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吉林省集安市金厂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地描述了金厂沟金矿床的围岩及围岩蚀变特征,同时也描述了与成矿有关的岩体特征和构造特征。划分了成矿阶段及矿物生成顺序,做了碳、氢、氧和硫同位素分析以及成矿温度测定,分析了地层、岩浆和构造对成矿所起的作用,从而确定了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和构造的导矿及容矿作用。探讨了矿床的成因及成矿有利部位,对本区进一步找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栾川县罗村钼矿成矿特征及找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新 《地质与勘探》2008,44(6):21-26
通过对河南省栾川县罗村钼矿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与南泥湖、三道庄及东沟超大型钼矿的综合对比、分析、研究,总结归纳了矿区NWW构造形迹、小岩体与钼矿成矿关系、围岩对成矿的控制作用、围岩蚀变与成矿的关系、地球化学异常与钼矿床的关系等成矿特征.根据罗村钼矿的成矿特征,初步指出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曾庆海 《矿产与地质》2012,26(5):408-413,435
刘山岩铜锌矿成矿受矿源层和构造制约,矿化具显著的热液特征;矿体的形成严格依附于构造条件;含矿层受热液作用影响产生不同蚀变,因而,围岩蚀变与矿化的关系较密切。在对矿带内地层、岩石、构造、围岩蚀变等成矿控制因素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成矿模式,并提出了找矿标志,对扩大矿区外围及深部找矿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东山湾钨钼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区地层、构造、侵入岩及矿化蚀变带、矿体、矿石特征,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断裂、火山构造、复式花岗斑岩体、赋矿围岩及热液蚀变对本区成矿的控制作用,并指出了小汉山破火山周边及矿区南部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独山锑矿区成矿控制因素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幼平 《贵州地质》1997,14(2):145-152
本文通过对贵州独山锑矿区成矿控制因素的综合分析,较详细的阐述了大地构造单元,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地层岩性,岩相古地理和围岩蚀变和控矿作用及示矿意义,借助这些控矿特征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进一步的预测找矿。  相似文献   

6.
胶东西北部北区和南区金成矿条件与成矿信息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概述了胶东西北部地区金成矿控制因素,从基底建造、成矿构造条件、重熔岩浆作用、燕山期热事件强度、围岩蚀变、综合成矿信息等6类31个方面,系统对比了胶东西北部北、南两区金成矿条件的异同,指出这两区间存在着一定差异,从而导致金矿化特征和成矿潜能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划分了三个具有不同成矿特征的构造-岩区。提出了热液系统中水-岩反应和热液系统中水的收缩作用是导致金属成矿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莱芜接触交代-热液铁矿4处矿田控矿条件(围岩和构造)、成矿因素(岩浆侵入和由此形成的岩浆岩)的综合研究,并基于对各矿田地质环境进行的分析对比,以规模最大的矿山矿田为标准(标准分100),用量化指标对诸因素进行分解,对其他3处矿田诸因素量化.结合控矿条件、成矿因素的作用关系与分析,提出莱芜接触交代-热液铁矿是多因素成矿.其成矿特征表现为:围岩的层控性、构造取决于围岩性质、岩浆侵入的决定性和矿床岩体的同一性4个方面.由此得出结论:矿床矿体形态反映岩浆岩体形态,岩浆岩体形态反映构造形态,构造形态反映围岩性质.文中指出了多因素成矿特征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伟兴 《广东地质》2004,19(1):30-36
叙述了粤东地区各期火山活动的地质特征,指出火山岩富含成矿元素,可给银多金属矿床带来成矿物质。依据矿床的成因-工业类型分类原则,将该区火山-次火山岩型银多金属矿床划分为两大类6亚类。并对各类矿床的赋矿围岩、控矿构造、与成矿有关的火山岩、矿体形态产状、近矿围岩蚀变、矿石矿物组合等主要地质特征进行描述。阐述了控制矿田、矿床(体)的构造条件、以及火山作用的控矿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9.
党河南山黑刺沟地区与石英二长闪长岩有关的金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河南山黑刺沟金矿类型包括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化和石英脉型金(锑)多金属矿化。两种矿化类型的矿石特征、元素组合及围岩蚀变的差异均较大。对矿区控矿因素的研究表明,成矿与石英二长闪长岩的侵入密切相关。岩浆活动既提供了大量的成矿物质,又为成矿系统提供了成矿流体及热动力。围岩地层也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构造破碎带则为成矿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10.
千鹅冲钼铅锌矿床位于东秦岭—大别山钼多金属成矿带,矿体主要赋存于隐伏花岗岩体外接触带的地层中。在整理前人资料和勘查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千鹅冲钼铅锌矿床的成矿地质作用、成矿岩体化学特征、控矿因素及围岩性质,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分析认为: 大别山区格子状构造不仅控制着造山带的分布,也对钼矿床的形成和分布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成矿地质体高硅、高钾、富碱的地球化学特征有利于钼的成矿; 成矿地质体亏损Ba、Nb、Ta、Y和Yb,富集Rb、Th和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Sr与Y含量低反映岩浆源区的分馏明显; 斑岩型钼矿围岩的物理性质对钼矿体沉淀成矿的具体位置有制约作用。初步认为千鹅冲钼铅锌矿床的成矿模式为下元古界大别高压麻粒岩在下地壳重熔形成岩浆岩,在中生代中国东部的构造体制转换下,冷凝的岩浆受热重新活化运移上侵,在压力和温度降低、pH值变化等多种沉淀机制作用下,成矿流体在围岩的节理、裂隙中迁移、沉淀成矿,铅锌矿化多分布在钼矿体外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甲乌拉大型银多金属矿床主要控矿断裂破碎带、蚀变带、矿化带及围岩中的元素富集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了断裂构造与成岩成矿的时空关系,探讨了成矿断裂的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断裂构造地球化学障的控矿机制,提出了找矿预测标志。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桐木铜多金属成矿亚带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可知,研究区磁场特征较为简单,为平稳的弱磁场区,放射性场则呈现出明显的平行条带状特征,与断裂及地层走向相同。对重点异常开展了地物化综合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该成矿亚带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区内HF35等重点放射性局部异常具较大寻找铜多金属矿的潜力。成矿亚带受构造和围岩双重控制作用明显,但主要受桐木区域性大断裂控制,大断裂及次级构造所形成的构造破碎带对成矿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3.
从大地构造背景、含矿建造、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及火山活动、容矿构造与控矿构造、围岩蚀变与矿化特点、矿石类型与品级等6个方面论述了灵山岩体西北缘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特征,初步总结了岩浆热液和构造控岩控矿规律,根据研究区特定的构造成矿专属性划分出四种成矿断裂构造,确定了不同构造地段矿床具有不同矿化元素的分带性,从控岩控矿断裂构造、遥感影像、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已有的矿床、矿点分布情况等方面综合分析,划分了该地区今后找矿的三个远景区和主攻矿种。  相似文献   

