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国土资源》2012,(8):15-15
国土资源部将以近日颁布实施的《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为契机,进一步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综合手段,全面系统地强化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国土资源部耕保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国土资源部通过严格管控优质耕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全面加强监测监管,  相似文献   

2.
正国土资源部近日出台《关于补足耕地数量与提升耕地质量相结合落实占补平衡的指导意见》。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台该《指导意见》,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耕地保护的指示要求,通过采取改革措施,探索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新的途径和方式。规范地方通过对现有耕地提质改造,以补足耕地数量与提升耕地质量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既保障经济建设合理用地需求,又要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3.
信息视点     
《浙江国土资源》2012,(8):15-18
部通知要求:全面强化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国土资源部将以近日颁布实施的《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为契机,进一步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综合手段,全面系统地强化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国土资源部耕保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国土资源部通过严格管控优质耕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全面加强监测监管,在坚守住18亿亩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晋城市2014—2017年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为基础,对全市耕地增减和质量建设的等别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寻找目前耕地保护和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提高耕地质量等别的建议和对策,为提升全市耕地质量总体水平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商丘市以稳定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为目标,全面提升基本农田建设和管理水平,强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连续9年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据统计,自2001年以来,该市共组织实施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土地整理项目34个,开发整理土地25419.48公顷,累计投资3.37亿元,新增耕地3055.5公顷.  相似文献   

6.
东西南北     
《国土资源》2014,(4):64
正辽宁永久基本农田先划大城市周边辽宁省今年耕地保护工作重点围绕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开展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相关工作;二是以提高耕地生产能力为目标,在保证耕地数量的同时,把提升耕地质量放在首位。在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方面,该省将坚持耕地质量等级从高到低、优质耕地农用为先,先从控制发展规模为5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周边开始,由大到小,覆盖各类城市和小城镇,并逐步从城市周边扩展到广大农村,由近  相似文献   

7.
耕地质量监测是新时代耕地保护的重要内容,是动态、实时掌握耕地质量变化趋势的重要举措。为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精准化监测耕地生产力和改善耕地生态环境,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从省级、耕地监测区层面系统分析耕地质量监测样点布控。基于陕西省2005~2019年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成果,对耕地利用水平分区和经济水平分区进行空间叠加分析,采用分区组合法划分监测控制区,采用空间分层抽样法布控耕地质量监测样点,对比分析不同属性值情况下监测样点的耕地面积比例与数量比例分布趋势。结果表明:陕西省划分7个监测类型区、82个监测控制区,布设757个监测样点,样点代表性与所选取的因素类型分布趋势保持一致,样点分布合理,能够满足耕地质量监测的需要。本研究构建了陕西省耕地质量监测样点体系,以期为全国其他省域耕地质量监测体系构建提供参考,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耕地数量质量并重管理、耕地产能提升等提供技术支撑,助力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商丘市以稳定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为目标,全面提升基本农田建设和管理水平,强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连续9年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据统计,自2001年以来,该市共组织实施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土地整理项目34个,开发整理土地25419.48公顷,累计投资3.37亿元,新增耕地3055.5公顷。  相似文献   

9.
正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农业最为基本的生产资料。强化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是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有效途径。因此及时掌握耕地质量的动态变化和质量现状,准确分析影响耕地质量的障碍性因素,合理制定耕地质量提升的综合治理措施,进一  相似文献   

10.
<正>嘉善县在全国率先创新耕地保护新机制,以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为基础,重点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垦造耕地、耕地质量提升等工程,积极拓宽补充耕地渠道,在统筹城乡发展、践行绿色发展上开拓了新路子,取得了新成效。截至2018年底,嘉善县耕地面积为40.4346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相似文献   

11.
日前,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标志着耕地数量、质量并重保护的理念与行动,已经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为深入把握这项政策,记者近日采访了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负责人,对《通知》的出台背景、重点政策、特点等进行解读. 数量与质量并重,是耕地保护工作的内在要求 记者:请问,出台这个文件,有什么背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开展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对全面掌握和科学量化耕地质量等级状况,实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耕地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逐步建立耕地质量等级定期动态调查评价制度、耕地质量等级与产能年度更新报告制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由数量管理为主向质量为主、数量为辅的转变,对提升耕地资源保障能力和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土资源》2012,(8):37-39
日前,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标志着耕地数量、质量并重保护的理念与行动,已经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为深入把握这项政策,记者近日采访了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负责人,对《通知》的出台背景、重点政策、特点等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4.
正9月18日上午,江山市首个千亩"旱改水"耕地质量提升示范项目区的新田以每亩584元的价格土地流转成功招标,这标志着江山市有史以来实施旱地改水田面积最大、新增水田最多、质量要求最优、亩均投资最高的贺村镇后源村、贺山头村琚村垄"旱改水"耕地质量提升示范项目建设已全面竣工。据了解,江山市  相似文献   

15.
浅谈新时期如何保护提升耕地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耕地是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无法代替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随着二孩政策放开、人口增长提升,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粮食需求呈增长势态,要解决吃饭问题,必须要保有耕地数量和质量。当前情况,必须守住耕地数量和质量这两条不可超越的红线。抑制耕地减少、质量减退,提升耕地地力的质量是非常必要的,我们需要加强树立和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加大耕地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耕地保护,我国提出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本文基于占补耕地统计分布直方图,研究一套多指标耕地占补平衡评估方法,采用GlobeLand 30的最新两期数据,在空间格局、自然条件、区位条件3方面建立评价体系,在省级尺度评价我国近10年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占补平衡关系。结果表明:在数量上,我国基本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耕地面积总体呈现东南减小、西北增加的空间格局;在质量上,我国较好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25个省的耕地质量提升,但存在耕地坡度增大、面积破碎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编者按:耕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耕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严格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保护耕地的责任,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近年来,广西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不断完善耕地保护的相关制度,大力推进"增减挂钩"、耕地提质改造项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坚决守住耕地红线,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  相似文献   

18.
<正>"原来这230亩地是低效的苹果园,现在,经过统一整理后变成了肥沃的高产田!"在西华县聂堆镇惠楼村补充耕地项目区,村党支部书记惠中旗指着远处一大片绿油油的小麦,高兴地说道。2018年以来,西华县以推进补充耕地项目为契机,全面推进耕地提质改造,共申报补充耕地项目20个批次,实现新增耕地1.45万亩,在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提升耕地质量的同时,有效破解了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9.
正土地整治既是稳定耕地数量、改善耕地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盘活低效土地、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新乡市以土地整治中心为依托,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累计实施各类土地整治项目270个,总投资近50亿元,土地整治总规模达20余万公顷,全市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持续稳定在38.58万公顷、32.85万公顷以上。省  相似文献   

20.
正制定有效的耕地保护政策是控制耕地占用、提升耕地质量,实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广西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切实履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在耕地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保障了社会经济发展。但是,目前广西仍面临着人均耕地少、耕地总体质量不高且后备资源匮乏,实有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地占补平衡保障能力不足,补充耕地质量不高,耕地保护形势日趋严峻等问题。研究小组结合"十二五"以来广西已实施的补充耕地项目生态影响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