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网络RTK精度高、时效快,但部分区域无法进行实时网络RTK。基于山西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建设的山西省快速精密定位平台,实现了基于基准站网的流动站双频GPS/BDS/GLONASS快速精密定位数据处理功能。从多系统组合解算、观测数据不同采样间隔和观测时长、野外大范围实测等多方面对该平台进行了精度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平台可以解决山西省弱信号地区的快速、高精度、可靠定位难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城市基准站网稳定性监测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实时动态(real-time kinematic,RTK)测量数据进行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基于多平台RTK进行测试,在测试平台的基准站网中加入10 cm的高程误差,对测试数据的误差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测试数据高程方向表现出8.57 cm的系统差,所提出的方法有助于监测基准站的稳定性,特别是整体沉降趋势信息,还可以反映RTK平台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高精度的嘉兴市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和嘉兴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JXCORS),结合嘉兴市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和复测两个项目的成果数据,对GNSS静态测量和网络实时动态(RTK)测量代替等级水准测量进行了推导计算和测试分析比对,最终验证代替等级水准测量具有可行性,对于城市测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北斗Ⅱ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技术在高填方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包括实时动态差分定位(RTK)和静态相对定位,构建了完整的北斗Ⅱ高填方变形监测软硬件系统。该系统采用基于贯序极限学习机的卫星信号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进行数据预处理,并利用基于卫星历元数的分层置信滤波算法对静态相对定位结果进行修正,提高了定位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自制的精度测试装置,以百分表和钢尺测量的位移变化量为相对真值,完成了上述变形监测系统的精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RTK高程测量精度优于2 cm,静态高程测量精度优于2 mm,静态水平位移测量精度优于1.5 mm,可有效抑制卫星信号周跳和卫星历元数量较少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城乡规划测量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诸如控制点毁坏、丢失和不通视等等,使得传统的测量手段测量精度得不到保障。RTK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测量手段,以其全天候、高精度和高效率等显著特点而备受广大测绘工作者欢迎。由于RTK能实时提供待定点的坐标,较静态定位方式给测量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实现RTK作业的关键在于基准站能够把其观测到的卫星数据实时地传送给所有的移动站。  相似文献   

6.
在完成广西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的基础上,测试了系统网络RTK实时定位测量的内符合精度、环境可用性、空间可用性、时间可用性与兼容性;并对GPS+BDS+GLONASS、BDS、GPS+GLONASS三种模式下网络RTK的定位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各项精度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基于GPS+BDS+GLONASS多系统的网络RTK测量具有较高的精度与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GPS网络差分方法与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GPS连续运行站由于具有多种优势,所以在我国逐步建立,并开始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于距离基准站较远,且位于基准站网一侧的情况下,该如何进行高精度的实时/快速卫星定位?本文给出了一种GPS网络差分方法,通过该方法可实现远海的高精度实时/快速GPS定位。最后,模拟远海应用情况进行实测试验,实验结果证明:在基准站距离200~300km的情况下,用户在距离基准站网400km一侧的范围内,采用双频机可实现优于2m的实时高精度定位,5min快速静态的水平精度优于1m,观测20min可到达优于0.5m的水平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8.
大庆CORS系统精度(RTK)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系统(CORS)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成熟期,为了更好地发挥其性能,文章是针对大庆CORS站系统精度进行的测试与分析(RTK)。  相似文献   

9.
李金火 《现代测绘》2010,33(1):17-19
针对RTK的技术特点,通过RTK与导线测量及与静态GPS测量进行成果对比,对RTK定位测量的精度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提高RTK测量成果精度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0.
我国CORS发展与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测量技术手段,综合应用GNSS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建设的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已成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主要组成部分。连续运行基准站网(CORS,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包含一个或若干个固定的、连续运行的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利用现代计算机、数据通信、互联网技术组成的数据传输网络,经过数据中心对数据连续实时地高精度  相似文献   

11.
在高精度GNSS测量中,周跳的存在直接影响到整周模糊度的解算及最终定位精度。针对目前各省市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多系统观测数据的获取导致周跳探测工作量增加,该文基于甘肃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网(GSCORS)双频观测值提出了一种满足普遍条件的多系统周跳探测方法。采用相位减伪距结合电离层残差法分别对GPS和BDS原始观测值进行周跳探测与修复,通过对相应载波的模拟周跳探测发现,BDS较大的卫星钟差和伪距噪声影响了数据质量,其周跳检测量时间序列波动大于GPS,对7周以上周跳探测的精度较GPS会有1周的偏差,但电离层残差法能对BDS相位减伪距法探测残留的1周小周跳进行二次探测并修复。实验最终证实该方法能够有效探测并且正确分离GPS和BDS每个频率1周以上的周跳。  相似文献   

