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本文探究中国古-近-现代地图的传承和发展脉络,有地图制图技术传承和地图数据资料传承两重含义。中国古代地图学对近代地图学影响最大的是“计里画方”技术、西晋裴秀的“制图六体”理论、唐代贾耽的制图方法和作品、宋代沈括的二十四位向和“制图七法”、元代朱思本理论和技术体系及其地图作品5项成果。明代地图制图的传承和发展有3个分支(传承线),即传统疆域和全国地图制图、航海图和海防图、引入西方制图技术后的近代地图萌芽;清代地图学的传承和发展的5个分支(传承线),即皇家主导的全国地图制图、民间自发的全国地图制图、世界地图制图、海洋图制图、工程地图制图;民国时期的地图制图传承和发展的6个分支(传承线),即私营出版社制图、专题地图制图、航海和航道地图制图、工程地图制图、地形图制图、军事地图制图。中国古代和近代地图,对当今的地图学而言,有丰富的史料、文物价值,也有一定的信息承载价值,但在利用上有相当的难度,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探讨出适合的地图再利用模式;从地图表现形式来看,现代地图学似乎有“仿古”的趋势,但这是科学发展的一种螺旋式上升,代表了从古代地图到现代地图传承与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式升华。  相似文献   

2.
在平顶山市全力阻击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中,平顶山市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中心主动联合技术支持单位河南省遥感测绘院,强化测绘地理信息应急保障服务。2月5日,平顶山市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中心组织技术力量研发的在线实时疫情地图正式上线。这是全省首个上线的疫情地图,通过“天地图·平顶山”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向社会即时发布平顶山地区疫情防控情况。  相似文献   

3.
作者选择电子政务中政府门户网站最具代表力的国家各部、委、局网站为调查对象,采用多种方式、详细调查、分析了网站中地图的应用状况,根据调查结果将各部、委、局网站分为“空间信息非密切相关政府网站”和“空间信息密切相关政府网站”两类。通过对地图应用的分类、地图数据形式的总结,发现了目前政府门户网站中地图应用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地图数量少、功能挖掘不充分、缺少非中文版本地图等。最后对门户网站的地图应用方向作了合理而大胆的预测。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加强网上地图的监管,规范网上地图的登载、传播,杜绝网上“问题地图”(即错绘我国国界线、漏绘我国重要岛屿及泄露国家秘密等问题的地图)的出现。近日,威海市国土资源局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了政府部门网站地图清查工作,组织人员对全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网站的网上地图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发现的12家单位网站所使用的地图存在未经测绘主管部门审查擅自使用的情况,边界不清、地名标注不规范等现象,及时通知使用单位予以限期整改。同时,威海市国土资源局将协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全市网站地图的监管,严把网站地图准入关,加强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维护全市地图市场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5.
随着“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的发展,以及人类科学技术和对自然认识水平的提高,传统的空间信息显示与简单的数据存储、管理已不能满足我们对空间认知的需求,空间信息获取的广泛性、时效性、便捷性以及地图服务的智能化与人性化已经成为当前地图行业需求热点.同时,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所引爆的第三代信息革命为现代地图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以地图学历史发展为主线,系统梳理“地图”的相关概念、内涵及技术理论,并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及技术背景,重新整合地图的发展需求、内涵及技术体系,提出一种全新的“智慧地图”概念,为现代地图学及数字地图技术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与理论方法框架.  相似文献   

