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北干旱区水循环与水资源问题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从现实条件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初步归纳了全国水资源短缺的空间格局,评述了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现状和趋势,简要分析了西北干旱区水循环和水资源利用的特点和规律,概括了西北干旱区水循环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的进展和动态,初步探讨了西北干旱区水资源高效率利用的科学对策。最后,提出了西北干旱区水循环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方面的某些重要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地球系统模式和综合评估模型在研究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优势和劣势,明确了将二者进行双向耦合的必要性,客观分析了综合评估模型耦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系统总结了国际和国内解决耦合难点的主要方法和最新进展,最后分析和讨论了双向耦合模式的不确定性来源和解决方法,为我国进行地球系统模式与综合评估模型双向耦合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业务集成系统,实现了对通用程序的链接和各种文件打开方式的程序指定,通过系统集成省去了查找应用程序、各种文件和文件夹等烦琐的操作过程,保证了在同一系统界面上完成各项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地县软件开发力量薄弱和缺乏技术支撑的问题。整个集成系统易于学习和掌握,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4.
以美人蕉、芦苇、香蒲、黄色鸢尾、水菖蒲、茭白为供试植物,以河沙和青砂为供试基质,通过模拟不同的人工湿地系统研究了植物生长特征及其人工湿地净化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河沙处理相比,河沙+蚯蚓处理和河沙+青砂+蚯蚓处理中美人蕉的株高分别增加了42%和47%,叶长分别增加了36%和49%,株径分别增加了28%和20%;同样地,黄花鸢尾的株高分别增加了33%和23%,叶长分别增加了39%和29%,且水菖蒲的株高分别增加了53%和32%.与河沙处理相比,河沙+蚯蚓处理,河沙+青砂+蚯蚓处理中水菖蒲的SPAD值分别增加了20%和30%,黄花鸢尾的SPAD值分别增加了59%和65%,美人蕉的SPAD值分别增加了18%和11%.与对照人工湿地(CK)相比,人工湿地Ⅰ(河沙+植物)、人工湿地Ⅱ(河沙+植物+蚯蚓)和人工湿地Ⅲ(河沙+青砂+植物+蚯蚓)对COD的去除率分别增加了20%,24%和26%,对TP的去除率分别增加了14%,15%和19%,对NH4-N的去除率分别增加了17%,23%和21%,对TN的去除率分别增加了5%,15%和12%.人工湿地Ⅱ中茭白、芦苇、水菖蒲和黄花鸢尾的密度高于人工湿地Ⅲ.粒径较小的河沙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氮的去除,而粒径较大的青砂对磷有较高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5.
利用历年气象资料和作物观测资料,分析了驻马店各季的气象条件和气象灾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提出了现有作物种植的弊端,分析了改进作物种植方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关于陆面降露水测量方法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强  问晓梅  王胜  张杰 《高原气象》2010,29(4):1085-1092
在系统总结以往陆面降露水观测仪器和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分析了目前一些常用降露水观测仪器的基本特点,归纳出了几种典型的降露水观测方法,并解释了这些方法和仪器的主要科学原理,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同时,还提出了进一步改进陆面降露水观测仪器和发展降露水观测方法的初步思路。最后,简要探讨了开发利用降露水的技术措施和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微视频和气象微视频的背景和现状,重点探讨了气象微视频内容和制作流程,并对气象微视频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公共气象服务提供了一个新的服务手段。  相似文献   

