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我代表国家计委向这次大会和获奖单位、获奖个人表示热烈地祝贺。下面我想讲三点感想和意见: 第一点,能够参加这次大会,感到非常高兴。我之所以一定要到现场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次大会是由两个部委下属的协会共同召开的,我认为无论从形式上看还是从内容上看这都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部门分管的某些方面的事务越来越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需要走向联合,有的可能还要相对独立。建设部和国家计委分管的勘察设计协会和工程咨询协会,就是我们投资建设领域业务内容非常相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对于石头有着别样的情怀,从远古时期的女娲补天,到清代最伟大的著作《石头记》(又名《红楼梦》),或者诸多神怪传说都赋予其美好而浪漫的象征意义。 我们对石头的情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们对土地的情怀。因此,在新中国诞生60周年的时候,我们选择用石头来代表中华儿女的拳拳赤子之心。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人人都会的经典红歌,让我们为祖国60周年献礼的时候,多了一种方向,多了一份表达,因此,在万木霜天的季节,我们《石头记》栏目特别采访了两位石头收藏家,选取难得一见的红色石头,献礼所有的读者,共享祖国60周年的盛世华年。  相似文献   

3.
为了迅速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一九六四年我们从大庆来到曾被一些外国资产阶级“学者”断定为“开发石油最没有前途的”华北地区,为祖国寻找新的油气田。十余年来,我们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学习大庆工人以《实践论》和《矛盾论》指导石油勘探的基本经验,在华北断陷盆地的渤海湾地区新生代陆相地层中找到了油田。实践证明: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是指导石油勘探工作的锐利武器。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建国50周年,也是我们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建院44年。44年来,伴随着祖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我们武院人一步一个脚印,用心血、用智慧、和对祖国的忠诚,规划并设计了钢铁蓝图,武院也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发展成为今天在我国钢铁领域举足轻重的设计研究单位。武院人44年辉煌的开拓足迹,在祖国钢铁发展的蓝图上挥写了一道绚丽的彩虹,在地方经济的建设中谱写了一首首赞歌,镌刻着世纪的辉煌。 翻开共和国钢铁工业的画卷,武院人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浇灌出了一朵朵钢铁奇葩。在大办钢铁的成名之举“三大五中十八小”格局中,我院参与设计建造的就有“三大”中的武钢;“五中”的马钢、上钢;“十  相似文献   

5.
黄汲清 《地质论评》1984,30(3):281-282
新年伊始,春节前夕,中国地质学会笫32届理事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与新产生的第33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今天开幕了。三天之后,我们还要召开“二○○○年中国地质讨论会”。这是我国地质界近200名老、中、青地质学家济济一堂,继往开来全面开创地  相似文献   

6.
陆地系统科学:地理学的升华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概括对当前学术界关于“地球系统科学”与“陆地系统科学”的理解,提出了“陆地系统科学是地理学的升华”的观点,认为陆地系统科学将是中国21世纪地理学再发展的“框架舞台”,并从多角度对其研究目标、重大科学问题和研究方法等进行了志门评述。作者认为,要发展中国的地理学,必须利用“陆地系统科学”这一框架舞台。但就目前的进展看,“陆地系统科学”这一框架舞台只是一个个雏形,还需要一些具体的研究计划,特别是与区域发  相似文献   

7.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幅员广大的领土和辽阔的海域,地质构造现象丰姿多采,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早在秦汉之际,对石油和天然气就有所发现和利用。宋朝著名科学家沈括就曾说过:中国“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可是,一百多年来,中国被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在三座大山压迫下,一穷二白,被视  相似文献   

8.
《探矿工程》1976,(4):1-7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为了加速祖国地下资源勘探,在地质钻探技术方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遵照毛主席“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的教导,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广大地质战线革命职工以阶级斗争为纲,坚  相似文献   

9.
第四纪地质调查对水利工程地质来说,是很重要的调查项目之一,尤其是在平原河谷地带更有其特殊的研究价值。譬如土坝、堤防、农业、工业和路基等都离不开“土”的调查研究。现就野外工作中所见到的“岗土”提出来与读者共同研究一下。这对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工程地质勘察是有现实意义的。一、“岗土”的由来当我们走过松辽平原的开原及铁岭西部地区或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核电安全不安全?中国还要不要大力发展核电?当今中国,有识之士无不关注这一重大课题。在这个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能源紧张、环境危机成为前进的路障。核电以其绿色、几乎无可限量的巨大优势带给我们希望,也以其安全性引起我们的忧虑。 一位英国核产业官员说:“日本核事故对中国而言是件好事。它将迫使中国进一步发展技术,并更加重视安全。”日本核事故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建设第三代核反应堆的决心。中国正在建设世界首座AP1000核电机组,该型核电站将能抵御类似于福岛核电站遭遇的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1.
欣闻《贵州地质》即将创刊,特别感到高兴。高兴就是高兴,为什么还要加“特别”二字呢?就是因为它,“应运而生”,生到逢时。众所周知,中央主要领导同志,最近均莅黔视察工作,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令人欢欣鼓舞的是,中央领导同志要求我们从现在起,用十五年到二十年时间,把贵州和云南、四川等兄弟省一道,建设成为我国一个可以独立存在的又能支援全国建设的现代化基地。要把这个基地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能源基地,强大的重工业基地,我们地质工作者,一方面肩负着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一方面党和国家,又给我们地质工作者更充分地提供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贵州地质》创刊,既填补了我省科技刊物一个方面的空白;又给我们贵州地质  相似文献   

