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早上油条、包子、豆浆、稀饭;中午面条、饺子、2个炒菜;晚上炒菜4个(2荤2素)、稀饭、馒头……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菜谱。”近日,在项城市贾岭镇国土资源所采访时,该所所长高友生自豪地对记者说。2004年以前,项城市各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大都是本乡镇人,平时流动少。平是吃饭有的人“跑伙”,就是每天下班后回家吃饭,因为离家不远,不耽误正常工作还能帮助家里干点农活;有的吃政府食堂,各乡镇设有食堂,但价格较贵,且品种单一;还有就是大家“凑份子”,到吃饭的时间大家凑钱吃饭,轮流做东。2005年,项城市国土资源局在“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  相似文献   

2.
正天空下起了雨,浓密的黑云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此时远离驻地5公里的山上,一群人背着沉重的样品慢慢的挪步下山。他们的脸上虽然显着疲惫,但是他们的眼神中依旧那么的神采奕奕,这就是我们最可爱可敬的地质人。地质人是可爱的,他们的可爱是因为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常常因为地质找矿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不会一丝一毫的大意,因为有时一个疏忽就可能错过了一条重要的矿化线索。等问题解决了,他们的声音也小了,相视之后脸上同时露出了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的秋季里,我有幸奔赴地质勘查野外现场采访。在采访瓦勒根金矿普查和佑宁寺水源地勘查两个项目过程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地质人对这份工作的坚守和执着。虽然时代在变革,环境和条件在变化,但地质人的追求、精神,和对地质事业的执着没有变。无论是老一代地质前辈,还是年轻一代80后大学生,他们为地质事业舍小家顾大家,流血流汗,无私奉献,不论贡献大小,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翻开全国矿产资源分布图,人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有的地方矿产资源不仅矿种多,而且品位比较富;有的地方不仅矿种少,而且开采价值较低。在勘查开发程度上,有的地方地质工作程度高,且开发早已形成了规模气候,有的则刚刚起步。这种多与少、早与晚的情势,往往使各地的地矿行政工作形成了不同的特点与思路。那么,在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矿业开发起步较晚地区的地矿行政工作应怎么搞?在这方面,卢氏县地矿局长杨春青(以下简称杨)日前向记者谈了他的一些体会。 记者:杨局长,你好。我们是老朋友了,见到你非常高兴。 杨:我也是同样。欢迎你及你的…  相似文献   

5.
守望     
在我的记忆中孩子老是重复的问我"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啊?",每当孩子向我问及这样的话,我心里总是酸酸的,我知道孩子想妈妈了. 我的妻子是学地质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她离不开野外的山山水水,每当万物复苏,大地回春的时候,也到了她开始背起行囊出野外的时候了.准备行李、地质锤、罗盘、还有野外御寒用的毛衣之类的衣物…… 她出野外了,我成了留守的家属,带着未成年的孩子,开始了漫长的夏日,漫长的等待,还有孩子不断重复的"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来"的问话.  相似文献   

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奉献唱响地质赞歌>. 在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辽阔的土地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远离繁华都市,告别温暖家庭,头顶烈日,脚踏寒露,默默地奉献着……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伟绩,然而,正是他们改写了新中国"贫矿国"的历史,为共和国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说到这儿,大家不难猜出他们是谁?他们就是新中国最可爱的人--地质工作者.  相似文献   

7.
秋叶     
我是一名地质绘图员,从事地质事业已经18年了,但说来惭愧,做一名地质工作者的我却从来没出过野外,每到五月份,就看着野外分队的同志忙碌地准备行李物品,出野外,几个月后再见到他们有的黑了,有的瘦了,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有时看到他们收队回来显得很疲倦,就问他们在外面是不是很苦,他们总是淡淡的一笑说:“还行”。我不禁有些向往,想象着那山高、树绿、鸟鸣画一般的野外生活。今年机会终于来了,因工作需要我被分到了第四分队,开始了我向往已久的野外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名后勤保障人员,为大家提供好每一顿热饭、热菜,第一时间让大家有更旺盛的精力投入到自然资源工作中,就是我最大的满足。"省自然资源厅机关服务中心食堂管理科科长岳鹏举说。在疫情发生以来的60多个工作日里,岳鹏举带领食堂员工保障了全厅500多人、120多顿的早中餐,仅一次性饭盒、餐具就使用了3.7万多套。再忙,也要未雨绸缪大年三十晚上,当在电视上看到  相似文献   

9.
1993年10月15日是西安地质学院及其前身西安地质学校建校四十周年纪念日。四十年来,学院(校)为国家培养了一万多名中高级地质人才,他们常年累月辛勤地工作在祖国地质行业和其它战线上,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为了能培育出更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用之才,更好地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学院目前正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力争在短期内将我院办成集工、理、文、经为一体的多学科院校,使其成为各类人才成长的摇篮。学院还打算在  相似文献   

