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为老旧住宅楼房加装电梯也成为了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目前,各地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作为重要的民生实事,加大政策支持和推进力度,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即便如此,每年成功加装电梯的数量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说.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7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2020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居民近700万户;到2022年,基本形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制度框架、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到"十四五"期末,结合各地实际,力争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相似文献   

3.
正全国各地在推动老旧小区改造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探索了推进的路径,但是在实践中仍面临改造资金筹措渠道窄、设施改造协调难度大、公共服务统筹改造少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建议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出台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的指导性意见,成立强有力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细化各部门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中应尽的职责以及应出台的配套政策措施,协同推进,形成工作合力。  相似文献   

4.
正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改造任务、组织实施机制、出资机制等方面明确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施工图"。强调要大力改造提升城镇老旧小区,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这是国务院首次就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出台专门文件。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下半年以来,一系列高层政策信号显示,老旧小区改造是下一个阶段的政府工作重点、势在必行。2020年年初,中央进一步强化了政策指引,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一个民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发展工程。老旧小区改造涉及改造原则、筹资渠道、需破解的难题、改造内容、重点工作、关键环节和机制探索等方面的问题。此外,当前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出现了蜂拥而上的杂乱局面。为此,需要尽快厘清相关问题,并做好精准的前期策划,以引导项目走上正确的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6.
目前,增设电梯的方法成为改善老旧小区居民日常生活条件,让居民住得舒适、方便的重要举措。增设电梯需要增设电梯基础、井道和屋面板等构件,以降低增设电梯结构对原结构的力学影响。在满足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采用装配式预制构件增设电梯技术,可以缩短工期、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建造成本。对既有建筑采用装配式预制构件增设电梯的方式,是目前性价比较高的加梯方式之一。本文从增设电梯的施工准备、地下工程、井道钢结构工程、屋面板吊装与防水工程、连廊电器及内部装修工程、地面外部工程等方面入手,对既有建筑采用装配式预制构件增设电梯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为老旧小区的增设电梯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城镇老旧小区是指城市或县城(城关镇)建成年代较早、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会服务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含单栋住宅楼)。各地要结合实际,合理界定本地区改造对象范围,重点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特别是经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各地区将更加重视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惠民生扩内需、推进城市更新和开发建设方式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对象范围、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等,围绕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推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相似文献   

9.
《中国勘察设计》2024,(3):28-29
<正>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也是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据统计,仅2023年1月至11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就达到5.32万个、惠及居民882万户,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同时,我国老旧小区改造也存在改造深度不足、改造资金短缺、缺乏管理维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无障碍环境是保障伤病残、老人、妇幼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承载了社会公平正义诉求和对人生命的尊重关怀,体现城市的文明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我国现有2.54亿老龄人口,8500万残疾人群体,对无障碍环境的需求日益迫切。"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吕世明建议从加大老旧小区适老化无障碍改造等角度,持续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随着老旧小区"老龄居民"人数的不断增加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居家养老成为很多老年人的选择。吕世明认为,目前老旧小区改造意义重大,在老旧小区改造的过程中,要解决目前居家养老适老化无障碍设施尚不健全、居家养老设施适老化无障碍改造的建设标准体系有待完善和提升、相关配套政策有待进一步明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不久前,一则关于北京市老旧小区改造的新闻令人感慨不已:两位住在六楼的80多岁老同事,遥首相望多年,但上下楼不便,每天只能隔窗挥手。经过小区改造,外挂电梯开通那天,两位老人乘梯而下,颤颤相拥,喜极而泣。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之一,让人们居住环境大为改善的同时,也让居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过去30年,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在经历了以投资驱动和增量发展为主的城市发展阶段后,我国城市建设进入了以转型为发展思路、以存量资源为载体的发展阶段。在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17,(6)
城市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薄弱环节。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必须对城市老旧住宅小区进行综合整治,标本兼治城市才能和谐发展。围绕这一观点,结合持续开展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实践,针对政策法规,既有现状和住户意愿等因素限制,诸如消防改造、户内加固等部分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和安全隐患进行分析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目前完成的约4万个已改造小区的情况看,改造工作大多以加固、增加外墙保温、改善适老化设施为主,耗能巨大的门窗几乎很少更换."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郝际平表示,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把门窗列入关键改造项目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中国勘察设计》2010,(9):92-93
全国第一个完全置入建筑内部的电梯式亩体停车塔库不久前在西安市天竹大厦小区内“诞生”。在高87.6米、底部面积50平方米的空间里,能停上百辆汽车,创造了我国停车场库建设领域的多项第一。  相似文献   

15.
2020两会观点     
正全国政协委员牛立文:依托"新基建"打造智慧社区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社区发挥了重要的阻击作用,但是也暴露出管理服务上的短板弱项。通过深入调研和经验总结发现,常规的社区网格管理存在盲区死角,动态数据掌握不及时不全面,人力物力上明显不足。建议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社区的布局,打造更加信息化、智能化的智慧社区,使社区治理和服务能够更加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在老旧小区改造、新  相似文献   

16.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具有图形与数据处理方面的优势 ,将GIS技术引入物业管理工作中 ,有助于小区中各类图形、数据的日常管理 ,实现小区可视化、图形化管理 ;管理者还可以利用信息系统辅助管理分析和决策功能 ,提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高效利用各种信息 ,保证资料的完备性、现时性 ,提高查询检索的速度 ,促进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7.
正城市更新是中国城市发展走向内涵式、集约式、精明增长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当下城市建设重点转入对存量的提质增效阶段,城市更新有哪些痛点待解,城市功能如何提质增效,历史文脉如何得以存续,老旧小区如何进行宜居改造,城市更新将给工程建设行业带来哪些新机遇……针对上述问题,本刊特别策划了《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专题报道,对行业领导进行了专访,邀请行业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8.
仙居新区自2003年5月启动建设以来,实行传统的"自筹资金、滚动开发"模式。现已建成永安公园,成功拍卖首期商住用地,该小区(东方华庭)房屋已全部售完;城市防洪工程、道路桥梁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目前,随着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不断  相似文献   

19.
正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子系统,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凝聚着旧城生活气息和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与存量发展的时代,同居民生活联系密切的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成为更新改造的重点之一。由于缺乏相关政策法律保护,在更新过程中容易忽视老旧社区积淀的文化记忆,导致社区情感消失、社区文脉被破坏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因此,探寻社区文化记忆融入社区公共空间的策略与方法以塑造有文化特色、社区归属感的空间,是现代老旧社区更新应关注的方面。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居住区的不断涌现,老旧社区的问题愈发突出:空间布局不合理、公共空间绿化不足、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空间功能混乱等,导致空间活力越来越弱,空间利用率越来越低,加之随着后疫情的发展,人们被迫放慢生活和工作节奏,户外公共空间的行为活动再次被激活,邻里关系也得到了空前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