12.
基于3S技术的甘肃省农田水利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量大面广、小型分散,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制约着农田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为进一步规范农田水利的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实现"建管并重"的双重目标,本文结合2016年颁布的《农田水利条例》,立足甘肃省水利水务建设实际,以需求为导向,密切联系业务应用,构建了基于3S技术的甘肃省农田水利信息管理平台整体框架和体系组成,详细阐述了系统建设的特点及功能,以期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护水平,让工程设施真正建得起、管得好、长受益。  相似文献   

13.
白建荣  孙承志 《测绘科学》2010,35(6):197-199,214
地理信息数据处理技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是构建信息化测绘生产技术体系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以DEM、DOM、DLG、DRG产品(即4D产品)的航测生产与管理过程为对象,从生产与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网络化、数据传输的智能化、技术流程的一体化、数据处理的自动化、生产作业的规模化等方面,研究了面向信息化测绘的航测生产技术体系相关流程改造、关键技术解决思路、业务系统构建方式。并通过甘肃省地图院信息化航测生产技术体系应用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生产试验和规模化的生产运行,提出了可进行推广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1996—2000年陕甘宁青沙地遥感宏观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陕某宁青四省区1996年和2000年的TM影像为信息源,在全数字方式下运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建立了两期沙地数据库.通过分析得出:2000年四省区有沙地面积7910807hm^2与1996年相比净增加6424hm^2,沙地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比例由5.733%增加到5.737%,平均每年净增加0.001%,不同省区沙地面积的变化情况是:陕西净增加0.004%,甘肃净减少0.017%,宁夏净减少0.479%,青海净增加0.051%,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不同地区沙地变化的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甘肃省境内19个CMONOC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结果,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MLE)探讨了各基准站的最优噪声模型,确定了基准站的速度场,并分析了甘肃省地壳运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境内CMONOC基准站各坐标分量噪声特性存在较大的差异,"白噪声+闪烁噪声(WN+FN)"为最优噪声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基准站坐标时间序...  相似文献   

16.
以甘肃省地理制图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例,为改进地理制图数据管理模式,实现数据管理信息化,利用计算机制图和组件式GIS技术,开展了省域地理制图数据管理的集成研究。设计开发地理制图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地理制图数据的集中管理、动态更新和快速出图,促进测绘保障服务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加权平均温度是大气可降水量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直接影响着大气可降水量反演的精度。针对适合于甘肃地区的加权平均温度模型较少且已有模型精度较低的情况,文章主要利用甘肃地区7个探空站2013-2017年的数据,统计分析了甘肃地区加权平均温度时空分布特征,依据最小二乘原理建立了本地化分区、分季、分月模型,并结合已有模型对其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甘肃地区加权平均温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建立分区、分季、分月模型是非常有必要的,且分区、分季、分月模型精度均优于已有模型,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RS与GIS技术,以2008年甘肃省秦安县SPO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主要选职斑块面积、斑块数、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大小变异系数、斑块大小标准偏差、平均形状指数、平均周长.面积比、平均斑块分维数8个景观指数,从居民点用地、规模、形态、分布等方面进行景观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秦安县农村居民点分布特点受坡度、坡向、高程、...  相似文献   

19.
对古浪县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技术、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探索了研究区内湿地资源调查更新的方法,通过"天空地"协同和"互联网+"的调查更新技术全面更新研究区内湿地资源调查数据库,以全面掌握湿地资源状况。研究结果:1)古浪县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范围内的非湿地类型面积达4 615.35 hm2,占全县第二次湿地调查总面积的59.31%。2)变更后县域内湿地资源总面积4 131.54 hm2,以河流水面、内陆滩涂、水库水面、沟渠为主要用地类型,较第二次调查湿地面积净减少3 650.25 hm2。3)"天空地"协同遥感监测技术为湿地资源变更监测提供高精度多源数据,保证了调查、监测的精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甘肃政务专用图集》是一本为政务应用提供地图保障服务的综合性地图集。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图集的设计思路、规格、编制内容、编制的技术流程以及编绘方法等,并总结了图集编制的特点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