14.
祈子堂金矿位于秦岭构造带北秦岭构造亚带秦岭地体东段,其构造体系属秦岭东西复杂构造带东段南支,四棵树大背斜南西翼,朱阳关—夏馆深大断裂的北东侧。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化特征及围岩蚀变综合分析,总结了该矿床的成矿阶段及成矿因素,认为该矿床为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确定了找矿标志,探讨了深部及外围找矿方向。研究表明:祈子堂矿区金矿体赋存于秦岭群雁岭沟组大理岩的构造破碎蚀变带中,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区中东部有少量花岗岩脉,显示了区内有花岗岩类岩浆活动,判断其岩浆源应在深部,推断金的矿化作用与花岗岩类岩浆活动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本区岩浆仅提供热动力条件,它的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围岩,围岩是秦岭群雁岭沟组白云石大理岩,围岩金丰度值低,有可能是经过渗滤、萃取作用而使Au元素进入含矿热流体,岩浆活动仅提供热动力,热液沿着区域深大断裂的次一级构造上升,萃取围岩成矿物质后在有利构造部位富集成矿。所有这些均显示了祈子堂地区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该区已知金矿床、矿点分布稳定,延续成带,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5.
鹅公山火山盆地是赣杭构造火山岩带铀多金属矿产较丰富的火山盆地。在整理前人勘查成果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铀、金、银成矿地质特征,从火山盆地成矿元素聚集、构造、岩浆活动、围岩蚀变、隐爆作用及幔源物质等方面对火山盆地铀多金属矿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中生代强烈的火山岩浆活动及其作用,为火山盆地火山—潜火山热液型铀多金属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文章建议加强隐爆角砾岩与成矿关系及幔源物质参与成矿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西藏亚贵拉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亚贵拉铅锌多金属矿是目前西藏地区最大的层状沉积型铅锌多金属矿床。该矿床产出的大地构造位置独特,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本文从含矿建造、断裂构造、岩浆岩特征及其对成矿的控制作用分析入手,分析研究了矿体特征、矿石组构特征及围岩蚀变,揭示了亚贵拉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晚古生代海底热水喷流沉积成矿和喜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两期成矿作用,是典型的海底喷流沉积-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铅锌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桐柏围山城成矿带金银矿床成矿控制因素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山城成矿带金银矿床的特点,揭示出成矿受特定地层制约,矿化具显著的热液特征;矿体的形成严格依附于构造条件;含矿层受热液作用影响产生不同蚀变,因而,围岩蚀变与矿化的关系也甚为密切.①在对矿带内地层、岩石、构造、围岩蚀变等成矿控制因素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6条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东天山土屋-延东大型、超大型斑岩铜矿田成矿条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天山土屋-延东斑岩铜矿田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研究资料及进行针对性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土屋-延东斑岩铜矿田成矿地质特征综合分析,对成矿构造背景、相关岩浆活动、围岩、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流体等进行探讨,获得初步认识.土屋-延东斑岩铜矿田主要形成于聚合板块活动时期陆缘构造岩浆活动带,与造山带汇聚阶段俯冲-碰撞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王建华  张宏颖 《世界地质》2007,26(3):287-292
通过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了巴彦温多尔金矿矿石和围岩样品12种元素的组合特征。结果显示,矿石中金与其他11种元素的相关程度很低,而围岩中金与银有较强的相关性。围岩和矿石的元素组合也有明显差别,围岩样品代表控矿构造带的矿化背景,矿石样品代表成矿时的元素组合。  相似文献   

20.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铀源条件、构造条件、含矿主岩、围岩蚀变等热液型铀矿的主要控制因素为研究内容,较详细地总结和分析了大桥坞矿床(671)、白虎岩矿床(670)和杨梅湾矿床(621)及部分铀矿化点的成矿特征和控矿规律。发现各矿床(点)的含矿围岩虽然不尽相同,但围岩蚀变类型相近且构造控矿特征尤为显著,以此为依据构建了研究区典型铀矿床成矿模式(热液型),为后期借助模式找矿、预测评价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