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岩土钻凿工程》2014,(6):52-52
第32届国际非开挖技术协会年会(ISTT NO-DIG Madrid2014)于2014年10月13月-15日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中国地质学会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CSTT)组织国内相关企业单位、专家学者及技术人员一行10人参加考察了本届年会,其中1家公司参展展示了中国产品及技术。  相似文献   

2.
《岩土钻凿工程》2011,(3):24-24
第29届国际非开挖技术协会年会(ISTT2011)于2011年5月2-5日在德国柏林圆满举行,中国地质学会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CSTT)派员参加了本届年会。  相似文献   

3.
《探矿工程》2007,34(9):84-84
非开挖中心成立于1993年,是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CSTT)常务理事单位、国际非开挖技术协会(ISTT)会员单位。另外,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培训中心设在该中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岩土钻凿工程》2010,(5):64-64
第28届国际非开挖技术协会年会(ISTT2010)于2010年11月8日-10日在新加坡举行,中国地质学会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CSTT)组织国内相关企业单位、专家学者及技术人员一行共21人参加考察了本届年会。  相似文献   

5.
《岩土钻凿工程》2011,(6):23-23
中国地质学会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CSTT)于2011年12月17日召开了临时理事会,参加会议的人员主要有:颜纯文、陈铁励、乌效鸣等18人。会议就CSTT的后续发展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同意增选了杨宇友博士为副秘书长;同意申办国际非开挖技术协会(ISTT)2016年会;同意增加年度优秀工程和优秀产品或技术奖;原则上同意CSTT进行非开挖技术施工能力认证;同时,就CSTT 2012年会的凑备情况和CSTT 2013年会选址,以及和地方非开挖技术协会的关系进行了充分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岩土钻凿工程》2014,(5):45-45
由国际非开挖技术协会(ISTT)和中国地质学会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CSTT)主办,郑州大学、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地质大学及水利与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联合承办的“2014年非开挖技术创新与地下工程安全国际高层论坛”于9月13日至14日在郑州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7.
2000年起,John Hemphill曾作为NASTF(北美非开挖协会)执行主管——帮助提升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业务。在2008年初,Hemphill成为ISTT(国际非开挖协会)的执行主管,向更多的全球观众展示他的风采。在与《非开挖技术》一对一的采访中,Hemphill谈论了他调任到ISTT和在组织机构中的新角色,以及国际非开挖市场和这项产业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岩土钻凿工程》2012,(3):12-12
最近,又有三个国家或地区性的非开挖技术协会协会加入了国际非开挖技术协会(ISTT),包括中东地区第一个非开挖技术协会,即:阿联酋非开挖技术协会(United Arab Emirates Society for Trenchless Technology—UAESTT),该协会覆盖范围包括阿布扎比、迪拜、沙迦、乌姆盖万、阿治曼、富查伊拉和哈伊马角七个酋长国。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际非开挖技术协会(ISTT)工作的设想,重点说明了ISTT后期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在管道检测、探测、铺设、修复和更新等工程中,非开挖技术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笔者参加的2010年11月国际非开挖技术协会(ISTT)在新加坡召开的第28届年会和之前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召开的第12届国际非开挖技术研讨会,从国际会议的论文中和研讨会上各国教授的介绍中提炼了非开挖工程方面的发展近况,从管道探测、检测、修复和新材料四个方面入手,简单扼要地阐述了非开挖工程的最新进展.希望对国内非开挖工程领域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由北美非开挖技术协会和国际非开挖技术协会联合举办27届国际非开挖技术会议暨展览会于2009年3月29日-4月3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喜来登大酒店胜利召开。目前国际非开挖技术协会共有分会22家,包括中国的香港和台湾,ISTF的官方杂志现在澳大利亚编辑出版,名称为《Trenehless International》。马保松代表CSTF和ISTT进行了初步的交流,他们表示欢迎CSTF重新加入ISTF。  相似文献   

12.
《安徽地质》2006,16(4):F0002-F0002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安徽两淮一处、安徽两淮矿建公司)始于1946年.是一支历史悠久、装备精良、经验丰富、技术先进的综合型施工企业。下设地质勘探、桩基、地鼠管道,油气钻井、地热钻井、建筑、矿建以及淮海工贸等专业公司。持有地基一级、市政一级、建筑三级、矿建三级,钻探、测井甲级和工勘乙级资质.国际非开挖技术协会(ISTT)会员、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CSTT)常务理事单位。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企业。  相似文献   

13.
《岩土钻凿工程》2012,(3):36-36
2012年中国国际非开挖技术研讨会暨展览会于2012年4月20日至22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300余人参加了会议,约2000人次参观了展览。中国地质学会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原中国地质调查局常务副局长王达教授,中国地质学会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颜纯文教授,日本非开挖技术协会副会长楠田哲也(Kusuta Tetsuya)教授,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中国驻加拿大使馆科技参赞刘远文先生,  相似文献   

14.
《岩土钻凿工程》2011,(3):37-37
4月16日-17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非开挖技术研讨会暨展览会在武汉隆重举行,国际非开挖技术协会主席Samuel Ariaratnam教授、日本非开挖技术协会会长松井大悟先生、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有关领导和贵宾出席了本届年会的开幕式。  相似文献   

15.
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德州大学阿灵顿校区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共同资助,由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美国德州大学地下设施研究与教育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共同组织和主办的“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讨会”于2007年10月8日至10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正式举办。国内外专家共做了25场次的学术报告,其中参会的美方专家共15人,进行了16场高水平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6.
《岩土钻凿工程》2009,(5):33-33
2009年10月19日,中国地质学会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会临时会议在上海市富豪环球东亚酒店召开,实到理事18人。会议由朱文鉴秘书长主持。根据秘书处的推荐,会议选举王达为理事长、颜纯文为副理事长,增补高鹏、汤泓华、徐效华、武志国为常务理事。经过讨论会议通过“中国地质学会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CSTT章程(草案)”等5项决议。最后,王达理事长和颜纯文副理事长分别作了总结发言。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上海)非开挖技术与管线工程国际研讨会暨展览会于2009年10月19日至21日在中国上海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地质学会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管道工程分会、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和美国德州大学阿灵顿校区的美国地下设施研究与教育中心共同主办。大会议题涵盖非开挖技术和管道工程领域的各方各面,是在中国举办的非开挖技术和管道工程领域学术水平最高的一次国际盛会。  相似文献   

18.
《岩土钻凿工程》2008,(3):35-35
由国际非开挖技术协会和俄罗斯非开挖技术协会联合举办的第26届国际非开挖技术会议暨展览会于2008年6月3日-6月6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胜利召开。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副秘书长胡远彪参加了会议,并组织了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国内有近十家钻机和钻具生产厂家参加了本届展会,包括深圳钻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北京土行孙非开挖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地龙非开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  相似文献   

19.
《岩土钻凿工程》2013,(5):28-28
第3期顶管施工技术培训班于10月18—20日在青岛顺利举行,由中国地质学会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和青岛世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主办,于10月20日顺利结业。培训班授课老师主要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杨宇友博士、副教授,北京市政二公司顶管分公司,武志国总工;  相似文献   

20.
《探矿工程》2007,34(11):34-34
2007年10月10日,“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立,它是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美国路易斯安娜工业大学美国国家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地下设施研究与教育中心以及普渡大学联合共同成立的一个以非开挖工程及地下基础设施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个中美联合学术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校长张锦高和美国普渡大学教授TomIseley博士为中心成立揭牌。中国地质大学副校长唐辉明教授任该中心主任,原国际非开挖协会主席Sterling博士、美国非开挖领域的创始人和开拓者Iseley博士以及美国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