6.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京杭大运河则担负着河运的重要职责,其重要性决定了古代关于黄运工程及其治理的地图数量繁多。本文旨在通过对大量明、清时期黄河、京杭大运河水利地图的梳理,对明、清时期水利地图的载体形式、表现形式和绘制特点进行剖析,并探讨其在地理学、地图学、水利学方面的应用价值和研究价值。明、清时期的黄河、京杭大运河地图,从载体形式来分,主要分为水利典籍(志书、图说)附图和绘本舆图2类:前者多为示意性地图,画法比较简单,只起到辅助说明水利典籍的作用;后者多采用山水形象画法绘制,多为长卷展开景物再现式地图,其主要特点是形象直观。其采用的“对景法”地图表现形式(即所绘黄河、京杭大运河两岸各类地物要素均朝向河流中心线),容易引起读者的视觉共鸣,轻松构筑被描画事物的整体画面。从表现形式和绘制特点来看,明、清时期还出现了另外2类地图:计里画方类地图和经纬度实测地图,但由于其实用性和艺术性不如山水形象画法地图,因此,这2类地图在明、清并没有得到广泛普及。但从功能和价值而言,不论是长卷展开式古地图、计里画方类古地图,还是经纬度实测地图,对于古地图史、历史地理学、古代水利研究,对如今的地图、水利、地理学研究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历史瑰宝。  相似文献   

7.
《国土资源》2006,(4):41
国家测绘局有关负责人今天介绍,国家测绘局将在全国组织实施乡村用图保障工程,“十一五”期间全国将基本实现一乡一图,也就是说,全国3万多个乡镇将乡乡镇镇有地图,以适应乡镇规划、村庄规划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将园林景观设计图与地图融合的思路来构建园林景观地图。论文重点讨论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图在表达内容、要素表达方法、空间理念等之间的互通之处,基于它们的关联分析,以香港斧山公园为例说明园林景观地图的实现方法。园林景观地图结合了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图的优点,既有园林景观设计的写意与美观,又有地图的可量测性和现势性,有效地实现了地图抽象性与景观设计形象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不同学科概念地图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不同学科关于主观地图的研究:生理学研究发现,在人脑中存在环境认知地图,其由头脑中的海马趾神经元决定,老出租车司机的海马趾神经元比其他人的海马趾神经元大,男女方向感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男女使用不同的海马趾的影响:教育心理学研究提出,概念地图是学习的图形化表征,其已广泛应用于教育、管理、人工智能、语言学等领域:规划环境领域进行了认知地图的环境认知研究,认为认知地图是基于拓扑关系的环境映射。笔者提出了客观地图和主观地图的概念,认为主观地图在地图学研究中被弱化和边缘化了,主观地图研究应成为地图研究的重要内容。探讨了主观地图的定义、分类和特征;认为主观地图研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0.
网络空间测绘已经成为各领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其核心任务是探明网络空间组成要素,分析网络空间现象规律,绘制网络空间结构。网络空间测绘的研究存在概念术语多样、研究框架不统一,要素及规律的认识不清晰,网络空间地图表达方法不规范、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在系统梳理各领域对网络空间测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各领域对网络空间内涵的共性认识;从网络空间的空间特性、地理特性和人文特性出发,剖析了从测绘地理学角度研究利用网络空间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网络空间测绘的研究框架,重点描述了网络空间“测”与“绘”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技术,并阐述了其与实景三维、数字孪生及元宇宙之间的关系;将网络空间“测量”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网络空间测量,指出其缺少从整体角度对网络空间特征测量和缺乏针对人在网络空间活动现象和规律的测量研究;从网络空间认知需求出发,提出了网络空间地图概念模型和分类;从网络空间坐标系、“地理-网络”关联映射、网络空间地图表达方法等方面重点描述了网络空间地图制图的关键技术,系统分析了网络空间地图表示方法及其适用性;最后,对网络空间顶层概念、网络空间建模方法、网络空间地图理论与方法以及网络空间地图应用场景设计等...  相似文献   

11.
实景地图近年来发展迅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如旅游景点、宾馆、银行、政府服务中心等的空间位置查询、服务内容介绍等。实景地图的生产方法、生产流程有多种多样,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目前,利用轻型无人机航空摄影系统实现三维全景地图生产,生产方式方便、高效且质量较好。该文介绍了生产三维实景地图的无人机系统及三维实景地图生产方法与过程,通过采用无人机系统实景地图的生产实例,讲述了实景地图应用现状、发展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地图的发展进程为主线,通过系统梳理“地图”的相关概念、技术、应用和特征,来探究从古老地图到地理信息时代地图的创新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3.
信息博览     
《重庆国家地质公园地图》出炉 日前,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重庆地理地图书店发布《重庆国家地质公园地图》,包括了重庆境内7处国家地质公园,让游客览尽亿万年来重庆的沧海桑田。  相似文献   