10.
正妈妈告诉我说,我的姥爷是咱们国家第一代的地质找矿人,他就是这样背着自己的行囊,一手拿锤子,一手拿着罗盘,一路上敲敲打打,足迹遍布了整座桐柏山。遥想当年,所有的地质工作者们,为了找矿都是这样辛苦,他们用双脚当做交通工具,走遍国家的每一寸土地;用双手拿着地质锤,一路敲打获得一块块矿石样本;用双肩扛起地质包,把沉甸甸的标本送回营地化验。他们风餐露宿,冒着野外随时会出现的危险,一路向前,就是为了给国家发现更多的矿产资源。地质队员  相似文献   

11.
正地勘队伍体制改革,催生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的诞生1998年3月,国土资源部成立后,我成为第一任储量司司长。此时,组建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事情也很快进入议事日程,并成立了筹备组,由他们推进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组建工作。由于定位不准,加上与财政部沟通不畅,直到1999年6月,地调局还没有建立起来,而且全国地质工作经费也发生了问题,这直接造成了这一年全国地质工作难以正常开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地质是枯燥的、艰苦的、寂寞的,可是今天我要说地质工作是神圣的,是可以实现你人生价值的。你有你的百花香,我有我的地质情;你有你的七彩虹,我有我的地质梦。2013年的夏天,我怀揣着梦想,怀揣着对地质事业的憧憬,来到了有色局,来到了物化探公司。八月中旬,我踏上了野外的征程,一路的蓝天白云和路旁的各种岩石伴我到了项目的驻地。在野外,当第一次编录探槽不知所措时、当编录资料漏洞百出时,我深刻的体会到在学校的理论知识还远远不够,野外实际操作能力欠缺。从那一刻起我下  相似文献   

13.
尊敬的国土资源厅各位领导: 我是贵厅原矿管处已故处长、原山西矿业联合会已故秘书长刘宝尧的家属肖素珍. 刘宝尧离开我们已经4年了.这4年来,我经常回忆起他的音容笑貌和忘我工作的情形.他对业务精益求精、对工作一丝不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管理和服务上处处为他人(办矿申请人、待批人、报告受审人、司法鉴定当事人以及来矿管处、联合会办事的……)着想,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正因为如此,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也正因为如此,他最终倒在了自己一生挚爱的地质工作岗位上,成为贵厅工亡第一人.  相似文献   

14.
纵观国内科技期刊已刊发的中文摘要,可以说大多数写得不够规范.<湖南地质>也不例外,该刊目前刊载的论文摘要多写成了字少型的提要或提示.那么,一篇科技论文的中文摘要应该怎样撰写才规范呢?  相似文献   

15.
2月10日上午,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办公楼前彩球高悬、鼓乐齐鸣,一派热闹喜庆的场面,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在这里隆重举行"全国文明单位挂牌仪式"。青海省地质调查院被中央文明委授予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最高荣誉"全国文明单位",标志着青海省地质调查院精神文明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是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全体职工的光荣与骄傲。  相似文献   

16.
正"饭菜可口了,服务完善了,环境变美了……"说起一年多来的变化,河南省自然资源厅不少干部职工高兴地说道。挂牌成立以来,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从关心干部职工的日常生活做起,先后改造了机关食堂、后花园、停车场、篮球场,提供理发、洗衣、洗车服务,全力营造温馨和谐氛围,打造自然资源之家,使广大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心齐、风正、劲足"的干事创业劲头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17.
我的地质梦     
正党的十八大指出中国梦是民族梦,是每个人的梦,要创造条件,让每个人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让每个人都拥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大学毕业后,我来到地质队,虽然分工不同,不能和地质人员一样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为国找矿,但我依然为自己身为一名地质人而自豪。刚来单位的时候,老师傅就告诉我们,地质工作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一份必须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辛苦的工作,地质人为了给国找矿,舍小家为大家,一年中大多数时间都在野外,与家人过着聚少离多的生活,地质人  相似文献   

18.
《南方国土资源》2010,(7):56-56
办学历史悠久 广西机电工业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广西地质专科学校,1996年改现名(同时挂广西机电技工学校牌子),是一所国有公办的老牌中专学校,是广西国土资源厅直属事业单位。52年来学校培养出技能型人才近2000人,其中一大批人成为广西地矿事业的精兵强将、功臣。一大批成为我国机电行业和电子信息行业的后起之秀。他们中先后有4人现任或曾任厅级领导,有60多人现任或曾任县处级干部,数以百计的人现任或曾任科局级干部。学校现有在校中职生5000多人,函授高校生近800人,教职工316人.  相似文献   

19.
最可爱的人     
我清楚的记得那次有幸和申勇胜同志在一起吃饭,当谈到写文章时,他严肃但不乏慈爱的分配给我一项任务,让我写一篇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而我还没来得及完成此项任务时,他却悄悄的离我们而去,走的是那样的安静,如同没有消失的曾经。由于一直在野外,关于他的消息我们只是听说,那次沈  相似文献   

20.
深山寻宝人     
有这么一群人,有事没事就拿着罗盘、锤子一头扎进大山里,开始四处寻觅深山里的宝藏. 他们常年都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里,一年365天,甚至能在大山里待300多天.他们就是河南地质人,为了国家的找矿事业,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用他们的执着坚守为国家开启一个又一个"宝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