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李令君 《岩土工程师》2002,14(1):17-21,40
振动切槽建造连续防渗墙工艺,是利用大功率振动器的振动力将振管连同其下端的切刀头强行挤入地层,在挤入和提升的同时,将造墙浆液从切刀底部喷出,形成浆槽。后续施工利用切头副刀在相邻已建成的浆槽内振动搅拌和异向,从而形成连续完整的防渗墙。  相似文献   

2.
岩石爆破中的断裂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立  张时忠  张天锡 《探矿工程》1997,(3):54-55,59
在断裂力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岩石爆破中实现断裂控制的基本原则,分析了岩石爆破中的断裂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九女磷矿地压监测与空场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鄂西九女磷矿的矿层位于高山之下,倾角7°—10°,厚2 m左右,采用房柱法开采。由于大面积空场的存在,地压活动明显。为了防止大规模地压活动,采用爆破崩顶,声发射技术及其它手段监测崩顶过程。结果,成功地消除了空场,控制了冒落范围,并作出了预报,保证了采矿的安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战博  段玉凤  曾鹏九 《探矿工程》2010,37(1):49-52,56
在振动切刀下部安装有定喷的喷嘴,振动切槽之前,超前进行定喷,将振动切槽与定喷两种工艺综合成一种工艺,构成一种新的薄防渗墙的施工工艺——振动切喷技术。介绍了该新技术在重庆草街航电枢纽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实践证明,此工艺提高了防渗墙的施工效率与成墙质量。  相似文献   

5.
刘跃东  林健  冯彦军  司林坡 《岩土力学》2018,39(5):1781-1788
为了揭示水压致裂法和巴西劈裂法测量岩石抗拉强度的关系,开展了理论和现场试验研究。基于经典的水压致裂法理论,推导了不同围压下钻孔破裂压力和抗拉强度。利用断裂力学理论建立了水压致裂法和巴西劈裂法测得抗拉强度的关系。利用预制切槽方法模拟天然裂纹,对水力裂缝的起裂压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围压为最大主应力等于3倍最小主应力测得的抗拉强度大于围压为0测得的抗拉强度;水压致裂法和巴西劈裂法测量抗拉强度关系与应力场、裂纹长度、断裂韧度3个变量有关;通过在晋城矿区王台铺矿的预制切槽试验,运用断裂力学建立的抗拉强度计算式更为符合现场实际。研究结果可为坚硬难垮落顶板预制切槽的水力压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减轻隧道施工爆破起地面振动的一些掘进方法,并与传统的钻爆法进行了比较,根据我国隧道工程实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戴峰  王启智 《岩土力学》2004,25(3):427-431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在1995年提出一种新型的岩石断裂韧度试样--人字形切槽巴西圆盘试样(cracked chevron notched Brazilian disc--CCNBD),对该试样的一个重要力学参数即最小无量纲应力强度因子的标定,以前的分析和计算都没有考虑切槽宽度的影响。然而试样切槽的宽度受切割刀具厚度所限,不能为零。当试样较小时,切槽宽度则相对较大。通过三维边界元计算分析表明,切槽宽度越大,无量纲应力强度因子的标定值就越大;对于ISRM推荐的CCNBD标准试样,得出其最小无量纲因子值为0.954,这比ISRM给出对应值0.84要大13.6 %。同时,小裂纹应力强度因子曲线的变化趋势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可能会导致实验的失败。推荐最小无量纲应力强度因子的标定采用考虑切槽的三维分析。  相似文献   