12.
很久以前在我国就有“石湼”、“黑丹”、“石墨”等种种名称,现在知道的较早的记载是在后汉书中:“县(指建城,即今江西高安县。)有葛乡,有石炭二顷,可燃以爨”。说明我们的祖先起码在这时已懂得了用煤作为燃料。到了宋代,石炭的开采和运输已相当发达,当时并为此设管理和收赋税。对煤质的了解,在宋、明时陆游所著的老学庵笔记中,已有:“北方多石炭,南方多煤炭。”明宋应星所著的天工  相似文献   

13.
有计划的大规模治理沙漠是祖国改变西北面貌具体措施之一,从国民经济意义上看,沙漠在我国分布面积较大,包括戈壁在内为17亿亩约占祖国总面积1/4。内蕴藏着丰富矿产、药材、天然植被资源形成主要牧场之库,特别是它的巨大贮量的热及光和风力以其潜在的肥沃的土地都是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无限财富和源泉,但由于区域气候条件特点,故  相似文献   

14.
吴传璧 《地质通报》2009,28(203):388-392
以历史演进和当前形势发展对情报工作的新要求为基础,从“情报与信息”、“情报与刊物”、“国内与国外”、“专职与兼职”4个方面讨论了地质情报工作的性质与定位。从情报的搜集、分析和服务3个方面讨论了情报意识的重要性。情报工作可分为战略情报与战术情报两大类,前者面对的是全局性任务,后者则是关键性任务。最后,对情报机构的建设和情报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探讨,指出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中国地质工作的领衔机构,要十分重视维护和加强地质情报工作。  相似文献   

15.
“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作为中国的传统佳节,春节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敏感期。春节前夕,漯河市国土资源局按照“严管厚爱”的思路“抓预防,建队伍、过年关”,在全局组织开展了“六个一”廉政教育系列活动,为党员干部送上了一份廉政大礼包,帮助全体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  相似文献   

16.
地质力学是我国地质工作者,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指引下,经过长期的地质实践初步总结出的一套理论和工作方法。它揭示了地质构造的某些重要特点,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在认识地壳构造运动和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并在寻找一些矿产资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为了推广和普及地质力学,在实践中广泛运用地质力学,本刊从本期起,连载“地质力学讲座”《学习和运用地质力学》,同志们看后有什么意见和要求,请来信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7.
全体探矿同行们:在明媚的春天,我们迎来了第七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光辉的一九八六年。在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我们将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新挑战。体制要改革,探矿工程将逐步从事业型转向经营型,要贯彻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要扩大探矿工程的服务领域,为“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服务;还要努力推广一大批“六五”期间的勘探技术科研成果等等。  相似文献   

18.
引言在沉积或变质沉积岩层中发现了层控铜矿床,但其不同于“火山成因”或“喷气成因”的层状黄铁矿型块状硫化物矿床。这类矿床包括称之为“砂岩铜矿”、“页岩铜矿”和“红层铜矿”等矿床。这些矿床在狭义上是层状的,从宏观看,它们与围岩层理完全一致;从微观看,矿石矿物呈浸染状颗粒集合体沿层面产出。但一般来说,这种矿床不严格是层状的;从宏观看,它们是超出了岩相界线的;从微观看,矿石矿物呈粒间孔隙充填物产在容矿沉积  相似文献   

19.
从国内外发展趋势看,我们认为当前矿物学研宄必须着重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实际问题:1.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信息,特别是对埋藏相当深的盲矿体的有效找矿提供矿物学依据和标志;2.为贫矿石(包括平衡表外的贫矿石)和“难提取矿石”探索新工艺流程提供矿物学依据;3.为扩大工业矿物和矿物原料的数目而发观新的工业矿物和新的矿物原料。  相似文献   

20.
边步 《地层学杂志》2004,28(1):80-80
由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国家科技部 973计划项目共同举办的“现代地层学前沿论坛”于 12月 4~ 5日在南京举行 ,180余位与会人员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学术报告有 :汪品先院士的“中国的地球系统科学向何处去 ?”,殷鸿福院士的“关于地层与地层学含义的讨论”,张弥曼院士的“东进序曲”——中国早白垩世的鱼类及其后的迁移”,金玉院士的“关于地层分类问题”,刘嘉麒院士的“第四系划分与定年问题”,陈旭院士、周志毅研究员的“全球奥陶系研究的加速进程与中国学者的贡献”,戎嘉余院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