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任重道远     
《地质与勘探》杂志创刊以来,已经走过了40年里程。 40年来,《地质与勘探》做为一本深受教学、科研,尤其是找矿勘查第一线广大同志欢迎的专业技术刊物,在国内地质找矿勘探界颇有影响,为推动我国矿产地质勘探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时光穿棱 ,岁月轮回 ,《西北地质》以她坚实的步履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时期。回眸历史 ,我们感慨万千 ,情不自禁地要去寻觅那历史的印痕。《西北地质》创刊于 196 4年 ,她以其信息量大、可读性强、资料翔实、视野宽广为特色 ,在展示地质成果、交流学术思想、传播科技信息、推动地学事业的发展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年来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 ,西北地区已成为新一轮地质大调查的重点区域 ,《西北地质》更加注重报道地学前沿的热点问题 ,关注地质调查的最新进展 ,以及重大地学研究成果 ,她已成为国内外地学工作者了解西部地区地质调查与…  相似文献   

3.
杨任远 《地质学刊》2007,31(3):I0001-I0001
今年是《江苏地质》创刊30周年.30年来,作为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和窗口,《江苏地质》在为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江苏地矿事业发展、推动地质科技推广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获得了江苏国土资源系统和广大地质工作者的欢迎,在国内地学界也赢得了较高的声誉!  相似文献   

4.
今年七月,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湖南省地质学会、广西自治区地质学会在湖南省慈利县联合召开了《全国岩溶矿床学术讨论会》.会议以交流岩溶矿床研究的学术思想、展示近年来的科研成果、推动我国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事业的发展为宗旨,广泛邀集了地  相似文献   

5.
《地质学报》2006,80(9):F0004
《地质学报》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她已走过了84年的峥嵘岁月,今年,迎来她出刊80卷的辉煌时刻。在几代地质工作者的精心呵护下,《地质学报》长葆青春,经久不衰,已经成为我国科技界的一朵绚丽多彩的地苑奇葩。《地质学报》走过的历史,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历史,她记载了我国地学界的几乎所有的重大发现和历史事件。北京猿人、禄丰恐龙,玉门石油、四川天然气,白云鄂博稀土、湖北大冶铁矿,台湾地震、燕山运动,天山隆升、华北下沉......等等重大发现,都能在本刊找到它们的源头,她见证了20世纪我国地质事业从弱小到强大的全部历史。…  相似文献   

6.
《地质学报》2006,80(5)
《地质学报》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她已走过了84年的峥嵘岁月,今年,迎来她出刊80卷的辉煌时刻。在几代地质工作者的精心呵护下,《地质学报》长葆青春经久不衰,已经成为我国科技界的一朵绚丽多彩的地苑奇葩。《地质学报》走过的历史,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历史,她记载了我国地学界的几乎所有的重大发现和历史事件。北京猿人、禄丰恐龙,玉门石油、四川天然气,白云鄂博稀土、湖北大冶铁矿,台湾地震、燕山运动,天山隆升、华北下沉……等等重大发现,都能在本刊找到它们的源头,她见证了20世纪我国地质事业从弱小到强大的全部历史进人2…  相似文献   

7.
金秋十月,在我们欢庆共和国59华诞之际,迎来了吉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建局50周年。在此,让我们一起见证吉林省地矿局50年历史的激情跨越,共同分享50年地质工作成果的丰收和喜悦,同心祝福吉林省地矿局美好的未来。并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局工作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各级党委和政府、各兄弟单位、各合作企业和社会各界致以诚挚的谢意;向为地质事业呕心沥血、毕生奋斗的老领导、老专家、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已故去的老地质工作者致以深切的怀念;向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和家属、以及曾经为我局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1958年5月,为适应我国地质工作的新形势和吉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经国务院同意,地质部和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原地质部沈阳地质局在吉林的队伍同地质部在吉林的直属队伍一起,组成了吉林省地质局。50年来,吉林省地矿局广大地质工作者,肩负起地质找矿、服务社会的历史重任,发扬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在全省18·7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直至整个松辽盆地上,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献青春,洒汗水,先后完成了1∶20万、1∶5万、1∶25万比例尺的区域地质与矿产地质调查,基本查清了全省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的实施,贯彻落实《辽宁省2012年“找矿突破在行动”基层行宣传活动实施方案》的工作部署,确保本溪连山关地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目标任务的实现,辽宁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四一大队紧密围绕该区地质找矿工作的中心任务,推动地质科技创新,实现地质找矿突破,对本溪连山关地区铀成矿地质条件、成矿模式、找矿模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建立了新的理论体系,提出了新的找矿依据,为实现我省东部地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进行了积极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9.
翟裕生 《地质学报》2014,88(12):2151-2152
年已中寿,仍在著书立说的专家院士,不乏其人;年已耄耋,仍在为地勘事业的发展向国家领导人建言献策,已不多见;年已杖朝,却仍然攀高山、下矿井并亲自成功布钻见矿的资深总工程师,实属罕见.陈毓川院士,八十华诞,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不但学思缜密地在探究地质科学的奥秘,身手矫健地活跃在地质找矿的第一线,而且,仍在积极谋划和推动我国地勘事业跨越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地质学报》2006,80(1)
《地质学报》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她已走过了84年的峥嵘岁月,今年,迎来她出刊80卷的辉煌时刻。在几代地质工作者的精心呵护下,《地质学报》长葆青春,经久不衰,已经成为我国科技界的一朵绚丽多彩的地苑奇葩。《地质学报》走过的历史,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历史,她记载了我国地学界的几乎所有的重大发现和历史事件。北京猿人、禄丰恐龙,玉门石油、四川天然气,白云鄂博稀土、湖北大冶铁矿,台湾地震、燕山运动,天山隆升、华北下沉……等等重大发现,都能在本刊找到它们的源头,地见证了20世纪我国地质事业从弱小到强大…  相似文献   

