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精密EDM三角高程测量中的折光改正实用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利龙 《测绘科学》2006,31(6):129-130,132
大气折光是影响精密EDM三角高程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其对观测结果的影响必须通过利用折光系数进行折光改正的方式予以削减。本文介绍一种求折光系数的实用方法—综合反演法,可以直接利用对向EDM三角高程测量结果计算往测和返测的折光系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晋冀蒙3期历史水准观测资料的往返测中数、往测和返测数据拼环、统计检验、静态平差和动态平差分析表明:(1)往返测中数环闭合差大于0.85 W_允的观测环所对应的往测或返测数据的环闭合差容易超出限差;(2)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单程水准的环闭合差的量值大小、分布状况、正负比例、密集和离散程度仍保留正态分布的特性,与双程水准无明显差异;(3)水准数据静态平差后,利用单、双程水准计算的水准点高程存在一定差异,最大高程之差达到15.29 mm,平均相差3.9~4.3 mm;(4)动态平差结果表明,单、双程水准计算的垂直形变速率均能反映区域内的相对形变,但量值上有所差异;在垂直形变速率梯度图中,这一差异有所弱化。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规范规定,对向观测的边长及高差需进行往返测成果比较,其较差符合限差要求时,则取平均值作为最后成果。本文通过对短程测距时最常用的平距、高差计算公式的分析,结合生产实践中计算往、返测较差时  相似文献   

4.
精密水准测量多年来的作业经验告诉我们,同一条水准测线,采用同样的仪器和标尺,并且是相同的作业人员,上午往测和下午返测所得到的高差值仍有明显的分群现象。尤其是东西方向的测线,更为显著。由于我国定点连续的精密水准测量工作不断地开展起来,为研究分群原因积累了大量的观测资料。本文通过对其中的一小部份试验观测资料分析,认为引起精密水准测量上下午数据分群的原因,除了一般认为是仪器和仪器架单面受热或大气折光影响以外,在某些地区地表的周日活动也是数据分群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5.
针对台站短水准测量数据趋势异常分析与判定基准的单一性与局限性问题,本文以房山台站2013—2016年测量数据为例,利用统计方法对各测段往测高差、返测高差与往返测高差中数的误差进行了归类统计并基于此生成了误差分布曲线,进而根据偶然误差的分布特征结合台站周边历史地震进行了数据趋势异常分析。结果表明,房山台站2015—2016年1—2测段与2—3测段均存在一定的数据趋势异常,考虑与其邻近区域近期频繁的地震活动有所关联。本文研究可为分析地壳形变与判定潜在地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气折光对水准测量的影响是目前最重要且很难消除的误差之一。由折光影响产生的系统闭合差可能超过随机观测误差,那么在沿相同水准路线作重复观测的情况下,就可能会出现同符号闭合差。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分析闭合环统计性质,从而提取出大气折光可能影响大的测段的方法。为了定量分析大气折光对水准观测结果的影响,提出不测温差的大气折光改正方法,对提取出的测段进行折光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大气折光对部分测环的水准环闭合差有系统性偏离影响,部分测段大气折光影响与地形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的基于便携机的AUTO CAD城市自动测绘系统,采用传统的常规作业方式,以屏幕为纸,以鼠标为笔;灵活自如的方法和完备的采样方式,功能数据处理齐全;图形输出可变换比例尺功能,一次测图可满足各种比例尺用图要求;图式符号符合规程要求,容错能力强,可用于城市大比例尺测图。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水准测量往、返测高差较差(△)的相关性》(见文献[1])一文基础上,进一步对我国东北和中部地区部分一等水准测量结果进行相关性研究,从而得出一些有益于分析水准测量误差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基于ObjectArx.net的面状符号自动绘制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状符号的绘制是数字化测图软件必不可少的功能,也是基于AutoCAD平台的数字化测图软件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AutoCAD用户在面状符号绘制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传统CAD面状区域填充算法的研究,提出一种用自定义块对象作填充图案并结合传统的图案填充法和插入法来实现面状符号自动绘制的简易方法,并运用C#+ObjectArx.net在AutoCAD 2007中实现了该算法.  相似文献   

