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LGB型固体不极化电极是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研制成功的高新科技产品,于1997年11月在北京通过了专家评审。鉴定结果认为:“固体不极化电极的载体选择、配方研究、技术性能都具有创新性,经与国内外同类电极相比,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物探与化探》2004,28(4):326-326
LGB系列型固体不极化电极是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研制成功的高新科技产品,于1997年11月2 1日在北京通过了专家鉴定。主要结论是:固体不极化电极具有电极差小、稳定性能好、噪声低、频带宽、轻便耐用、易于保存、携带和使用方便等特点;在载体选择、配方研究、技术性能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物探与化探》2004,28(6):527-527
LGB系列型固体不极化电极是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研制成功的高新科技产品,于1997年11月21日在北京通过了专家鉴定。主要结论是:固体不极化电极具有电极差小、稳定性能好、噪声低、频带宽、轻便耐用、易于保存、携带和使用方便等特点;在载体选择、配方研究、技术性能等方面都具有创新性;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4.
L GB型固体不极化电极是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研制成功的高新科技产品 ,于 1997年 11月在北京通过了专家评审。鉴定结果认为 :“固体不极化电极的载体选择、配方研究、技术性能都具有创新性 ,经与国内外同类电极相比 ,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1 性能特点a. 极差电位小、稳定性能好、噪声低、频带宽、轻便耐用、易于保存、携带和使用方便。b. 电解质为固体 ,一次装配 ,长期使用 ,勿需更换。c. 电极外壳为全 PVC材料 ,在使用和运输过程中不怕跌落和碰撞。2 技术指标两个电极间的极差电位 :<1.0 m V 短周期 (30 min)噪声 :<0 .0 1m…  相似文献   

5.
LGB型固体不极化电极是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研制成功的高新科技产品 ,于 1997年 11月在北京通过了专家评审。鉴定结果认为 :“固体不极化电极的载体选择、配方研究、技术性能都具有创新性 ,经与国内外同类电极相比 ,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性能特点 :1)极差电位小、稳定性能好、噪声低、频带宽、轻便耐用、易于保存、携带和使用方便。 2 )电解质为固体 ,一次装配 ,长期使用 ,勿需更换。 3)电极外壳为全PVC材料 ,在使用和运输过程中不怕跌落和碰撞。技术指标 :两个电极间的极差电位 :<10mv ;短周期 (30min)噪声 :<0 .0 1mv…  相似文献   

6.
LGB型固体不极化电极是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研制成功的高新科技产品 ,于 1997年 11月在北京通过了专家评审。鉴定结果认为 :“固体不极化电极的载体选择、配方研究、技术性能都具有创新性 ,经与国内外同类电极相比 ,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性能特点 :(1)极差电位小、稳定性能好、噪声低、频带宽、轻便耐用、易于保存、携带和使用方法。 (2 )电解质为固体 ,一次装配 ,长期使用 ,勿需更换。 (3)电极外壳为全PVC材料 ,在使用和运输过程中不怕跌落和碰撞。技术指标 :两个电极间的极差电位 :<1 0mv 短周期 (30分钟 )噪声 :<0 0 1…  相似文献   

7.
固体不极化电极的研制及其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固体不极化电极的技术指标、性能及其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比较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深井自然电场观测是监测地球深部地质活动的有效手段,对预防地震灾害、深部资源探测有着重要意义。地电场信号一般为mV级甚至μV级的微弱电信号,作为电场传感器的不极化电极,其性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重要影响。现有不极化电极主要依靠电化学原理进行工作,按照电化学相关理论,深井中的高温、酸性腐蚀等因素会对不极化电极性能产生严重影响。为检验深井高温及酸性环境对不极化电极的影响情况和电化学原理的不极化电极是否适用于深井测量,进行了相关实验,选取3种电极——Cu-CuSO_4固体不极化电极、铅电极、石墨电极,在模拟深井环境下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常规不极化电极并不适合于深井环境下的电场测量,而石墨电极表现稳定,石墨材料适合作为深井电极制作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我国自然电场法和激发极化法野外工作中所用的不极化电极,还是按三十多年前从美国引进的两对不极化电极仿制的,未作任何改进.这种电极比较笨重.要制成一对渗透性好、电阻小、极差低、性能完全一样的不极化电极,颇不容易.通常将烧好的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瓷罐作成不极化电极,从中挑选一对电阻小于500~800欧姆,极差低于2毫伏,渗透性和稳定性都很接近的一对,拿到野外使用.所以造价较高. 其实这种电极的制造,并不神秘.经多次试验已制成一种不极化电极,完全满足上述技术要求.其制造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四极法原理设计了良导、不极化电极架,采用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保障了弱信号的提取,研制出新型岩矿石电性测量系统.经测量验证,该系统观测精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测量各类岩矿石样品的电阻率和极化率.  相似文献   