8.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春根  史军 《干旱气象》2008,26(1):28-34
使用长三角地区1961年以来的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资料和土地、人口、能源等社会经济资料,分析了它们的年际变化趋势和演变特征。指出长三角地区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体现了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城市化和工业化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同时也引起了人口和能源消耗剧增等问题,从而加剧了长三角地区的大气污染和气候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普查和分析了历史雷击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统计了雷暴多发月份和时段,归纳出几种产生雷暴的天气形势,建立了对当地雷暴的预报方法和预报流程,最后提出了对雷击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0.
“领导就是服务”,这是邓小平同志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时期提出的重要观点。这个观点的提出和实行,改变了过去“领导”范畴的一些老观念,改善了领导者思想和作风建设,构通了领导和群众之间的感情,密切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最有效地调动了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做为部门领导和基层领导,树立和实行这个观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针对浙江省水文气象业务实际需求,利用现有气象多模式服务产品和气象资料大数据,基于C/S架构和C#语言构建了浙江省水文气象服务业务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架构、数据库设计和关键技术,并对各功能模块和业务化情况进行了概述。系统建设统一了水文气象服务的业务环境,规范了业务流程,有效提高了水文气象服务工作的实效性、准确性及科技含量,为水库用户的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远程气象服务水平,开发了基于预设场景和双流热备份的天气预报会商系统,实现了利用中控系统根据会议内容预设工作模式,减少了音视频矩阵和摄像头调整等复杂操作,简化了操作流程,方便管理.对音视频和显示系统增加了备份设备,当主用设备故障时,采用应急设备保障会议正常进行,能够提高对现场突发故障的应急处理能力,实现了上下行音视频和VGA信号的热备份.采用数字音频处理器进行音频信号处理,声音更加清晰,减少了由于人工调整调音台不当造成的啸叫.该系统结构不但适用于标清系统,调整相关设备参数后也适用于高清系统,对该系统的组成和原理进行了介绍,为电视会商系统的运行保障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边界层湍流输送的若干问题和大气线性热力学   总被引:16,自引:9,他引:7  
胡隐樵  左洪超 《高原气象》2004,23(2):132-138
总结了大气线性热力学基本理论,讨论了大气边界层的能量和物质输送交叉耦合效应,还讨论了大气系统动力过程和热力过程的交叉耦合效应。分析指出:由于动力过程和热力过程的交叉耦合效应,导致大气边界层能量和物质输送过程除了湍流输送外,还应包括大气辐散和辐合运动对能量和物质的输送。非均匀下垫面大气边界层和对流边界层辐散和辐合运动对能量和物质输送是重要的。在这个基础上,讨论了非均匀下垫面和对流边界层地表能量的平衡问题,非均匀下垫面和对流边界层陆面过程边界层参数化等问题。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大气边界层物理理论,而且为克服当前大气边界层物理应用中所遇到的困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后台管理模式在数据共享平台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使气象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运行逐步向自动化和业务化管理方向发展,基于元数据技术,建立了有针对性的后台管理模式,设计和开发了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后台管理系统。该文介绍了当前信息系统发展的特点,分析了后台管理系统建设的业务需求,重点描述了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元数据设计。共享平台的后台管理系统划分为数据层、管理层、服务层和保障层等4个结构层次,由元数据管理、业务管理、平台管理和系统监视等4个部件构成。系统采用J2EE的架构,保障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操作,实现了元数据管理、数据 (集) 管理、信息统计、内容管理、安全管理、系统配置管理和运行监视等功能。后台管理系统的部署和实施使新数据产品的发布更加便捷,也更具有时效性,保障了气象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平稳和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5.
针对气象部门所办企业的现状和实际,阐述了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公司制改革的主要形式和内容,并就与此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看法和主张。  相似文献   

16.
近20年来中国极地大气科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是地球上的 3大气候敏感地区 ,是多个国际计划研究全球变化的关键地区。中国的南极和北极实地考察研究 ,分别始于 2 0世纪 80和 90年代 ,起步较晚 ,但近 2 0余年来有较大的进展。极地大气科学考察与研究是极地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讫今为止 ,中国已组织了 2 0次南极考察和 3次北极考察 ,建立了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和北极黄河站等 3个常年科学考察站 ;进行了常规地面气象、Brewer大气臭氧、近地面物理、高层大气物理、冰雪和大气化学等观测 ,获得了较为系统的极地大气科学第一手资料 ;开展了有关极地与全球变化的研究 ,取得了新的进展。南极地区大气温度、臭氧和海冰的气候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多样的。南极地区的增暖主要发生在南极半岛地区 ,在南极大陆主体并不明显 ,近 10余年来还有降温趋势。中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的观测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点。此外 ,还揭示了南极半岛西侧和罗斯海外围的海冰变化具有“翘翘板”特征 ,由此定义的南极涛动指数可用来讨论南极海冰状况和海冰关键区的活动 ;用实地考察资料研究了极地不同下垫面的近地面物理和海 -冰 -气相互作用特征 ,给出了边界层特征参数 ;讨论了极地天气气候和大气环境特征及其对东亚大气环流和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 ;利用  相似文献   

17.
陈忠勇  程昌玉  李力 《气象科技》2014,42(6):969-972
详细讨论了放电触发控制器3A11组件的电路工作情况,对其电子线路组成部分和检测保护功能做了分析探讨,提供了相应的电路工作框图和功能子框图,叙述了关键点波形的测试方法,以表格形式介绍了各工作点相关的调整方法,理清了触发控制信号、保护信号与采样反馈信号的相互关系,结合相关报警信息和功能分析,探讨了基本维修思路并有相关案例分析,总结了快速有效的检修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会军 《大气科学学报》2020,43(1):I0003-I0003
六十载风雨兼程,春华秋实。从1960年到2020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信大)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光辉灿烂的发展历程,为我国和世界大气科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著的贡献,并写在了每个南信大人的优秀业绩中,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写在了人民的口碑里。这其中,倾注了无数南信大人的智慧和汗水,也成就了数万学子的理想和事业。为庆祝南信大建校60周年,《大气科学学报》决定组织出版这本特刊。  相似文献   

19.
M ICAPS 2.0是在M ICAPS l.0的基础上开发和完善的,在M ICAPS 2.0中增加了一个动态连接库和4个ACT IVEX控件,包括参数检索控件、辅助图表控件、数据分析控件和地理信息控件,增加了气象资料的文本和表格显示功能,增加了单窗口多屏显示功能,提供了新的图形图像操作功能和气象数据  相似文献   

20.
《气象》2017,(8)
<正>该书是被誉为"蒸发先生"的美国工程院院士Wilfried Brutsaert的经典专著,是其三十多年水文学教研的结晶,以独特的视角和组织结构,系统介绍了水循环相关概念,以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图文描述了水在大气、地表和地下运动的基本方程,从流域尺度和统计概念讲述了水文数据的使用,涵盖了几乎所有的水文学基本原理。该书最后还介绍了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