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1.引言沙尘暴天气对当地及其下游广大地区的生态环境、农牧业生产、交通安全、水利设施及人民生活均构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扬沙天气是指大气中悬浮着沙尘微粒,使水平能见度低于10公里的天气现象;而沙尘暴的基本定义是大风扬起地面沙尘使水平能见度低于1公里的恶劣天气现象。  相似文献   

2.
在未来的亚洲中中气候变冷过程中,从咸海干涸海底和卡拉博加戈尔湾等等内陆湖泊和地区吹起的盐粒,农田排出的农药残余物,尘埃微粒等-固态大陆型气溶胶具有主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环流及该区域的生物系统对气候的变化可能起着相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辉  吴健  吴军  车海琴 《极地研究》2009,21(4):272-278
火箭探空实验观测结果显示,极区夏季中层顶尘埃等离子体分层中存在着稳定的锐边界结构。本文采用了流体力学方程组和尘埃粒子自洽电荷变化模型,从尘埃等离子体电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尘埃分层结构中尖锐边界形成的物理过程。物理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中层顶区域存在的带电冰晶粒子在等离子体及电磁力等相互作用下,很容易形成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长时间,稳定的局域结构,这个结构可以用来解释我们观测到的一些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4.
赵协中 《极地研究》1992,4(1):36-41
在南极中山站利用甚低频传播手段观测太阳耀斑爆发及极区粒子沉降对低电离层的影响。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共观测到 6 0次太阳耀斑爆发事件 ,其中最大的一次耀斑爆发引起低电离层等效反射高度下降 8.7公里 ,X射线 (1 - 8A)峰值流量为 3 .5× 1 0 - 2尔格 /(厘米 2·秒 ) ,造成中山站至北京的短波通讯中断 1小时。在这次耀斑爆发 5 8小时以后 ,又观测到在南极地区有粒子沉降事件 ,并引起低电离层等效高度下降 3 .3公里。  相似文献   

5.
《地理教学》2008,(10):F0003-F0003
核泄漏一般情况下对人类的影响表现在核辐射。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一种能量,包括阿尔法射线(α)、贝塔射线(β)和伽马射线(γ)。α辐射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人体内危害大;β辐射是高速电子流,带负电,质量小,用几毫米厚的铝片就可以挡住,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γ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  相似文献   

6.
五丈原是一块长约3公里、宽约1公里的小平原,由于平原的南端,东西只有五丈多宽,故称“五丈原”。它位于落星村南,西接麦里词,东界石头河,南临太白山,北据渭水,形势险要,可攻可守,为古代兵家布阵之地。  相似文献   

7.
基于微粒群优化算法的空间优化决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国明  陈晓翔  黎夏 《地理学报》2006,61(12):1290-1298
空间优化决策是GIS应用中复杂而又常见的问题。由于涉及到大量的组合,使用穷举法等方法难以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因此需要运用新的理论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微粒群优化算法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优化技术,与GIS相结合可解决空间优化决策问题。首先,对微粒群优化算法和空间优化决策问题作了简单介绍;然后,基于人口密度、最短距离约束条件下,通过GIS技术,对微粒群优化算法用于空间优化决策的方法、实施过程作了详细阐述;接着,用4×4方格单元对PSO方法的正确性、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最后,以广州市芳村区为例,对该方法进行实例验证。通过实验,证明微粒群优化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速度、较高的结果精度,是解决空间优化决策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兴安岭东部林区,伊勒呼里山南麓,距加格达奇140公里,总面积229523公顷。保护对象主要是森林、沼泽、草甸和水域生态系统以及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于1999年12月建立,2003年6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河流密布,沟壑纵横,湖泊星罗棋布。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名》2012,(1):43
铁岭龙首山东枕柴河,横贯银州南北。东西宽1公里,南北长3公里,最高峰海拔156米。因它从东南奔驰而来,到了柴河岸边突然昂起,像巨龙的头,故名龙首山。每年五月,山岗上、山谷里开满色彩艳丽的蔷薇,醉人的花香随风飘荡。这里的春光美,秋景更为雅致。凉爽的秋风吹红了漫山枫叶,在层层  相似文献   

10.
一个小住宅里确定了大决策一个小院落里确定了大方针一个小四合院里确定了大部署猴场位于贵州省瓮安县草塘镇西1公里的下司宋家湾村境内,原为宋氏住宅,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四周用青砖砌成墙,高约7米,内有正厅5间,  相似文献   

11.
华山奇险     
华山,屹立在陕西省华阴市城南,海拔2160.5米,高居五岳之冠,是驰名中外的风景名胜区和道教圣地。 西岳华山以其雄秀奇险著称于世,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华山之险在于峰,山上东、西、南、北、中五峰环峙耸立,插云摩宵,陡峭如削;华山之险还在于路,自古华山一条路,它南北长20公里,这就是俗话说的“40里华山”。  相似文献   

12.
名词解释     
地理壳——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区间内产生的自然综合体,它是太阳能和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的。地理壳包括10公里以上的高出海平面的大气层,全部水圈,和4—5公里厚的岩石圈。因此地理壳的总厚度为15——20~25公里,与生物圈的范围一致。  相似文献   

