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图形学理论、遥感技术、摄影测量技术及其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以2维方式处理3维空间数据已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目前,利用成熟的2维或2、5维的空间数据处理技术,结合已有数据生成3维数据是当前解决3维GIS可视化技术问题的基础之一,因此,测绘成果的4D产品在3维GIS可视化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4D产品在3维地表地形显示、数字城市3维虚拟等方面的应用及相关技术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科学有效,本研究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构建交互式应用环境,开发出土地整理三维信息系统,应用于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和国土资源管理,为土地综合整治及国土基础数据管理的信息化、可视化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发展和GIS多专业应用需求的特点,本文以吉奥之星(Geostar)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为例,研究了在当前二维系统中如何考虑三维或者2.5维表面表示与分析的问题。提出了集成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常规的矢量数据和各种属性信息在一起,建立一体化的三维数据输入、操作与可视化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维与三维混合表示的空间查询与分析模型。该模型扩展了可视化概念,将可视化技术贯穿于整个GIS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4.
陈浩  艾廷华 《北京测绘》2021,35(3):312-316
城市空间信息平台的建设既要考虑宏观上的大区域空间格局分析,也要有微观层上的细节化信息分析,因此产生多尺度空间表达的需要.三维空间数据的多尺度表达,不同于二维数据,不仅要顾及输入数据的粒度特征,还要顾及可视化渲染软件平台的技术特征.鉴于Cesium成为三维空间数据可视化表达的重要平台,本研究基于Cesium系统平台及其三维可视化空间数据渲染基础功能,提出一种城市建筑物三维地图综合及多尺度可视化的方法,基于空间邻近、形状细节特征构建多层次二维数据基础,然后在多分辨率三维视觉感知条件下,实现三维建筑物的多粒度可视化渲染.  相似文献   

5.
航道3维可视化对全面掌握运河河底地形地貌,保障运河水上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3维可视化苏南运河镇江段航道为例,阐述如何在实现航道周边场景3维渲染的基础上,利用航道数字测深数据,创建基于格网的数字水深模型,进而生成河底数字高程模型的过程,并对航道3维可视化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2维(或平面)地籍管理在土地3维利用日益增加的今天暴露出局限性,随着3维可视化技术、3维GIS的发展,对3维地籍的研究和探讨也逐渐受到关注,本文通过法律、管理、技术三个方面对3维地籍管理的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地质体3维可视化是地质工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热点问题,利用可视化的结果,可以将地质体的结构特征直观形象地展现在用户面前,使之可以非常直观地、清楚地对地质体进行各种观察和分析。笔者在综合考虑各种建模方法的基础之上,结合本文的建模数据——钻井数据的特点,采用广义三棱柱(Generalizedtri-prism,简称GTP)作为建模的体元对地质体进行3维建模,并对传统的基于钻井数据的3维地质建模的方法做了一些改进,使GTP可以自动地、快速地剖分成四面体,以此来解决由于GTP的侧而不是平面所带来的问题。最后,利用VTK(VisuaIizationToolkit,简称VTK)可视化技术,开发了一个3维地质可视化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本文建模方法的实际建模效果进行了展示和验证。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如何构建3维可视化虚拟场景和洪水演进的动态模拟及其实现方法.基于水文模型和DEM为核心计算方法,对3维洪水淹没构建过程中的技术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研究表明,3维可视化技术与水力学模型结合提高了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视性,对于防洪决策及水利工程有重要意义.以长江九江段数据为应用实例,进行3维地形仿真场景模拟及洪水演...  相似文献   

9.
从环境风险源的可视化管理和应急辅助决策出发,提出了基于3维全景地图的环境风险源管理系统的技术架构,研究了3维全景地图数据的建设过程,并基于3维全景技术实现了环境风险源的全面管控,其研究成果对于其他省市环境风险源的日常监管、应急处置等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客户端有效调度海量3维模型数据是3维GIS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利用ArcGIS地理信息平台的ArcGlobe模块,采用ArcGIS Engine开发组件进行二次开发,通过数据库模型分块、动态加载方式、数据入库压缩技术、瓦片技术解决了海量3维模型数据在普通客户端合理调度问题,实现了对3维模型数据库的动态加载和可视化展示。  相似文献   

11.
空间信息可视化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空间信息可视化的现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总结,分析了目前空间信息可视化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空间信息可视化的完整概念,提出了空间信息可视化位置特征、交互性、多维性和可视化多样性的本质特征,概括了数据组织与调度、静态可视化、过程模拟与探索性分析等空间信息可视化基本过程。最后,提出未来空间信息可视化主要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时间序列空间数据可视化中有关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就土地利用变化可视化这一实例 ,对时间序列空间数据可视化的图形关系分析和图形内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得出了土地利用变化中图形关系变化的四种基本形式 ,并针对这四种基本图形的变化情形研究出了相应的内插策略 ;在对现有的图形内插算法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物理场模型的整体内插算法 ,该算法能够较好地解决文中的图形内插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体视化的基本流程,着重阐述两类不同的三维空间测量数据体视化原理与方法,并对体视化技术在三维空间测量数据可视化中的应用做了介绍,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陆地重力精化技术是精确重力场信息、提供重力场应用保障的关键技术手段。介绍了陆地重力精化技术软件平台的设计思想和主要功能并对各部分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与阐述。软件平台由重力场数据处理、重力场数据应用与分析以及重力场数据可视化3部分组成。实现了重力观测数据的数据库管理,重力场数据处理的自动化,野外重力测量布点仿真和重力场信息的图形可视化等功能。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一套基于遥感信息和DSM的变化检测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DSM数据管理模块、DSM变化检测模块和变化结果表达模块。系统利用多时相的数字表面模型(DSM),通过变化检测模块检测出城市地区人工建筑物、植被等的变化情况,检测结果可以应用在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以及违法用地查处等方面,为地理国(市)情监测提供技术支持。检测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6.
时间问题是地理学中一个基本的研究问题。随着空间技术和现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使得空间信息具备了较强的时态特性,传统静态地图中的可视化表达方式已无法满足时态信息的动态表示需求,如何在空间格局上和基于时间维的动态演化过程中,提供时态信息模拟结果的可视化分析和表达,是不可忽缺的一个环节。针对当前时空数据模型较多,而可视化研究相对较少的现状,在充分研究时态信息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可视化动态过程所涉及的相关模型,包括概念模型、时空耦合模型以及预测模型等。  相似文献   

17.
按照管理、办理、监测三条主线相分离的工作要求,建立行业在线监测机制,以信息化为手段,以基础数据和监测指标为量纲,实时在线监测规划和国土资源行业的行业动态和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8.
Recently,the expertise accumulated in the field of geovisualization has found application in the visualization of abstract multidimensional data,on the basis of methods called spatialization methods.Spatialization methods aim at visualizing multidimensional data into low-dimensional representational spaces by making use of spatial metaphors and applying dimension reduction techniques.Spatial metaphors are able to provide a metaphoric framework for the visualization of information at different levels of gran...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国土资源数据及其管理特点的基础上,基于国土资源信息化和数据资源保护,将国土资源数据整体上分为资料数据、基础数据、业务数据、管理数据和元数据五类,提出了各类数据进行计算机管理的组织方法和采用的相关技术。由于国土资源数据环境的复杂性,本文中的观点难免出现错误和遗漏,望读者批评指正,共同推进国土资源数据管理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