11.
发刊词     
为了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提高我国铀矿地质科学的学术水平和促进铀矿地质事业的发展,经国家科委批准,自1985年起,《放射性地质》改名为《铀矿地质》公开和广大国内、外读者见面了。铀矿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铀矿地质工作一直受到各国的重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铀矿地质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积累了大量找矿经验,探明了一大批有重要工业价值的铀矿床,提出了若干有独到  相似文献   

12.
地质勘查的光辉五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50年来,在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的关怀下,我国地质勘查事业蓬勃发展。地质队伍从建国时不到300人,逐步发展成为一支能在陆地、海洋、天空作业的,专业配套,技术手段齐全,具有献身地质事业、艰苦奋斗、找矿立功的优良传统的地质大军,为社会主义建设事  相似文献   

13.
新春致辞     
杨任远 《地质学刊》2006,30(1):I0001-I0001
2005年,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江苏地质》的编辑出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江苏国土资源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宣传和推动作用。现在,《江苏地质》继续得到国土资源系统内外近100家单位的支持,江苏省地质学会各理事单位、各国土资源局以及有关科研事业单位也为办好《江苏地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江苏地质》已经成为国土资源系统广大干部和群众熟悉和认可的刊物。2006年1月28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阐述了加强地质工作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明确了地质工作的六项任务:突出能源矿产勘查,加强非能源重要矿产…  相似文献   

14.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同位素地质工作发展很快。许多部门和单位都先后建立了实验室。但土地辽阔、幅员广大、占全国三分之一的西北地区地质系统中,却是一个空白。为了大力加强区测普查工作,进一步加强区域成矿条件、找矿方向和基础地质理论的研究,搞清岩石、地层和矿床的生成时代,推动地质事业的迅猛发展。在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同位素地质实验组的同志,在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发扬敢  相似文献   

15.
李辉 《西北地质》2010,43(3):154-154
祁漫塔格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近年来地质找矿有重要发现,铜、铁、钨、锡、铅锌、金和铂族金属矿产有巨大找矿潜力,已成为西北地区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最有希望的地区之一。为了加快推进该地区的地质找矿工作,充分展示祁漫塔格地区的找矿成果,尽快实现祁漫塔格地区找矿的重大突破,《西北地质》编辑部拟出版一期(正刊)《祁漫塔格地区地质找矿专集》,现特向广大科技人员征稿。  相似文献   

16.
<正>《化工矿产地质》(季刊)1979年创刊、1993年获得正式刊号,由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是化工系统唯一的一份地学科技期刊,致力于为化工地质蓬勃发展创造更优质的信息交流平台,是化工地质系统对外宣传地质找矿和研究成果、对外交流、联络和成果信息发布的主要窗口。《化工矿产地质》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中文期刊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本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5296;国内统一刊号CN13-1190/P。《化工矿产地质》始终遵循"发展化工地质事业,服务化工地勘行业"的办刊宗旨,始终坚持"求深、求新、求实"的办刊方针,力争全面反映化工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评价、开发利用技术和矿山生态环境等领域的新观察、新发现和新认识,服务于国家化工矿产资源的战略需求,推动化工地质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近几年来,我队认真贯彻冶金地质工作保矿山生产建设的方针,在香夼矿区开展普查找矿,使生产一度危机的矿山,又获得了新生.目前,该矿区已由原来的铅锌矿,发展成为铜、铅、锌、硫的多种金属矿床,矿区储量成倍增长,对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也有新的认识,为本区今后的普查找矿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在以钢为纲的带动下,58年全国掀起了全民大办地质事业的高潮,进行了规模最大的一次地质资源勘查。许多党委书记都亲自率领群众到深山找矿;不少地方的中小学师生、人民解放军,也参加了找矿报矿运动;有些省上山找矿的群众达几百万人。这种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已促使地质工作进入发展的新时期,为以钢为纲  相似文献   

19.
杨晓奇 《探矿工程》2006,33(2):17-17
在新的…年刚刚开始的时候,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决定》要求“切实加强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努力实现地质找矿新的重大突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资源保障和基础支撑”。《决定》为我国地质工作的发展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将对“十一五”时期乃至更长阶段的地质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许多老地质工作者高兴地说,我国地质工作的第二个春天来了!  相似文献   

20.
《探矿工程》2007,34(11):2-2
勘探技术研发是地质工作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同时,又直接面向社会,为地质勘查一线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勘探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对于推动地质事业发展、实现重大找矿突破、缓解资源“瓶颈”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