11.
同点激电法     
本文介绍作者近年来试验研究同点激电法中的两个分支方法(同极激电法和共极激电法)所取得的某些结果. 同极激电法的供电电极A(或B)与测量电极M(或N)分别共用不极化电极中的同一根铜棒;供电电线(A B)与测量电线(MN)也供用同一条导线;共极激电法不共用一条电线和一根电极,但供电电极A(或B),与测量电极M(或N)仍装在同一个不极化电极(或极罐)中,这两种装置均较目前常用的一般激电法简便.用现有激电仪即可观测.  相似文献   

12.
地震灾害中95%的人员伤亡是由建筑物倒塌造成的,因此,提高和改进建筑物抗震性能对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地震对建筑的破坏机理,根据国家有关建筑抗震设计技术规范对建筑场地和地基选择、施工质量检验等提出的相关要求,结合物探技术简介,阐述了物探方法在建筑抗震设计及施工质检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激发极化测井的原理、现场方法技术入手,结合实测曲线,分析探讨了电极系的电极距、地层电阻率以及剩余极化电位对视极化率测井曲线的影响。所得结论为:在测井详细分层时应选择小极距的电极系,为了解岩矿层的电性和选取背景值时,应选择大极距的电极系;岩层电阻率只是在分层附近对视极化率测井曲线有影响;为避免剩余极化电位的影响,下放测井用底部梯度电极系,提升测井用顶部梯度电极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固体矿产物探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回顾了我国固体矿产物探在找矿和技术进步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总结了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提出了我国固体矿产物探应用和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与主攻方向以及应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区是一个著名的老矿山,急需更多的接替资源.在羊角尖—老山区通过TEM、综合测井等方法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物探效果,解决了泥页岩等低阻高极化和同生沉积黄铁矿蚀变成磁黄铁矿的干扰,为探索有效的抗强干扰物探方法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松辽外围中新生代盆地群巴林左盆地开展的非地震综合物探剖面测量工作,利用综合重力、磁法、大地电磁测深成果,基本圈定了巴林左盆地范围、盆地基底起伏和埋藏深度,了解了不同电性层的厚度变化情况,推断了断裂构造.研究成果表明,应用非地震综合物探方法在火山岩覆盖区调查潜在沉积盆地分布、构造格架是可行的.高精度重力、磁法、大地电磁测深综合物探方法组合在油气地质调查中效果明显、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7.
1995年江苏省工程物理勘察院在国内物探地质市场上多处出击,广开服务门路,共完成30多个工程物探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其中的主要工程项目包括: 1.浙江象山港大桥可行性论证工程物理勘察,采用海域浅层地震、浅地层剖面测量和高精度磁测三种物探方法; 2.南京炼油厂江边滑坡地质调查,采用浅层地震、地质雷达及地质调查、钻探、静力触探、测绘等方法,该资料取得厂方好评,现已用到治理之中;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要回顾了地矿部物探四十年经历早期创业、发展壮大、全面发展三个阶段。队伍达到4万余人的历史。方法上由三类四种基本方法增加至六类40余种常用的方法,一些已跨入国际先进行列。四十年物探圈出了数以百计的油气构造及油气田,勘查出数以千计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的矿产地,完成了数以万计的水源地与工程环境物探项目,提出了一大批基础地质和深部地质问题的新认识;圈出了近海四个海域油气远景区,并开发了远洋海域大地构造的研究。四十年物探技术方面形成或建立起第二代航空物探技术系统,区域重力调查技术系统,石油地震勘探技术体系,固体矿产深部找矿的物探方法系列,水文、地热、工程、环境物探方法系列,井中物探方法系列,油气、煤田、盐类矿和水文测井系列,海洋物探技术系统,深部地球物理调查方法系列和体系,计算机应用体系。当今,我部具有一支能在空中、地面、地下、海上开展工作,方法齐全,技术配套的队伍,可胜任摆在我们面前的重点工作,即保证区域物探开展,加强急缺矿产物探普查,拓宽水文、工程、环境物探工作领域,大力推动技术进步,努力开发技术市场。  相似文献   

19.
综合物探方法在天津地区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常用物探方法分析天津地热勘查的基础上, 建立了适宜天津地区地热勘查的物探方法组合: 对砂岩孔隙型热储层, 宜采用重力勘探、人工地震勘探和大地电磁测深的物探方法组合; 对基岩岩溶裂隙型热储层, 宜采用重力勘探、磁法勘探、人工地震勘探和大地电磁测深的物探方法组合, 建立的物探方法组合在天津周良庄地区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同时探讨了深部地热勘查的有效物探方法, 大地面波(微动) 测深在深层基岩地层勘探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物探院现拥有的地震勘探软件和硬件设备以及最近几年在煤矿采区地震勘探中取得的成果,特别是自行开发研究的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技术及其应用效果。通过实例介绍了煤矿采区地震勘探与其它物探方法进行综合勘探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