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常钱柱 《内蒙古气象》1995,(1):40-40,F003,27
我们是怎样开展农业气象服务的常钱柱(赤峰市气象局)农业气象服务是气象部门为农业经济宏观规划、实际生产提供气象科技信息的重要手段,是现代农业技术深入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科学依据。回顾赤峰开展这项服务工作近二十年的概况,实践使我们开阔了眼界、拓宽了领域,使气...  相似文献   

2.
东营市农业气候资源环境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1954-2000年气候资料,用辐射公式和高桥浩一郎公式分别计算了东营市的太阳辐射和蒸发,对农业气候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用水分平衡方程对农田水分盈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年平均气温升高的大背景下,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和年平均风速都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简要回顾了近50年来我国农业小气候学的发展历程;并从有关农业小气候学专著与论文出版、成果及其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两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农业小气候学研究的成就;最后,着重对我国农业小气候学研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4.
王安民 《山西气象》1996,(3):64-64,47
发展高效农业就必须重视发展气象事业访曲沃县副县长王真王安民(山西省临汾地区气象局041000)在近年来十分重视支持发展气象事业,先后投资20多万元率先在山西省首家建成气象科技服务网和天气自动答询台的曲沃县,1995年春又投入14万元资金购置了人工增雨...  相似文献   

5.
通过和田地区4个气象站40年(1961~2000年)的气候观测资料的分析,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对该地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6.
综合分析2002年青海省全年的农业气候特点,并分析了不同时段的气象条件对各类作物生长发育产生的利弊影响,得出了青海省2002年农业气象条件为前期适宜,后期不利,是平年年景。  相似文献   

7.
近30年我国气候变化的不稳定性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金栋  太华杰 《气象》1996,22(8):3-8
引入信息论中熵值分析方法,利用全国七大区1961-1990年的气象和产量资料,讨论了近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熵值时空变化类型。详细分析了我国气候变化的不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定性讨论了气候波动与农业气象灾害的关系及其对农业产量的影响,并分区建立了产量与气象要素熵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8.
我国近40年温度的变化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高素华  潘亚茹  郭建平 《气象》1994,20(5):36-41
利用1951-1990年全国大体分布均匀的350个站点的温度资料,分析了近40年年平均气温,最冷月,最热月平均气温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各时段(以10年为一时段)温度距平场的变化。并分析了温度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冬季(1995年12月~1996年2月)平均气温北疆正常,南疆正常略偏低;降水北疆正常,南疆正常略偏多,灾害性天气少于往年。冬季北疆大部地区积雪偏薄。1气候概况1.1气温季平均气温,北疆地区为-12.5℃,南疆地区为-8.4℃,与常年同期比较,北疆正常,南疆正常略偏低。各月气温变化情况:12月气温正常,月平均气温北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偏高2.2~4.1℃,北疆西部的伊犁地区偏低1.0~2.2℃,北疆沿天山一带除乌鲁木齐偏高2.0.C,其余大部地区接近常年;南疆地区除哈密、那善、巴音布鲁克偏低2.l~5.3C,其余大部地区接近常年。l…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我省农业气象条件总体状况是:气温略高,积温偏多,主要产粮区初霜期偏晚,降水偏少,日照比较充足。农业生产季节内气象条件波动比较大,4月和6月低温多雨,5月和9月高温少雨,7月平温少雨,8月气温高,降水接近常年。中部主要产粮区作物生长季节水热条件基本满足玉米等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需求,有利于增产增收,但春季低温多雨影响各地水稻育苗,西部地区发生春旱和夏旱,东部地区水稻孕稳期发生障碍型低温冷害,各地初夏季节冰雹天气多子常年。总体上看,今年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大于弊,加之农业政策和粮食价格有利,农业为丰收年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朔州市2000年降水不多而粮食获得丰收,分析了年内4~9月光、热、水对农作物的利弊影响,提出了预报服务中应重视作物关键生育期的天气预报,以利于农业生产巧用天时,趋利避害,夺取丰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和农业生产都对农业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青海省气象部门的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随之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在服务领域、服务对象以及服务内容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目前,环  相似文献   