8.
吴顺川  孙伟  刘洋  成子桥  许学良 《岩土力学》2020,41(8):2536-2546
既有离散元参数敏感性分析大多集中在压缩试验及巴西劈裂试验,对I型断裂韧度 试验细观影响因素及3D破裂过程系统分析的报道较少。采用三维平节理模型(FJM3D)研究微观结构参数及黏结细观参数对不同切槽形状的I型断裂韧度试验的影响。微观结构参数包括晶粒平均半径的平方根 、模型分辨率Ψ和最大/最小晶粒直径 。黏结细观参数包括平均配位数CN、S类型单元比例 、黏结抗拉强度 、黏结内聚力 、摩擦系数 和摩擦角 。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 与 、CN及 正相关,与 、 负相关,而与 、 、 和 无明显的线性关系,此外为获得较低的 波动水平,给出了参数 和 的建议范围。根据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校核匹配了Kowloon花岗岩直切槽半圆盘(SCB)和人字形切槽半圆盘(CCNSCB)试样的宏观力学性质。从细观角度直观、深入分析不同切槽形状I型断裂韧度试验破裂机制,得出SCB试验曲线的峰前和峰后行为与室内试验更为吻合。  相似文献   

9.
10.
《岩土力学》2017,(11):3095-3105
关于动态断裂的全过程,包括动态起裂、扩展和止裂的报道在科学文献中受到日益增长的关注。研究岩石的动态扩展和动态止裂,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径向冲击大直径(φ160 mm)的预裂人字形切槽巴西圆盘(pre-cracked chevron notched Brazilian disc——P-CCNBD)试样的试验,测定了大理岩的I型动态扩展韧度,而不仅是动态起裂韧度。确定的方法是试验―数值―解析法,而不是通常的准静态法,因为,大尺寸试样在动态试验中不满足应力平衡条件。裂尖起裂时刻和裂纹扩展速度采用应变片和裂纹扩展计监测;将有关试验数据,包括霍普金森压杆施加在试样上的的动态荷载输入有限元程序,对P-CCNBD进行三维动态数值模拟,再结合普适函数的半解析修正,得到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时间历程。结果表明,P-CCNBD大理岩试样的动态起裂韧度随加载率的增大而增大,试样的动态扩展韧度略低于动态起裂韧度,且扩展韧度随裂纹扩展速度的加快而增大。此外,对裂纹扩展速度振荡和扩展路径曲折现象进行了分析,讨论了P-CCNBD试样实现动态止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棒、管料开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全自动开槽机。介绍了该开槽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全自动开槽机相适应的液压系统,搭建了开槽机继电器——控制器控制电路,实现了该设备的全自动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2.
高压水射流与机械滚刀相联合破岩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简称TBM)的作业方式。以高压水射流在滚刀两侧岩体切槽的破岩模式为研究对象,开展常截面滚刀压头贯入不同预切槽深度白砂岩板状试样的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对破裂后图像进行DIC分析,研究发现:切槽的存在,阻断了刀具贯入裂纹的拓展,使能量能够更加集中于压头下方的局部岩石块体,有利于形成“八”字形贯通裂纹,促进岩石的破碎;随着槽深增加,压头下方岩石内部的应力状态和力学响应分区逐渐过渡改变。槽深较大时,压头下方的力学响应区域在原有裂纹扩展区、弹性区之间增加了破坏过渡区,该区域内微裂纹被压密,区域内岩石存在较大变形,但未出现明显破坏;切槽后,滚刀压头下方的岩体破坏机制由无切槽试样挤压剪切为主导的径向裂纹拓展,演变为由刀具和切槽共同控制作用—拉伸剪切为主导的主裂纹扩展。  相似文献   