14.
网络地图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因特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地图越来越受到大众用户的青睐。结合网络地图的功能和特点,通过分析影响网络地图性能的主要要素之间的层次关系,构建了包括数据、服务功能、搜索性能和操作四个方面的网络地图评价体系及其评价方法,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比较分析了MAPbar、MAPabc、百度地图、51地图、Google Map、微软的Windows Live search、搜狗、爱问、雅虎中国等中文网络地图的性能,讨论了中文网络地图存在的主要问题,比如地物命名规范化、自然语言查询、专业化程度、地图数据覆盖度和用户认可程度等方面。该研究可以为网络地图开发人员和用户提供参考,对推广和普及网络地图,具有一定的理科学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关于隐喻地图的相关研究依然处于初级探索阶段。隐喻地图的合理概念范畴、生产机制、话语生产原理、设计框架等基本理论问题尚未得到解决。针对这些局限性,本研究以隐喻地图的生成机制和话语生产原理等基本理论问题为具体突破点,首先定义符号学视角下“地图”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从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入手,在阐释地图隐喻功能的基础上,界定了隐喻地图的基本概念及内涵,同时甄别出隐喻地图形象性和多义性两大基本特征;其次,通过厘清视觉隐喻发生的原理,解析了隐喻地图“相似性融合-相似性凸显-符号化”的生成机制;再次,引入语言符号学理论明晰了隐喻地图的话语生产原理,构建了基于“组合关系-聚合关系”的符号组构原理和“刺点生成”的语义传递法则;最后,以生成机制及话语生产原理为基础,提出了“明确主体-构建喻体-营造语境”的隐喻地图设计理论框架,并结合实际案例论证了其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以期为隐喻地图理论体系构建与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地图的迅速发展,国内外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地图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运用API进行地图服务开发能够为开发者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和技术服务。本文针对这些地图API各有优劣点,并且侧重面不尽相同,开发者难以迅速从中选取到最适合于自身应用的接口问题,对目前主流的地图API进行分析比较,国外选取谷歌和ESRI,国内选取百度、高德和天地图,比较这几种地图API的地图质量、服务类型和侧重方向,以期能够为广大开发者利用地图API进行开发时提供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地图审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确的国家版图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是国家主权的体现形式。地图审核管理制度需要不断适应地图市场变化发展的趋势,公开地图表示内容必须严格符合国家保密管理要求,该文就地图审核内容需要进一步的确定,方法需要不断适应电子地图、互联网地图、移动地图、三维实景地图的发展趋势,审核后的监管应当探索信息化系统化的数据库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提高地图审核和管理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地图管理数据库系统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东省地图数据、业务需求的分析,提出建立以基础地图数据库为主的分布式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建立六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基于数据集成为一个集地图数据管理、地图审核制作、地图信息发布于一体的,具有C/S、B/S两种网络结构的信息系统,实现了广东省地图业务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基于地图API的Web地图服务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  高扬 《地理信息世界》2010,8(2):54-57,89
为解决企业和个人开展基于在线空间信息服务数据源以及技术问题,对基于地图API的Web地图服务及应用模式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企业和个人Web地图服务的需求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当前Web地图应用开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其次,对开放式地图APi的特点、功能和工作原理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基于地图API的Web地图服务技术框架;最后,以一个校园地图服务应用系统为例开展了基于开放式API的Web地图服务应用实践.结果表明,地图API可解决网络地图服务数据源问题,节省开发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讨论地图的定义及其分类,尤其是关于实地图和虚地图的定义及其关系的讨论将为地图学的概念更加理论化和数学化增加推动力,为空间数据标准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