13.
大同市2003年度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丽珍  高志刚  韩虹 《山西气象》2004,(2):19-20,23
2003年,是大同市自1990年以来第3个多雨年,与近几年的干暖气候相比,2003年有所不同。年内主要气候特点是:气温正常,降水量略偏多,日照时数偏少。春、秋、冬三季降水偏多,夏季降水偏少,6月气温偏低、7月和8日出现了阶段性干旱,局地有洪雹灾害发生。但总体来看,2003年的农业气候  相似文献   

14.
受科技部委托,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2005年7月1日组织专家组对“农业气象灾害(干旱和冷害)综合应变防御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进行了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超额完成了合同书规定任务,取得了预期的效益。该项目用定量化、信息化、综合应变技术代替原来传统的单一、经验、半经验性的措施,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地改变传统的灌溉制度和方式。该项成果在初步的业务化和生产实践应用中取得了显成效,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气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其经济效益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1982年英国气象局局长梅森认为充分利用农业气象情报、预报可使农业产值提高5%,而农业气象情报实际贡献决不低于农业总产值的1%。尽管目前对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所产生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和认识不尽相同,但它对农业生产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需要研究。  相似文献   

16.
辽西属半干旱地区,各年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春旱.夏旱或秋旱,对农业生产危害很大,为此省局科教处给锦州气科所下达了“抗旱剂在辽西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课题。课题组人员于1995-1997年与黑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共同在司屯、胡家、厉家、常兴、镇安等乡,对小麦、土豆等作物进行了拌种和叶面喷施试验,效果显著。春麦试验地平均增产15.5%,最高增产20.3%,特别是在严重春旱的1997年,推广应用的面积扩大到近千亩,用抗旱剂拌种的春麦苗齐、苗壮、须根多、黄叶少,为抵卸干旱夺取丰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邢延华 《黑龙江气象》1996,(1):29-30,48
研究了高低温年的主要特征有确定的方法;验证了农谚的可靠性,提出了11条预报经验指标。经验证1995年夏季气温预报,结果正确,说明此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华北地区农业干旱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华北地区冬小麦进行了水分胁迫实验,确定了冬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曲线,提出了农业干旱指数和农业干旱预警指数两个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具有明确生物学机理的华北农业干旱预测数值模式。对北京、石家庄、郑州和济南1998年至2000年432旬的农业干旱模拟结果表明:农业干旱预警定性准确率为90.7%,定量准确率在87.5%左右;此外,模拟表明模式也可以对区域农业干旱进行准确有效的预测。利用1961~2000年气象资料对北京等地区历年农业干旱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于大气干旱,在自然气象条件下,北京等地区作物生长期内几乎每年都存在农业干旱现象,特别是冬小麦灌浆至成熟期每年均存在一次较为严重的农业干旱胁迫过程,但农业干旱胁迫程度年际间存在一定波动,功率谱分析表明其具有3~6年的周期变化规律。对平均气候状况下华北地区农业干旱进行了时空动态分析,结果发现在自然条件下,华北大部分地区冬小麦4月下旬至5月下旬,即大约在冬小麦开花、灌浆至成熟期,农业干旱胁迫指数存在一种自然的逐渐加强的动态过程,这与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实践是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农业气象资料审核及报表制作系统”的研制是以中国气象局1994年下发的《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为依据研制的,建库内容和审核内容盖含了农气观测和农气审核95%的内容,增加了相关审核功能和基数计算功能,同时建立了农业气象资料数据库,为以后农业气象服务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本系统是1999年研制,2000年试运行,现已投入业务运行。  相似文献   

20.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近30年来大兴安岭地区的气候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从温度、降水、蒸发、冻土等气象要素分析得出:该地区气候有明显的变暖趋势,但存在区域差异,同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影响,为合理利用大兴安岭地区气候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