清水河子与精河——阿什里活断层、卡克博河与特克斯河活断层、兴地活断层和北轮台活断层。综合分析判定出5个未来十年可能发生强震的危险区:沙湾西南强震危险区、乌鲁木齐西南新生强震危险区、新源西新生强震危险区、库尔勒东强震危险区和轮台北新生强震危险区。研究结果表明,天山地区全新世活断层新活动颇为强烈,某些活断层具有控震作用。预测今后十年新疆天山地区有发生多个6.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新疆天山中部重力场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87~2011年新疆地区的流动重力资料,对多期数据进行统一起算基准平差计算,绘制出新疆天山中部地区区域测段段差时序变化图、测线重力变化剖面图以及乌鲁木齐地区的重力场变化等值线图,并结合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分析新疆天山中部重力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独山子、宁家河测区重力变化较大,异常变化比较明显;乌鲁木齐地区相对稳定,空间分布比较集中,重力场正负变化区交替出现,重力场变化不大,能量正处于积累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1.评审会概况 1986年9月21日至24日,石油部和新疆自治区在独山子联合召开了我国第一个工业矿区抗震防灾规划“独山子矿区抗震防灾规划”评审会。来自全国各地有关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企业家等20余名代表参加了评审会。有关部门的领导也出席了会议。国家抗震办公室副主任陈寿梁在会上作了关于我国抗震工作形势及加速抗震防灾规划工作的报告。与会代表通  相似文献   

9.
新疆乌苏一呼图壁县一带活断层及古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解译法国斯波特(SPOT)卫星影象基础上,实地勘查了独山子背斜北翼地区,确定出7条活断层。古地震和活断层的研究表明,北天山西部山前一带为潜在震源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因地制宜地把重点监视区建设成为地震监测预报和减灾初级试验场的有关问题。指出重点地震监视区应相对稳定,它的监测预报工作应是整个地震监测预报主战场的重心;在区内开展震害预测,编制防灾规划,编制大震应急方案,对建筑物实施抗震加固,有可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完成新疆天山中段重点预警区预警结果质量评估,对各地震预警系统产出率、预警时效性、震级偏差、震中偏差进行统计分析。以2022年1月1日至8月31日新疆天山中段重点预警区内的24条人工正式速报地震事件为基础,对新疆地震预警工程中EEW系统、JEEW系统预警首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终通过决策系统融合EEW与JEEW产出结果后进行发布,预警时效性小于10 s的预警地震事件7条,占比46.7%,震级偏差0~0.7,平均0.4,震级偏差全部小于1.0的地震事件占比100%,震中偏差小于10 km的地震事件14条,占比93.3%。综合分析,新疆两套地震预警系统对重点预警区内MS3.0以上地震事件基本都能产出预警结果,决策系统发布结果在准确性方面基本满足预警要求,预警时效性方面有待改进与加强。  相似文献   

