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5年秋季青海省气候特点是:青海大部气温偏高;降水除青海西北部及南部部分地区偏少外,其余地区偏多;全省大部日照偏少。主要气象灾害有洪灾、冰雹、雪灾以及降水天气造成的局部地区山体滑坡及地质水文灾害。1基本气候概况1.1气温秋季平均气温除冷湖、都兰略低,清水河特低外,全省大部以偏高为主,唐古拉山区、玉树大部、柴达木盆地的诺木洪、果洛的久治、黄南的泽库以及海北的门源等地特高,其中玉树、曲麻莱、沱沱河三地偏高1.5-1.7℃,是气温偏高幅度最大的地区,省内其余地区略高或偏高。全省平均气温较1971- 2000年气候平均值偏高0.7℃(图1)。  相似文献   

2.
2009年青海省气候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度(2009年1—12月)青海省基本气候概况为:全省气温偏高,与2006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的第1位;降水偏多,列1961年以来降水量偏多第3位,接近2008年;日照偏少,列1961年以来日照时数偏少第2位,仅多于2008年。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全省气温异常偏高、春季透雨提前出现、春夏秋三季均出现连阴雨,汛期局地强对流天气频繁引发的冰雹、雷电、洪涝灾害及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春末、前冬都兰、玛多、久治等地出现的中度雪灾等。  相似文献   

3.
1 2008年新疆天气气候特点 2008年新疆主要天气气候特点是:年平均气温全疆大部异常偏高,塔城等9个测站偏高幅度居历史同期第一位;年降水量全疆大部偏少,伊宁县、霍城县偏少幅度破历史同期极值;特点是气温高、降水少、干旱严重。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2009年气候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陕西年平均气温全省大部偏高,年降水总量大部偏多,年日照时数大部偏少。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遭遇30 a一遇严重干旱,冬春连旱长达97 d。11月9—16日出现历史罕见暴雪和强降温灾害性天气过程,全省平均过程降水量超过历年同期极值,陕北为60 a一遇,部分地区百年一遇。2009年气象及其衍生灾害造成4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64.6亿元。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2010年气候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陕西年平均气温全省大部偏高,年降水总量大部偏多,年日照时数大部偏少。4月11—14日出现历史少见的阴雨雪、低温、大风、倒春寒和霜冻天气过程;4月25—26日全省出现沙尘天气过程,7月27—8月5日全省大部遭遇高温高湿“桑拿天”。7—8月出现4次持续强降水天气,暴雨日数和站次数均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强降水持续时间长、范围大、局地性强、强度大,多站突破建站来的历史极值。2010年气象及其衍生灾害造成205人死亡,失踪18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405800hm^2,直接经济损失302.16亿元,其中农  相似文献   

6.
2015年玉树州平均气温以偏高为主,除夏季气温偏低外其余三季均偏高且秋季大部气温特高;年降水量大部偏少,尤其夏秋季降水量偏少明显,冬春季偏多;年日照时数偏多,四季日照时数基本持平或略偏多。气候条件对畜牧业生产、交通运输等行业都有较大影响,2015年玉树州各地牧草产量长势普遍偏差,牧草年景综合评价为"欠年"。玉树州总体温度正常偏高、降水偏少,气候干燥,气象条件对牧草的生长及产量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2006年陕西年平均气温全省大部异常偏高,根据全省29个气象站的资料统计,有20站突破了建站以来的历史最高记录。年降水量全省大部属正常年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北部和南部偏少,中部接近常年或略偏多;冬季偏多,春季偏少,夏季大部接近常年同期,秋季偏少;暴雨日数及强度接近常年,全省无大面积洪涝事件发生。苹果花期冻害强度大、范围广、危害重,为严重花期冻害级别;盛夏陕南中西部遭遇严重干旱,干旱程度居50 a以来第3位;10—11月气候异常偏暖使部分地区的冬小麦出现冬前旺长现象。2006年属一般年景。  相似文献   

8.
张飒 《山东气象》1999,19(3):58-61
1 天气概述1999年夏季(6-8月)我省的天气气候特点是:气候条件异常,气温比常年偏高;7月4日进入主汛期,平均降水量明显偏少,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全省季平均气温为255℃,比常年偏高03℃。全省平均降水量为2682mm,较常年偏少35%(1470mm),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上旬和8月上旬,各地雨量普遍偏少,只有局部地区降水量明显偏多,旱情十分严重。季降水量分布(图1):图1 1999年夏季(6-8月)全省雨量分布鲁南、半岛南部、鲁北大部以及鲁中山区北部各县市降水量…  相似文献   