13.
季玉国 《探矿工程》2008,35(6):76-79
对国内江底、海底泥水盾构隧道施工风险进行了详细全面的分析,指出施工风险可能对盾构机械和施工人员、工程质量、工程结构带来的危害,并对风险进行了评价。结合国内隧道施工事故的实例,阐明隧道施工风险发生后果的严重性,对盾构隧道施工风险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锦屏拱坝坝肩加固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锦屏一级高拱坝最大坝高305 m,是目前在建的世界最高拱坝,其坝址区地质条件复杂,存在断层、蚀变岩脉、层间挤压带、节理裂隙及深部裂缝等各类软弱结构面,坝与地基的整体稳定问题突出。为使坝体达到良好的受力状态,满足拱座的抗滑稳定与变形稳定等要求,工程上采取了大量的加固措施,主要有左坝肩垫座、左右坝肩混凝土网格洞塞置换、刻槽置换、传力洞等。加固处理后,坝肩的整体稳定性以及坝肩坝基的加固效果如何是工程上关心的重要问题。采用两个三维地质力学模型,分别开展了锦屏一级高拱坝在地基未加固和加固两个方案下的坝肩稳定综合法破坏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两个方案下坝与地基的变形分布特性、坝肩坝基失稳的破坏机制和整体稳定安全度。结果表明:坝肩坝基加固处理后,坝体及左、右两岸坝肩变位的对称性得到明显改善,变位量值减小;在相同的超载倍数下,加固方案下两坝肩开裂破坏的范围减小,破坏程度减轻,坝肩破坏失稳的超载系数增大,超载能力得到提高;未加固方案拱坝整体稳定综合法试验安全系数为4.7 ~ 5.0,加固方案下安全系数为5.2 ~ 6.0,安全度得到明显提高。综合分析认为,锦屏拱坝采用以坝肩垫座、混凝土网格置换洞塞、刻槽置换、传力洞等为主的加固方案对坝肩坝基起到了良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冻结施工方法越来越多地使用在城市土木工程施工中,但由于受冻土冻结理论基础的缺失和研究方法的局限,长时间以来人们对冻结法的设计始终没有找到较为理想的方案,参数变量选取遇到很大困难,同时在施工阶段没有较为标准统一的技术规范参照,使得该工法的实际应用往往出现工程量浪费、施工混乱和工程质量无保障等情况,而其中冷冻管直径是主要影响参数。通过同轴管土体冻结试验的研究,采用不同直径的冷冻管进行冻结试验,利用Fluent模型分析冻结过程的温度场分布规律,确定了最优冷冻管管径的选择方法,为冻结法的设计及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CJ-130型双向气动潜孔锤是锚固工程施工领域的一种新机型,其应用于施工时,由于无操作规程可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设计性能的发挥。在介绍潜孔锤成孔施工的主要设备和施工流程的基础上,对其钻进规程和参数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并对施工中所涉及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以后的岩土工程锚固施工提供部分技术指导,并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一些具有参考借鉴意义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闫顺喜 《地下水》2003,25(2):125-126
本文阐述了细石混凝土砌石重力坝的施工方法和特点,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所采取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特别是技术措施,从施工前原材料的检查和检验、施工中施工方法和工艺监督及控制、施工后抽查和检测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就施工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王景祥  刘勇 《探矿工程》2010,37(6):50-55
柔性砼超薄防渗墙工法在地下防渗工程中具有诸多优越性,但将该工艺应用到上海浦东黎明垃圾填埋场改建防渗工程,在国内同类工程中尚属首次。实践证明其防渗效果良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意义。结合该工程实例,就柔性砼超薄防渗墙工法在垃圾填埋场应用中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简要讨论,并提出合理选择防渗施工工艺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江夏法泗岩溶塌陷区冲孔桩施工引发岩溶塌陷的成因机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熊志涛  刘鹏瑞  杨涛  邵勇 《中国岩溶》2018,37(1):120-129
依托武汉市岩溶地面塌陷区监测系统,开展江夏法泗冲孔桩施工过程裂隙岩溶含水层的水位、水压力和影响半径等关键参数的动态监测,研究施工过程岩溶含水层水压力的动态响应,探讨其诱发覆盖层突然塌陷的成因机理,结果表明:在第四系孔隙承压水含水层施工时,对该含水层的影响较大,但水位变幅相对较为平缓;在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含水层施工时,由于含水介质的不均一性,未揭穿岩溶通道时,对岩溶水的影响较小;当揭穿岩溶通道时,岩溶水水位可能产生突增,此时,诱发岩溶地面塌陷的风险加大。   相似文献   

20.
强夯法加固地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黎文 《福建地质》2005,24(2):110-114
厦门某公司纸箱车间由于场地内有较厚的素填土,且其承载力低,在对地基加固施工中通过对素填土进行强夯,提高了地基的承载力,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