13.
具有千年历史的水乡名镇西塘,元时称斜塘里,明代先名科塘,后改西塘。境内“皆平畴,无大高太洼”,故别名“平川”。又传为春秋时伍子胥所凿的伍子塘之水直抵境内,遂有“胥塘”之称。西塘位于美丽富饶的杭嘉湖平原江、浙、沪三省交接部,东距上海90公里,西距杭州110公里,北距苏州85公里,南距嘉善县城11公里。这里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南接320国道和沪杭高速公路,北连318国道,杭申甲级航道穿境而过,是浙北。苏南和上海南郊重要的商品物资集散地和经济、商贸、交通集镇。由于200多年前形成规模的镇区,至今得以完整保留。因此,西塘镇…  相似文献   

14.
澳门知多少     
澳门的地理、气候、人口澳门位于珠江的西南,南北间距11.8公里,东西问距4.4公里,背靠珠江三角洲,距香港61公里,西与珠海市的湾仔、横琴岛隔水相对,北与珠海市拱北区相连。澳门,面积不大,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组成,其80%的平地大都是填海而成。澳门地势南高北低,主要由低丘陵地与平地组成,澳门半岛原为海中岛,后由陆连岛发育成半岛,形似一靴;幽仔岛在澳门半岛以南,原为数个分离的小岛,因河海冲积和人工填海而连成一岛。其间由2.5公里长的澳由大桥相连接;路环岛在由仔岛以南,由2.2公里长的路的连贯…  相似文献   

15.
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福州是较早沿海开放城市之一,随着城市化的迅速进展,其规模越来越大,市区成为人口稠密、建筑物密集及工业高度集中的地方,市区中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人群呼吸及家庭生活中排出大量热气、尘埃和废气(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也使其自身增温),形成了市区温度高于郊区的气候现象。热红外图像上能反映出地物温度,便为研究城市热岛效应提供了依据。由于受卫星资料来源限制,作者仅应用福州市区1988年4月9日和1992年1月5日两个不同时过境的TM数据磁带,结合气象资料,探讨利用福州市区热岛效应的气候…  相似文献   

16.
喀尔里克山和巴尔库山位于新疆哈密地区天山最东端。山势较为低缓,海拔一般在4000米左右。高山地带固态降水的长期积累,发育了现代冰川。雪冰融水孕育着河流下游片片绿洲。峰区现代冰川的分布呈现大集中、小分散的特征。悬冰川115条,占冰川总数的50%以上,广泛地悬挂在两山的南北坡。长度在3公里以上的较大冰川有24条,其中96%分布在喀尔里克山,而且集中于东径94°16′—34′之间的南坡。为了进一步揭示我国天山东部冰川作用的特征,我们选择喀尔里克峰区进行有关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地理教学》2008,(6):46-48
1.地球的内部结构是什么? 答:地球的最外层叫地壳;地壳下面的部分叫地幔;地球最中心的部分叫地核。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0公里左右,地壳厚度为35公里左右,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 2.地球表面是由什么组成的?  相似文献   

18.
唐河县地处豫西南,桐柏山麓、南阳盆地东部边缘地带。在北纬32—32°55′。东经112°28′—113°16′。北与社旗县为邻,东接桐柏县和驻马店地区的泌阳县,西与新野、南阳县相连,南界湖北省的枣阳市、襄阳县。东西长67公里,南北宽63公里,总面积2512.4平方公里,耕地206万亩,自然村3038个。地形是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东、北、西三面高,南面低,是向南倾斜的盆地。唐河发源于方城县七峰山,先后流经方城、社旗、唐河、新野,最后在湖北省襄阳县双沟乡西南的两河口处与白河汇流,注入汉水。从源地到西河口,全长230.24公里,在唐河境内长达103.2公里。它纵贯唐河南北,  相似文献   

19.
来到辽西的人,谁能不为白狼山所心动?山的前面还是山。古老的燕山山脉提起精神,从河北平原北侧的潮白河谷启程,越过努鲁儿虎山,向着蔚蓝的渤海湾,一口气跋涉了600余公里,历苍茫而雄浑,聚烟霞而秀气,在辽西建昌县城东5公里处,惊讶于原野的广袤,仰天一声长叹,白狼山拔地而  相似文献   

20.
祁连山西段冰川积雪中大气粉尘沉积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2012 年夏季野外考察、微粒粒度测试和扫描电镜(SEM-EDX) 微观形貌观测研究, 对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祁连山西段典型极大陆型冰川区老虎沟12 号冰川、野牛沟十一冰川积雪中大气粉尘沉积进行了分析研究。两冰川区积雪中微粒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是3461 μg/kg、2876 μg/kg, 年均沉积通量分别是207.6 μg/cm2、143.8 μg/cm2。将本研究区与其他区域冰川积雪中粉尘浓度对比研究表明, 冰川受周边粉尘源区影响较大。雪坑微粒浓度剖面和离子相关性分析表明, 祁连山西段冰川积雪中污化层富含亚洲粉尘的富Ca2+、Na+矿物;微粒体积-粒径分布众数介于3~22 μm, 两冰川区的粒径众数分别为12.6 μm和12 μm, 粒径分布均显示了单结构模式, 同时反映了祁连山冰川区与毗邻的天山地区雪冰中粉尘粒径分布模式的相似性和粒径众数的差异性。通过SEM-EDX对粉尘颗粒的微观结构研究发现, 颗粒绝大多数为形貌不规则的矿物粉尘颗粒, 和很少数量的飞灰颗粒等。同时, 对粉尘来源结合Sr-Nd同位素测定和气团后向轨迹分析进行验证, 认为位于研究区北边的巴丹吉林沙漠是祁连山12号冰川区粉尘最可能的源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