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福康  黄福均  刘富明 《气象》1990,16(3):29-30
1979年5—8月国家气象局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了首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它是我国高原气象研究的一次最大规模的科学实验,是我国高原气象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我国气象科技工作者跨部门、跨  相似文献   

2.
吕君宁  黄福均 《气象》1983,9(5):2-3
1979年5—8月, 在世界气象组织进行南亚夏季风实验(MONEX)期间,我国组织了第一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取得了青藏高原上十分宝贵的各种气象特殊观测资料。本刊编辑部特约几位同志将近几年关于青藏高原的研究成果,分四个专题进行综合介绍。 由于篇幅所限,略去了参考资料,并分期刊载。  相似文献   

3.
朱福康 《气象》1983,9(11):5-7
1979年5—8月,在世界气象组织进行南亚夏季风实验(MONEX)期间,我国组织了第一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取得了十分宝贵的气象观测资料,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青藏高原气象学提供了良好的资料基础。 这次实验中,“环流与季风”研究课题的重点是研究青藏高原对行星尺度环流演变的  相似文献   

4.
朱福康  樊云 《气象学报》1987,45(2):219-228
本文根据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期间的资料,计算了1979年5—8月青藏高原地区大气的非绝热加热和动能收支。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上空的能量收支有其明显的独特性,夏季青藏高原地区的大气是北半球重要的热源和能源区。并指出,青藏高原地区上空夏季型环流结构的建立要超前于东亚大气环流的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上空云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福康  陆龙骅  张清芬 《气象》1985,11(11):11-14
根据1979年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期间,青藏高原上6个热源观测站的云量和云状观测资料,对青藏高原上空的云,特别是对流云的月际变化、日变化、地理分布与青藏高原雨季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1979年夏季青藏高原冷空气活动个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年5—8月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期间,在高原西部增设了四个高空站。本文用这些资料对1979年夏季高原冷空气活动进行了初步分析。 一、冷空气活动概况 我们把1979年5—8月科实期间高原降温天气过程按日平均气温48小时内连续下降的度数分为三个等级:48小时降温(-Δ(?)_(48))2.0°—4.0℃为一般冷空气;4.0°—8.0℃为  相似文献   

7.
朱福康  余鹤书  孙国武 《气象》1986,12(5):17-17
1979年我国第一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经过4个月的野外观测和随后三年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科学研究成果。南亚高压研究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如何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转化为生产力,这本身也是科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央气象台、甘肃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四川省气象局、湖北  相似文献   

8.
采用南京气象学院(NIM)5层陆面过程模式,利用1979年5-8月“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资料模拟和分析了夏季青藏高原不同地区的陆面特征和地表能量特征。并将模拟值与根据观测资料计算得到的感热和潜热以及观测得到的净辐射、土壤温度、土壤热通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NIM5层陆面过程模式可以模拟青藏高原夏季不同下垫面情形下的能量交换过程。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隆起对我国、亚洲乃至整个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受到气象学界的普遍重视。其中特别是高原地面对大气的加热作用,更是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因此,在第一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期间(1979年5—8月),高原地面热源观测就成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了一批科研人员深入高原腹地进行定点野外考察,并取得了大量实测资料,为研究高原地面辐射平衡和热平衡状况及其季节变化特  相似文献   

10.
本根据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期间的资料,对青藏高原低涡发展的背景场进行了动能收支分析。其结果表明,表藏高原暖涡生成后,青藏高原上空的背景场不利于暖涡的维持和发展,这可能是高原暖涡生命史短的动力学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朱福康 《气象》1988,14(1):56-57
美国气象学会第四届山地气象学会议于1987年8月25—28日在美国西北海岸的西雅图举行。 这次会议的内容较大部分涉及到野外观测实验。其中包含有:中国1979年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QXPMEX)、中美合作1986年的青藏高原气象考察(TIPMEX-86)、美国能源部的复杂地形大气研究计划(ASCOT)、美国的落基山山顶实验(ROMPEX)以及巴西、瑞士、加拿大等国的野外观测实验。其中以美国的ASCOT计划在会上最引人注目,涉及到这计划的共有十多篇论文,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这一计划。会上宣读的论文内容还有背风坡波动、数值方法和模拟、污染物的传输与扩散,以及地形对锋面、气旋和波动的影响等研究。 美国能源部复杂地形大气研究计划(ASCOT)的目的,是从理论上和实验上研究复杂地形上污染物的传输和扩散同题,重点研究夜间的下泄气  相似文献   