9.
1冬季气候概况2005年冬季(2005年12-2006年2月,下同),青海省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是有气象资料以来最暖的冬季,也是连续出现的第9个暖冬;降水除东部农业区、海北东部、柴达木盆地中西部偏多外,其余地区偏少,全省平均降水量较1971-2000年气候平均值偏少18.2%;日照时数,除青南高原大部偏多以外,其余地区偏少,冬季平均日照时数较1971- 2000年气候平均值偏少了4%。主要的天气气候事件是玉树称多等地、都兰、门源的雪灾,2005年12月省内北部地区持续低温、干燥等天气气候,2006年1、2月本省的异常高温天气,2006年1月3-5日出现大范围寒潮强降温天气等。1.1气温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度(2013年1—12月)青海省基本气候概况为:全省年平均气温大部偏高,列历史第4高;全省年平均降水量接近常年;年日照时数全省大部偏少,列历史第7少。年内全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给全省农牧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等行业造成重大损失。年内出现的主要气候事件有:春季高温且阶段性少雨、气象干旱严重;夏季各地频繁出现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多地洪涝成灾,其中大通出现创全省单站降水量  相似文献   

11.
白彦芳  朱西德 《青海气象》2005,(2):63-64,58
2004年青海省总的气候特点是:全省气温明显偏高,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全省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8℃,比2003年偏低0.3℃,位居1961年以来第六个高温年。全省年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8.3mm,时空分布不均,春、秋季降水偏多,冬、夏季与历年同期平均值基本持平;除海西西部及祁连、玉树等局部地区降水偏少外,省内其余大部偏多或接近常年。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10—12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接近常年、降水量偏多,日照时数显著偏少。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11—12月全省出现阶段性持续阴雨寡照天气;秋冬季区域性的大雾天气频发。1气候概况1.1气温。10—12月全省平均气温13.7℃,接近常年同期。其中赣北13.2℃,和常年持平;赣中13.5℃,偏低0.1℃;赣南15.4℃,偏高0.2℃。10—12月全省平均气温分别为18.6、14.2、8.3℃,较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51—2010年德州11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气象资料,对2010年德州主要气象要素和天气气候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德州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主要表现为春季气温异常偏低、物候期明显推迟;夏季气温异常偏高、降水显著偏多、暴雨频现;夏末秋初阴雨连绵,降水异常偏多、日照异常偏少,对棉花、玉米等秋作物产量造成不利影响;秋、冬季寒潮频发;秋、冬之交大雾、降水异常偏少、光照充足、旱情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广西2002年度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02年度(2001年12月一2002年11月),广西各地平均气温17.1—23.5℃,大部地区偏高0.3—1.2℃。年度降水量1035.0—2897.1mm,桂东大部偏多1—4成,桂西大部正常。日照时效1019—2323h,大部地区偏少10—412h。2002年度主要气候事件以春旱、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寒露风较为突出,年度内气候条件对各行业的影响有利有弊。  相似文献   

15.
1气候概况全省年平均气温偏高,其中陇中和陇东偏高幅度尤为显著,7月下旬到8月下旬出现了大范围异常高温天气,大多数地方日最高气温突破或达到极值;年降水量全省大部偏少,春季、春末初夏及伏秋降水偏少明显,旱情严重;年日照时数各地正常略偏多。年内主要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6.
雷媛  吴尧祥 《浙江气象》2007,28(2):47-48
2007年冬季气温全省异常偏高,位居历史第2位,再次出现异常暖冬现象,促使作物生长明显提早;冬季降水全省大部略偏少,但活跃的暖湿气流和弱冷空气频繁引发大范围的大雾天气,对交通运输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7.
1 气候概况1998年全省各地年平均气温偏高,年降水量大部分地方正常略偏少,年日照时数各地正常。冬季全省偏暖少雪;春季气温普遍偏高,降水大部偏多;夏季气温仍然偏高,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方出现初夏旱;秋季全省气温持续偏高,降水大部偏少,秋旱明显。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冰雹和暴洪等。农业气候年景属偏好年。1.1 气 温与常年比,全省年平均气温偏高0.7~2.1℃,与历年比,各地区年平均气温均为近40年最高值。各季平均气温均比常年同期偏高。冬季,全省大部分地方气温偏高0.5~2.7℃,是近40年第5…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4—6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略多、日照偏少。主要天气气候事件:4—6月中南部气温异常偏高,5月暴雨、强降水过程频繁,导致局部灾情较重。1气候概况1.1气温。4—6月全省平均气温为22.9℃,较常年同期平均偏高0.7℃,为历史同期第6高位。4、5、6月全省平均气温分别为19.6、22.7、26.3℃,较常年同期相比,4、6月偏高1.6、0.5℃,5月持平。  相似文献   

19.
白彦芳 《青海气象》2007,(3):78-80,73
2007年夏季(6—8月)青海省气候特点是:全省气温偏高,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日照时数偏少。主要的天气气候事件是6月上旬东部农业区部分地区出现的干旱,8月下旬全省首次出现入夏以来大范围的高温天气,洪涝、冰雹、雷击等气象灾害以及强降水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相似文献   

20.
2007年陕西气候特征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2007年气候的主要特征:年平均气温全省大部显著偏高,年降水总量陕北和关中南部偏多,年日照时数全省大部接近常年,冬季气温异常偏高,春季干旱少雨,夏季降水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多历时短、高强度的局地暴雨天气,秋季的长时间低温阴雨等。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气候背景下,2007年陕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春季的低温冻害与干旱、夏季暴雨和秋季低温阴雨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陕西的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严重影响,夏季暴雨诱发洪涝、城市内涝等自然灾害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总之2007年属一般年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