10.
格网式数字地形模型追踪等高点的一种简易算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介绍根据网格边等点处坐标的一阶导数符号判别等高线走向的导数符号判别法测,并对其加以简化,由此提出一种适应于格网式数字地形模型追踪等高点的简易算法,兴驻可以避免追踪的不确定性,而且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家西部1∶50000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工程的背景,根据测区地物特征提出了补充西部测图要素的四种途径:要素选取指标调整;地形图原有要素类属性内容扩充;西部特色要素突出表示;地形图新生要素选取.进而,对补充的要素进行几何形状规定和属性表设计.最后针对补充要素的可视化进行了符号设计.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家西部1∶50000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工程的背景,根据测区地物特征提出了补充西部测图要素的四种途径:要素选取指标调整;地形图原有要素类属性内容扩充;西部特色要素突出表示;地形图新生要素选取。进而,对补充的要素进行几何形状规定和属性表设计。最后针对补充要素的可视化进行了符号设计。  相似文献   

13.
数字测图中定向错误的坐标改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全站仪数字测图中,由于无棱镜定向工作,未能返测检核后视点,导致采集的数据全部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纳出错误类型,推导出坐标数据改正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由于ERS串行数据今天成为主要的干涉测量数据源,其DEM生成现时限于中等地形。一般来说,在高山区叠掩和阴影影响了SAR图像的可视性和分辨率。作为一个推理,这种数据用于分类和相位解模糊是困难的。预计SRTM X-SAR数据会给出更好的结果,由于其观测原理和高相干性,且它还能承受由一些极不利条件带来的问题。本文应用DEM进行了雷达照射条件的定量分析。同时阐明了根据不同的观测原理如侧视角和轨道倾角的综合数据的潜在好处。雷达阴影阴影是由坡度小于Φ-90°角引起的。这导致雷达测量原理时间空间连续性准则的崎变。在低(高背面)斜坡区间[x_1,x_2],地形在时间间隔[t_1,t_1]内未被照射且无信导返回。它总是取一附加时间/空间间隔[t_2,t_3],[x_2,x_3]根据阴影条件来覆盖。于是,阴影总是影响到斜坡及其紧随着的地区。  相似文献   

15.
针对虚拟三维环境态势标绘存在精度低、交互操作难以控制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双模三维环境下的态势标绘与显示技术。首先利用遥感正射影像和DEM制作立体辅助影像,构建由立体辅助影像对形成的真实三维环境,并将其与传统虚拟三维环境无缝集成;利用立体辅助影像的高精度量测的特性,在真实三维环境中精确采集态势符号定位点,根据标绘规范形成三维态势符号;最后在虚拟三维环境中进行态势的逼真显示。实验结果表明:双模三维环境下的态势标绘技术能够有效避免三维符号与地形之间的混叠,提高态势标绘精度,是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的一种新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在基线测量中,与由于温度测不准确而产生的误差作斗争,是一项较为复杂而困难的工作。丈量时的金属尺子的长度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金属尺子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表为如下的近似关系式:l_t=l_0+αl_0(t-t_0),(A)式中l_t是尺子在温度t时的长度,l_0为尺子在温度t_0时的长度,α是造尺金属的线膨胀系数。  相似文献   

17.
水准测量精度通常用每公里高差中数中误差衡量。我国现行“国家水准测量规范”第7条,对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作了表1所列之规定。其中,M_Δ是按往、返测高差不符值Δ  相似文献   

18.
在水准测量中,尺桩升降是产生测段闭合差同符号积累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以云南地区精密水准测量的实测资料和试验数据为依据,得出尺桩升降的速度和大小。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观测,建议采用小锥度的尺桩以减弱尺桩升降对水准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误差相关理论分析水准测量往、返测高差较差△的传播规律,导出∑△协方差的近似算式。作者认为,按△计算水准测量误差和规定限差时尚应顾及其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在电子地图符号化的过程中,视觉变量是关键。本文通过分析电子地图条件下视觉变量以及符号构成元素在符号生成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了符号构成变量的概念;研究了符号构成变量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探讨了基于符号构成变量的多种符号生成模式;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电子地图符号快速生成模块,对理论进行了验证,实验证明能够提高电子地图符号的科学性和美观性,且便于技术实现。对电子地图条件下符号构成变量及其生成模式的研究,一方面加深了对视觉变量的认识,促进了电子地图制图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理论联系实际,也为电子地图制图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将促进电子地图符号自动生成、电子地图制图个性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