12.
1月1日西峰国家基准气候站建成并工作。合水县太白气象站停止工作并撤销。全省正式使用 PC—1500日射观测程序。1月8日国家气象局公布1987年度气象科学奖。省局罗哲贤同志主持的《大尺度非线性动力学若干问题的研究》获三等奖;由四省气象局任项目组长,省局和兰州高原大气所为副组长的《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获一等奖,省局孙国武同志是此项目主要参加者之一。省局一套价值3万元的电解水制氢设备,无偿调给安徽省气象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1979)的资料为基础,试图研究高原有效辐射日总量的直接计算方法。作者分析了高原等6个测站各长波辐射日总量的相互关系及其垂直分布特征,以及有效辐射日总量与云量的关系,提出了高原有效辐射日总量的通用计算公式。该式计算的相对误差情况是:晴天—6.5%,少云—8.1%,昙天—8.8%,多云—11.5%,阴天—19.0%;平均为10.8%。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使用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测站观测资料、欧洲中心FGGE-Ⅲb资料、GMS1地球同步卫星云图资料、河流水文资料以及其他一些有关的资料,详细分析了1979年7月青藏高原地区,尤其是高原西部地区的水汽状况、水汽输入的通道,讨论了夏季青藏高原地区高湿状况的维持机制. 通过研究,发现在1979年盛夏青藏高原西部也是一个高水汽区域,有利于大量的湿对流系统活动,但西部比东南部的水汽含量要略低些;潜热加热是夏季高原西部重要的热源之一;除了过去已知的在高原东南和仲巴、定日一带的两条水汽通道外,水汽还可从高原西侧边界进入  相似文献   

15.
南半球对北半球初夏季节转换的一种可能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福康  陆龙骅 《气象学报》1984,42(4):449-458
在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近几年工作的基础上,对1979年初夏季节转换的基本天气事实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初夏季节转换过程中,南半球对北半球可能有一定的激发作用。并由此讨论了印度西南季风与中国初夏梅雨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湍流特征量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0,他引:12  
苗曼倩  季劲钧 《高原气象》1998,17(4):356-363
采用1979年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资料,研究高原陆面上总体湍流送系数CD和CH的特征及边界层高度受高原地形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廓线法计算的高原上局地的CD和CH值比同样粗糙度长度条件下平原地区的值大得多,而且日较差也大于平原地区。  相似文献   

17.
预告     
1984年3月,在北京举行了“国际青藏高原气象和山地气象学术讨论会”。会上,共有8篇专题邀请报告(见《气象》1984年第2期29—32页),其中3篇为中国专家所作,  相似文献   

18.
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和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根据1974年在昆明召开的青藏高原气象科研协作、经验交流会议的计划,青藏高原研究小组于1974年12月12—16日,在北京召开了1975年度科研协作会议。参加单位有四川、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气象局,中央气象局研究所、南京气象学院及中国科学院大气所和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所等八个单位。  相似文献   

19.
黄福均 《气象》1983,9(3):2-6
1979年5—8月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期间, 在西藏西部地区新建了狮泉河等4个的探空站。根据对4站实測资料和原有测站的资料分析, 初步得出一些重要的高原天气学事实,如夏季高原低涡源地分布, 高压的周期振荡,100毫巴南亚高压的月际平均位置和6月份高压中心是怎样登上高原的。通过新、 旧资料的分析比较,说明狮泉河等4站探空资料对高原天气研究的重要性。用新资料还得出:1979年100毫巴高压平均位置6—7月不在高原,8月平均中心位置在高原32°N、87°E附近。  相似文献   

20.
根据1979年夏季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试验期间获得的地面辐射资料和从TIROS-N卫星云图照片得到的云量和地面冰雪覆盖资料,采用2°×2°的经纬网格,计算并绘制了青藏高原1979年5—8月的月、旬辐射平衡分布图.结果表明:夏季青藏高原辐射平衡高中心往往出现在35°N以南83°—93°E的地区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