12.
新疆是我国大陆地区开展年度地震趋势预测最早的省区之一,自1973年以来累计划定105个年度地震危险区。整理总结新疆年度地震危险区的时、空分布及地震对应情况,结果表明年度地震预测总报准率为26%,相当于全国的平均预测水平;年度危险区预测数量与预测面积基本成正比;危险区划定次数最多的构造区域是北天山中西段,以下依次是柯枰块区、乌恰-喀什地区、南天山东段、乌鲁木齐地区、西昆仑地区和阿勒泰-富蕴地区,其中北天山中西段和乌恰-喀什危险区的时、空继承性较强,但预测效果相对较差。对新疆年度地震危险区的历史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能为今后更好地提高新疆年度预测水平积累一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3.
新疆天山南部构造区不同时段小地震目录完整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天山地区地质构造、运动强度和历史地震活动的差异性,将南部天山地区划分为南天山东段和南天山西段两个构造区.考虑到新疆台网建设的区域差异性和时间的阶段性,在对两个构造区不同震级下限地震频度时间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各构造区不同时段的G-R关系和震级分布特征,并运用Z检验方法对各区不同时段小地震目录差异的显著性进行了分析,进而评估了两个构造区1970年以来不同时段的小地震目录完整性,为区域地震活动性研究中地震目录的合理运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RTL算法,以阿克陶6.7级地震和呼图壁6.2级地震为例,分别对喀什—乌恰交汇区和天山中段独山子—吐鲁番地区进行回顾性时间扫描计算。研究结果表明,2个研究区内发生的多次6级地震前RTL时间扫描结果均有显著的异常现象,喀什—乌恰交汇区RTL异常呈现"上升—转折下降"的凸型形态,天山中段则呈现"下降—转折上升"的凹型形态,RTL的异常表现(实际表征地震活动水平的增强与减弱),可能与研究区的应力状态,构造环境和破裂特征等有关。在未来震中未知情况下,本文中选取研究区中心坐标进行RTL时间扫描,为实际地震预测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天山造山带一直以来是研究盆山耦合作用的理想场所,深入理解这一地区的壳幔结构对认识天山造山带深部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2009—2020年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固定台站、震后架设应急流动台站以及部分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记录到的MS≥1.5地震到时资料,采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反演获得了新疆天山中段精细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三维P波速度结构和地震震源参数.结果显示:新疆天山中段具有复杂的深浅构造关系,地壳浅部及上地壳P波速度结构与地表地质构造密切相关,高速异常区对应于天山造山带,低速异常区对应于沉积盆地.研究区中东段中地壳和下地壳存在较大范围低速区,与两侧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上地壳和中地壳低速区相连,且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下地壳及上地幔顶部双向均向新疆天山中段下方倾斜.结合前人诸多研究成果推测,在南北向构造挤压作用下,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双向向天山造山带壳幔岩石圈发生“层间插入与俯冲削减”.重定位后地震分布显示,地震震源深度优势范围为0~25 km,主要沿断裂带、盆山结合部以及不同块体接触部位分布,且与壳内低速体有较好的相关性.这些结果可能为研究新疆天山中段...  相似文献   

16.
在对构造运动差异较大的柯坪块体和天山中部地区地震活动研究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这两个不同构造单元的中强地震活动对整体新疆地震形势的影响。不同构造环境下不同构造单元地震活动差异性很大。柯坪块体内构造运动强烈,它是新疆6级地震主要活动区之一。6级地震发生后的1年内,天山地震带是中强地震的主要响应区,在时间上具有短期预测意义。位于特殊构造环境的中天山地区地震少,地震强度低。4次5级地震后的1~3年,新疆地震活动呈明显增强趋势,中天山地区中强地震活动对周边地区中强地震活动会产生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震防灾规划是提高城镇综合抗震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与城市总体规划一并实施.重点回顾了我国抗震防灾规划工作的发展历程,同时对美国、日本在建立防灾规划方面的情况也进行了介绍.通过编制城市的抗震防灾规划,加强城市的综合抗震防灾能力,在丽江地震中被证明是一个有效的手段.综述了在这个方面的发展与变化,并就未来的可能的发展方向作了总结与展望,以期国内外同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以拜城Ms5.4地震为例,研究新疆地震预警系统产出结果的准确率与时效性.通过数据分析研究,与国家台网地震速报结果相比,新疆天山中段重点地震预警区的3个地震事件,初次触发结果震级平均偏差0.3级,震中位置平均偏差9.6 km,报告用时2.0~4.7 s;最终触发结果震级平均偏差0.4级,震中位置平均偏差5.5 km.非重...  相似文献   

19.
基于波形反演方法对新疆天山中段M_S≥3.0地震震源深度进行反演,反演结果显示,新疆天山中段地震类型以逆断层或走滑断层为主,兼有少量的正断层。新疆天山中段震源深度呈现内部浅,盆山结合部位深的特点。同时由深度剖面显示,两大盆地与天山中段接触部位地震活动性都比较高,基本呈对称分布,存在南强北弱的活动特点。研究区地震发生的主要动力源于印度板块向北的推挤及两大致密的刚性盆地在俯冲天山造山带时,导致深部密度及热流不均匀引起地震的发生,构成了区域内独特的孕震模式。  相似文献   

20.
周波 《高原地震》2011,23(1):27-32
基于测震学A6值、地震异常变化及空区等,对新疆北天山地震带1970年以来5级以上地震进行了系统分析,形成了该区中强震初步预测方案,即:新疆北天山地震带西区Ab值低于均值半年,东区A6值低于均值3年;出现3级以上地震空区;2°×2°异型区内地震异常增强;出现6个月以上地震平静,就可综合考虑作出5级以上地震的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