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利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对华能南京电厂粉煤灰中玻璃微珠的一些物理性质和微结构特征,如形貌、粒径分布、颗粒类型和化学成分、矿物相种类和含量、漂珠的丰度、微珠的 壳壁厚度以及热稳定性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其成因机制进行了讨论。空心微珠包括各种复珠的形成,主要与煤的成分和微结构有关,也与煤粒的燃烧过程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由于粉煤灰是空心玻珠、密实玻珠、海绵状玻璃、铁质微珠、多孔碳粒和碎屑碳粒等的混合物,它们的物、化性能和适用领域很不相同,不能混在一起应用,同时各应用领域对规格、质量要求亦不一样,因此应用分选方法改善粉煤灰的性能就成了扩大应用领域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分选粉煤灰的方法按排灰方式可分:1.湿式分选系列:a.重选,应用跳汰机加旋流器可得到多粒级产品,必要时再用溜槽进一步分选出各种颗粒。  相似文献   

3.
漂珠轻质砖的隔热保温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金凯 《矿物学报》1994,14(1):92-97
由于粉煤灰中的空心微珠,特别是漂珠,具有低密度,成分特殊,优异的热学性质等一系列特殊的理化特性,使其漂珠轻质砖具有导热系数低,耐压强度高,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的递增率小等特点。本文从声子导热,光子导热和宏观热学性质三个方面分析了漂珠轻质砖的导热机理。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微珠比色测定砷和镉的野外现场快速分析方法.微珠比色法测砷以钼酸铵为显色剂,在HNO3介质中,As(Ⅴ)与钼酸铵生成砷钼杂多酸,再用SnCl2还原生成砷钼蓝,硅、磷、锗干扰测定,可进行萃取加以分离,检出限为10 ng,RSD(n=21)为13.3%.微珠比色法测镉以2-吡啶偶氮-2-萘酚为显色剂,锌、钴、铜等20多种离子干扰测定,可加入二安替比林甲烷-三氯甲烷进行萃取,加以分离,检出限5 ng,加标回收率为100%~106%,RSD(n=21)为3.0%.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中痕量砷和镉进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5.
Akoya珍珠属生物矿化有机宝玉石,该类珍珠的矿物组成与微结构分析、定性与其颜色形成属性的鉴定方法尚为缺乏。本文通过光学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对具有白色或灰色珠核的两类Akoya灰色珍珠的珍珠层与珠核的结构特征及显色机制、紫外吸收光谱、微量金属元素赋存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灰色珍珠的珠核有白色与灰色两类,两类珍珠的直径主要分布在5~9mm,珍珠层厚度约300~500μm;②两类珍珠的珍珠层和珠核的主体矿物组成均为生物文石,且两者的珍珠层中均富Sr贫Mn。③灰色的珠核具有明显的富Mn特征,且由于辐照使得Mn元素的价态升高并使得珠核致灰色,并导致整个珍珠呈现灰色;④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检测中,一般而言具有白色珠核的灰色珍珠在300~400nm波段可见明显的反射带,而具有灰色珠核的灰色珍珠在400~500nm波段可见明显的反射带。两类灰色珍珠皆为海水养殖珍珠,研究表明这两类珍珠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差异可作为初步评判灰色系珍珠是否经辐照改色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6.
砒砂岩的微结构定量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光学显微照相和图像分析处理技术,对8份砒砂岩样进行了微结构定量化特征分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对砒砂岩物理力学性质与其各微结构定量化参数进行了关联分析.研究表明,砒砂岩的抗压和抗拉强度与其颗粒的大小、形态、分布及排列及孔隙分布密切相关.一般而言,颗粒的粒径、平面分布分维和定向分维越小,砒砂岩的物理力学强度就越高,抗压和抗拉强度就越好.  相似文献   

7.
湿陷性黄土变形的微结构突变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孙强  张晓科  李厚恩 《岩土力学》2008,29(3):663-666
根据湿陷性黄土的湿陷特点,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外部因素:水、荷载与内部因素微结构及其力学性质。从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影响出发,建立了湿陷性黄土结构失稳突变模型,并从模型基本假定、微结构模型应力特性和湿化于微结构失稳的突变关系3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湿陷性黄土变形机制和规律。通过微结构突变失稳理论发现:当应力状态满足孔隙微结构失稳判别式时,微结构元的变形状态将诱发微结构失稳崩塌。微结构的稳定性与结构刚度 和受力状态 密切相关。地下水不仅改变了颗粒的受力情况,更重要的是使颗粒间连接刚度降低,从而导致微结构失稳。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区浅层土粘土矿物、微结构与地面沉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微观角度出发,以X—光衍射为主,配合差热、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手段,对上海市区浅层粘性土进行了岩矿鉴定和微结构分析,探讨了粘土矿物、微结构与地面沉降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黄土微结构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本文通过电镜扫描分析手段,对Q3黄土试验场地土样微结构特征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旨在找出其规律性。同时,本文还介绍了黄土微结构的研究方法和要求。结合室内实验,对所获得的一系列黄土特性量化指标进行了分析对比,揭示了微结构与黄土液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由统计值变异系数,能达到对黄土场地液化势起到相当程度确定性的目的,验证了利用微结构研究黄土结构变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微结构参数主成分的黄土湿陷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凌霞  栾茂田  杨庆 《岩土力学》2012,33(7):1921-1926
黄土的湿陷性与其微观结构特征密切相关,它的微结构又受其应力状态和所处的含水状态影响。通过改变含水率与固结压力,对西安原状黄土进行了湿陷性试验,由此分析了不同含水率与固结压力条件下湿陷性的差异与联系,同时通过电镜扫描(SEM)获取了湿陷前、后黄土试样的微结构照片,进而获取了相应条件下的SEM照片的简单微结构参数。分析了湿陷前、后微结构参数的变化,探讨了简单微结构参数间相关关系,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合成微结构参数。研究表明: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大,颗粒体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第1主成分近似线性增大,黄土湿陷系数与其累积主成分呈线性关系。根据这一重要认识,建立了主成分得分的湿陷系数计算方法,进而建立了黄土湿陷性评价方法。该研究对定量研究黄土湿陷性的微结构效应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